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混凝土施工与检测关键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武钦风主编;韩三幸,武伟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34956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45页
- 文件大小:166MB
- 文件页数:358页
- 主题词: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施工-质量检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混凝土施工与检测关键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混凝土1
第一节 混凝土的基本知识1
一、混凝土、混凝土组成图及内部结构1
二、结构混凝土2
三、混凝土结构3
四、混凝土的4个发展阶段3
五、混凝土工程施工的10大关键环节3
六、决定混凝土工程质量最重要的两大因素3
七、提高混凝土工程质量的两大措施4
八、优质经济的混凝土必须同时满足的4个方面要求4
九、获得优质经济混凝土的3大基本条件4
十、混凝土强度等级划分及依据、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及养护4
十一、混凝土的分类9
第二节 普通混凝土及常用的特殊混凝土9
一、普通混凝土范畴内的各种混凝土定义9
二、普通混凝土中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10
三、常用的特殊混凝土14
第三节 水泥混凝土的技术性质43
一、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43
二、硬化后混凝土的性质49
三、长期性和耐久性53
第四节 混凝土性质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53
一、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因素53
二、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55
三、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影响因素59
四、混凝土耐久性和长期性的影响因素59
第五节 混凝土的施工69
一、混凝土的施工搅拌70
二、混凝土的运输71
三、混凝土浇筑71
四、混凝土振捣72
五、混凝土的养护73
第六节 混凝土的检验规则及生产管理控制76
一、混凝土的检验规则76
二、混凝土生产管理控制水平78
第七节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及合格性评定80
一、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80
二、混凝土强度的合格性评定83
三、混凝土强度评定与合格性评定要点83
第二章 混凝土原材料85
第一节 水泥85
一、水泥及水泥的分类85
二、通用硅酸盐水泥6大品种的定义、代号及强度等级89
三、通用硅酸盐水泥技术指标及解析89
四、水泥强度的产生及水化热92
五、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划分依据及方法93
六、通用硅酸盐水泥6大品种的检验规则93
七、通用硅酸盐水泥合格判定94
八、水泥包装及标志94
九、水泥的运输与储存94
十、水泥受潮程度鉴别与处理95
十一、水泥的应用95
第二节 集(骨)料98
一、集(骨)料的含义98
二、集料的主要技术性能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98
三、粗骨(集)料(石子)101
四、细骨(集)料(砂)106
五、粗、细集料(石子、砂)验收规则109
第三节 矿物掺合料113
一、定义113
二、掺合料与外加剂的区别113
三、矿物掺合料的分类113
四、矿物掺合料活性的分类114
五、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效应114
六、混凝土中常用的几种矿物掺合料的品种及性能114
七、在使用惰性掺合料时应注意的问题120
八、矿物掺合料的检验规则120
九、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砂浆中粉煤灰的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123
十、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砂浆中的粉煤灰试验方法123
第四节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127
一、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的定义127
二、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的分类、等级划分、代号及标记127
三、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的技术要求128
四、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的检验规则及合格判定、复验128
五、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的包装、标志、运输及储存128
六、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的试验方法128
第五节 外加剂132
一、外加剂的定义132
二、外加剂的主要功能和分类133
三、外加剂的主要技术性能134
四、外加剂的种类、代号、定义、功能及适用范围141
五、外加剂的应用及解析144
六、外加剂的检验规则155
七、影响水泥和外加剂适应性的主要因素158
八、应用外加剂注意事项158
第六节 混凝土用水158
一、混凝土用水的定义158
二、混凝土用水的技术要求159
三、检验方法160
四、检验规则160
五、结果评定161
六、铁路混凝土工程拌和用水的检验要求161
第三章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62
第一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简介162
一、概述162
二、对设计工作者的建议162
三、配合比设计的几个主要环节162
四、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流程163
五、配合比表达方式165
六、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165
第二节 施工配合比181
一、施工配合比的含义181
二、施工配合比的换算原则181
三、施工配合比的换算步骤181
四、施工配合比与理论配合比的区别182
第三节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施工配合比换算范例182
一、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范例182
二、施工配合比换算范例187
第四节 配合比设计中的问题解析188
一、混凝土的试配强度188
二、混凝土的水胶比188
三、混凝土用水量188
四、胶凝材料用量189
五、砂率190
六、试拌和调整191
七、初步配合比及其作用191
八、基准配合比及其作用191
九、初步理论配合比的含义191
十、理论配合比191
十一、初步配合比、基准配合比、初步理论配合比、理论配合比的区别191
十二、混凝土掺用引气剂的要求、掺量及作用192
十三、保证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手段192
十四、石子的规格和品种与水泥用量的关系192
十五、施工配合比换算中如何计算含水率192
十六、确定配合比的3个参数194
十七、确定最佳砂率的方法194
十八、限制石子的最大粒径及其目的194
十九、控制混凝土的最大、最小水泥用量194
二十、配制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最好不用高标号水泥195
第四章 施工用混凝土及组成混凝土材料的试验196
第一节 概述196
一、混凝土试验196
二、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试验196
第二节 试验基础知识197
一、试验检测工作的目的197
二、试验检测工作关键的术语含义197
三、抽样检验的类型199
四、随机抽样的4种方法199
五、技术标准的含义200
六、试验检测必须掌握的3大技术200
七、运算规则201
八、数字修约201
九、极限数值及表示极限数值的基本用语203
十、测定值或其计算值与标准规定的极限数值作比较的方法204
十一、测试过程中的误差、准确度、精密度、精确度及有效数字的概念204
十二、试验数据统计分析的一般方法207
十三、可疑数据的判断和舍弃208
十四、数据的表达209
第三节 混凝土的试验方法211
一、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211
二、长期耐久性试验220
三、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225
第四节 水泥试验234
一、水泥细度试验234
二、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236
三、水泥密度试验237
四、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238
五、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244
六、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247
第五节 细骨料(砂)、粗骨料(石子)试验方法253
一、细骨料(砂)的试验方法253
二、粗骨料(石子)试验方法264
第六节 外加剂试验方法277
一、概述277
二、掺外加剂的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279
三、掺外加剂的硬化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282
四、混凝土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检测方法283
第五章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见问题解析285
一、混凝土分项工程285
二、常用材料的单位质量285
三、混凝土施工前必须做好的准备工作286
四、地基清理应注意的事项286
五、在岩石地基上灌筑混凝土时应事先将地基处理平整286
六、灌筑混凝土前对模板的处理286
七、严格控制水胶比的目的及施工中要经常测定砂子含水率的原因286
八、引起混凝土强度波动的主要因素287
九、混凝土质量管理内容287
十、质量控制与质量检验的区别287
十一、混凝土质量检验的内容287
十二、现场混凝土坍落度的调整288
十三、混凝土离析与泌水288
十四、混凝土“假凝”和“速凝”现象的原因及预防289
十五、外加剂与水泥及混凝土的相容性(适应性)290
十六、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291
十七、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3个指标及其作用291
十八、多加水对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影响292
十九、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的措施292
二十、骨料(砂、石)对混凝土拌合物性质的影响292
二十一、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的主要因素293
二十二、混凝土有关温度的控制293
二十三、混凝土有关拆模的规定293
二十四、高温季节施工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294
二十五、干热气候条件下施工的混凝土的特点295
二十六、冬季施工和炎热施工时混凝土的特点及应采取的措施295
二十七、混凝土早期受冻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296
二十八、混凝土因冻融作用而遭到破坏的原因及预防措施296
二十九、混凝土渗水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297
三十、混凝土产生麻面、蜂窝、空洞的主要原因297
三十一、高度较大的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上部低、下部高的原因298
三十二、混凝土产生“松顶”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298
三十三、常见混凝土裂缝的种类、特征、区别、产生原因及预防298
三十四、冬期混凝土施工的要求300
三十五、混凝土拌合物的运输时间应尽量缩短301
三十六、混凝土拌合物经远距离运输至浇筑现场应再测定坍落度301
三十七、避免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离析、漏浆、泌水和坍落度损失的措施301
三十八、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的事项301
三十九、不同降雨等级下混凝土施工采取的措施302
四十、振捣混凝土的作用302
四十一、混凝土在潮湿养护后再放置在干燥处,对强度的影响303
四十二、灌筑混凝土时要留有一定数量试件的原因303
四十三、在泵送混凝土时引起泵管堵塞的原因304
四十四、喷射混凝土的特点及其在施工中常出现的问题304
四十五、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水灰比的选定305
四十六、满足道路混凝土的特殊要求应采取的措施305
四十七、直接在结构构件上检验混凝土质量的方法305
四十八、关于水泥使用的要求306
四十九、膨胀水泥的特点和用途306
五十、白色硅酸盐水泥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区别307
五十一、不同水泥不能随意掺和使用307
五十二、快硬硅酸盐水泥的特点及用途307
五十三、高铝水泥的特点和用途307
五十四、大坝水泥的特点和用途308
五十五、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的用途308
五十六、矿渣水泥、火山灰质水泥和粉煤灰水泥的特点308
五十七、水泥中氧化镁(MgO)和三氧化硫(SO3)的危害309
五十八、水泥受潮对水泥性质的影响309
五十九、河砂、海砂和山砂的区别及其配制混凝土时应注意的事项310
六十、砂石中泥土、三氧化硫和有机物质对混凝土性能的危害310
六十一、砂子粗细对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影响310
六十二、砂子体积随含水率的变化而发生胀缩现象311
六十三、砂子的含水状态311
六十四、混凝土中砂石级配必须符合规范要求311
六十五、砂的级配区及其特点311
六十六、碎石中存在山皮与水锈(风化)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312
六十七、用碎石配制的混凝土比用卵石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较高的原因312
六十八、石灰石碎石比花岗石碎石配制的混凝土抗折强度高的原因312
六十九、对混凝土粗骨料强度检验有用压碎指标来代替立方体强度的趋势312
七十、酸类、盐类和海水对混凝土的侵蚀作用313
七十一、引气剂能引气的原因313
七十二、减水剂的作用313
七十三、混凝土中M减水剂(木钙)掺量过多对混凝土的影响314
七十四、盐类外加剂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314
七十五、三乙醇胺在混凝土中的作用314
七十六、速凝剂促使硅酸盐水泥速凝的原因315
七十七、早强剂和速凝剂使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增长的原因315
七十八、使用含有碱分的外加剂时应注意的事项315
附录一 回弹仪检测技术316
一、基本规定316
二、回弹仪检测333
三、回弹值计算335
四、由回弹值换算混凝土强度的方法335
五、构件或结构混凝土强度计算336
附录二 现场实体混凝土强度与回弹结果强度的粗略比较方法338
附录三 跳桌安装及标定339
附录四 试料层体积的测定方法340
附录五 砂的表观密度试验(简易法)341
附录六 砂的含水率试验(快速法)342
参考文献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