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李今庸《黄帝内经》考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今庸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978751321991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286页
- 主题词:《内经》-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李今庸《黄帝内经》考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和成书地点考1
一、《黄帝内经》成书时间的上限2
二、《黄帝内经》成书时间的下限6
三、《黄帝内经》的成书地点7
《素问》“运气七篇”成书年代考12
一、“运气七篇”成书时间的上限12
二、“运气七篇”成书时间的下限14
《黄帝内经》考义15
一、《素问》考义九十四则15
(一)天师15
(二)春秋皆度百岁18
(三)人将失之耶19
(四)岐伯20
(五)天年22
(六)不知持满23
(七)逆于生乐23
(八)愚智贤不肖24
(九)天癸26
(十)女子七七 男子八八28
(十一)天明 冒明30
(十二)云雾不精 白露31
(十三)恶气不发32
(十四)肾气独沈33
(十五)夫病已成而后藥之33
(十六)苍天之气清净34
(十七)因于气 四维相代35
(十八)精则养神,柔则养筋38
(十九)藏精而起亟也40
(二十)精乃亡,邪伤肝也41
(二十一)阳密乃固41
(二十二)阴平阳秘43
(二十三)洞泄45
(二十四)鼽衄46
(二十五)此平人脉法也48
(二十六)清阳发腠理51
(二十七)阴阳者气血之男女也53
(二十八)温之以气54
(二十九)二阳之病发心脾55
(三十)十二藏 十二官56
(三十一)中正之官59
(三十二)罢极之本61
(三十三)肝者,罷极之本63
(三十四)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64
(三十五)《五藏生成篇》67
(三十六)凡相五色之奇脉68
(三十七)其治宜灸焫69
(三十八)祝由69
(三十九)必齐毒藥攻其中71
(四十)五藏阳以竭也72
(四十一)去宛陈莝73
(四十二)夫五藏者,身之强也75
(四十三)浮而散者为眴仆79
(四十四)疝瘕80
(四十五)安卧者黄疸80
(四十六)面肿曰风81
(四十七)胃疸82
(四十八)太过则令人善忘83
(四十九)病名曰疝瘕 一名曰蛊86
(五十)少腹?热而痛88
(五十一)闷瞀90
(五十二)凥阴股膝髀腨胻足皆痛91
(五十三)木敷者其叶发93
(五十四)乳子95
(五十五)烦满97
(五十六)先淅然厥起毫毛98
(五十七)壅害于言99
(五十八)人身非常温也,非常热也102
(五十九)荣气虚,卫气实也104
(六十)先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106
(六十一)柔痓107
(六十二)传为柔痓111
(六十三)食亦112
(六十四)传为衄衊瞑目115
(六十五)《?痛论》116
(六十六)瘅热焦渴117
(六十七)鼓胀有二119
(六十八)血枯120
(六十九)身有病而无邪脉122
(七十)则皮毛虚弱急薄著126
(七十一)宜石而泻之128
(七十二)《奇病论篇》129
(七十三)息积130
(七十四)脾瘅消渴131
(七十五)人生而有病巅疾者132
(七十六)《大奇论篇》133
(七十七)心脉满大,痫瘛筋挛134
(七十八)脉至如喘137
(七十九)所谓甚则跃者137
(八十)七节之傍,中有小心140
(八十一)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143
(八十二)合篡间 绕篡后 下至篡143
(八十三)合篡间,绕篡后147
(八十四)在凥骨下空148
(八十五)或骨150
(八十六)数刺其俞而藥之151
(八十七)皮肤不收152
(八十八)先饮利藥153
(八十九)饮以美酒一杯154
(九十)退行一步156
(九十一)太阳所至为寝汗160
(九十二)淋閟161
(九十三)至如礔?,薄为肠澼162
(九十四)脉经上下篇165
二、《灵枢经》考义五十二则167
(一)神乎神客在门167
(二)无虚无实168
(三)膏之原 肓之原169
(四)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藏171
(五)言上工相五色于目172
(六)瘈疭173
(七)? 癃?173
(八)瘛疭 痫瘛 瞤瘛175
(九)脾脉……涩甚为肠?177
(十)命门179
(十一)肠胃?辟182
(十二)桂心183
(十三)日应九变184
(十四)两精相搏184
(十五)狂忘不精185
(十六)可将以甘藥,不可饮以至剂187
(十七)戴眼189
(十八)绝汗190
(十九)其支者191
(二十)丈夫?疝192
(二十一)筋急则引卵与舌193
(二十二)实则鼽窒 虚则鼽衄194
(二十三)循胫上睪195
(二十四)经脉者,受血而营之196
(二十五)筋瘘颈肿197
(二十六)六府不和则留为痈198
(二十七)卫出于下焦200
(二十八)察其以201
(二十九)唏然时寒201
(三十)目?脉痛202
(三十一)《灵枢·热病》说:“热病不可刺者有九……九曰热而痉者,死。腰折,瘈疭,齿噤齘也。”203
(三十二)心肠痛 是蛂蛕也204
(三十三)心系急则气道约204
(三十四)则为乃痿厥心悗206
(三十五)两神相搏207
(三十六)淖泽注于骨208
(三十七)其脉空虚210
(三十八)手之三阴,从藏走手……212
(三十九)津液布扬219
(四十)人之所受气者,谷也221
(四十一)膀胱之胞薄以懦223
(四十二)变呕226
(四十三)余闻阴阳之人何如227
(四十四)《忧恚无言》228
(四十五)人有三百六十节229
(四十六)阳重脱者易狂231
(四十七)腘然未偻233
(四十八)寒热淋露235
(四十九)中其眸子236
(五十)茎垂者238
(五十一)乃下留于睪239
(五十二)肺主涕241
附:243
一、《黄帝内经太素》考义五则243
(一)阴气降至 阳气降至243
(二)主痫痸及痓245
(三)九窌在腰尻分间246
(四)居阴之脉247
(五)风痓身反折247
二、《针灸甲乙经》考义七则249
(一)痫痓筋孪249
(二)阳气绝则瞑目,阴气绝则眠250
(三)肝足厥阴之脉252
(四)痫瘈253
(五)刺其腰尻之解254
(六)少腹烦?而痛255
(七)阴阳交于兑眦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