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会计学概论 第2版修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会计学概论 第2版修订](https://www.shukui.net/cover/18/34960032.jpg)
- 杨雄胜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503143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81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01页
- 主题词:会计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会计学概论 第2版修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3
第一章 会计基本理论3
第一节 会计的社会需要及客观基础3
一、人类社会为什么需要会计3
二、会计的定义4
第二节 会计的产生及发展6
一、会计的产生6
二、会计的沿革与发展6
第三节 会计目标与服务对象9
一、会计目标9
二、会计信息服务对象13
第四节 会计职能与地位16
一、会计职能16
二、会计地位17
第五节 会计职业与管理23
一、会计职业23
二、会计机构与任职资格26
第六节 会计规范28
一、我国的会计规范28
二、大陆法系国家的会计规范30
三、英美法系国家的会计规范30
四、国际会计规范32
第二章 会计报告要素34
第一节 会计信息的报告基础与质量特征34
一、会计假定的性质34
二、会计核算主体假定35
三、持续经营假定36
四、会计分期假定37
五、货币计量假定39
六、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39
第二节 对外报告要素40
一、财务状况信息要素40
二、经营成果信息要素49
三、现金流量信息要素52
第三节 对内报告信息要素55
一、内部信息需求55
二、内部信息加工方法56
三、内部报告57
四、对内报告信息要素的特征58
第三章 会计科目与复式记账62
第一节 会计科目62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62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62
三、会计科目的分类62
四、会计科目一览表64
第二节 会计账户67
一、账户的概念67
二、账户的基本结构67
三、总分类核算与明细分类核算67
第三节 复式记账69
一、复式记账的原理69
二、复式记账的形式71
三、借贷记账的特点72
四、借贷记账法的运用74
第四章 经营业务流程及其会计处理第一节 筹资业务80
一、股权性筹资业务80
二、债权性筹资业务81
第二节 投资业务82
一、债券投资82
二、股票投资83
第三节 采购业务84
一、采购业务核算需要设置的账户84
二、主要采购业务的核算85
三、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86
第四节 制造业务87
一、制造业务核算需要设置的账户88
二、主要制造业务的核算88
三、产品制造成本的计算91
第五节 销售和财务分配业务94
一、销售业务的核算94
二、财务成果的核算96
第六节 减少负债与出售资产业务99
一、上交税金的核算99
二、向投资者支付利润的核算100
三、归还银行借款的核算100
四、固定资产出售业务的核算100
第五章 账户的用途与结构106
第一节 基本账户106
一、盘存账户106
二、资本账户106
三、结算账户107
四、成本计算账户108
五、成果汇总账户109
第二节 辅助账户110
一、调整账户110
二、集合结转账户113
三、待处理账户114
第三节 账户的其他分类115
一、按账户统驭与被统驭关系分类115
二、按账户与会计报表的关系分类116
第二篇 会计确认121
第六章 会计确认概述121
第一节 会计确认的基本环节与标准121
一、初始确认121
二、再确认121
第二节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123
一、权责发生制123
二、收付实现制124
第七章 财务状况确认126
第一节 资产的确认126
一、资产确认标准126
二、流动资产的确认128
三、固定资产的确认130
四、无形资产的确认131
第二节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确认132
一、负债的确认132
二、所有者权益的确认133
第八章 经营成果确认136
第一节 收入的确认136
一、收入确认标准136
二、收入确认的具体方法137
三、劳务收入的确认138
第二节 费用的确认139
一、费用确认的标准139
二、费用习性与确认140
第三节 利润的确认143
一、利润指标的确认143
二、利润组成内容的确认145
第九章 现金流量确认148
第一节 现金流量表项目的确认148
一、经营活动引起的现金净流量149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149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149
第二节 时期与项目现金流量的确认150
一、时期现金流量的确认150
二、项目现金流量的确认150
第三篇 会计计量155
第十章 会计计量概述155
第一节 会计计量目标155
一、对外报告需要155
二、经营管理需要155
三、内外计量的差别156
第二节 会计计量原则和惯例156
一、财务会计计量原则156
二、管理会计计量原则157
三、会计计量惯例158
第三节 会计计量基础159
一、财务会计计量基础159
二、管理会计计量基础161
第十一章 财务状况计量165
第一节 资产计量165
一、资产计量的目的165
二、资产存量计量165
三、资产质量的计量166
四、资产流量的计量166
第二节 负债计量181
一、流动负债计量181
二、长期负债计量183
第三节 所有者权益计量183
一、实收资本的计量183
二、资本公积的计量184
三、盈余公积的计量184
第十二章 经营成果计量187
第一节 收入计量187
一、商品销售收入的计量187
二、提供劳务收入的计量188
三、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计量188
第二节 费用计量189
一、费用主体与不同的计量对象189
二、完全成本计量189
三、变动成本计量190
四、标准成本计量190
五、责任成本计量191
第三节 利润计量192
一、利润的计量192
二、所得税的计量193
三、利润分配的计量193
第十三章 现金流量计量195
第一节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计量195
一、间接法195
二、直接法199
第二节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计量203
一、投资风险价值的计量203
二、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计算206
第三节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计量209
一、货币时间价值的计量209
二、筹资成本的计量212
第四篇 会计记录221
第十四章 会计凭证221
第一节 会计凭证概述221
一、会计凭证的意义221
二、会计凭证的种类221
第二节 原始凭证223
一、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223
二、原始凭证的填制224
三、原始凭证的审核227
第三节 记账凭证228
一、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228
二、记账凭证的填制228
三、记账凭证的审核234
第四节 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235
一、会计凭证的传递235
二、会计凭证的保管236
第十五章 会计账簿238
第一节 会计账簿概述238
一、会计账簿的意义238
二、会计账簿的种类239
第二节 会计账簿的设置240
一、日记账的设置240
二、分类账的设置241
第三节 记账规则和错账更正244
一、记账规则244
二、错账更正法245
第四节 账项调整246
一、应收应付及预收预付的调整246
二、摊销的调整247
三、盘盈盘亏的调整248
四、资产评估的调整249
五、合并报表的调整250
第五节 结账250
一、财产盘存制度251
二、存货的结账251
三、货币资金的结账251
四、债权债务的结账253
五、其他实账户与虚账户的结账253
第六节 记账程序253
一、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254
二、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255
三、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256
四、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257
第十六章 会计电算化与信息化261
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261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历程的简单回顾261
二、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262
三、会计数据的输入262
四、会计数据的处理263
五、会计数据的输出264
六、会计数据的安全265
七、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问题265
八、会计电算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会计信息化266
第二节 会计信息化267
一、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特征267
二、系统与会计信息系统268
三、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269
四、企业资源计划(ERP)270
第五篇 会计报告283
第十七章 会计报告概述283
第一节 会计报告信息和作用283
一、会计报告提供的信息283
二、会计报告的作用284
第二节 会计报告分类284
一、按会计报告提供的信息进行分类284
二、按会计报告报送的对象进行分类285
第三节 会计报告揭示信息的局限性286
一、会计信息相关性方面的局限性286
二、会计信息可比性方面的局限性287
三、会计信息可靠性方面的局限性287
第十八章 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289
第一节 定期报告289
一、资产负债表289
二、损益表294
三、现金流量表298
四、所有者权益变动表303
五、财务报表附注305
第二节 临时报告306
一、重大事件公告306
二、公司收购公告307
第十九章 合并报表和分部报告311
第一节 合并报表311
一、合并报表311
二、合并理论312
三、合并方法313
四、合并会计报表的作用314
五、合并会计报表的局限性314
第二节 分部报告316
一、分部报告及其类型316
二、分部报告的意义和要求316
三、报告单位的确定316
第二十章 预期报告与业绩报告320
第一节 预期报告320
一、预期报告概述320
二、预算报告322
第二节 业绩报告329
一、成本中心及其业绩评价与考核报告329
二、利润中心及其业绩评价与考核报告330
三、投资中心及其业绩评价与考核报告331
第二十一章 会计报告分析335
第一节 会计报告分析概述335
一、会计报告分析及其意义335
二、会计报告分析的方法336
第二节 会计报告分析的主要内容336
一、偿债能力分析337
二、营运能力分析339
三、盈利能力分析340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343
附录二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351
附录三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359
附录四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375
参考文献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