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共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共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7/30916636.jpg)
- 陈洪玲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4737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99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417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共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导论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础理论研究41
第一节 相关概念厘定41
一、时代41
二、时代化42
三、时代特征42
四、时代主题43
五、马克思主义时代化43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关系46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多维区别47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内在统一51
三、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54
第二章 中共早期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探索58
第一节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探索59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60
二、中国社会性质与革命性质的判断64
三、建党的理论贡献67
四、反对帝国主义的思想72
五、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分析74
第二节 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探索76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77
二、中国社会性质与革命性质的判断82
三、无产阶级领导权的认识与实践84
四、“二次革命论”与革命前途87
第三节 蔡和森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探索89
一、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传播90
二、中国社会性质与革命性质的判断92
三、建党思想94
四、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分析96
五、革命前途的认识98
第四节 邓中夏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探索99
一、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关系的认识100
二、中国社会性质与革命性质的判断101
三、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分析102
第五节 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探索104
一、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关系的认识105
二、中国社会性质与革命性质的判断106
三、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分析107
四、革命道路的探索与贡献108
五、革命前途的阐述110
第三章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推进112
第一节 把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主题113
一、探索时代主题的理论基础113
二、改造中国应着眼于改造世界115
三、时代主题的准确把握116
第二节 科学分析中国社会性质与革命性质118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时代特征相结合118
二、中国社会性质的正确分析120
三、中国革命性质的科学断定122
第三节 对无产阶级领导权与革命动力的阐发124
一、探索无产阶级领导权的理论基础125
二、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的实践127
三、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策略的时代化131
四、革命动力的认识与剖析136
第四节 开辟中国革命道路与坚持非资本主义前途144
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145
二、民主革命非资本主义前途的探究152
三、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思想159
第四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现166
第一节 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166
一、中共对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关系的探索167
二、毛泽东对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关系的阐发171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的时代化172
一、中共对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探索173
二、毛泽东对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明确177
第三节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非资本主义前途180
一、各党派对中国革命前途问题的纷争181
二、毛泽东对非资本主义前途的断定183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推进188
第一节 过渡时期社会矛盾的分析与时代主题的判断188
一、过渡时期社会矛盾的分析189
二、时代主题的判断195
第二节 实行人民民主专政与完成社会主义改造200
一、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构建200
二、经典作家社会主义过渡思想和改造理论的时代化204
第三节 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的理论构建213
一、社会矛盾学说的探索与概括214
二、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再认识220
第四节 “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提出与实践225
一、国家关系不应以意识形态划界226
二、“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229
第六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235
第一节 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235
一、时代主题的判断与国情的审视236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243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47
四、改革开放理论252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256
六、外交与统一论261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263
一、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263
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67
三、党的先进性与执政能力建设273
四、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践279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推进283
一、新时期新阶段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把握283
二、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290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95
四、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305
五、科学发展观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312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本经验319
第一节 科学判断时代特征,准确把握时代主题319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时代观320
二、准确把握时代主题322
第二节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中国国情324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325
二、正确认识中国国情333
第三节 不断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338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根源338
二、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346
第四节 坚持世界眼光,不断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354
一、坚持世界眼光354
二、不断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360
第五节 永葆党的先进性,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65
一、永葆党的先进性366
二、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8
参考文献385
后记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