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软件自动化测试原理与实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软件自动化测试原理与实证](https://www.shukui.net/cover/30/30990555.jpg)
- 李千目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39981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18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232页
- 主题词:软件-测试-自动化-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软件自动化测试原理与实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软件测试过程和管理1
1.1 软件测试过程1
1.1.1 测试过程的概念1
1.1.2 测试过程的抽象模型1
1.1.3 测试阶段中的测试活动2
1.2 测试过程组织与管理2
1.2.1 软件测试过程管理的特点2
1.2.2 软件测试过程管理的原则3
1.2.3 软件测试过程的人员组织3
1.3 测试计划的制订4
1.3.1 测试计划的整体目标4
1.3.2 定义软件测试项目的标准4
1.3.3 测试实施策略的制定4
1.3.4 测试计划活动的细分5
1.3.5 测试计划的要点5
1.3.6 编制测试计划的技巧5
1.4 测试方案的确定6
1.4.1 软件测试设计和开发主要内容6
1.4.2 软件测试设计要点6
1.4.3 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6
1.4.4 测试用例的管理6
1.4.5 测试开发7
1.5 测试环境管理7
1.5.1 测试环境的定义7
1.5.2 测试环境是测试的基础8
1.5.3 测试环境的各要素8
1.6 测试执行的管理9
1.6.1 测试用例执行的跟踪9
1.6.2 缺陷的跟踪和管理9
1.6.3 与项目组外部人员的沟通9
1.6.4 测试执行结束10
1.7 测试质量分析10
1.7.1 评估系统测试的覆盖程度10
1.7.2 软件缺陷分析方法11
1.8 测试文档管理11
1.8.1 测试文档的分类管理11
1.8.2 测试文档的存储和共享11
1.8.3 文档模板11
1.9 测试的复用与维护12
1.9.1 测试过程的复用与维护12
1.9.2 测试用例和软件缺陷报告的复用12
1.10 本章小结12
第2章 软件测试的标准和文档13
2.1 软件测试规范13
2.2 软件测试文档编制规范14
2.3 本章小结15
第3章 Web应用软件测试16
3.1 Web应用软件16
3.1.1 Web应用软件的概念16
3.1.2 Web应用软件的特点16
3.1.3 Web应用软件的基本结构16
3.1.4 Web应用软件的常用开发技术16
3.2 应用服务器的分类和特征17
3.2.1 三层和多层体系结构17
3.2.2 应用服务器的分类17
3.2.3 应用服务器对Web应用软件测试的影响17
3.3 Web应用软件的测试策略18
3.3.1 表示层的测试18
3.3.2 业务层的测试18
3.3.3 数据层的测试18
3.3.4 层间的集成测试19
3.4 Web应用软件的系统测试技术19
3.4.1 功能测试19
3.4.2 性能测试19
3.4.3 易用性测试20
3.4.4 内容测试20
3.4.5 安全性测试20
3.4.6 接口测试20
3.5 Web应用软件的系统安全检测与防护21
3.5.1 入侵检测21
3.5.2 漏洞扫描21
3.5.3 安全策略21
3.6 本章小结22
第4章 测试自动化设计基础23
4.1 测试与自动化测试23
4.1.1 测试23
4.1.2 自动化测试24
4.2 测试自动化的承诺24
4.3 测试自动化的限制25
4.3.1 测试自动化无法智能化26
4.3.2 自动化测试无法完全代替手工测试26
4.3.3 测试自动化无法提升测试的有效性26
4.3.4 测试自动化将制约开发的效率26
4.4 测试自动化过程26
4.4.1 自动化测试前期过程27
4.4.2 输入27
4.4.3 执行28
4.4.4 输出28
4.4.5 比较28
4.4.6 缺陷发布与影像回放28
4.5 本章小结30
第5章 自动化测试的原理与方法31
5.1 代码分析32
5.2 对象识别32
5.3 捕获和回放33
5.4 脚本技术33
5.5 自动比较技术35
5.6 本章小结36
第6章 自动化测试类型37
6.1 按照开发阶段划分37
6.1.1 自动化单元测试37
6.1.2 自动化集成测试38
6.1.3 自动化系统测试39
6.2 按照主要用途划分41
6.2.1 自动化功能测试41
6.2.2 自动化负载压力测试42
6.3 本章小结44
第7章 自动化测试流程45
7.1 自动化测试过程45
7.2 自动化测试生命周期46
7.3 本章小结48
第8章 自动化测试工具49
8.1 工具类型49
8.2 选择标准49
8.3 工具原理50
8.4 本章小结51
第9章 自动化测试失败的原因以及需要避免的陷阱52
9.1 通常R&D不重视自动化测试或手动测试的工作52
9.2 自动化测试神话与实现53
9.2.1 自动测试计划的生成54
9.2.2 测试工具适合所有场景54
9.2.3 测试工作立即减少54
9.2.4 计划立即缩减55
9.2.5 工具的易用性55
9.2.6 任何应用都可以使用AST56
9.2.7 100%测试覆盖率57
9.2.8 捕获/回放等同AST57
9.2.9 AST是手动测试活动58
9.2.10 忘记了测试的目的是找出缺陷58
9.2.11 侧重于系统测试自动化而非自动化单元测试59
9.3 软件开发时缺乏针对AST的考虑59
9.3.1 在应用中构建可测试性59
9.3.2 遵循开放架构标准61
9.3.3 遵循标准文档格式62
9.3.4 标准化的测试文档用例62
9.3.5 遵循编码标准63
9.3.6 使用OMG的IDL63
9.3.7 GUI测试建议63
9.3.8 GUI对象命名标准64
9.3.9 代码重用的库概念64
9.4 不知如何选择工具64
9.5 缺乏企业案例66
9.6 本章小结66
第10章 管理自动化测试67
10.1 编写有效的测试脚本和测试数据67
10.2 管理手工和自动化测试脚本68
10.3 测试套件维护68
10.4 本章小结69
第11章 测试数据自动化管理的设计71
11.1 测试数据自动化管理设计要素71
11.2 测试数据的维度72
11.3 测试数据的分类73
11.3.1 业务数据73
11.3.2 待测的对象74
11.4 测试数据之间的关系75
11.4.1 数据的权重75
11.4.2 数据的内在约束76
11.4.3 数据的唯一性76
11.5 测试字段之间的关联与组合77
11.5.1 字段之间的关联77
11.5.2 字段之间的约束79
11.5.3 字段之间的组合80
11.6 测试数据设计要素80
11.7 数据运行控制81
11.7.1 手工测试数据运行控制模式81
11.7.2 测试数据关系提炼角度81
11.7.3 测试数据运行控制思维导图83
11.7.4 数据运行控制设计所涉及的问题84
11.8 测试数据自动化设计85
11.8.1 测试数据保存约定86
11.8.2 数据字典86
11.8.3 数据运行控制模型86
11.8.4 数据关系运算模式88
11.8.5 数据关系运算90
11.9 数据处理模型的实现93
11.9.1 数据存储层实现93
11.9.2 数据关系处理实现100
11.9.3 数据格式定义与实例调用106
11.9.4 QTP调用实例107
11.10 C#实现数据管理程序实例109
11.10.1 设计结构简介109
11.10.2 案例管理控制过程109
11.10.3 数据关系设计110
11.10.4 数据组合生成过程112
11.10.5 自动生成用例115
11.10.6 修改用例116
11.10.7 COM数据调用接口简介117
11.10.8 QTP即插即用接口与VBS调用方法119
11.11 本章小结120
第12章 案例解析过程设计122
12.1 初识案例解析技术123
12.1.1 案例解析技术产生的原因123
12.1.2 案例解析技术的优势126
12.1.3 案例解析技术的缺点127
12.2 案例解析技术脚本形成要素128
12.2.1 测试脚本结构分析129
12.2.2 操作三种类型的数据分析129
12.3 案例解析技术设计蓝图130
12.3.1 案例解析技术所涵盖的模块131
12.3.2 案例解析技术设计结构图132
12.4 自动化测试案例编写规则设计132
12.4.1 自动化测试案例规则提炼132
12.4.2 自动化测试案例的规则映射133
12.4.3 自动化测试案例编写设计134
12.4.4 自动化案例管理媒介136
12.4.5 自动化测试案例编写的基本模式136
12.4.6 待测对象与案例关系的映射137
12.5 自动化测试对象管理138
12.5.1 获取待测对象属性以及对象之间的模式138
12.5.2 对象采集的两种策略142
12.5.3 对象的保存模式和读取155
12.6 错误处理与缺陷发送159
12.6.1 传统的错误处理模式159
12.6.2 错误处理模式的三种测试设计技术160
12.6.3 错误处理程序实例讲解163
12.6.4 缺陷发送处理技术166
12.7 自动化测试运行调度172
12.7.1 作业的调度173
12.7.2 调度的前置任务174
12.7.3 运行控制176
12.7.4 调度的后置任务181
12.8 本章小结182
第13章 QTP基本使用方法183
13.1 QTP简介183
13.1.1 自动化测试的好处183
13.1.2 QuickTest工作流程183
13.1.3 QTP程序界面184
13.1.4 Mercury Tours示范网站186
13.2 录制/执行测试脚本187
13.2.1 录制前的准备187
13.2.2 录制测试脚本187
13.2.3 执行测试脚本190
13.2.4 分析测试结果191
13.3 建立检查点193
13.3.1 QuickTest检查点种类193
13.3.2 创建检查点193
13.3.3 执行并分析使用检查点的测试脚本198
13.4 参数化201
13.4.1 参数化步骤和检查点中的值202
13.4.2 参数种类204
13.4.3 参数化脚本测试207
13.5 输出值210
13.5.1 创建输出值210
13.5.2 输出属性值212
13.5.3 在脚本中建立输出值215
13.6 本章小结217
参考文献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