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炉矿焦混装空气动力学基础研究及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炉矿焦混装空气动力学基础研究及应用
  • 宫峰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4543335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64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179页
  • 主题词:高炉-矿焦混装-空气动力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炉矿焦混装空气动力学基础研究及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文献信息1

1.1 高炉装料制度的发展1

1.2 高炉矿焦混装布料的提出及研究状况11

1.3 高炉空气动力学的历史回顾及其发展22

第二章 高炉矿焦混装块状带空气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33

2.1 模型Ⅰ(静态)试验及讨论分析33

2.1.1 试验装置及方法33

2.1.2 试验结果及分析34

2.1.3 模型内的压力分布测定及分析38

2.2 模型Ⅱ(动态)试验及讨论分析40

2.2.1 试验装置和方法40

2.2.2 试验结果及讨论41

2.3 小粒度炉料和不同风量的混装试验44

2.3.1 试验装置和条件44

2.3.2 试验结果与讨论44

2.4 小结48

第三章 矿焦混装改善高炉块状带透气性的理论分析50

3.1 矿焦混装料柱孔隙度的测定50

3.2 层装料柱佰努利方程的建立50

3.3 矿焦混装改善料柱透气性的附面层理论55

3.3.1 附面层概念的引出55

3.3.2 附面层微分方程式的导出55

3.3.3 附面层积分方程式的建立56

3.3.4 高炉煤气运动的附面层分析59

第四章 矿焦混装块状带透气性变化的数学模型66

4.1 数学模型的建立66

4.2 试验设计和数据67

4.3 不同操作因素对混装料柱压差的影响70

4.3.1 混装压差与矿焦比和焦炭粒度的关系70

4.3.2 混装压差与矿焦比和烧结矿粒度的关系71

4.3.3 混装压差与焦炭粒度和烧结矿粒度的关系72

4.3.4 混装压差与矿焦比和烧结矿粉末含量的关系74

4.3.5 混装压差与烧结矿粒度和烧结矿粉末含量的关系74

4.4 二维等高线图的绘制与分析78

4.5 数学模型的预报83

4.6 小结86

第五章 高炉矿焦混装与层装透气性改变量的数学描述88

5.1 数学模型的建立88

5.2 不同操作因素对混装改善料柱透气性效果的影响89

5.2.1 压差降低与入炉矿焦比和焦炭粒度的关系89

5.2.2 压差降低与焦炭粒度及烧结矿粒度的关系91

5.2.3 压差降低与烧结矿粒度和矿焦比的关系93

5.2.4 压差降低与烧结矿中粉末含量及焦炭粒度的关系94

5.2.5 压差降低与矿焦比和烧结矿粉末含量的关系96

5.3 透气性改善情况的二维等高线图绘制及分析98

5.4 矿焦混装与层装方案选择的判据105

第六章 矿焦混装炉料在炉喉处的分布及其上部调剂手段的选择107

6.1 混装炉料在钟式炉顶及炉喉处的分布107

6.2 可调炉喉在混装布料中的应用109

6.2.1 矿焦混装炉料在双钟布料过程中的分布状况109

6.2.2 小粒度烧结矿与大粒度烧结矿的混装配合113

6.2.3 可调炉喉在混装布料中的效果115

6.3 用混装来调剂混装概念的引出118

6.3.1 不同粒级烧结矿混装的相互调剂118

6.3.2 不同矿焦比混装炉料的相互调剂120

第七章 用X一射线透视法研究矿焦混装炉料的高温软融滴落行为123

7.1 问题的引出123

7.2 实验设备及方法124

7.3 试验结果及讨论126

7.3.1 矿焦比对混装炉料软融滴落的影响126

7.3.2 碱度对矿焦混装炉料高温性能的影响130

7.3.3 烧结矿粒度对混装料柱高温软融特性的影响132

7.3.4 富矿比对混装高温试验的影响134

7.4 小结135

第八章 高炉矿焦混装工业试验137

8.1 试验方案的制定及混装工艺流程137

8.2 各阶段工业试验炉况变化138

8.2.1 基准期Ⅱ试验138

8.2.2 第一阶段工业试验(混装比例10%~20%)139

8.2.3 第二阶段工业试验(混装比例40%)139

8.2.4 第三阶段工业试验(混装比例60%)140

8.2.5 第四阶段工业试验(混装比例80%)141

8.2.6 第五阶段工业试验(混装比例100%)141

8.3 矿焦混装工业试验结果分析142

8.3.1 对高炉顺行的影响142

8.3.2 改善了高炉煤气利用142

8.3.3 矿焦混装降低了直接还原度144

8.3.4 矿焦混装对高炉焦比的影响145

8.3.5 矿焦混装对高炉冶炼强度的影响145

8.3.6 矿焦混装对高炉产量及利用系数影响146

8.3.7 矿焦混装对炉渣脱硫能力的影响147

8.4 矿焦混装工业试验高炉操作线变化分析149

8.4.1 高炉操作线绘制及基本计算公式简述149

8.4.2 不同混装比例时炉身工作效率的变化及各试验期的理论最低焦比150

8.5 采用矿焦混装冶炼技术的经济效益估算151

8.5.1 高炉提高产量带来的经济效益151

8.5.2 降低高炉焦比带来的经济效益151

第九章 结论153

结束语158

参考文献1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