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村史留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村史留痕](https://www.shukui.net/cover/43/32001427.jpg)
- 孙庆忠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871394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80MB
- 文件页数:325页
- 主题词:村史-史料-佳县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村史留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0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有益探索10
导言18
留住根脉18
上篇 守望28
武爱雄28
一 移民本县上高寨28
二 绥德干校背小米29
三 为枣卷卷顶神神30
武子勤32
一 老婆窑洞不能丢32
二 石匠手艺五十年33
三 毅然退粮三千斤35
四 栽树务树如养娃36
武占都37
一 煤矿食堂学徒工37
二 养船运输当水手38
三 任佛堂寺总会长40
武光勤42
一 通镇中学半工半读42
二 借毛驴驮媳妇儿42
三 工程农业两边忙45
四 1976年幸免船难46
五 戴着地主的帽子生活48
王春英50
一 修田筑坝娘子军50
二 靠枣树维持生活53
三 征地推树我心疼56
武岳林58
一 泥河沟世代更迭58
二 武朝云开基定土59
三 风水宝地卧虎湾61
四 承重托修缮村庙64
五 福祸相续宁河口70
六 禳瘟解厄转九曲71
武忠凯74
一 两村教书未转正74
二 翻地回来上夜校75
三 晚年赶上好社会76
武冬旺78
一 山西临县开荒地78
二 石工做罢开铁船79
武世峰81
一 从乡上干部到村书记81
二 骡子车路与村庄旧事82
三 佛堂寺的庙会与管理85
四 龙王河神圆了枣神89
武继龙93
一 赶羊上山增地力93
二 去南泥湾学修坝94
三 县长驻村分枣树95
四 卖货为儿挣学费97
武子周99
一 借个毛驴娶媳妇99
二 伺候佛堂寺祖师爷101
三 亲手栽的枣树不忍扔102
武方强104
一 福起祖坟沙塌湾104
二 远赴铜川学石活儿105
三 『征服黄河』战斗队107
四 小队调整与枣地分配108
武耀增111
一 携手婆姨做铁匠111
二 拉船联络当艄公113
三 祖上铺子『德和恭』114
武买保115
一 『用糠买来的儿子』115
二 『红枣就是我的命根子』116
三 垫钱为村搞建设118
武青生123
一 咱村四个战斗队123
二 拦河筑坝石工匠123
三 宝斗掉进窑里头124
武占强129
一 突击队种粮四时忙129
二 1976年船难救人132
三 通镇背粮脚底起泡134
中篇 回望138
武国柱138
一 团结兴旺的村138
二 唯有读书高140
三 后村孩子王140
武越143
一 父女两代的乡思143
二 纪念亭与开章小学145
三 泥河沟的枣好吃148
武冰旺150
一 军工厂招工在陕北150
二 回乡六次探家亲152
三 愿为村子出把力153
武孝义154
一 哥俩相依铜川打工154
二 唯一的出路是当兵155
三 供销社从红火到停业157
武小林161
一 举荐绥德学师范161
二 八年的民请老师162
三 印象最深白家墕165
武正生167
一 最苦的日子是高中167
二 靠讨吃也不当农民169
三 开章小学的撤销170
武子军173
一 为糖模模抹水泥173
二 捞鱼遇洪险丧命175
三 回榆林创业发展176
四 磘里家族『大总管』180
武三卫182
一 明券石窑细考究183
二 『奶菜』:沉重劳动的诗意美化184
三 『浮河』:黄河逐浪的生存本领189
四 遇良师保送大学192
武琳195
一 浮水背书不输男195
二 家风勤俭腰杆直198
三 重返枣源续初心201
武永存205
一 攒钱一年看庙会205
二 神木打工贴补家206
三 走南闯北跑生意207
武龙211
一 浮河山西去偷杏211
二 与父亲学校会面213
三 谋生辗转居咸阳214
武飞217
一 从调皮顽童到装修大工217
二 浮河、滑冰与池塘炸鱼219
三 『我就是泥河沟走出来的人』221
武小斌224
一 调皮学生受罚挑水224
二 打工之路寻找商机226
三 卡车拉货的冷与暖228
四 回乡创业身负重任230
武雄233
一 清贫日子里的童趣233
二 内蒙古、新疆谋生计234
三 孩子勿忘家乡事236
武振雄239
一 取名『改红』盼男丁239
二 辗转打工开大车240
三 一喝酒就想回家242
武谨245
一 下课喝水去我家245
二 我想回村陪爸妈246
三 留村教书带小孩248
武艳霞250
一 黄花菜叶编『皮筋』250
二 小洞洞藏花生壳251
三 辍学外出当保姆252
四 看到枣就想泥河沟255
下篇 相望258
许浚258
一 寻找佳县脱贫路258
二 垒石造田种枣树260
三 红枣节闹红山城263
四 难以忘却的记忆265
高峰267
一 伴枣生活卅六载267
二 千年枣林的爱与痛269
三 心血用在百姓上273
强国生277
一 跨越千年的『铁杆庄稼』277
二 与枣结缘后的人生转折280
三 红枣的『二次革命』286
四 业务干部的苦与甜288
高剑利291
一 作为情感符号的红枣291
二 有机红枣的技术研发294
三 从『救命粮』到『摇钱树』297
苗小军298
一 调水征地定赔偿298
二 驻村帮扶苦差事302
三 2012年泥河沟救灾304
四 情感沟通在基层307
刘耀310
一 初见泥河沟古枣园310
二 农业文化遗产的申报准备311
三 陕西佳县古枣园的愿景312
李大庆314
一 我的贡献:牵了个线314
二 超前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316
三 从维持生计理解枣的价值317
后记319
把历史交给村民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