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脊柱肿瘤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脊柱肿瘤学
  • 胡云洲,宋跃明,曾建成主编;屠重棋,胡豇,王清,盛伟斌,王跃,孔清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20540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623页
  • 文件大小:136MB
  • 文件页数:639页
  • 主题词:脊柱-肿瘤-诊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脊柱肿瘤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3

第一章 脊柱肿瘤病因学3

第一节 脊柱转移性肿瘤的病因3

一、肺癌的病因3

二、乳腺癌的病因3

三、前列腺癌的病因4

四、肾癌的病因4

五、甲状腺癌的病因4

第二节 脊柱原发性肿瘤的病因5

第二章 脊柱肿瘤的发生生物学7

第一节 肿瘤的细胞周期调控7

第二节 癌基因、生长因子与信号转导8

一、癌基因8

二、抑癌基因8

第三节 凋亡与细胞永生9

第四节 肿瘤的免疫监视10

一、肿瘤抗原10

二、体液免疫机制11

三、细胞免疫机制11

四、补体与细胞因子13

第三章 脊柱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与转归15

第一节 脊柱肿瘤的生长特点15

第二节 脊柱肿瘤的局部反应17

一、间质细胞的增殖17

二、血管的生成17

三、炎性反应17

第三节 脊柱肿瘤的天然屏障与生长通道18

一、脊柱肿瘤的天然屏障与间室18

二、脊柱肿瘤的生长通道18

三、间室和天然屏障对脊柱肿瘤生长的抑制19

第四节 脊柱肿瘤的局部危害19

一、肿瘤压迫所致损害19

二、肿瘤侵蚀所致损害20

第五节 脊柱肿瘤的复发与转移20

第四章 脊柱骨肿瘤分类与外科分期22

第一节 骨肿瘤分类的进展22

第二节 骨肿瘤外科分期30

一、外科分期的要素30

二、良、恶性肿瘤的外科分期标准31

三、外科分期与治疗方法的选择32

第三节 脊柱肿瘤的分类与外科分期33

第五章 脊柱肿瘤的神经学表现37

第一节 应用神经解剖37

一、颈部的神经37

二、脊髓与脊神经38

三、肿瘤引起瘫痪的定位39

四、脊髓功能评定42

第二节 颈椎肿瘤的神经学表现43

一、脑神经麻痹43

二、延髓功能受损43

三、颈脊髓功能障碍44

四、颈神经根受累45

五、颈交感神经麻痹46

第三节 胸椎肿瘤的神经学表现46

第四节 腰椎肿瘤的神经学表现47

第五节 骶骨肿瘤的神经学表现48

第六章 脊柱肿瘤的影像学评价50

第一节 X线片检查50

一、X线成像基本原理50

二、脊柱X线检查技术介绍50

三、脊柱X线正常表现51

第二节 CT检查52

一、CT成像基本原理52

二、CT成像的基本概念52

三、CT扫描检查技术52

四、脊柱相关CT图像重组技术53

五、脊柱正常CT表现54

六、X线及CT检查在脊柱肿瘤中的应用及影像特征55

七、脊柱常见肿瘤X线及CT表现57

第三节 MRI检查62

一、MRI成像原理62

二、脊柱MRI常规技术63

三、MRI检查在脊柱肿瘤中的应用及影像特征64

四、脊柱常见典型肿瘤的MRI影像学表现65

五、术后脊柱植入物CT及MRI图像伪影69

第四节 核素骨显像71

一、骨显像的放射性药物71

二、骨显像的方法72

三、正常骨显像73

四、异常骨显像75

五、骨显像的临床应用75

第五节 PET/CT检查79

一、PET显像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79

二、PET/CT在脊柱肿瘤中的应用80

第六节 椎管内肿瘤的影像学检查82

一、椎管内肿瘤的影像检查方法82

二、椎管内肿瘤影像学表现83

第七章 脊柱肿瘤的诊断和治疗92

第一节 临床表现92

第二节 实验室检查94

第三节 影像学检查95

一、X线检查95

二、CT检查96

三、MRI检查97

四、核素骨显像98

五、PET/CT检查99

第四节 病理检查100

一、术前活检100

二、术中冰冻检查101

三、脊柱肿瘤术后大体标本检查101

四、特殊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101

五、细胞遗传和分子遗传病理学102

第五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103

一、诊断原则与程序103

二、诊断依据103

三、鉴别诊断103

四、脊柱稳定性的判断104

第六节 治疗106

一、治疗原则106

二、手术治疗的特点107

三、手术方法的选择107

四、手术的并发症108

第八章 脊柱肿瘤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110

第一节 概述110

第二节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110

第三节 运动诱发电位115

第四节 肌电图118

第五节 脊柱肿瘤手术中诱发电位监测120

一、颈椎手术中诱发电位的应用120

二、胸椎肿瘤中诱发电位的应用122

三、腰骶椎肿瘤中诱发电位的应用122

第二篇 各论127

第九章 脊柱良性肿瘤127

第一节 脊柱骨样骨瘤127

一、概论127

二、临床表现127

三、影像学表现128

四、病理表现129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29

六、治疗129

七、预后131

第二节 脊柱骨软骨瘤131

一、概述131

二、临床表现131

三、影像学检查132

四、病理表现133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34

六、治疗134

七、预后135

第三节 脊柱血管瘤135

一、概述135

二、临床表现136

三、影像学表现136

四、病理检查137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38

六、治疗139

七、预后143

第四节 脊柱神经纤维瘤143

一、概述143

二、临床表现144

三、影像学表现145

四、病理表现147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47

六、治疗148

七、预后148

第五节 脊柱神经鞘瘤148

一、概述148

二、临床表现148

三、影像学表现149

四、病理表现149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51

六、治疗152

七、预后153

第六节 脊柱纤维结构不良153

一、概述153

二、临床表现154

三、影像学表现154

四、病理表现155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57

六、治疗158

七、预后159

第七节 脊柱软骨瘤159

一、概述159

二、临床表现160

三、影像学表现160

四、病理表现160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61

六、治疗161

七、预后161

第十章 脊柱中间性肿瘤164

第一节 脊柱骨母细胞瘤164

一、概述164

二、临床表现164

三、影像学表现165

四、病理检查167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68

六、治疗168

七、预后170

第二节 脊柱骨巨细胞瘤171

一、概述171

二、临床表现171

三、影像学表现171

四、病理表现172

五、生物学行为的评估174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175

七、治疗175

八、复发与转移及恶变179

九、预后180

第三节 脊柱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81

一、概述181

二、临床表现182

三、影像学表现182

四、病理表现184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84

六、治疗185

七、预后187

第四节 脊柱动脉瘤样骨囊肿188

一、概述188

二、临床表现188

三、影像学表现188

四、病理表现190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91

六、治疗192

七、预后193

第十一章 脊柱恶性肿瘤195

第一节 脊柱浆细胞骨髓瘤195

一、概述195

二、临床表现195

三、实验室检查196

四、影像学检查197

五、病理表现200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200

七、治疗202

八、预后207

第二节 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207

一、概述207

二、临床表现207

三、实验室检查207

四、影像学检查208

五、病理表现208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209

七、治疗209

八、预后211

第三节 脊柱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211

一、概述211

二、临床表现212

三、实验室检查214

四、影像学特点214

五、病理表现216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217

七、治疗218

八、预后221

第四节 脊柱尤文肉瘤221

一、概述221

二、临床表现222

三、影像学表现222

四、病理检查223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224

六、治疗225

七、预后227

第五节 脊柱原发性骨肉瘤228

一、概述228

二、临床表现228

三、影像学表现228

四、病理检查230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230

六、治疗231

七、预后234

第六节 脊柱软骨肉瘤235

一、概述235

二、临床表现235

三、影像学检查235

四、病理表现235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236

六、治疗236

七、预后238

第七节 脊柱骨的未分化高级别多形性肉瘤238

一、概述238

二、临床表现238

三、影像学检查239

四、病理检查239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240

六、治疗240

七、预后241

第八节 脊柱脊索瘤242

一、概述242

二、临床表现242

三、影像学表现243

四、病理检查244

五、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245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246

七、治疗247

八、预后251

第九节 脊柱恶性神经鞘瘤252

一、概述252

二、临床表现252

三、影像学表现252

四、病理表现253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253

六、治疗254

七、预后255

第十节 脊柱恶性巨细胞瘤255

一、概述255

二、临床表现255

三、影像学表现256

四、病理表现256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257

六、治疗257

七、预后257

第十一节 脊柱血管肉瘤258

一、概述258

二、临床表现259

三、影像学检查259

四、病理检查259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260

六、治疗261

七、预后262

第十二章 脊柱转移性肿瘤264

第一节 概述264

一、转移的概念264

二、转移的机制264

三、转移的过程265

四、椎骨转移的途径266

五、椎骨转移的类型267

六、脊柱转移的发生率268

第二节 临床表现268

第三节 实验室检查270

一、生化指标270

二、肿瘤标志物271

三、骨髓象272

第四节 影像学表现272

第五节 病理检查276

一、大体病理表现276

二、病理组织学特征276

第六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278

第七节 治疗279

第八节 手术治疗282

一、手术治疗目标282

二、手术适应证283

三、手术方法的选择283

四、特殊节段的手术289

五、微创外科治疗290

第九节 非手术治疗293

一、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293

二、非手术治疗的方法293

第十节 综合治疗298

第十一节 常见脊柱转移瘤298

一、肺癌脊柱转移298

二、乳腺癌脊柱转移302

三、前列腺癌脊柱转移306

四、肾癌脊柱转移310

五、甲状腺癌脊柱转移315

六、胃癌脊柱转移318

第十三章 脊柱椎管内肿瘤322

第一节 概述322

一、分类322

二、临床表现322

三、辅助检查323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324

五、治疗325

第二节 硬脊膜外肿瘤325

一、临床表现325

二、影像学表现326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327

四、治疗和预后327

第三节 硬脊膜内髓外肿瘤328

一、临床表现328

二、影像学表现329

三、病理检查329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331

五、治疗331

第四节 髓内肿瘤331

一、临床表现332

二、影像学表现332

三、病理检查334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335

五、治疗335

六、预后336

第三篇 手术治疗341

第十四章 脊柱肿瘤活检术341

第一节 活检的必要性与准确性341

第二节 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342

第三节 切开活检343

第四节 椎体肿瘤经椎弓根活检术344

第十五章 脊柱肿瘤经皮椎体强化术346

第一节 强化术的机制346

第二节 治疗价值与适应证和禁忌证347

一、强化术治疗椎体肿瘤347

二、强化术的适应证347

三、强化术的禁忌证348

第三节 技术要点348

一、体位选择348

二、穿刺定位方式的选择348

第四节 强化术的并发症及预防352

一、强化术的并发症352

二、并发症的预防353

第五节 强化术的填充物354

第六节 强化术与放化疗和手术的联合应用355

一、强化术与放化疗联合应用355

二、强化术与手术的联合应用356

第十六章 脊柱肿瘤经皮射频消融术359

第一节 概述359

第二节 射频消融术的机制359

一、射频消融术工作原理359

二、射频消融术治疗脊柱肿瘤361

第三节 射频消融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361

一、射频消融术的适应证361

二、射频消融术的禁忌证362

第四节 射频消融术的技术要点与疗效362

一、术前准备362

二、操作方法与要点362

三、术中监测系统364

四、疗效评定365

第五节 射频消融术的并发症及其预防365

第六节 射频消融术与椎体强化术合用的临床价值366

第七节 射频消融术与手术切除合用的临床价值370

第十七章 颈椎肿瘤手术治疗373

第一节 上颈椎肿瘤的手术治疗373

一、手术适应证373

二、手术入路的选择374

三、椎动脉的评估375

四、肿瘤显露375

五、肿瘤切除375

六、稳定性重建376

七、一期或分期手术378

八、术后处理378

九、并发症的防治378

十、肿瘤复发379

第二节 上颈椎前入路切除与重建380

一、经口咽入路380

二、经下颌下咽后入路382

三、经口扩大入路384

第三节 颈椎后入路切除与重建387

一、手术适应证388

二、手术禁忌证388

三、手术优缺点388

四、手术技术388

第四节 下颈椎肿瘤的手术治疗389

一、手术适应证389

二、手术入路的选择389

三、肿瘤显露390

四、肿瘤切除390

五、稳定性重建391

六、一期或分期手术392

七、术后处理392

八、并发症的防治392

第五节 下颈椎前入路切除与重建392

一、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393

二、手术优缺点393

三、手术技术393

第六节 下颈椎肿瘤全脊椎切除术394

一、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394

二、术前准备395

三、肿瘤显露395

四、肿瘤切除396

五、稳定性重建396

六、术后处理396

七、手术难点和注意事项397

八、并发症的防治398

九、讨论398

第十八章 颈胸段肿瘤的手术治疗401

第一节 颈胸段前入路的切除与重建401

一、应用解剖401

二、肿瘤显露402

三、肿瘤切除405

四、稳定性重建406

第二节 颈胸段侧方入路切除与重建407

一、应用解剖407

二、肿瘤显露408

三、肿瘤切除409

四、稳定性重建410

第三节 颈胸段后入路切除与重建410

一、应用解剖410

二、肿瘤显露411

三、肿瘤切除413

四、稳定性重建413

第四节 颈胸段微创技术415

第十九章 胸椎肿瘤的手术治疗418

第一节 胸椎前入路切除与重建418

一、应用解剖418

二、肿瘤显露420

三、肿瘤切除421

四、稳定性重建421

第二节 胸椎后入路切除与重建421

一、应用解剖421

二、肿瘤显露423

三、肿瘤切除424

四、稳定性重建424

第三节 前后路联合切除与重建425

第二十章 胸腔镜辅助下胸椎肿瘤的治疗426

第一节 概述426

第二节 胸椎转移性肿瘤的治疗426

第三节 胸椎原发性肿瘤的治疗427

第四节 胸椎神经源性肿瘤的治疗428

第二十一章 胸腰段肿瘤的手术治疗430

第一节 胸腰段前入路切除与重建430

一、应用解剖430

二、肿瘤显露430

三、肿瘤切除431

四、稳定性重建432

五、典型病例432

第二节 胸腰段后入路切除与重建433

一、应用解剖433

二、肿瘤显露433

三、肿瘤切除433

四、稳定性重建433

五、典型病例434

第二十二章 腰椎肿瘤手术治疗437

第一节 腰椎前入路切除与重建437

一、经胸膜外腹膜外斜切口437

二、经腹直肌旁直切口441

第二节 腰椎后入路切除与重建444

一、应用解剖444

二、肿瘤显露444

三、肿瘤切除445

四、稳定性重建445

五、讨论446

第二十三章 胸腰椎肿瘤全脊椎整块切除术448

第一节 概述448

第二节 手术入路的选择448

第三节 脊椎整块与分块切除的概念449

第四节 手术适应证与手术风险的防范450

一、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450

二、术中大量出血的防范451

三、大血管和节段血管损伤的防范451

四、脊髓和神经根损伤的防范452

五、肿瘤细胞污染和残留的防范453

第五节 胸腰椎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术453

一、手术方法之一453

二、手术方法之二453

第六节 腰椎后路联合前外侧入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术456

第七节 脊柱重建方式的选择459

一、脊柱稳定性重建459

二、脊柱短缩461

第八节 手术的局限性与手术效果461

第二十四章 腰骶段稳定性重建464

第一节 腰骶段肿瘤前路稳定重建464

一、重建的适应证464

二、重建的术前准备464

三、重建的手术方法464

四、重建支撑材料的选择464

五、重建内固定材料的选择465

六、重建的并发症466

七、重建的优缺点466

第二节 腰骶段脊柱后路稳定性重建466

第二十五章 骶骨肿瘤的切除与重建469

第一节 概述469

第二节 手术适应证及术前评估与准备470

第三节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471

第四节 骶骨肿瘤切除术473

一、骶骨肿瘤切刮术473

二、骶骨部分切除术473

三、骶骨次全切除术474

四、全骶骨切除术475

五、扩大全骶骨切除术478

第五节 骶骨稳定性重建479

第六节 手术要点482

第七节 并发症防治482

第四篇 非手术治疗487

第二十六章 脊柱骨恶性肿瘤的化疗487

第一节 化疗基本原理487

第二节 化疗药物与剂量488

第三节 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489

第四节 脊柱骨肉瘤的化疗490

第五节 脊柱尤文肉瘤的化疗490

第六节 脊柱浆细胞骨髓瘤的化疗491

第七节 脊柱恶性淋巴瘤的化疗491

第八节 脊柱转移瘤的化疗492

一、乳腺癌转移的化疗492

二、肺癌转移的化疗493

三、前列腺癌转移的治疗493

四、肾癌转移的化疗493

五、消化道癌瘤转移的化疗494

六、鼻咽癌转移的化疗494

第二十七章 脊柱肿瘤的放射性核素治疗496

第一节 概述496

第二节 治疗原理497

第三节 放射性药物497

第四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499

第五节 治疗方法499

第六节 临床评价500

第七节 89Sr治疗脊柱原发性和转移性肿瘤500

第八节 153Sm-EDMTP治疗骨癌和骨转移癌503

第九节 Tin(Sn)-117m(4+)DTPA治疗骨肿瘤506

第十节 分化型甲状腺癌脊柱转移瘤的放射性核素治疗507

第十一节 核素治疗脊柱转移瘤应注意的问题507

第二十八章 脊柱肿瘤的放射治疗512

第一节 概述512

一、放疗物理学基础512

二、放射生物学基础514

第二节 脊柱肿瘤的放疗适应证与放疗剂量515

一、肿瘤的放射敏感性515

二、单纯放射治疗515

三、放射治疗与手术的综合治疗515

四、姑息性放射治疗515

第三节 常见脊柱原发性肿瘤的放疗516

一、脊柱浆细胞骨髓瘤516

二、脊柱巨细胞瘤516

三、脊柱脊索瘤516

四、脊柱原发性骨淋巴瘤517

五、脊柱尤文肉瘤517

六、脊柱良性血管瘤518

七、脊柱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症518

第四节 脊柱转移性肿瘤的放疗518

一、概述518

二、放射治疗519

第五节 脊髓肿瘤的放疗521

第六节 放疗的早期反应与晚期并发症521

第七节 质子束放射治疗523

第二十九章 脊柱肿瘤的立体定位技术526

第一节 发展历程526

第二节 运用原理526

第三节 应用范围527

第四节 在脊柱肿瘤的应用527

第五节 导航技术在脊柱肿瘤的应用529

第六节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532

第三十章 脊柱肿瘤选择性血管造影与栓塞技术535

第一节 概述535

第二节 脊髓的血供应用解剖536

一、脊髓前后动脉536

二、根髓动脉536

三、节段动脉537

四、临床应用537

第三节 脊柱肿瘤血管造影538

一、血管造影的适应证538

二、血管造影的禁忌证538

三、血管造影前的影像学检查539

四、脊柱肿瘤术前血管造影539

第四节 脊柱肿瘤血管栓塞术542

一、血管栓塞的适应证543

二、血管栓塞的禁忌证544

三、血管栓塞544

第五节 病例荟萃547

第三十一章 脊柱肿瘤的生物治疗551

第一节 概述551

一、肿瘤抗原551

二、机体抗肿瘤免疫机制553

三、肿瘤免疫逃逸机制554

第二节 非特异性免疫刺激与细胞因子治疗556

一、非特异性免疫刺激物556

二、细胞因子556

三、细胞因子基因治疗557

第三节 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558

一、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治疗558

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治疗558

三、肿瘤特异性T细胞克隆558

四、机体淋巴细胞清除558

五、TIL联合淋巴细胞预清除559

六、基因修饰的T细胞559

七、肿瘤疫苗560

第四节 单克隆抗体治疗564

一、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分类564

二、单克隆抗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565

第三十二章 脊柱肿瘤疼痛的治疗569

第一节 疼痛的产生569

一、骨科疼痛的产生569

二、脊柱肿瘤疼痛的产生569

第二节 疼痛的评估与治疗原则570

一、肿瘤疼痛性质的评估570

二、肿瘤疼痛强度的评估570

三、疼痛的治疗原则571

第三节 脊柱肿瘤疼痛的病因学治疗572

第四节 脊柱肿瘤手术后的镇痛治疗573

第五节 晚期脊柱转移瘤的镇痛治疗575

一、疼痛流行病学575

二、疼痛的临床特点575

三、强效镇痛药575

第五篇 并发症与再手术和预后583

第三十三章 脊柱肿瘤治疗中的并发症583

第一节 脊髓损伤584

一、损伤原因与预防措施584

二、临床表现与处理方法585

第二节 血管损伤585

一、损伤原因与预防措施586

二、临床表现与处理方法586

第三节 神经根和周围神经损伤587

一、损伤原因与预防措施587

二、临床表现与处理方法588

第四节 硬脊膜损伤588

一、损伤原因与预防措施588

二、临床表现与处理方法589

第五节 手术部位感染590

一、危险因素590

二、临床表现590

三、感染的治疗590

四、预防措施591

第六节 脑脊液漏591

一、脑脊液漏发生的原因及诊断591

二、脑脊液漏的危害及处理592

三、脑脊液漏的预防593

第七节 术后切口裂开593

一、切口裂开的原因593

二、切口裂开的处理594

三、切口裂开的预防594

第八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95

一、概述595

二、发病机制595

三、病理改变595

四、临床表现596

五、辅助检查596

六、诊断标准596

七、治疗596

八、并发症597

九、预后及预防597

第九节 深静脉血栓598

第十节 肺栓塞598

一、概述598

二、病理生理599

三、临床表现599

四、治疗600

五、预防600

第十一节 脂肪栓塞600

一、概述600

二、病理生理601

三、临床表现601

四、诊断标准601

五、治疗601

六、预防601

第十二节 多脏器功能衰竭602

一、概述602

二、发病机制602

三、病理生理602

四、临床表现603

五、诊断603

六、治疗603

七、预防604

第十三节 内固定松动、疲劳断裂与假关节形成604

一、发生原因与预防措施604

二、临床表现与处理方法605

第三十四章 脊柱肿瘤再手术607

第一节 概述607

一、再手术的原因607

二、再手术的复杂性608

三、再手术适应证与手术基本原则610

四、再手术的术前准备610

第二节 再手术技术612

一、再手术目的与要考虑的问题612

二、手术入路612

三、切口覆盖612

第三十五章 脊柱肿瘤的预后与影响因素616

第一节 原发性肿瘤的预后与影响因素616

第二节 转移性肿瘤的预后与影响因素617

索引6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