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民权利与权利农民 以青藏高原农村社会为视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农民权利与权利农民 以青藏高原农村社会为视域](https://www.shukui.net/cover/27/30973853.jpg)
- 王佐龙著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55168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93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410页
- 主题词:农民-权利-研究-青海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农民权利与权利农民 以青藏高原农村社会为视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一、问题及意义:农村社会权利变迁的简单梳理1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6
三、基本内容9
第二章 农村社会权利问题的理论分析14
一、研究农村权利问题的基本向度17
二、研究农民权利问题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24
三、研究农民权利问题对高原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意义28
第三章 青藏高原农牧民的生存权35
一、生存权的基本界定35
二、青藏高原农牧民生存权的基本状况:以生命健康权为例37
三、影响青藏高原少数民族生存权的区域性特有因素41
四、青藏高原少数民族生存权的实证研究:以农民失地问题为例50
五、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地区的生存资源与生存权保障制度的完善56
第四章 青藏高原地区的教育特别保障权68
一、高原少数民族教育权特别保障的语境意义68
二、高原少数民族农牧民教育权的状况74
三、保障高原少数民族教育权的重点81
四、保障高原农牧民教育权的制度思考90
五、对少数民族农牧民教育权特别保障制度的评价92
第五章 青藏高原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权96
一、少数民族农牧民经济发展权的理论界定97
二、高原少数民族农牧民经济发展权现状101
三、阻碍青藏高原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权的深层原因108
四、促进高原少数民族农牧民经济发展权的政策分析123
五、高原少数民族的发展权与利益分享:青海黄河谷地综合开发问题分析129
第六章 自然资源保护与青藏高原少数民族经济权138
一、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获得自然资源利益权的依据139
二、地方政府对生存资源的制度性保护措施: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冬虫夏草保护的调研报告146
三、青藏高原资源保护的地方立法:以对冬虫夏草的保护为例157
四、自然资源法律规制对藏区社会稳定的意义:争夺虫草资源的区域冲突事件分析164
第七章 青藏高原少数民族的特别帮助权169
一、青藏高原少数民族获得特别帮助权的依据170
二、理论依据173
三、我国关于对少数民族给予特别帮助权的相关立法176
四、高原少数民族特别帮助权实现的实证研究:以青海玉树4·14震后救助与重建为例186
第八章 青藏高原少数民族文化权195
一、青藏高原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基本分析197
二、青藏高原民族文化权利保护的地方立法:以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例212
三、世居村落意识与社会功能思维:青藏地区少数民族民间文化法律保护的基本维度219
第九章 青藏高原少数民族的法律援助权236
一、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农牧民享有法律援助权的基本分析237
二、青海省农牧民法律援助状况的调研247
三、关于民族地区法律援助的价值与意义的实证研究256
四、法律基本素质的养成:少数民族地区法律援助的进一步价值267
第十章 青藏高原民族地区的经济贫困与权利贫困270
一、贫困问题的一般分析270
二、青藏高原民族地区反贫困战略中的正义取向与立法优位理念281
三、权利扶贫:高原民族地区反贫困的法律思考285
第十一章 青藏高原地区社会稳定与农牧民权利保障307
一、民族地区区域稳定的理论基础:公民意识与公民文化307
二、模糊、消极与边缘化:藏区民众的公民意识310
三、影响藏区稳定法律事件的类型化分析315
四、藏区治理与稳定的思路之一:物质扶助与文化培植并重的二元思维323
五、藏区治理与稳定的思路之二:尊重民族文化与权利的思维334
第十二章 社会变迁与青藏高原地区农牧民权利保障351
一、研究背景与方法351
二、当下关于农牧民权利保障的理论358
三、权利保障有效性的整体性缺失:对农牧民权利保障的个例简评361
四、构筑高原农牧民权利谱系的思路377
五、余论387
后记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