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汉语理论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沈孟璎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474014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447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46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汉语理论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现代汉语系统观1
一 语言符号系统的静态与动态1
二 现代汉语涵义的界定与理解2
(一) 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2
(二) 现代汉语与中国话2
(三) 现代汉语与现代汉民族共同语3
(四) 现代汉语与全国通用语3
(五) 现代汉语|普通话|现代汉民族共同语4
(六) 现代汉语的形式、要素、层级单位4
三 现代汉语涵义的几个问题6
(一)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各地方言的总和6
(二)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与普通话不完全一致7
(三) 普通话不是民族标准语,仅仅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8
(四) 现代汉语当前存在形式是过渡语8
(五) 关于普通话的两种模式9
第二章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问题13
一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历史渊源13
(一) 共同语要素存在的史实13
(二) 共同语形成的直接源头14
二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形成时间的探讨17
(一) 五四时代(1917年—1921年)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最后形成的时期17
(二)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不会晚于明末清初19
三 关于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名称的讨论20
(一) 关于官话21
(二) 关于国语21
(三) 关于华语23
第三章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规范化问题26
一 什么叫语言规范化26
(一) 语言的自发规范26
(二) 语言的自觉规范27
二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规范的标准问题28
(一) 语音标准28
(二) 词汇标准38
(三) 语法标准42
三 规范化与文明化44
(一) 语言文明与语言文明建设44
(二) 语言文明建设的两个层次45
第四章 《汉语拼音方案》的科学原理与主要特点50
一 《汉语拼音方案》制订的理论依据50
(一) 音位及其归纳原则50
(二) 普通话辅音音位的确定与《方案》相应字母的设计52
(三) 普通话元音音位的确定与《方案》相应字母的设计55
(四) 普通话声调音位的确定与《方案》的标调法59
二 《汉语拼音方案》的特点64
(一) 拉丁化——字母形式65
(二) 北京音——语音标准69
(三) 音素制——记录语音的单位69
第五章 《汉语拼音方案》的应用天地73
一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制定73
(一) 什么是汉语拼音正词法73
(二) 《正词法》以词为书写单位的规定74
(三) 《正词法》的几个要点说明75
(四) 对《正词法》的意见77
二 《汉语拼音方案》的应用范围80
(一)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小学语文教改实验80
(二) 汉语拼音作为扫除文盲、推广普通话的有力工具81
(三) 汉语拼音作为少数民族学习汉语文的工具,是少数民族创制文字的基础82
(四) 汉语拼音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必要工具,帮助外国人学习与掌握汉语82
(五) 汉语拼音成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82
(六) 汉语拼音在中文信息处理中的应用83
(七) 汉语拼音在图书情报检索中的应用85
(八) 汉语拼音用于盲文、手语、旗语、电报等方面86
(九) 汉语拼音用于产品代号及某些专名代号方面86
第六章 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的变通与优化问题88
一 关于汉语拼音字母名称88
(一) 注音字母呼读音能否代替《方案》的字母名称89
(二) 英文字母名称能否代替《方案》的字母名称91
(三) 主张字母名称英汉化92
(四) 建议取消用“注音字母”标注《方案》中字母名称读音92
二 汉语拼音中的隔音符号问题93
三 汉语拼音的标调问题94
(一) 汉语拼音史上的多种标调法94
(二) 对《方案》标调法的看法与建议95
四 小学课本中汉语拼音的教学96
(一) “基本式”教学97
(二) “变通式”教学97
五 关于带附加符号的ü98
六 关于ou、uei、uen的省略100
第七章 普通话水平测试(PSC)的理论与实践103
一 普通话水平测试理论的依据103
(一) 推广普通话是我国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任务103
(二)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推普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必然举措106
(三) 普通话水平等级标准的出发点和可行性109
二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目的、性质、内容、评分办法及特点113
(一)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目的和性质113
(二) 测试内容115
(三)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方法116
(四)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特点119
三 普通话水平测试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121
(一) 测试要求的客观性和评分办法的主观性的矛盾121
(二) 普通话标准和普通话测试的标准所存在的问题124
(三) 其他应该解决的问题125
第八章 汉字的性质与特点128
一 20世纪汉字问题的几次讨论128
二 汉字性质说129
(一) 象形文字(图画文字)说129
(二) 表意文字说130
(三) 表音文字、音符文字、注音文字、标音文字131
(四) 表词文字、词素文字、语素文字132
(五) 意音文字、形音文字133
(六) 拼形文字134
三 现代汉字的性质135
(一) 从文字记录语言的层次单位来考察135
(二) 从文字本身使用的符号来考察136
(三) 从文字记录语言的方式来考察136
(四) 综合考察137
四 汉字的特点138
(一) 从记录语言单位层次来看,汉字具有语素性138
(二) 从文字形体结构来看,汉字呈平面组合的方块形138
(三) 从文字字音方面来看,汉字具有包容性139
(四) 从文字字义方面看,汉字具“有理性”140
(五) 从心理认知的角度看,汉字是双重编码“复脑处理”型的141
第九章 汉字的评价与前途143
一 汉字的评价143
(一) 汉字优点观143
(二) 汉字缺点观145
(三) 汉字优缺点共生观150
二 汉字的前途152
(一) 汉字要走拼音化的道路152
(二) 汉字不必改革153
(三) 一语两文154
(四) 另造新型汉字155
(五) 识繁写简156
(六) 利用优秀语种文字为我所用156
(七) 暂不忙做出结论157
第十章 现代汉字学概述159
一 现代汉字的涵义问题159
(一) 从小学到汉字学159
(二) 三个术语与现代汉字涵义的界定问题160
二 现代汉字构造类型164
(一) 意符字164
(二) 音符字165
(三) 意音字165
(四) 记号字166
(五) 半记号字166
(六) 意音记号字167
(七) 合音合意字167
三 现代汉字的表意功能类型167
(一) 词字167
(二) 语素字168
(三) 音节字168
四 现代汉字学研究内容及意义169
(一) 现代汉字学的研究内容169
(二) 现代汉字学的研究意义170
第十一章 现代汉字的标准化研究(上)——定量、定形172
一 定量——字量研究172
(一) 标准字量172
(二) 标准字量的选字原则173
二 定形——字形研究176
(一) 现代汉字字形的分解研究176
(二) 确定标准字形的研究189
第十二章 现代汉字的标准化研究(下) ——定音、定序209
三 定音——字音研究209
(一) 异读词的审音210
(二) 多音字216
四 定序——字序研究221
(一) 音序法——按照字音排列汉字的顺序的查字法221
(二) 形序法——根据汉字的字形排列字的顺序的查字法223
第十三章 新时期汉语词汇的变化与发展(一)229
一 新词语的判定问题229
(一) 几种界定说230
(二) 新词语性质与范围232
二 新造词以句法构词为主要手段237
(一) 偏正型238
(二) 联合型239
(三) 动宾型239
(四) 其他240
三 受青睐的新简缩词语240
(一) 简缩词语的构成方式240
(二) 简缩词语的作用244
(三) 简缩词语的规范问题247
四 新词语的语音形式249
五 汉语新的词缀化倾向252
(一) 什么是新的词缀化倾向252
(二) 虚实兼备的语义特征253
(三) 定位性与类化性的综合256
(四) 构词功能性的“汉化”印记257
(五) 仿拟性与能产性的联系258
(六) 派生词三音化的理据性260
(七) 老词缀新发展新变化261
第十四章 新时期汉语词汇的变化与发展(二)268
一 修辞方式渗入新词语的创造268
(一) 修辞方式创造新词语的类型269
(二) 修辞方式创造新词语对词汇的影响278
二 又一个引进外来词语的高潮期283
(一) 全音译方式284
(二) 半音译半意译方式285
(三) 方言的音译词与方言的半音半意译词287
(四) 直接启用外语原型288
(五) 字母词288
第十五章 新时期汉语词汇的变化与发展(三)297
一 成语与新四字格297
(一) 汉族人民喜闻乐见的语言格式297
(二) 四字格成语的结构类型299
(三) 四字格成语的表义特征303
(四) 新四字格的涌现及其特点305
二 发展迅速的惯用语309
(一) 现代汉语惯用语的结构特点310
(二) 现代汉语惯用语的意义特征316
(三) 现代汉语惯用语的来源319
(四) 惯用语同其他熟语的比较322
第十六章 新时期汉语词汇的变化与发展(四)330
一 固有词语赋新义330
(一) 词义的扩大331
(二) 词义的缩小334
(三) 词义的转移334
(四) 词义的复苏334
(五) 词义的感染336
二 词义表面化、直接化的趋势337
(一) 新复合词的语素义与词义有较强的一致性337
(二) 新四字格以表面化为主要走向339
(三) 专科词语社会化而产生的新义具有表面化的因素340
(四) 外来词语的“汉化”“意化”促使词义表面化340
(五) 广告中成语的活用、仿用现象342
(六) 诱发或引起词义表面化趋势的因素343
三 词义系统的多样化、精密化345
(一) 新等义词语形成的原因与评价345
(二) 新近义词语显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348
四 词汇、词义系统的内部调整351
(一) 空符号的显现与新词语的产生352
(二) 新词语的加入引起相关词的出现353
(三) 固有词语产生新义引起相关词义的变化354
第十七章 汉语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及其运用357
一 语法研究中的句法平面357
(一) 句子成分分析法358
(二) 层次分析法359
(三) 成分层次分析法360
二 语法研究中的语义平面362
(一) 动词的“价”(也称“向”)的分类364
(二) 名词论元364
(三) 语义指向366
(四) 歧义367
(五) 词的语义特征368
(六) 语义搭配的选择限制368
三 语法研究中的语用平面370
(一) 主题和述题371
(二) 表达重心和焦点372
(三) 语气与口气373
(四) 评议374
(五) 句型的变化375
四 三个平面语法理论的运用376
(一) 三个平面是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376
(二) 具体语法现象可以同时就三个平面进行分析377
(三) 语序可以从三个平面进行分析378
(四) 虚词可以从三个平面进行分析378
(五) 评价句子合格与否可以从三个平面进行分析378
第十八章 新时期汉语语法的新变化381
一 词性的游移现象381
二 “副+名”的现象383
(一) “副+名”是不规范的现象384
(二) “副+名”是临时性的修辞现象384
(三) “副+名”是新的语言现象384
(四) “副+名”结构的形成条件386
三 动宾结构的新现象389
(一) 动宾式动词再带宾语389
(二) 非动宾式动词带宾语的变化400
四 双音节词重叠形式的新现象402
(一) 多样的重叠形式402
(二) 新兴AABB式的个性特征405
(三) 当前对AABB式的流行的评价408
第十九章 汉语修辞与汉文化的研究411
一 文化和文化研究411
二 语言与文化412
三 汉语修辞与汉文化415
(一) 汉语修辞在汉文化中的巨大作用415
(二) 汉文化对汉语修辞的作用416
四 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关系研究的几个问题416
(一) 立足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关系的民族性的层面417
(二)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着重现实意义的挖掘419
(三) 关注人类语言与文化的交融、互补与渗透性424
第二十章 现代汉语的研究429
一 现代汉语学是语言学的一门学科429
二 现代汉语的变体研究431
(一) 地域变体的研究431
(二) 社会变体的研究434
(三) 功能变体的研究437
(四) 时间变体的研究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