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志 1996-2010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震出版社
- ISBN:978750284095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94页
- 文件大小:171MB
- 文件页数:517页
- 主题词:地应力-研究所-概况-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志 1996-201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组织机构1
概述1
第一章 历史沿革2
第一节 地质部地震地质大队(1966~1970年)2
第二节 中国科学院(管理)地震地质大队(1970~1972年)6
第三节 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1972~1986年)6
第四节 中国地震局(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1986~2010年)7
第二章 领导更替13
第一节 地震地质大队领导更替(1966~1986年)13
第二节 地壳应力研究所领导更替(1986~2010年)14
第三章 机构设置16
第一节 科研机构16
第二节 管理机构25
第三节 学术机构34
第四节 科技开发和经济实体39
第二篇 地震科学研究43
概述43
第四章 地震地质调查与研究45
第一节 地震地质调查与构造体系划分46
第二节 活动构造带研究49
第三节 古地震研究56
第四节 地貌及第四纪地质研究57
第五节 北京地震地质会战及城市活动断层研究59
第六节 地震地质图件编制63
第七节 地壳和地幔深部构造研究64
第八节 地震危险区划分与地震烈度区划图编制66
第九节 大震科学考察68
第五章 地应力测量与构造应力场研究73
第一节 地应力绝对值测量理论与技术研究73
第二节 构造应力场研究78
第三节 残余应力场研究85
第四节 构造应力场动力来源研究86
第五节 构造应力场物理模拟与实验研究87
第六节 地应力场与地震孕育发生物理过程数值模拟89
第七节 地壳应力环境数据库建设与构造应力场编图92
第六章 断层力学研究与断层形变测量96
第一节 断层力学基础研究与地震预测探索96
第二节 断层形变观测技术研究与应用97
第三节 断层位移人工测量100
第四节 高精度定点断层形变测量103
第五节 大中城市活断层及建筑物安全监测研究104
第七章 地震前兆观测技术与仪器研制105
第一节 地应力应变相对观测技术105
第二节 断层形变测量仪器108
第三节 地热与水位地震前兆仪器110
第四节 地震地电磁扰动研究与仪器111
第五节 深井综合观测技术及综合探头111
第六节 数字化地震前兆观测台网公用技术研究112
第八章 地震预报理论研究与实践117
第一节 地应力预报地震研究和实践117
第二节 地震综合预报研究和实践121
第三节 地震预报深化研究125
第九章 工程地震研究131
第一节 工程场地基本烈度鉴定复核131
第二节 地震灾害防御基础研究131
第三节 防震减灾法规和标准编制135
第十章 地震应急救援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137
第一节 震害评估技术研究137
第二节 地震救援技术研究138
第三节 地震救援装备研究139
第十一章 实验室建设141
第一节 早期实验室141
第二节 地壳动力学实验室142
第三节 地震前兆观测技术实验室146
第四节 地震救援技术实验室147
第五节 地震信息网络中心148
第十二章 地震监测台站与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149
第一节 隆尧地应力综合观测站149
第二节 昌平地震台150
第三节 其他地震监测台站153
第四节 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159
第三篇 科技成果162
概述162
第十三章 论文和专(译)著、专利163
第一节论(译)文163
第二节专(译)著245
第三节 专利248
第十四章 获奖成果249
第一节 获国家级奖励成果249
第二节 获省部级奖励成果249
第三节 获基层(研究所)奖励成果254
第四节 合作研究课题获奖成果274
第五节 清理攻关课题获奖成果278
第六节 其他获奖成果279
第四篇 科技成果转化280
概述280
第十五章 城市和工程防震减灾281
第一节 工程场地地震烈度鉴定复核281
第二节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和城市防震减灾286
第三节 城市地震小区划和水库诱发地震研究289
第十六章 地质灾害评价与工程地质病害防治291
第一节 地质灾害评价291
第二节 工程地质病害防治291
第十七章 地震观测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295
第一节 地应力测量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295
第二节 断层形变测量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297
第三节 地震观测技术在台网建设中的应用298
第五篇 学术活动与国际合作300
概述300
第十八章 学术活动301
第一节 全国地应力专业委员会301
第二节 工程勘察专业委员会302
第三节 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304
第十九章 国际、港澳台地区交流与合作306
第一节 科技合作与研究项目306
第二节 对外科技服务项目307
第三节 第五届国际岩石应力研讨会308
第四节 国际和港澳台地区学术交流与人员互访309
第六篇 管理与服务319
概述319
第二十章 科研管理320
第一节 科研规划管理320
第二节 科研项目管理321
第三节 科技成果管理322
第四节 科技体制改革323
第二十一章 人才队伍建设与教育325
第一节 职工队伍建设325
第二节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331
第三节 研究生教育333
第四节 离退休人员管理334
第二十二章 计划财务与国有资产管理336
第一节 计划与经济管理336
第二节 国有资产管理339
第二十三章信息网络、期刊图书和档案管理341
第一节 信息网络管理341
第二节 图书资料和期刊管理341
第三节 档案管理343
第二十四章 基础设施建设与后勤服务345
第一节 科研基础条件建设345
第二节 生活基础条件建设347
第三节 后勤服务348
第二十五章 党的建设和群众团体工作350
第一节 党的基层委员会350
第二节 纪律检查委员会353
第三节 群众工作356
第七篇 人物简介360
概述360
第二十六章 历任领导班子成员361
第二十七章 研究员373
第二十八章 获政府特殊津贴及各类人才称号人员387
大事记(1966~2010年)388
附录Ⅰ科研课题总览405
一、基金类课题405
二、国家部委(含中国地震局)级重点课题415
三、对外协作、合同制及其他研究类课题425
附录Ⅱ基本信息445
一、获博士学位(含在读博士研究生)人员名单445
二、历届硕士研究生主要信息448
三、人员分类情况451
四、专业技术人员情况452
五、地壳应力研究所(地震地质大队)建立以来工作人员名单453
六、历年经费收支情况489
七、历年仪器设备情况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