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有色金属资源市场化定价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有色金属资源市场化定价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33/31030686.jpg)
- 张占斌,单九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 ISBN:978751500576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13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233页
- 主题词: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定价-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有色金属资源市场化定价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报告:中国有色金属资源市场化定价模式研究——泛亚交易所的模式创新与启示1
一、有色金属资源是国民经济战略资源1
(一)近几年的供需格局分析1
(二)未来十年供应面分析2
(三)未来十年需求面分析3
(四)未来十年供求格局变化趋势及对我国的影响4
二、中国有色金属资源优势被严重低估5
(一)中国有色金属市场定价权严重缺失6
(二)西方发达国家有色金属市场管理经验8
(三)泛亚交易所的模式创新与启示10
(四)完善中国有色金属资源市场模式的建议19
三、培育我国有色金属交易市场机制的设想22
(一)统筹规划,顶层设计22
(二)设计有色金属交易所布局、功能定位、角色安排等内容的网络交易体系23
(三)创造我国在有色金属交易领域定价权的有利外部条件23
(四)立足产销量大的有色金属产品,发挥优势,逐步扩大和提高定价权24
(五)认真研究和汲取世界上有影响力的有色金属交易所的成功经验和教训24
(六)制定、完善和优化我国的有色金属定价和市场交易机制24
四、若干政策建议25
(一)优化资源开发,提高资源保障能力25
(二)制定和落实国家有色金属储备战略,发挥其功能和作用25
(三)完善交易制度,优化市场结构26
(四)创新交易业态26
(五)研发新的品种,促进有色金属交易,进一步发挥发现价格的作用26
(六)积极影响、辐射和覆盖东南亚国家有色金属市场27
(七)提高议价能力,强化做好商业保密工作27
子课题一:未来十年我国部分有色金属供需格局研究29
一、概述29
(一)中国有色金属资源29
(二)近几年的供需格局分析30
(三)未来十年供应面分析31
(四)未来十年需求面分析32
(五)未来十年供求格局变化趋势及对我国的影响33
二、铜矿34
(一)铜的国际供需现状34
(二)未来十年的需求分析37
(三)未来十年的供给分析38
三、铝土矿39
(一)铝的国际供需现状39
(二)未来十年的需求分析42
(三)未来十年的供给分析43
四、稀土矿43
(一)稀土的国际供需现状43
(二)未来十年的需求分析47
(三)未来十年的供给分析47
五、钨矿49
(一)钨的国际供需现状49
(二)未来十年的需求分析51
(三)未来十年的供给分析52
六、锗矿53
(一)锗的国际供需现状53
(二)未来十年的需求分析55
(三)未来十年的供给分析55
七、铟矿56
(一)铟的国际供需现状56
(二)未来十年的供需分析57
子课题二:中国有色金属国际定价权研究59
一、中国有色金属是一个被低估的优势行业59
二、中国有色金属定价权为何旁落60
(一)“掠夺式”开采,资源浪费现象极为严重60
(二)产业集中度较低,在国际谈判中一直处于价格接受方地位60
(三)外资主导了中国53%的对外贸易结构削弱了中国的谈判地位61
(四)期货市场发育不完全61
(五)冶炼技术落后62
(六)行业管理缺乏统一协调62
三、提高中国有色金属定价权的对策建议62
(一)加快提高有色金属行业集中度,增强国内企业联合谈判能力62
(二)做强做大有色金属生产地的现货交易所——昆明泛亚交易所62
(三)大力发展区域要素市场的商业收储功能,健全战略商业收储体系63
(四)加快国内有色金属期货市场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国际市场中的“中国因素”64
(五)现阶段要严格出口控制64
(六)对稀有金属管理要从“出口端管理”转向“生产端管理”,从“源头控制”升级为“全产业链控制”65
子课题三:WTO规则下的中国有色金属贸易政策研究67
一、有色金属相关WTO规则介绍67
(一)《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相关条款67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议定书》相关条款74
二、中国有色金属贸易现状及问题77
(一)国际问题78
(二)国内问题79
三、完善WTO规则下的中国有色金属贸易政策81
(一)国际层面81
(二)国内层面83
子课题四:国际主要金属交易所发展的经验与启示89
一、概述89
二、国际上重要的有色金属交易所概况90
(一)伦敦金属交易所(LME)90
(二)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92
(三)东京工业品交易所(TOCOM)95
(四)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97
(五)香港金银贸易场98
三、国际主要金属交易所发展经验99
子课题五:日韩有色金属资源安全保障研究103
一、日本、韩国保障有色金属资源安全的主要做法104
(一)日韩有色金属资源的基本情况104
(二)日韩保障有色金属资源安全的主要做法105
二、日韩实现有色金属资源安全保障的主要经验111
(一)资源立国,在战略上高度重视保障有色金属资源安全111
(二)政府、企业和社会合理分工,多方努力确保资源安全112
(三)建立健全法律体系,为资源安全提供法律支撑113
(四)在金融、财税等方面为企业和相关组织提供大力支持114
三、日韩有色金属资源安全保障经验对我国可资借鉴116
(一)树立资源立国的大战略116
(二)充分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117
(三)建立有色金属资源战略储备制度119
(四)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等要做好协同分工120
(五)大力促进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121
子课题六:中国有色金属产业链延伸与企业价值链提升研究123
一、产业链与价值链概述123
(一)产业链概述123
(二)价值链概述124
二、有色金属产业链与企业价值链概况(以银、铟、锗、钴、金属硅和钨为例)126
三、我国有色金属产业链与价值链存在的问题与提升对策132
(一)我国有色金属产业链与价值链存在的问题132
(二)提升我国有色金属产业链与价值链的对策134
子课题七:中国有色金属资源的保护政策研究139
一、铜139
(一)贯彻“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海外资源139
(二)提升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铜工业的工艺水平和装备水平,彻底改变传统的铜资源粗放型利用模式140
(三)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140
(四)大力提升再生铜比重,开辟新的铜资源保障领域140
(五)基于顶层设计,系统化有利于铜资源保障的产业、财税、金融、贸易、土地、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政策体系,强化执行力度141
二、铅141
(一)探索“走出去”战略和国内资源勘探与开发相结合的道路,有效增加境外权益资源量和国内资源储量141
(二)强制性提升铅金属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和技术改造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142
(三)加大铅矿进口的财税支持力度142
(四)优化产业组织机构,提高铅资源保障的组织动力142
(五)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大力推动再生铅产业的发展142
(六)积极参与铅期货市场交易,努力提高国际市场定价话语权143
三、钨143
(一)实施最严格的“保护性开采”政策143
(二)探索适度产业集中度,寻求有效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的产业组织路径144
(三)强化环保能耗和资源税标准,加强钨产品加工、运销及国内外贸易环节管理144
(四)建立有效的钨资源战略储备体系144
(五)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滥采盗挖行为,打击走私活动145
四、稀土145
(一)实施最严格的“总量控制”政策145
(二)大幅度、动态提高稀土行业准入办法146
(三)大幅度提高资源税征收标准146
(四)专门立法,加大稀土资源保护力度146
(五)尽快建立国家战略储备体系147
(六)加快中国首个稀土交易平台中国稀土产品交易所有限公司的规范运行,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147
(七)正确处理中央、地方和企业的关系,施行“重典”,严厉打击盗采滥挖和走私行为147
五、铟147
(一)尽快将铟纳入保护性开采矿种148
(二)继续严格执行出口配额政策148
(三)加强行业管理148
(四)大力发展再生铟产业149
六、锗149
(一)尽快将锗纳入保护性开采矿种149
(二)取消出口退税,实行出口配额管理149
(三)建立锗资源储备体系149
子课题八:中国有色金属资源收储政策研究151
一、建立国家有色金属资源储备的重要性151
(一)储备、商品储备、国家资源储备151
(二)国家资源储备的目的与作用152
(三)国家资源储备的性质153
(四)国家资源储备的地位153
(五)国防安全、经济安全和国家资源储备154
(六)有色金属资源储备对当代中国的重要意义156
二、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储备的现状及问题157
(一)收储定位不明确158
(二)收储方式单一158
(三)保障机制不健全158
三、构建完善的有色金属储备体系的构想和政策建议159
(一)构建完善的有色金属储备体系的基本原则159
(二)加快储备立法,依法建立有色金属储备体系159
(三)合理定位有色金属收储,充分发挥国家、地方、企业三方面的协同作用160
子课题九:优化中国有色金属交易市场机制研究163
一、当前我国有色金属供求通过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增强163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市场交易较快发展163
(二)我国有色金属市场定价影响力逐步上升164
(三)我国有色金属市场联系更加紧密166
(四)我国有色金属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趋于提升166
(五)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完善我国有色金属交易体系167
二、目前我国优化有色金属交易市场机制中的问题或风险168
(一)在国际有色金属市场上缺乏定价决定权168
(二)我国有色金属市场发育尚不完善168
(三)市场结构不成熟169
(四)世界市场价格波动剧烈,波及中国有色金属交易市场169
(五)有色金属市场品种有限,缺乏相关人才170
(六)有色金属交易创新不足,难以抵御风险170
(七)我国有色金属供需总体缺口大影响价格走势或引起外贸逆差171
(八)有色金属市场不确定的外部环境171
(九)汇率的波动影响有色金属交易市场172
(十)有色金属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173
三、培育我国有色金属交易市场机制的设想173
(一)统筹规划,要有顶层设计173
(二)构建有色金属交易所网络体系174
(三)创造我国在有色金属交易领域定价权的有利外部条件174
(四)立足产销量大的有色金属产品,发挥优势,逐步扩大和提高定价权175
(五)认真研究和汲取世界上有影响力的有色金属交易所的成功经验和教训175
(六)制定、完善和优化我国的有色金属定价和市场交易机制175
四、若干政策建议176
(一)优化资源开发,提高资源保障能力176
(二)制定和落实国家有色金属储备战略,并发挥好其功能和作用177
(三)完善交易制度,优化市场结构177
(四)创新交易业态177
(五)研发新的品种,促进有色金属交易,进一步发挥发现价格的作用178
(六)积极影响、辐射和覆盖东南亚国家有色金属市场178
(七)提高议价能力,强化做好商业保密工作178
子课题十: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的做法、经验与启示181
一、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成立的背景与使命181
(一)以有色金属资源优势探索提升区域竞争力新模式181
(二)以市场模式创新实施西南开放“桥头堡”战略182
(三)以有色金属定价权实现国家战略资源的有效保护182
(四)以商业储备新模式实现国家战略资源的有效管理183
二、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的交易流程与管理机制183
(一)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的交易流程183
(二)泛亚交易所的管理机制185
(三)泛亚交易所的模式创新与启示196
《中国有色金属资源市场化定价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205
后记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