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译格言聊璧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译格言聊璧
  • 马自毅注译 著
  • 出版社: 三民
  • ISBN:957143722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20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44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译格言聊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学问类1

古今来许多世家1

读书即未成名1

为善最乐2

诸君到此何为3

聪明用於正路4

战虽有阵5

飘风不可以调宫商6

经济出自学问7

舍事功更无学问7

何谓至行7

竭忠尽孝9

以心术为本根9

凛閒居以慎独11

收吾本心在腔子里13

万理澄澈13

宇宙内事14

身在天地后14

观天地生物气象15

下手处15

以圣贤之道教人易15

圣贤学问是一套16

口里伊周17

无根本底气节18

理以心得为精19

只有一毫粗疏处19

接人要和中有介20

在古人之后21

古之学者21

古之君子22

眼界要阔22

先读经23

读经传则根柢厚23

一庭之内24

读未见书24

何思何虑25

心不欲杂25

心慎杂欲26

案上不可多书26

鱼离水则鳞枯27

志之所趋27

把意念沉潜得下28

不虚心28

读书贵能疑30

看书求理30

爱惜精神31

戒浩饮31

存养类35

性分不可使不足35

大其心36

清明以养吾之神36

自家有好处37

以虚养心38

涵养冲虚38

颜子四勿39

喜怒哀乐而曰未发40

存养宜冲粹40

就性情上理会41

一动於欲42

人心如谷种42

果决人似忙43

寡欲故静44

无欲之谓圣44

人之心胸45

宜静默45

常操常存46

敬守此心47

人性中不曾缺一物47

君子之心不胜其小47

怒是猛虎48

忿如火48

惩忿如摧山49

心一松散49

一念疏忽50

古之学者在心上做工夫50

只是心不放肆51

处逆境心51

世路风霜52

青天白日的节义53

名誉自屈辱中彰53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54

喜来时55

自处超然55

静能制动56

天地间真滋味56

有才而性缓57

气忌盛58

有作用者58

意粗性躁58

世俗烦恼处59

以和气迎人60

观操存61

大事难事看担当61

轻当矫之以重62

持躬类(附摄生)65

聪明睿知65

不与居积人争富65

富贵66

浓於声色67

想自己身心68

莫轻视此身68

醉酒饱肉69

不让古人70

一能胜予70

怪小人之颠倒豪杰71

经一番挫折71

不自重者取辱72

有真才者72

葢世功劳73

诿罪掠功73

毋毁众人之名74

大著肚皮容物74

实处著脚75

读书有四箇字最要紧75

事当快意处须转75

物忌全胜76

尽前行者地步窄76

留有馀不尽之巧76

四海和平之福77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77

步步占先者78

能改过79

言行拟之古人79

安莫安於知足80

能知足者80

天薄我以福81

吉凶祸福82

要得富贵福泽83

富以能施为德83

护体面84

行己恭85

敬为千圣授受真源85

度量如海涵春育86

海阔从鱼跃87

处草野之日88

只一箇俗念头89

心不妄念89

以性分言90

有补於天地曰功92

困辱非忧92

热闹荣华之境93

心志要苦93

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94

勿吐无益身心之语94

此生不学一可惜95

君子胸中所常体96

休诿罪於气化97

自责之外97

书有未曾经我读98

闺门之事可传98

门内罕闻嬉笑怒骂99

慎言动於妻子仆隶之间100

语言间尽可积德100

书验之妻子100

欲理会七尺101

世人以七尺为性命101

气象要高旷102

聪明者戒太察103

勿施小惠伤大体103

以情恕人104

以恕己之心恕人104

力有所不能105

众恶必察105

见人不是106

不为过三字106

品诣常看胜如我者107

家坐无聊107

将啼饥者比108

常思终天抱恨109

以媚字奉亲110

对失意人113

贫贱是苦境113

恩里由来生害114

深沉厚重114

上士忘名115

上士闭心115

好讦人者身必危116

閒暇出於精勤117

平康之中117

居安虑危118

天下之势119

祸到休愁120

天欲祸人120

傲慢之人骤得通显121

小人亦有坦荡荡处121

水君子也122

凡阳必刚124

称人以颜子124

事事难上难125

怒宜实力消融126

探理宜柔126

惩忿窒欲127

富贵如传舍128

俭则约128

奢者富不足129

贪饕以招辱129

静坐130

无病之身131

欲心正炽时131

有一乐境界132

事不可做尽133

不可吃尽133

难消之味休食134

饭休不嚼便咽134

为喜如负重登山135

防欲如挽逆水之舟135

膽欲大136

真圣贤136

龙吟虎啸137

格格不吐137

问消息於著龟138

谦美德也139

直不犯祸139

圆融者无诡随之态140

才不足则多谋141

私恩煦感142

有杀之为仁143

愚忠愚孝144

知其不可为144

小人只怕他有才145

慎风寒146

少思虑以养心气147

忧愁则气结148

行欲徐而稳148

心神欲静149

多静坐以收心150

宠辱不惊150

道生於安静151

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151

拙字可以寡过152

毋以妄心戕真心153

拂意处要遣得过153

言语知节154

人知言语足以彰吾德154

闹时鍊心155

荣枯倚伏156

节欲以驱二竖157

衰后罪孽158

败德之事非一158

木有根则荣158

敦品类161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161

人以品为重161

人争求荣162

丈夫之高华163

阿谀取容164

君子之事上也165

立朝不是好舍人165

做秀才166

贫贱时167

贵人之前莫言贱168

小人专望受人恩168

处众以和168

使人有面前之誉169

媚若九尾狐169

到处伛偻170

富儿因求宦倾赀171

亲兄弟析箸171

士大夫当为子孙造福172

处事类177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177

无事时常照管此心178

当平常之日179

缓事宜急干180

不自反者181

日日行181

必有容182

过去事182

强不知以为知183

居处必先精勤183

天下最有受用184

自己做事184

谋人事如己事185

无心者公185

置其身於是非之外186

任事者186

无事时戒一偷字187

将事而能弭187

提得起188

救已败之事者189

以真实肝膽待人189

天下无不可化之人190

处人不可任己意190

见事贵乎理明191

於天理汲汲者191

君子当事192

居官先厚民风192

论人当节取其长193

小人处事193

只人情世故熟了194

只一事不留心195

事到手195

事有机缘196

接物类199

事属暧昧199

凡一事而关人终身199

严著此心以拒外诱200

待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201

事后而议人得失201

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202

公生明203

人好刚203

柔能制刚204

困天下之智者204

以耐事205

何以息谤205

人之谤我也206

是非窝里206

观世间极恶事207

彼之理是207

能容小人208

我不识何等为君子208

律身惟廉为宜209

以仁义存心209

径路窄处210

任难任之事211

穷寇不可追也211

祸莫大於不雠人 而有雠人之辞色212

恩怕先益后损212

喜用威者不轻怒213

宽厚者213

事有知其当变 而不得不因者214

轻信轻发214

处事须留馀地215

施在我有馀之惠215

古人爱人之意多216

喜闻人过216

听其言必观其行217

论人之非217

小人亦有好处218

小人固当远218

待小人宜宽219

闻恶不可遽怒219

先去私心220

修己以清心为要220

恶莫大於纵己之欲221

人生惟酒色机关221

工於论人者221

人情每见一人222

观富贵人223

宽厚之人223

居视其所亲224

取人之直225

遇刚鲠人226

人褊急227

奸人诈而好名227

持身不可太皎洁228

宇宙之大228

德盛者229

律己宜带秋气230

善处身者230

爱人而人不爱231

人若近贤良231

人未己知232

落落者难合233

能媚我者234

出一箇大伤元气进士235

无事时235

一种人难悦亦难事236

大恶多从柔处伏236

惠我者小恩237

毋受小人私恩237

喜时说尽知心238

盛喜中勿许人物238

顽石之中238

静坐常思己过239

对癡人莫说梦话239

面谀之词240

攻人之恶毋太严240

互乡童子则进之241

不可无不可一世之识241

事有急之不白者242

遇矜才者243

直道事人243

豈能尽如人意244

不近人情244

己性不可任245

仇莫深於不体人之私245

辱人以不堪246

处富贵之时246

临事须替别人想247

欲胜人者先自胜247

待人三自反247

待富贵人248

对愁人勿乐249

见人背语249

不蹈无人之室249

俗语近於市250

闻君子议论250

凡为外所胜者251

存乎天者252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253

慕人善者253

时穷势蹙之人254

踪多历乱254

惠不在大255

毋以小嫌疏至戚255

两惠无不释之怨255

古之名望相近256

齐家类257

勤俭257

天下无不是底父母257

以父母之心为心258

人君以天地之心为心259

孝莫辞劳260

子之孝260

父母所欲为者261

婚而论财261

君子有终身之丧263

兄弟一块肉264

兄弟和264

心术不可得罪於天地265

现在之福265

问祖宗之泽266

要知前世因266

祖宗富贵267

近处不能感动267

至乐无如读书268

子弟有才269

雨泽过润270

安详恭敬271

人一心先无主宰271

融得性情上偏私272

遇朋友交游之失273

未有和气萃焉274

闺门之内274

人之於嫡室也276

仆虽能276

奴仆得罪於我者尚可恕277

奴之不祥278

治家严278

治家忌宽279

无正经人交接279

日光照天280

楼下不宜供神281

从政类283

眼前百姓即儿孙283

善体黎庶情284

封赠父祖284

洁己方能不失己285

朝廷立法不可不严286

严以驭役287

催科不扰287

罚当宽处即宽288

居家为妇女们爱怜288

官不必尊显289

禄豈须多290

天非私富一人290

住世一日291

贫贱人栉风沐雨291

平日诚以治民292

平民肯种德施惠292

无功而食293

毋矜清而傲浊294

勤能补拙295

居官廉295

以林皋安乐懒散心做官296

念念用之君民297

古之从仕者养人298

古之居官也298

在家者不知有官299

君子当官任职299

职业是当然底300

一切人为恶301

士大夫济人利物301

以处女之自爱者爱身302

执法如山302

陷一无辜303

针芒刺手303

官虽至尊305

听断之官305

无关紧要之票306

无辜牵累难堪307

呆子之患309

官肯著意一分309

礼繁则难行310

喜启迪人心者311

非甚不便於民312

情有可通312

为前人者313

事在当因314

利在一身勿谋也315

莫为婴儿之熊315

用三代以前见识316

大智兴邦317

吾爵益高317

安民者何318

不可假公法以报私仇318

天德只是箇无我318

惟有主319

治道之要在知人320

未用兵时320

天下不可一日无君321

庙堂之上322

人身之所重者元气323

惠吉类325

圣人敛福325

作德日休325

开卷有益326

崇德效山326

群居守口326

知足常乐327

穷达有命327

以镜自照见形容328

喜为至宝328

世事让三分329

要好儿孙329

留福与儿孙329

存一点天理心330

非读书330

多积阴德331

事事培元气331

勿谓一念可欺也331

人心一念之邪332

终日说喜言333

物力艰难333

只字必惜334

作践五谷334

茹素335

仁厚刻薄336

造物所忌337

做人无成心337

执拗者福轻338

谦卦六爻皆吉338

作本色人339

一点慈爱339

好恶之良340

塑像棲神341

费千金而结纳势豪342

悯济人穷342

谋占田园343

平居寡欲养身343

喜用力者就力345

身世多险途345

莫忘祖父积阴功346

天下第一种可敬人347

孝子百世之宗347

形若正348

有阴德者348

施必有报者349

面前的理路要放得宽349

不可不存时时可死之心350

作恶事351

吾本薄福人351

薄福者必刻薄351

有工夫读书谓之福352

从热闹场中352

入瑶树琼林中皆宝353

谈经济外353

艺花可以邀蝶354

作德日休355

心地上无波涛355

贫贱忧戚356

世网那时跳出357

热不可除358

富贵贫贱359

要足何时足359

知足常足360

急行缓行360

理欲交争361

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362

移作无益之费以作有益362

做大官底363

潜居尽可以为善364

一时劝人以口365

静以修身366

读书者不贱366

明镜止水以澄心366

省费医贫367

以鲜花视美色368

养德宜操琴368

悖凶类371

富贵家不肯从宽371

倚势欺人371

暗里算人者372

饱肥甘372

文艺自多373

位尊身危374

机者375

出薄言376

积德於人所不知376

家运有盛衰377

天堂无则已377

为恶畏人知378

谓鬼神之无知378

势可为恶而不为379

於福作罪379

行喜如春园之草379

使为喜而父母怒之380

为喜之人381

为一善而此心快惬381

一命之士382

膏粱积於家383

天下无穷大好事384

清欲人知385

人以奢为有福386

谋馆如鼠387

不可信之师388

肆傲者纳侮389

鱼吞饵389

欲不除390

明星朗月390

飞蛾死於明火391

慨夏畦之劳劳391

吉人无论处世平和392

仁人心地宽舒393

充一个公己公人心393

理以心为用394

鱼与水相合395

天理是清虚之物396

毋以嗜欲杀身397

毋执去来之势而为权397

贪了世味的滋益398

精工言语399

荆棘满野400

庄敬非但日强也400

自家过恶自家省401

多事为读书第一病402

今之用人402

贫不足羞403

事到全美处403

衣垢不湔404

供人欣赏404

罪莫大於亵天405

言语之恶405

谈人之喜406

当厄之施406

阴岩积雨之险奇407

巢父洗耳以鸣高407

诋缁黄之背本宗409

炎凉之态410

兄弟争财410

受连城而代死410

乌获病危411

圣人悲时悯俗412

读书为身上之用413

盛者衰之始414

福莫大於无祸4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