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属材料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金属材料手册
  • 安继儒,郭强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16680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676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689页
  • 主题词:金属材料-技术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金属材料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金属材料的基础知识1

1.1 金属材料名词解释1

1.1.1 黑色金属材料1

1.1.2 有色金属2

1.2 金属材料的选用原则2

1.3 常用计量单位及换算3

1.3.1 长度单位及换算3

1.3.2 面积单位及换算7

1.3.3 体积单位及换算7

1.3.4 质量单位及换算8

1.3.5 常用面积计算9

1.3.6 常用体积及表面积计算10

1.4 金属材料常用性能名词术语12

1.4.1 力学性能12

1.4.2 物理性能13

1.4.3 化学性能14

1.5 金属热处理14

1.6 金属材料物理性能16

1.6.1 常用钢铁材料密度16

1.6.2 常用有色金属物理性能16

2 各国材料牌号对照18

2.1 金属材料牌号对照及其代用的基本原则18

2.2 各国材料牌号对照表18

2.2.1 碳素结构钢对照18

2.2.2 低合金结构钢对照22

2.2.3 合金结构钢对照23

2.2.4 保证淬透性结构钢对照28

2.2.5 易切削结构钢对照29

2.2.6 冷镦和冷挤压用钢对照30

2.2.7 非调质机械结构钢对照31

2.2.8 耐候钢对照31

2.2.9 不锈钢和耐热钢对照32

2.2.10 弹簧钢对照39

2.2.11 轴承钢对照39

2.2.12 碳素工具钢对照40

2.2.13 合金工具钢对照41

2.2.14 高速工具钢对照42

2.2.15 建筑用钢对照42

2.2.16 汽车用钢对照44

2.2.17 船舶用钢对照45

2.2.18 桥梁用结构钢对照46

2.2.19 锅炉、压力容器用钢对照47

2.2.20 电工用钢对照53

2.2.21 焊接用钢对照55

2.2.22 铸铁对照57

2.2.23 铸钢对照59

2.2.24 高温合金对照62

2.2.25 铝合金对照65

2.2.26 铜合金对照68

2.2.27 钛合金对照74

2.2.28 镍及镍合金对照75

2.2.29 锌及锌合金对照75

3 铸铁77

3.1 中国铸铁标准77

3.1.1 灰铸铁77

3.1.2 球墨铸铁81

3.1.3 可锻铸铁86

3.1.4 耐热铸铁87

3.1.5 蠕墨铸铁89

3.1.6 抗磨铸铁90

3.2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铸铁标准92

3.3 美国铸铁标准95

3.3.1 灰铸铁[ASTM A48/A48M—03(2008年确认)]95

3.3.2 球墨铸铁[ASTM A536—84(2004年确认)]96

3.4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铸铁标准97

4 铸钢100

4.1 中国铸钢标准100

4.1.1 铸钢牌号和化学成分100

4.1.2 力学性能及用途105

4.2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铸钢112

4.2.1 一般工程用铸钢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112

4.2.2 耐热铸钢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117

4.2.3 耐腐蚀铸钢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124

4.2.4 承压铸钢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128

4.3 美国铸钢标准135

4.4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铸钢标准147

5 结构钢150

5.1 中国结构钢标准150

5.1.1 碳素结构钢化学成分150

5.1.2 合金结构钢化学成分153

5.1.3 非调质机械结构钢化学成分160

5.1.4 低淬透性含钛优质碳素结构钢化学成分160

5.1.5 硫系易切削钢化学成分160

5.1.6 保证淬透性结构钢化学成分161

5.1.7 铅、锡、钙系易切削钢化学成分162

5.1.8 弹簧钢化学成分162

5.1.9 轴承钢化学成分163

5.1.10 船舶用结构钢化学成分164

5.1.11 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化学成分165

5.1.12 冷镦和冷挤压用钢化学成分167

5.1.13 耐候结构钢169

5.1.14 碳素结构钢的力学性能170

5.1.15 合金结构钢的力学性能174

5.1.16 非调质机械结构钢力学性能180

5.1.17 保证淬透性结构钢力学性能181

5.1.18 易切削钢力学性能181

5.1.19 弹簧钢力学性能184

5.1.20 普通碳素结构钢冷轧钢带的力学性能189

5.1.21 高碳铬轴承钢的力学性能190

5.1.22 船舶用钢的力学性能190

5.1.23 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的力学性能191

5.1.24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力学性能193

5.1.25 冷镦和冷挤压用钢的力学性能196

5.1.26 钢丝的力学性能197

5.1.27 耐候结构钢的力学性能200

5.1.28 结构钢的特性与用途201

5.2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结构钢213

5.2.1 调质用结构钢的化学成分213

5.2.2 表面硬化钢的化学成分215

5.2.3 切削钢的化学成分217

5.2.4 弹簧钢的化学成分218

5.2.5 压力容器用钢的化学成分220

5.2.6 钢管的化学成分227

5.2.7 敞口钢模锻件的化学成分236

5.2.8 调质结构钢的力学性能238

5.2.9 表面硬化钢的力学性能241

5.2.10 弹簧钢的力学性能247

5.2.11 压力容器用钢的力学性能249

5.2.12 耐热结构钢的力学性能250

5.2.13 可焊细晶粒钢的力学性能259

5.2.14 钢管的力学性能264

5.2.15 一般工程用钢的力学性能273

5.2.16 易切削钢的力学性能275

5.2.17 结构钢热轧产品的力学性能281

5.3 美国结构钢标准286

5.3.1 结构钢的化学成分286

5.3.2 结构钢的力学性能288

5.4 日本结构钢标准314

5.4.1 结构钢的化学成分314

5.4.2 结构钢的力学性能322

5.5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结构钢328

5.5.1 结构钢的化学成分328

5.5.2 结构钢的力学性能332

6 工具钢336

6.1 中国工具钢336

6.1.1 碳素工具钢336

6.1.2 合金工具钢338

6.1.3 高速工具钢343

6.1.4 硬质合金347

6.1.5 凿岩钎杆用中空钢351

6.2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工具钢标准352

6.3 美国工具钢标准352

6.4 日本工具钢标准356

6.5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工具钢标准360

7.1 中国不锈钢和耐热钢365

7.1.1 奥氏体不锈钢的化学成分365

7.1.2 奥氏体-铁索体型不锈钢的化学成分370

7.1.3 铁素体型不锈钢的化学成分371

7.1.4 马氏体型不锈钢的化学成分373

7.1.5 沉淀硬化型不锈钢的化学成分374

7.1.6 奥氏体型耐热钢的化学成分375

7.1.7 铁素体型耐热钢的化学成分377

7.1.8 马氏体型耐热钢的化学成分378

7.1.9 沉淀硬化型耐热钢的化学成分380

7.1.10 经固溶处理的奥氏体型钢棒的力学性能381

7.1.11 经固溶处理的奥氏体-铁素体型钢棒的力学性能382

7.1.12 经退火处理的铁素体型钢棒的力学性能383

7.1.13 经热处理的马氏体型钢棒的力学性能384

7.1.14 不锈钢典型热处理制度386

7.1.15 经热处理后不锈钢的力学性能390

7.1.16 不锈钢棒典型热处理制度395

7.1.17 冷轧不锈钢带的热处理制度和力学性能411

7.1.18 不锈钢和耐热钢的特性和用途416

7.2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不锈钢和耐热钢标准426

7.2.1 不锈钢和耐热钢的牌号及化学成分426

7.2.2 不锈钢和耐热钢的力学性能434

7.3 美国476

7.3.1 不锈钢棒材和型钢(ASTM A 276—06)476

7.3.2 易切削不锈钢棒(ASTM A 582/A 582M—05)483

7.3.3 不锈钢和耐热铬镍钢厚板、薄板和钢带(ASTM A 167—99)484

7.3.4 不锈钢和耐热铬钢厚板、薄板和钢带(ASTM A 176—99)485

7.3.5 退火或冷加工奥氏体不锈钢薄板,钢带,厚板和扁钢(ASTM A 666—03)486

7.3.6 一般用途无缝和焊接奥氏体不锈钢管(ASTM A 269—07)489

7.3.7 奥氏体不锈钢无缝和焊接管(ASTM A 312/A 312M—06)492

7.3.8 机械用无缝不锈钢管(ASTM A 511—04)497

7.3.9 机械用不锈钢焊接管(ASTM A 554—03)499

7.4 日本不锈钢501

7.4.1 不锈钢棒501

7.4.2 热轧不锈钢钢板和钢带509

7.4.3 冷轧不锈钢板材、薄板和带材515

7.4.4 耐热钢棒及线材519

7.4.5 耐热钢板和钢带522

7.4.6 焊接用不锈钢丝523

7.4.7 热轧不锈钢等边角钢524

7.5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不锈钢525

7.5.1 不锈钢牌号和化学成分525

7.5.2 不锈钢的力学性能532

8 常用刚才尺寸和质量537

8.1 型钢537

8.1.1 热轧圆钢和方钢(GB 702—2008)537

8.1.2 热轧六角钢和八角钢(GB 702—2008)538

8.1.3 冷拉圆钢、方钢、六角钢(GB/T 905—94)540

8.1.4 热轧盘条(GB/T 1491—2004)541

8.1.5 扁钢(GB/T 702—2008)543

8.1.6 角钢546

8.1.7 异型钢(GB/T 263—2010)558

8.2 钢板与钢带564

8.2.1 钢板564

8.2.2 钢带569

8.3 钢管573

8.3.1 无缝钢管573

8.3.2 焊接钢管590

8.4 钢丝与钢丝绳593

8.4.1 钢丝593

8.4.2 钢丝绳596

9 铝及铝合金603

9.1 铝及铝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603

9.1.1 铝锭603

9.1.2 变形铝及铝合金(GB/T 16474—2011)604

9.1.3 铸造铝合金(GB/T 8733—2000)616

9.2 铝与铝合金的规格和力学性能620

9.2.1 铝及铝合金挤压棒(GB/T 3191—1998)620

9.2.2 导电用铝线622

9.2.3 铝及铝合金热挤压无缝圆管(GB/T 4437.1—2000)623

9.2.4 铝及铝合金拉(轧)制无缝管(GB/T 6893—2000)624

9.2.5 铝及铝合金轧制板材(GB/T 3880—1997)626

9.2.6 铝箔(GB/T 3198—2010)636

9.2.7 铝及铝合金带材(GB/T 8544—1997)638

10 铜及铜合金643

10.1 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643

10.1.1 加工铜643

10.1.2 加工黄铜(GB/T 5231—2001)644

10.1.3 加工青铜(GB/T 5231—2001)646

10.1.4 加工白铜(GB/T 5231—2001)649

10.1.5 铸造黄铜(GB/T 8737—1988)651

10.1.6 铸造青铜(GB/T 8739—88)652

10.1.7 铸造铜合金(GB/T 1176—87)653

10.2 铜及铜合金的规格和力学性能655

10.2.1 铜及铜合金棒(GB/T 4423—92)655

10.2.2 铜及铜合金板材(GB/T 2040—2002)657

10.2.3 铜及铜合金带材(GB/T 2059—2000)659

10.2.4 线材(GB/T 21652—2008)661

10.2.5 铜及铜合金拉制管(GB/T 1527—1997)669

10.2.6 铜及铜合金挤制管(GB/T 1528—1997)670

11 镁及镁合金672

11 镁及镁合金672

11.1 镁及镁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672

11.1.1 重熔用镁锭(GB/T 3499—1995)672

11.1.2 铸造镁合金(GB/T 1177—91)672

11.1.3 变形镁合金(GB/T 5153—2003)673

11.2 镁及镁合金的规格和力学性能674

11.2.1 铸造镁合金(GB/T 1177—91)674

11.2.2 变形镁合金6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