图书介绍
胸部CT鉴别诊断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胸部CT鉴别诊断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29/30108871.jpg)
- 潘纪戍,张国桢,蔡祖龙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235959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55页
- 文件大小:184MB
- 文件页数:572页
- 主题词:胸腔疾病-计算机X线扫描体层摄影-鉴别诊断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胸部CT鉴别诊断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绪论3
第一章 绪言&(潘纪戍)3
一、影像学对胸部疾病诊断的重要性3
二、胸片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3
三、CT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4
四、胸片与CT在胸部疾病诊断上的比较6
五、CT在胸部疾病中的适应证6
六、胸部疾病CT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分析方法7
第二章 胸部CT扫描技术和方法&(张国桢 王鸣鹏 葛虓俊)10
一、现代CT的基本概念11
二、胸部CT的扫描方法13
三、胸部CT扫描方案14
四、图像的后处理17
五、多排螺旋CT基础知识19
六、胸部多排螺旋CT的临床应用20
七、多排螺旋CT的肺功能定量评估21
第二篇 以CT表现和分布为基础的鉴别诊断29
第三章 肺部29
第一节 正常CT表现&(滑炎卿 沈宗文 张国桢)29
一、肺的大体解剖29
二、肺的解剖变异35
三、肺的CT解剖35
四、肺的高分辨率CT解剖41
五、胸内淋巴结43
第二节 局灶性病变50
一、肺不张&(张国桢)50
二、节段性或大叶性均匀性致密影&(张国桢)53
三、节段性或大叶性不均匀致密影&(张国桢)66
四、非肺节段性或大叶性不均匀影&(张国桢)71
五、局灶性磨玻璃影(GGO)&(张国桢)78
六、孤立性肺结节&(蔡祖龙)81
七、肿块&(蔡祖龙 聂永康)110
八、单发性低密度病变&(潘纪戍)118
第三节 多灶性病变133
一、多灶性结节和肿块&(张国桢)133
二、多发性边缘模糊影&(张国桢)140
三、多发性空洞(样)病灶&(郭晓娟 郭佑民)153
第四节 肺门增大&(张国桢)176
一、正常表现176
二、病因178
三、常见病变179
第五节 弥漫性肺病186
一、概说&(潘纪戍 陈起航)186
二、线状及网状影&(陈起航)199
三、弥漫性结节和结节样致密影&(郭晓娟 郭佑民)217
四、囊状和肺密度减低阴影&(陈起航 潘纪戍)244
五、肺密度增加&(潘纪戍)268
第四章 气管和大支气管&(潘纪戍)301
第一节 CT扫描方法301
一、轴面CT图像301
二、多平面重组和三维图像302
第二节 正常CT表现305
一、气管305
二、中央支气管308
第三节 气管和大支气管病变的主要CT表现309
一、弥漫性气管和大支气管异常310
二、局灶性气管和大支气管异常318
第四节 CT在气管和大支气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329
一、CT与胸片的比较329
二、CT与支气管镜的比较329
第五章 纵隔病变&(蔡祖龙 孙红)332
第一节 正常纵隔CT表现332
一、横断面扫描的正常CT表现332
二、几个重要纵隔脏器的正常CT解剖335
第二节 纵隔病变鉴别诊断要点340
第三节 胸腺肿块和肿瘤341
一、胸腺瘤342
二、胸腺癌347
三、胸腺脂肪瘤348
四、胸腺囊肿348
五、淋巴瘤侵犯胸腺和转移到胸腺349
第四节 生殖细胞瘤349
一、畸胎瘤349
二、精原细胞瘤354
三、非精原细胞性生殖细胞肿瘤354
第五节 胸内甲状腺355
一、一般情况355
二、CT表现355
第六节 甲状旁腺肿瘤357
第七节 纵隔淋巴结异常358
一、纵隔淋巴结异常的鉴别诊断要点358
二、常见纵隔淋巴结异常的病变360
第八节 神经源性肿瘤370
一、一般情况371
二、CT表现371
第九节 纵隔囊性肿块373
一、纵隔支气管囊肿373
二、心包胸膜囊肿374
三、淋巴管囊肿375
四、食管囊肿377
第十节 含脂肪组织肿块378
一、脂肪堆积378
二、脂肪瘤378
三、脂肪疝378
四、胸腺脂肪瘤379
第十一节 纵隔炎和纵隔脓肿379
第六章 心脏和大血管病变384
第一节 CT扫描特点&(张国桢)384
一、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384
二、电子束CT扫描386
第二节 纵隔大血管变异与畸形&(蔡祖龙 赵绍宏)387
一、右位主动脉弓387
二、迷走右锁骨下动脉388
三、双主动脉弓389
四、主动脉弓缩窄389
五、永存左上腔静脉389
六、奇静脉弓扩张389
第三节 心脏异常&(张国桢)391
一、普遍性心脏增大391
二、局限性心脏增大395
三、冠状动脉病变&(毛定飚)396
第四节 心包异常&(张国桢)404
一、心包积液405
二、缩窄性心包炎406
三、心包囊肿和心包憩室406
四、先天性心包膜缺损407
五、心包膜恶性肿瘤407
第七章 胸膜病变&(郑向鹏 张国桢)409
第一节 正常表现409
一、胸膜的解剖409
二、CT扫描技术409
三、正常胸膜区CT表现410
第二节 单发性胸膜致密影412
一、包裹性胸腔积液412
二、机化性脓胸414
三、转移瘤415
四、局灶性纤维性肿瘤416
五、胸膜脂肪瘤417
六、血肿417
七、纤维素小体417
第三节 多发性胸膜致密影418
一、转移瘤418
二、包裹性胸腔积液418
三、胸膜斑419
四、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张国桢)420
五、胸腔脾&(郑向鹏 张国桢)425
六、胸膜淋巴瘤425
第四节 胸膜增厚426
第五节 胸膜钙化428
第八章 横膈病变&(杜湘珂 袁飞)431
第一节 CT扫描的特点431
第二节 横膈正常解剖和有关的CT表现431
一、膈的应用解剖432
二、横膈的应用解剖变异434
第三节 横膈及膈区常见病变436
一、横膈形态异常436
二、横膈位置和运动异常441
三、膈区病变442
第九章 胸壁病变&(郑向鹏 张国桢)446
第一节 正常表现446
一、肋骨446
二、胸骨447
三、胸壁及腋窝447
第二节 胸壁肿块448
一、胸壁感染448
二、胸壁肿瘤448
第三篇 不同临床症状的CT鉴别诊断455
第十章 咯血&(赵伟峰 潘纪戍)455
一、咯血的病理生理455
二、咯血的病因455
三、咯血的定量456
四、咯血病因的诊断方法456
五、咯血的CT表现458
六、CT与支气管镜在咯血诊断中作用的比较460
七、CT和支气管镜的作用互补460
八、常见的咯血疾病461
九、少见的咯血疾病463
第十一章 咳嗽&(郭佑民 郭晓娟)466
一、咳嗽的各种临床表现466
二、咳嗽病因的研究方法466
三、不同种类的咳嗽及CT表现467
第十二章 咳痰&(郭晓娟 郭佑民)473
一、咳痰的临床表现473
二、咳痰病因的研究方法474
第十三章 呼吸困难&(杜湘珂)481
一、呼吸困难的分类及临床481
二、伴有呼吸困难的常见疾病与胸部CT482
第十四章 呼吸衰竭&(刘甫庚 潘纪戍)485
一、病因485
二、呼吸衰竭的诊断487
三、常见病变的CT表现488
第十五章 肺(和)或血内嗜酸性细胞增多&(潘纪戍 张国桢)492
一、嗜酸性细胞增多的病因诊断方法492
二、常见的各种嗜酸性细胞增多的疾病493
三、CT在嗜酸性细胞增多病因诊断中的可靠性498
四、小结499
第十六章 免疫损害宿主的肺部感染&(张敏鸣)501
一、患者的临床信息与病原微生物诊断501
二、影像学检查的作用和限度502
三、影像学诊断分析思路503
四、影像学征象与病原学503
第十七章 胸部钝性外伤&(胡荣剑 潘纪戍)514
一、胸部外伤的临床表现、分类和分期515
二、胸部外伤的CT检查方法515
三、常见的胸部外伤515
四、膈肌破裂(diaphragm rupture)524
五、胸壁外伤526
六、小结528
第十八章 急性非外伤性胸痛&(赵晶 潘纪戍)530
一、急性胸痛的病因530
二、急性胸痛的临床诊断方法和分层531
三、急性胸痛的影像学检查532
四、常见急性胸痛的CT表现535
第十九章 对肺部良性肿瘤的进一步鉴别&(朱晓华 葛虓俊)541
一、肺错构瘤541
二、肺内畸胎瘤543
三、支气管腺瘤545
四、肺平滑肌瘤546
五、肺血管瘤547
六、肺硬化性血管瘤549
七、肺上皮性血管内皮瘤550
八、肺神经鞘膜瘤551
九、肺内神经纤维瘤552
十、支气管乳头状瘤553
十一、肺内脂肪瘤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