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造船通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造船通史
  • 席龙飞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海洋出版社
  • ISBN:978750278520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644页
  • 文件大小:314MB
  • 文件页数:665页
  • 主题词:造船工业-工业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造船通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舟船——人类文明和进步的硕果1

第一节 舟船出现以前的原始渡水工具1

一、葫芦——腰舟1

二、皮囊(浑脱)3

三、木筏、竹筏、皮筏5

第二节 古人类学和考古学对独木舟的认识9

一、关于独木舟的文献记载9

二、古人类学与考古学的研究成果10

三、新石器时代的舟形陶器12

四、在中国发现的独木舟遗存15

第三节 跨湖桥遗址的独木舟凸显中国舟船文明的辉煌20

一、浙江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发现8000年前的独木舟20

二、跨湖桥遗址的独木舟凸显中国舟船文明的辉煌23

第四节 黄河长江及海洋与中国的舟船文化24

一、文化发展的一元论与多元论24

二、黄河长江与海洋共同孕育了中国的舟船文化24

三、河姆渡海洋文化代表性器物有段石锛远播太平洋26

第二章 木板船的产生及上古时代的舟船活动28

第一节 独木舟向木板船的演变28

一、独木舟向木板船的演变及其途径29

二、独木舟向木板船演变中的实例30

第二节 木板船出现的必备条件及出现的年代32

一、出现木板船必备条件32

二、出现木板船的年代33

第三节 古文献对夏商周三代舟船活动的记述35

一、《竹书纪年》对海上活动的记述35

二、《诗经》有“相土烈烈,海外有截”的赞颂35

三、武王伐殷时曾以舟船强渡孟津36

四、“造舟为梁”和“于越献舟”36

五、西周设舟牧负责船舶安全检验37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39

第一节 春秋时代的造船技术39

一、春秋时代的水运及船舶39

二、春秋时代的水战及战船42

第二节 战国时代的水运及船舶43

一、文献记叙的长江水运船舶43

二、出土的鄂君启金节所反映的长江水系船队43

第三节 从战国随葬船看战国的造船技术45

一、战国中山王墓中的随葬船45

二、随船出土的船具等器物46

三、从连接船板的铁箍看战国时的造船工艺47

第四节 战国时代战船的形制49

一、从战国青铜器上的船纹看战船的形制49

二、战国战船的形制和装备51

三、吴国战船大翼的复原53

第五节 中国船舶风帆的出现54

一、殷商时代出现风帆说55

二、汉代出现风帆说56

三、战国时代出现风帆的考证57

第四章 秦汉时代造船技术获重大发展61

第一节 秦代水陆交通的发展61

一、探访蓬莱仙境与徐福东渡61

二、通水路与掘灵渠64

三、从秦皇南巡看秦代江海船舶66

第二节 广州秦代造船遗址考辨67

一、青年学者戴开元首先质疑“秦汉造船工场遗址”69

二、中国船史研究会不赞成“秦汉造船工场遗址”说70

三、秦汉时代采用滑道下水既无文献依据也无文物例证71

四、在遗址所发现的木桩、木柱并非造船用的墩木72

五、由8块木板呈水平排列的木板条不是下水用的滑道74

六、“秦代造船遗址”和“船台说”的两次学术会议75

第三节 汉代南北海上航路的开辟76

一、征百越及开通南方航路77

二、击卫氏朝鲜并开通北方航路78

三、印度洋以西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80

第四节 汉代船舶及其建造地点84

一、汉代船舶的文献记载84

二、汉代船舶的建造地点87

第五节 从出土文物看汉代船舶形制88

一、已出土的4艘汉代船舶模型88

二、从出土汉代船舶模型看汉代船舶形制90

第六节 汉代船舶的属具92

一、桨、篙、纤93

二、橹95

三、舵与梢97

四、桅、帆与驶风技术99

五、碇101

第七节 汉代《释名》中的释船104

一、《释名》的作者及后世的注疏104

二、《释名》“释船”的主要内容104

第八节 汉代的楼船105

一、汉代楼船的形制105

二、汉代楼船的复原模型106

第五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造船技术发明108

第一节 三国时代赤壁水战及其斗舰108

一、赤壁水战108

二、斗舰及其复原研究109

第二节 晋代的海上交通与船舶112

一、晋代的海上交通112

二、法显由印度航海东归113

三、孙恩、卢循的海上起义115

第三节 晋代的卢循发明了水密舱壁115

一、晋代的八槽舰为卢循所创建115

二、卢循建造八槽舰的文献记载116

三、八槽舰及其水密舱壁是中国古代造船的重大技术成就116

第四节 晋代在渭水首次出现了车轮舟118

一、晋代义熙年间在渭水出现了车轮舟118

二、由桨发展成轮桨使船舶推进技术产生飞跃119

三、中国发明的车轮舟比西方早一千年119

第五节 晋代顾恺之《洛神赋图》所表现的双体游舫120

第六节 南北朝时期制造和使用车轮舟的记录121

第六章 隋唐时期造船技术的发展123

第一节 隋代的五牙舰123

一、五牙舰在统一全国战役中的历史作用123

二、有关文献对五牙舰的记述124

三、关于五牙舰的复原研究125

第二节 隋代大运河的开凿与龙舟船队的发展128

一、隋代大运河的开凿——“共禹论功不较多”128

二、隋炀帝3次率庞大舟船队巡游江都131

第三节 唐代的内河航运及江河船舶133

第四节 唐代的海上交通与海洋船舶136

一、广州通海夷道及海洋船舶136

二、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及唐船、遣唐船138

三、唐代的造船地点141

第五节 从出土的唐代古船看唐代的造船技术142

一、江苏如皋唐船展示的水密舱壁技术142

二、扬州施桥发现的古代木船144

三、隋唐大运河发现的一批唐代沉船146

第六节 唐代由多种舰艇组成的混合舰队152

第七章 宋代造船技术的进展与成熟156

第一节 宋代海运业的发展以及市舶司的建设156

一、宋代海运业的发展156

二、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为海运业发展的实证157

三、港口及其管理机构市舶司的建设159

第二节 宋代造船工场遍布沿海与内陆160

第三节 在宋代指南针实际应用于航海163

第四节 在宋代开始实行客货分运并出现客船和货船166

第五节 《清明上河图》等美术作品所反映的宋代船舶168

一、山西繁峙县岩山寺壁画中的海船遇难图168

二、宋代《江天楼阁图》中的江船169

三、北宋《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汴河船170

第六节 宋代车轮舟的空前发展及其在抗金水战中的作用175

一、晋唐以来我国发明的车轮舟已有相当的技术基础175

二、叛宋的钟相、杨么在洞庭湖大造车轮战船176

三、在抗金长江水战中车轮舟发挥了重要作用178

第七节 从出土古船看宋代的造船技术179

一、天津市静海县出土的宋代内河船179

二、泉州湾宋代海船的发掘与研究183

三、宁波宋代海船的发掘与研究197

第八节 传统造船技术的发展与成熟204

一、新船型的发展与船型的多样化204

二、船舶航海性能的改善与提高205

三、船舶在结构上的特点和优点206

四、在施工工艺方面的成就207

五、船舶设备、属具的创造与进步208

第八章 元代的水师、海运与造船211

第一节 元初水师的战船与水战211

一、建立水师与攻灭南宋211

二、几次出师海外的失败213

第二节 元代的海外交通与远洋船214

一、海上交通往来频繁214

二、远洋船的声名远播海外216

第三节 元代的漕运与漕船217

一、海上漕运与漕船217

二、运河漕船220

第四节 元代古船的发掘与研究221

一、韩国新安海底中国元代航海货船的发掘与研究221

二、山东菏泽元代古船的测绘与研究238

第九章 明代造船业的繁盛与衰败247

第一节 明代的内河航运与海上交通248

一、明代的内河航运248

二、明代的海上交通250

三、郑和航海图253

第二节 文献所记述的明代船舶255

一、《天工开物》255

二、《南船纪》261

三、《龙江船厂志》263

四、《漕船志》264

五、《筹海图编》266

六、《武备志》266

七、《使琉球录》279

八、《船政》及《船政新书》281

第三节 明代南京的造船厂及其隶属关系283

一、在明代的南京究竟有几个造船厂283

二、南京各造船厂的隶属关系287

第四节 中国古代的三大船型288

一、沙船288

二、福船291

三、广船292

第五节 明代古船的发掘与研究294

一、山东梁山县明代河船的发掘与研究295

二、山东蓬莱古战船的发掘与研究310

三、浙江象山县明代海船的发掘与研究321

四、在宝船厂遗址发现的3只舵杆326

五、蓬莱二号明代古船的发掘与研究328

第六节 中国古代造船技术鼎盛时期的结晶——郑和宝船334

一、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拉开了研究郑和的序幕335

二、国际知名学者对郑和宝船的学术见解335

三、对郑和宝船的质疑有力地推动了学术研究337

四、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时复原出郑和宝船模型344

五、对郑和宝船新的质疑引发了更为深入的研究345

六、纪念活动开启了对郑和下西洋及其宝船学术研究的新局面348

第十章 海禁政策导致中国传统造船业的衰落354

第一节 海禁制约着中国帆船的发展354

一、明代中叶的海禁导致中国海洋帆船的衰退354

二、清代展海中寓禁海限制了中国帆船的发展355

三、明末清初往返于日本长崎港的中国帆船358

第二节 清康熙年间抗俄雅克萨战役战船370

一、雅克萨战役对黑龙江水运发展的影响370

二、雅克萨战船建于吉林乌拉街371

三、雅克萨战船的尺度、船型及武备372

第三节 清代的内河及海洋船舶374

一、中国帆船在远洋运输的竞争中败退374

二、长江流域传统帆船的发展379

三、大运河的运输船舶384

四、从《姑苏繁华图》看清中叶的内河船舶387

五、上海沙船业的形成和发展393

六、沿海航运的各型船舶397

第四节 中国传统帆船的舾装设备和属具403

一、桅、桅夹板和桅的起倒403

二、中国风帆的特点和优点403

三、帆的升降和绕桅杆的回转——帆的各种索具404

四、碇、锚及其起落412

五、舵叶的转动和升降413

第十一章 外资轮船修造业入主中国416

第一节 近代蒸汽机轮船的诞生与发展416

一、世界上第一艘轮船“克莱蒙特”号416

二、第一艘横渡大西洋的明轮客船417

三、殖民地政策与海洋客船的发展419

四、英国在鸦片战争中使用的舰船421

第二节 香港和广州的外资轮船修造业422

一、在香港的林蒙船坞和贺普船坞423

二、柯拜在广州创办的柯拜船坞424

三、英美资本在黄埔开办的船厂427

四、香港黄埔船坞公司的兼并活动及其发展428

第三节 上海的外资轮船修造业432

一、上海早期的轮船修造业432

二、上海外资船厂的兼并与发展436

第四节 厦门、福州的外资轮船修造业440

一、在厦门的外资轮船修造业441

二、在福州的外资轮船修造业442

第五节 旅顺、大连的轮船修造业442

一、旅顺船坞为世人瞩目的东方一流海军修造基地442

二、俄、日相继攫取旅顺船坞444

三、在俄、日统治下的大连修造厂工场446

四、大连船渠和大连造船厂建厂委员会449

第六节 青岛的轮船修造业451

一、青岛水师工厂——青岛造船厂451

二、青岛水雷机械厂——海军青岛造船所452

第十二章 中国近代船舶工业的发端与兴衰454

第一节 中国人对西方火轮船的早期探索454

一、19世纪30年代前后中国人有关西方火轮船的见闻454

二、鸦片战争前后西方火轮船始被林则徐视为西方长技455

三、丁拱辰对西方火轮船的研究457

四、19世纪40年代中国人试造火轮船的活动458

五、郑复光、丁守存对西方火轮船的研究活动460

第二节 安庆内军械所与“黄鹄”号轮船462

一、中国近代第一座兵工厂——安庆内军械所462

二、由徐寿领衔在安庆内军械所试制轮船的准备工作全面推开464

三、徐寿等用手工方式制作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模型468

四、首次试制的木质小火轮试航成功470

五、“黄鹄”号轮船试制成功揭开了中国近代船舶工业发展的帷幕470

第三节 江南制造局的创立及其造船活动472

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创立472

二、制造局制造枪炮不力,扩建新址造船474

三、江南制造局轮船制造的进步477

四、在造船靡费论的抨击下,江南停止造船主营枪炮479

第四节 晚清的中国近代船舶工业基地——福建船政484

一、左宗棠早期试造轮船的言论和行动484

二、左宗棠向清廷大声疾呼建厂造船485

三、福建船政的创建并始造轮船488

四、自制蒸汽机并扩大造船能力492

五、船局风波大论战494

六、福建船政造船技术不断进步并成为中国近代船舶工业基地496

第五节 洋务运动中的其他官办造船机构506

一、天津机器局及特种船舶的制造506

二、黄埔船局的变迁及其造船活动509

三、大沽船坞及其修造船活动511

四、旅顺船坞的建设及其失陷513

第六节 福建船政的衰落和江南船坞的崛起513

一、政府拨款造船致使船政经费日绌513

二、甲午战争后清廷力图整顿船政,建造新型舰艇515

三、福建船政因督理不善、经费支绌终成明日黄花517

四、1905年江南船坞宣告独立,改革中带来生机518

第七节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创建及其贡献523

一、徐寿首倡创建江南制造局翻译馆523

二、翻译馆的历史贡献526

第八节 福建船政学堂是培育中国近代造船科技及海军人才的摇篮528

一、船政根本,在于学堂528

二、船政学堂的课程设置与办学特色531

三、船政学堂建设的创举——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532

四、船政学堂是孕育中国近代造船科技和海军人才的摇篮535

第十三章 中国当代造船业的建设与发展536

第一节 新中国造船业的艰苦创业(1949—1966年)536

一、造船业从修旧利废改造旧船开始536

二、沿海货船的设计与建造540

三、远洋货船“东风”号的研制541

第二节 “十年动乱”期间造船业曲折前进(1966—1978年)543

一、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客船队544

二、八型民用船舶的定型与批量生产550

三、其他运输船舶以及各类船舶的建造552

第三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造船业开始走向世界(1979—1999年)560

一、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突出成就是船舶产品进入国际市场560

二、在开发海洋石油资源的海洋工程领域中的建树567

三、海洋科学考察船和航天测控船的研制576

四、载人深潜器的研制580

第四节 国产大型低速船用柴油机走俏国际市场582

一、面向世界吸收创新583

二、中国企业紧跟船用柴油机发展的世界趋向584

三、国产大型低速船用柴油机走俏国际市场587

四、我国船用柴油机的发展任重道远594

第五节 中国当代造船业对海军建设的贡献596

一、鱼雷快艇与导弹快艇596

二、猎潜艇597

三、扫雷舰与布雷舰601

四、登陆舰艇603

五、护卫舰610

六、驱逐舰616

七、潜艇622

八、补给舰632

九、航空母舰636

第六节 中国跻成于世界造船大国与造船强国之路6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