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非存在研究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非存在研究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42/31006559.jpg)
- 高新民,汪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50973267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126页
- 文件大小:152MB
- 文件页数:612页
- 主题词:语言哲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非存在研究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下册528
中篇 东方哲学的有无之辩528
第十三章 中国哲学的有无之辩528
第一节 中国哲学有无之辩的特质528
第二节 道家:有无之玄 众妙之门537
第三节 魏晋玄学:“本体论转向”与对有无的玄远清谈560
第四节 中国佛教:空解脱门的中国化阐释594
第五节 儒家:有无之辩“辨正”与总结617
第十四章 印度古代哲学—宗教的非存在探究646
第一节 印度古代哲学—宗教的有无之辩的基本进程和一般特点646
第二节 正理—胜论派的句义论与非存在论657
第三节 吠檀多派论境界之无663
第四节 弥曼差派与瑜伽派的非存在论669
第五节 数论派对非存在论的否定672
第六节 耆那教的“或许说”677
第十五章 佛教有无之辩的解释学问题与早期佛教的空无论680
第一节 印度佛教有无之辩的解释学问题681
第二节 《阿含经》中的空无论697
第三节 部派佛教的空无论711
第十六章 大乘空宗的空无辨正726
第一节 大乘“深义”与大乘体系之组织726
第二节 佛教“空无”的特殊性与解空的前提条件730
第三节 真俗二谛语境下的有无之辩736
第四节 大乘空义的正本清源与“入空义”的门径743
第五节 空的唯一性与十八空753
第六节 中观空无论的难题、反例及其同化759
第十七章 瑜伽行派的“最胜空性胜解”770
第一节 空有问题的重要性与解空的方法论770
第二节 “实有”非有777
第三节 相、性、极微、因果与空786
第四节 无为法的有无问题798
第五节 小结:佛教有无之辩的同异之辩807
下篇 非存在的多维审视817
第十八章 非存在研究的语言哲学维度817
第一节 “正名”及其方法论818
第二节 “非存在”与“存在”824
第三节 存在谓词与中立谓词834
第四节 众说纷纭的“非存在”850
第十九章 非存在与意向性858
第一节 “非存在新大陆”的发现及人格化构想858
第二节 意向性观念的祛魅867
第三节 意向性观念的重构873
第四节 意向对象的本体论地位问题890
第二十章 非存在与本体论907
第一节 非存在与本体论的最高范畴907
第二节 “存在”意义之掘进与存在程度、样式的多样性922
第三节 “存在”的范畴与形式本体论936
第二十一章 面向非存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94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是否有自己的本体论?949
第二节 关于“非存在”的辩证法957
第三节 存在形式的多样性与范畴体系967
第四节 “非存在”与认识对象理论977
第二十二章 “非存在”与科学988
第一节 科学为何要“乞灵于无”?989
第二节 “有”生于“无”?996
第三节 量子世界是否存在?1003
第四节 “以太”等是“存在”还是“非存在”?1016
第五节 常见的存在观向何处去?1029
第二十三章 非存在与人生哲学1040
第一节 做人、理想人格与“空无”1040
第二节 “无”与人生境界1047
第三节 空无、心态与善巧安心1055
第四节 心理健康、高峰体验与空无智慧1064
第五节 工夫之无与人生态度1069
第六节 终极关怀、本体之无与圣人所师1075
参考文献1085
术语索引1103
人名索引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