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体育科学化管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体育科学化管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40/31014923.jpg)
- 陆晨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99665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20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337页
- 主题词:体育-管理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体育科学化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体育文化与体育管理1
第一节 概述1
一、体育文化的产生与发展1
二、体育文化的内涵4
三、体育文化的价值5
四、体育文化的特性15
第二节 现代体育管理的文化特征20
一、整体性特征20
二、协同性特征22
三、等级观念的特征23
四、情理并重特征24
五、自我管理特征26
第二章 东方体育管理的理论基础28
第一节 古代阴阳平衡与现代体育管理28
一、阴阳学说的产生29
二、阴阳学说的内容29
三、阴阳学说与体育管理文化30
第二节 五行生克与现代体育管理文化31
一、五行学说的产生与发展31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和生存形式31
三、五行学说与体育管理文化32
第三节 “以德为先”学说与现代体育重审文化33
一、“以德为先”学说的产生与发展34
二、“以德为先”学说的内容35
三、“以德为先”与体育管理文化35
第四节 “以人为本”的理论37
一、人类对“以人为本”的认识37
二、现代社会对“以人为本”的认识38
三、“以人为本”理论与现代体育管理文化41
第五节 系统理论42
一、人类对系统论的认识过程42
二、现代社会系统论的发展43
三、系统论与体育管理文化45
第三章 现代体育科学化管理的期望与职能47
第一节 现代体育管理者的期望47
一、体育管理工作的独特性47
二、现代体育管理的本质49
三、体育管理的对象和手段50
四、现代体育管理层次与程序53
第二节 现代体育管理履行的主要职能54
一、计划职能54
二、组织职能59
三、指挥职能68
四、控制职能74
第四章 现代体育发展过程中的战略管理82
第一节 现代体育预测与管理82
一、战略预测的概念82
二、战略预测的特点83
三、如何进行有效的预测84
第二节 现代体育发展战略与管理86
一、现代体育战略发展的特点87
二、现代体育战略发展的价值与作用88
三、现代体育战略发展的决策原则88
四、现代体育发展战略的程序91
五、体育发展战略决策方法93
第五章 现代体育的管理技术95
第一节 现代体育知识管理技术95
一、体育知识管理的内涵95
二、现代体育知识管理方法与步骤96
三、知识管理对体育人才培养中的应用97
第二节 现代体育管理中的基本措施98
一、精简机构98
二、授权措施98
三、把握重点管理措施99
四、义利并重措施100
五、情与理共存101
六、动态管理101
第三节 目标管理措施102
一、目标管理的作用102
二、目标管理的原则104
三、目标管理在现代体育管理中的应用105
第四节 现代体育管理中的秘诀106
一、和谐管理107
二、民主管理108
三、宽松管理108
四、分权管理109
五、威信管理110
六、制度管理111
第五节 管理中排除干扰116
一、排除干扰的概念116
二、来自领导自身思想障碍产生的干扰117
三、现代体育管理中的干扰及排除119
第六章 学校体育的科学化管理125
第一节 学校体育科学化管理概述125
一、学校体育管理的特点125
二、学校体育的管理原则128
三、学校体育的管理方法133
四、学校体育科学化管理的主要内容135
第二节 体育课程建设管理136
一、体育教育观念的转变与创新136
二、体育课程的学科性质138
三、体育课程的特征140
四、体育课程的结构141
五、体育课程管理模式142
六、体育课程功能与影响体育课质量的因素142
七、克服体育课程管理中的不利因素149
第三节 课外体育活动管理152
一、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目标152
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特点153
三、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体系153
四、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形式和要求154
第四节 业余训练与管理155
一、我国目前学生竞技体育的特点155
二、学校竞技体育的运行模式156
三、影响学生业余训练的因素分析157
四、发展学生竞技体育的依据和基本观点158
五、发展学校竞技体育的因素分析160
第五节 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163
一、确立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中的主导地位164
二、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和作用164
三、体育教师职责与应具备的条件166
四、体育教师的培养168
第六节 学校体育工作的考核与评价171
一、考核与评价原则171
二、学校体育工作考核评价内容172
三、学校体育工作考核与评价的组织实施173
第七章 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管理174
第一节 竞技体育与教育174
一、竞技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174
二、人文教育对竞技体育发展的价值176
三、从训练过程看竞技体育与人文教育177
第二节 现代运动训练科学化管理的要素178
一、训练管理思想的现代化178
二、训练管理体制的现代化179
三、管理方法和技术的现代化180
第三节运动训练的整体化管理181
第四节 运动训练的信息化管理182
一、运动训练信息化管理的概念182
二、运动训练信息化管理的特征182
三、实现运动训练信息化管理的途径183
第八章 社会体育管理186
第一节 社会体育概述186
一、社会体育的特点与功能187
二、社会进步对社会体育的影响190
第二节 社会体育的组织与管理194
一、社会体育的管理系统194
二、各类社会体育的组织与管理195
第三节 体育俱乐部的组织与管理199
一、世界范围体育俱乐部发展概况199
二、体育俱乐部的内涵与任务203
三、体育俱乐部的管理机制203
第四节 体育俱乐部的发展趋势207
一、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目的207
二、政府支持207
三、优化组织机构208
四、加强俱乐部产业化意识208
五、实事求是地发展俱乐部209
第九章 体育产业的经营与管理210
第一节 体育产业概述210
一、体育产业的内涵210
二、体育与经济的关系211
三、体育产业的发展历史213
第二节 体育产业的分类及特征217
一、特点217
二、分类220
第三节 体育产业的经营管理221
一、经营概述221
二、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222
三、竞技体育俱乐部的经营管理226
第四节 体育经纪人及管理229
一、体育经纪人的概念229
二、它的产生与发展230
三、体育经纪人的职能范围233
四、体育经纪人的管理234
第十章 体育资源的开发与管理238
第一节 体育资源的构成要素238
一、体育人力资源238
二、体育人力资源开发241
三、体育人力资源管理243
第二节 体育的思想资源246
一、体育运作思想资源247
二、体育内容思想资源248
三、体育知识资源253
第三节 体育财务资源254
一、体育财物资源要素254
二、体育财物资源要素255
三、体育财物资源的特点、功能与性质255
第四节 体育资源的管理与开发256
一、体育物力资源管理原则256
二、体育财力资源管理原则258
第十一章 体育系统工程260
第一节 系统的表述260
一、系统的概念260
二、体育系统的共性与特性264
第二节 体育系统工程分析266
一、潜在问题的分析267
二、体育系统工程目标导向分析269
三、体育系统工程的环境分析271
四、体育系统工程的结构与功能272
第三节 体育系统工程的任务275
一、从系统论的观点透视体育275
二、现代体育发展与科学化管理276
三、现代体育系统的有序性与可控性276
四、体育系统人员行为与全局观念的关系277
五、体育系统的功能与反馈机制278
六、体育系统工程研究的目的278
第十二章 管理者自我提高全面素质279
第一节 管人先管己 正人先正己279
一、管人先管己的理解279
二、自我提高的要素281
第二节 自我修炼和提高283
一、强化学习284
二、激发内动力285
三、建立理念286
四、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287
五、自我超越288
第三节 改变思维方式288
一、想象力思维289
二、标新立异思维290
三、归纳法思维291
四、提问法思维292
第四节 滋情育思292
一、内容与方法293
二、功能效果297
第五节 心理自我控制办法297
一、情绪与生理变化297
二、健康情绪培养299
第六节 运动健脑304
一、眼球运转法304
二、松弛集中法305
三、手指运动训练307
四、倒立训练307
第七节 开发右半脑的功能308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308
二、原理与功能309
三、用脑的主要原则309
第八节 一个成功体育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313
一、一个成功体育管理者应具备的品质313
二、体育系统优秀管理者的特征316
参考文献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