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印刷文化的传播轨迹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印刷文化的传播轨迹
  • 于翠玲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712593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72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280页
  • 主题词:印刷史-研究-中国-近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印刷文化的传播轨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印刷文化研究的多学科视野1

一、印刷文化1

二、传播轨迹3

三、中国印刷文化的特点9

第一章 书籍的媒介特征及其文化价值21

一、书籍的媒介特征及其对文化的影响21

二、印刷书籍与社会文化变迁的关系27

三、印刷媒介作为“后视镜”的意义31

第二章 “出版”溯源与中国出版活动的演变35

一、近代“出版”一词的使用35

二、出版活动的演变与词语表述的关系41

第三章 中国编辑学与西方媒介论的比较48

一、中国古代:“印刷社会”的一面镜子49

二、中国近代:新旧媒介交替的横断面53

三、网络时代:编辑研究的宏观视野55

第四章 本土资源:中国近代的“传播”研究63

一、特殊性:从中学资源转向西学理论63

二、典型性:西学理论“中国化”的案例69

三、参照性:中国近代媒介史的特殊价值74

第五章 西方媒介:郭嵩焘毁誉的重要因素84

一、《使西纪程》遭晚清朝廷毁84

二、《申报》报道引起名誉纠纷87

三、西方媒介因素的作用及其认识价值90

第六章 媒介史考察:民国学者对中国印刷术的研究96

一、对中国古代印刷术源流的研究96

二、从世界眼光“发现”中国印刷术的价值100

三、对民国时期印刷术发展状况的研究105

第七章 印刷工业:孙中山的实业计划与印刷专家的行动115

一、印刷工业与文明的关系117

二、中国印刷工业落后的原因及改进措施120

三、“总理遗教”对印刷文化研究的启示意义125

第八章 印刷杂志:印刷史料与印刷技术的载体131

一、印刷杂志三个版本的连续关系132

二、《中华印刷杂志》的史料价值136

第九章 博物书籍:中日出版交流与知识往还143

一、从《诗经》注疏衍生的“多识之学”及其在日本的传播143

二、西学东渐与日本博物图书在中国的翻译出版148

三、博物插图的演变与刊印152

第十章 童蒙读物:传播系统中的《弟子规》阅读史159

一、《弟子规》在童蒙读物中的特点和地位159

二、童蒙读物在晚清民国的流变轨迹167

三、《弟子规》在当今的传播现象及其反思177

第十一章 工具书:知识整合功能及其历史演变187

一、古代工具书所形成的知识体系187

二、近代工具书所代表的知识演变190

三、当代工具书对知识的重新整合195

四、对媒介与知识关系的思考197

附录:典故检索的案例200

第十二章 民国“日用百科全书”:中西知识交汇的样本205

一、民国日用百科全书的知识资源205

二、民国新式类书所建构的“日用百科”体系及其史料价值211

三、类书与百科全书:中日之间的“知识环流”218

第十三章 网络再版:近代工具书及文献资源的利用与开发224

一、发展趋势:近代工具书及文献成为“在线”平台竞争的资源224

二、学术价值:近代工具书引起海内外多学科学者的关注227

三、整合编辑:近代工具书网络“再版”的开发思路229

第十四章 出版工程:中国文学图书海外传播234

一、宏观背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34

二、出版视角:中国图书海外推广活动237

三、中国文学图书海外传播研究的多维思考239

第十五章 中国古代书法文献的复制传播248

一、书法文献的研究价值248

二、书法复制技术的特殊性251

三、文字记载与书法艺术255

四、古代书法文献与文化史257

第十六章 中国古代书法与经学及字书的关系261

一、汉字与经学261

二、书法范本与官学263

三、字书与书法工具书266

四、中国书法的文化启示2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