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创伤学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创伤学 上
  • 金鸿宾主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083452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797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819页
  • 主题词:创伤外科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创伤学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创伤学概论3

第一章 创伤学的历史与现状3

第一节 国外创伤医学发展简史3

第二节 我国创伤医学发展简史8

第三节 现代创伤特点与对策的研究现状10

第二章 创伤学研究方法16

第一节 实验性研究16

第二节 回顾性研究18

第三节 前瞻性研究18

第三章 现代创伤流行病学20

第一节 创伤的描述流行病学20

第二节 创伤登记及档案的建立和管理25

第三节 创伤类别分型26

第四节 世界不同地区交通伤特点及发生概率27

第五节 创伤严重度分析方法31

第二篇 创伤病理及病理生理学34

第四章 常见多发伤的病理生理学34

第五章 战伤、火器伤病理表现及病理生理41

第六章 烧伤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45

第七章 辐射伤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49

第八章 创伤评分53

第一节 现场拣别53

第三篇 创伤诊断53

第二节 院内评分60

第三节 加强监护病房(ICU)内的评分66

第九章 诊断的程序与方法70

第一节 接诊70

第二节 伤史采集72

第三节 全身伤情评估83

第四节 急诊检查中易犯的错误87

第五节 急诊诊断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89

第十章 影像学检查在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91

第一节 常规X线检查91

第二节 计算机X线摄影95

第三节 计算机体层摄影96

第四节 磁共振成像110

第五节 介入性放射学118

第十一章 创伤修复概述120

第一节 创伤与创伤后的组织修复120

第四篇 创伤与创伤后的组织修复120

第二节 创伤修复的现代概念121

第三节 与创伤修复和组织再生有关的基本概念122

第四节 未来有关创伤修复研究领域123

第五节 创伤修复研究与治疗的简要历史125

第十二章 创伤愈合的基本病理生理过程及影响愈合的主要因素135

第一节 创面愈合的主要病理生理过程135

第二节 创伤愈合的基本类型136

第三节 影响创伤愈合的主要因素137

第十三章 几种促进创伤愈合的新技术和方法141

第一节 生长因子与创面愈合141

第二节 蛋白酶类与创伤修复147

第三节 新型敷料与创伤愈合158

第一节 瘢痕组织165

第二节 康复治疗的意义165

第十四章 修复创面的康复治疗165

第三节 康复治疗的内容166

第十五章 创伤性休克174

第一节 创伤性休克的病理生理174

第五篇 创伤并发症174

第二节 创伤性休克的诊断和监测178

第三节 创伤性休克的复苏和治疗182

第四节 创伤性休克的动物模型复制185

第十六章 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89

第一节 MODS的概念和历史189

第二节 MODS的发病因素192

第三节 MODS的发病机制197

第四节 病理组织学变化206

第五节 临床表现207

第六节 诊断和评分标准209

第七节 预防和治疗210

第八节 MODS动物模型219

第六篇 创伤治疗学和TICU的作用与意义230

第十七章 复苏术230

第一节 广义的复苏——抗休克(VIP程序)231

第二节 狭义的复苏——CPCR235

第三节 监护237

第十八章 清创与止血术241

第一节 止血术241

第二节 清创术249

第十九章 抗感染——抗菌药物255

第一节 抗菌药物在创伤感染治疗中的地位255

第二节 创伤感染分类256

第三节 感染严重度的定量评估257

第四节 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259

第五节 抗菌药物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264

第二十章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疗法268

第一节 糖皮质激素及其衍生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理功能268

第二节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276

第三节 大剂量短期冲击疗法280

第二十一章 莨菪疗法与莨菪化287

第二十二章 机械通气292

第一节 呼吸机的主要部件和分型292

第二节 呼吸机与病人的连接及护理294

第三节 机械通气的适应证295

第四节 机械通气的禁忌证及并发症296

第五节 机械通气的应用297

第六节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305

第二十三章 骨折治疗学Osteosynthesis308

第一节 骨折治疗原则308

第二节 骨质量对骨折及其治疗的影响310

第二十四章 ICU与TICU314

第一节 ICU——现代医学的产物314

第二节 ICU的基本要求——院中院315

第三节 TICU收治的病种317

第四节 ICU监测的主要内容317

第二十五章 肠内肠外营养330

第一节 创伤病人的代谢改变331

第二节 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333

第三节 几种受到关注的营养素339

第七篇 交通伤与交通医学344

第二十六章 交通伤的流行病学346

第二十七章 交通伤的伤情特点和主要死亡原因354

第二十八章 交通伤的发生机制358

第二十九章 交通伤的急救与防护373

第一节 火车创伤的定义383

第三十章 火车创伤概论383

第二节 火车创伤的流行病学特征383

第八篇 火车创伤383

第三节 火车创伤的分类384

第四节 火车创伤的损伤特点385

第一节 铁路急救网络的建立386

第二节 铁路员工院前急救知识培训386

第三十一章 火车创伤的急救386

第三节 火车创伤中的颅脑损伤387

第四节 火车创伤中的胸部损伤388

第五节 火车创伤中的腹部损伤390

第六节 火车创伤中的骨与关节损伤391

第七节 火车创伤中泌尿生殖系损伤393

第八节 火车创伤中的皮肤软组织撕裂(脱)伤394

第九节 电击伤、电烧伤394

第三十二章 火车创伤严重度评估及火车创伤数据库的建设396

第一节 火车创伤的院前评分396

第二节 火车创伤的院内评分398

第三节 创伤评分工具介绍400

第四节 火车创伤数据库的建设401

第一节 火车创伤的影响因素403

第二节 火车创伤的预防措施403

第三十三章 火车创伤的预防及对策403

第一节 概述405

第三十四章 体育运动损伤总论405

第二节 运动损伤的原因405

第九篇 体育运动损伤405

第三节 运动项目与运动损伤的关系407

第四节 运动损伤的生物力学412

第五节 运动损伤的分类417

第六节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418

第七节 损伤后身体各主要部位的康复训练方法420

第八节 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理原则426

第三十五章 体育运动损伤各论432

第一节 肩部的运动损伤432

第二节 肘关节的运动损伤438

第三节 腕及手部的运动损伤442

第四节 腰部损伤444

第五节 骨盆及髋关节运动损伤448

第六节 大腿损伤450

第七节 膝关节的运动损伤451

第八节 小腿部的运动损伤459

第九节 踝关节及足的运动损伤461

第三十六章 烧伤468

第一节 烧伤原因分类468

第十篇 烧伤与冷伤468

第二节 烧伤严重程度的估计469

第三节 烧伤早期处理471

第四节 深度烧伤创面的修复476

第五节 烧伤休克481

第六节 烧伤感染501

第七节 烧伤内脏并发症处理506

第八节 特殊原因烧伤511

第九节 烧伤营养514

第十节 烧伤康复治疗533

第三十七章 冷伤549

第一节 非冻结性冷伤549

第二节 冻结性冷伤551

第十一篇 灾害性创伤与大量群体伤的救治558

第三十八章 发生灾害及造成群体伤的情况分析558

第一节 灾害和灾难的概念558

第二节 灾害性创伤的特点559

第三节 大量群体遭受灾害性创伤的救治特点560

第三十九章 群体伤的急救程序561

第一节 现场急救561

第二节 途中救护564

第三节 医院(有条件的医院)救治565

第一节 风暴的概念及特点567

第二节 风暴灾害的现状567

第四十章 风暴灾害所致群体伤及医学救援567

第三节 风暴的危害等级568

第四节 风灾造成群体创伤的特点568

第五节 风灾造成群体创伤的医学救援569

第四十一章 地震所致群体伤的医疗救援571

第一节 地震灾害现状571

第二节 地震烈度、震级与地震灾害等级划分572

第三节 地震引起的主要伤亡情况分析572

第四节 大量群体遭受地震创伤的医疗救援573

第四十二章 创伤的预防与控制578

第一节 概述578

第十二篇 创伤的预防及救援医学现状578

第二节 创伤影响因素579

第三节 创伤预防策略和措施581

第四节 青少年创伤的预防与控制587

第五节 地震灾害性创伤的预防与控制589

第四十三章 院前急救592

第一节 院前急救人员的组成及急救的程序592

第二节 院前快速有序地检查伤员593

第三节 现场基本的创伤救治596

第一节 自救的一般概念600

第二节 创伤自救的主要措施600

第四十四章 创伤自救600

第四十五章 建立急救中心606

第四十六章 救援医学的发展现状611

第一节 概述611

第二节 发展和现状613

第四十七章 创伤麻醉的特殊性618

第一节 创伤患者的特点618

第十三篇 创伤麻醉与镇痛618

第二节 创伤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619

第四十八章 创伤患者的麻醉623

第一节 麻醉前的准备623

第二节 创伤麻醉626

第四十九章 创伤麻醉中的监测663

第一节 呼吸功能监测663

第二节 心血管功能监测666

第三节 体温监测676

第四节 全身麻醉深度监测679

第五节 肌松药作用的监测687

第六节 胃肠黏膜pH监测690

第五十章 创伤病人的镇痛694

第一节 创伤镇痛的临床意义694

第二节 超前镇痛的理论与方法696

第三节 病人自控镇痛与病人自控镇静699

第五十一章 营养物质及其代谢709

第一节 碳水化合物709

第十四篇 创伤与营养代谢709

第二节 脂肪711

第三节 氨基酸714

第四节 中链甘油三酯(MCT)716

第五节 酮体719

第五十二章 营养代谢状况的测定方法723

第一节 身体测量及生化指标723

第二节 能量消耗的间接热量测定法724

第三节 动脉血酮体比(AKBR)726

第五十三章 营养管理的实际方法732

第一节 能量需求量732

第二节 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734

第三节 外伤736

第四节 重症感染739

第五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743

第六节 呼吸功能衰竭747

第七节 肝功能衰竭749

第八节 多脏器功能衰竭752

第五十四章 骨、关节和软组织损伤用药755

第一节 钙剂与维生素D755

第十五篇 创伤临床用药755

第二节 镇痛药758

第三节 非甾体抗炎镇痛药(NSAID)759

第四节 消炎止痛外用药771

第五节 抗凝剂、抗血栓形成剂和纤维溶解剂773

第五十五章 脊柱脊髓损伤用药779

第一节 皮质类固醇激素779

第二节 莨菪碱类药物782

第三节 作用于神经肌肉系统的其他药784

第五十六章 创伤中医药应用研究785

第一节 闭合损伤的治疗785

第二节 开放性损伤的处理786

第三节 损伤分类788

第四节 筋伤的治法789

第五节 骨科常用药793

第六节 骨伤科膏药796

第五十七章 头颅及颌面损伤801

第一节 颌面损伤的发生率801

第十六篇 头面部损伤801

第二节 颌面颈部的解剖生理特点802

第三节 颌面损伤的急救803

第四节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伤811

第五节 牙及牙槽突损伤818

第六节 上颌骨骨折824

第七节 颧骨、颧弓及颧眶区骨折832

第八节 鼻骨骨折及鼻眶骨折839

第九节 下颌骨创伤843

第十节 颌面部组织缺损的整复859

第十一节 鼻缺损867

第十二节 耳缺损872

第十三节 舌缺损的修复875

第十四节 口底缺损的修复878

第十五节 颌骨缺损修复880

第五十八章 颅脑损伤891

第一节 概论891

第二节 颅脑损伤的应用解剖学和生理学894

第三节 颅内压增高、脑水肿和脑疝908

第四节 颅脑损伤的分类920

第五节 颅脑损伤的致伤机理927

第六节 闭合性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930

第七节 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和转运946

第八节 颅脑损伤的急诊室救治948

第九节 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955

第十节 颅脑损伤的非手术治疗和术后治疗963

第十一节 几种特殊类型和特殊部位的颅脑损伤976

第十二节 颅脑损伤并发症992

第五十九章 脊柱损伤1015

第一节 脊柱外科解剖特点1015

第十七篇 躯干损伤1015

第二节 脊柱的生物力学特点1022

第三节 脊柱损伤分类和损伤机制1024

第四节 脊柱损伤的临床表现1029

第五节 脊柱损伤的影像学检查1034

第六节 脊柱损伤的治疗1040

第六十章 脊髓与马尾神经损伤1100

第一节 脊髓解剖特点1100

第二节 脊髓损伤的分类及损伤机制1102

第三节 脊柱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学1103

第四节 脊髓损伤神经功能的评定1104

第五节 脊髓损伤的治疗1107

第六节 脊柱脊髓损伤并发症的处理1113

第六十一章 胸部损伤1118

第一节 胸部应用解剖1118

第二节 呼吸系统的病理生理1122

第三节 胸部创伤流行病学概况1127

第四节 胸部损伤的分类与受伤机制1128

第五节 胸部伤并全身多发伤的处理1128

第六节 胸部创伤的X线检查1130

第七节 胸部创伤对呼吸功能的影响1132

第八节 胸部创伤的急症手术问题1134

第九节 胸骨骨折1137

第十节 肋骨骨折与脱位1137

第十一节 创伤性连枷胸1139

第十二节 肺挫伤1141

第十三节 血胸1142

第十四节 气胸1144

第十五节 气管支气管损伤1146

第十六节 食管损伤1147

第十七节 心脏挫伤1147

第十八节 心包积血1148

第十九节 创伤性窒息1149

第二十节 胸导管损伤1150

第二十一节 膈肌破裂1150

第六十二章 腹部损伤1153

第一节 腹部损伤的分类1154

第二节 腹部损伤的临床表现1155

第三节 腹部损伤的辅助检查1157

第四节 腹部损伤诊断失误的常见原因1160

第五节 腹部损伤的处理及开腹探查术1161

第六节 腹部创伤的预后1164

第七节 腹壁损伤1165

第八节 肝损伤1172

第九节 肝外胆管损伤1180

第十节 脾损伤1181

第十一节 胰腺损伤1186

第十二节 胃损伤1191

第十三节 十二指肠损伤1195

第十四节 小肠损伤1199

第十五节 结肠损伤1206

第十六节 直肠肛管损伤1209

第十七节 横膈破裂1212

第六十三章 泌尿系损伤1215

第一节 肾创伤1215

第二节 输尿管损伤1222

第三节 膀胱损伤1227

第四节 尿道损伤1230

第五节 男性外生殖器损伤1239

第六十四章 骨盆损伤1244

第一节 骨盆的解剖1244

第二节 骨盆损伤的伤因及损伤机制1245

第三节 骨盆骨折分类1247

第四节 影像检查1248

第五节 骨盆骨折合并伤1249

第六节 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1250

第七节 骨盆损伤的介入治疗和手术疗法1256

第六十五章 髋与股部损伤1262

第一节 髋关节的功能解剖1262

第十八篇 下肢损伤1262

第二节 髋关节脱位和骨折脱位1267

第三节 股骨颈骨折1274

第四节 股骨粗隆部骨折1282

第五节 股骨头缺血坏死及塌陷1286

第六节 股骨干骨折1293

第六十六章 膝部损伤1304

第一节 膝关节结构1304

第二节 股骨远端骨折1305

第三节 股骨髁骨软骨骨折1309

第四节 髌骨骨折1311

第五节 胫骨髁骨折1315

第六节 浮膝损伤1319

第七节 膝关节运动损伤1320

第六十七章 小腿损伤1345

第一节 局部解剖1345

第二节 手术入路1346

第三节 胫、腓骨骨折1348

第四节 开放性小腿骨折1358

第五节 小腿肌间隔综合征1365

第六节 小腿血管损伤1367

第七节 骨折继发神经损伤1370

第八节 跟腱断裂1370

第九节 胫腓骨骨折的并发症和后遗症1372

第六十八章 足踝损伤1376

第一节 踝部损伤1376

第二节 距骨损伤1389

第三节 足部损伤1394

第十九篇 上肢损伤1401

第六十九章 肩部损伤1401

第一节 锁骨骨折1402

第二节 肩袖损伤1405

第三节 肩关节脱位1406

第四节 肩胛骨折1411

第七十章 上臂损伤1412

第一节 肱骨上端骨折1412

第二节 肱骨干骨折1415

第七十一章 肘部损伤1418

第一节 解剖、生理和生物力学特点1418

第二节 肱骨髁上骨折1421

第三节 肱骨髁间骨折1424

第四节 肱骨外髁骨折1429

第五节 肱骨小头骨折1431

第六节 肱骨内髁骨折1433

第七节 肱骨内上髁骨折1434

第八节 桡骨小头骨折1436

第九节 尺骨鹰嘴骨折1440

第十节 冠状突骨折1442

第十一节 肘关节脱位1443

第七十二章 前臂损伤1446

第一节 前臂双骨折1446

第二节 尺桡骨开放骨折1449

第三节 桡骨近端骨折1452

第四节 Galeazzi’s骨折1452

第五节 单独尺骨干骨折1454

第六节 孟氏骨折1455

第七节 桡骨头骨折1458

第八节 下尺桡关节损伤1461

第九节 桡骨远端骨折1464

第七十三章 手部损伤1467

第一节 功能解剖1467

第二节 手部开放性损伤1472

第三节 手骨关节损伤1490

第四节 手部神经损伤1501

第五节 肌腱损伤1503

第七十四章 周围神经损伤概述1516

第一节 周围神经的结构1516

第二十篇 周围神经损伤1516

第二节 周围神经损伤的分类1517

第三节 周围神经损伤的病理改变1517

第一节 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1519

第二节 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1519

第七十五章 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与治疗1519

第七十六章 常见周围神经损伤1523

第一节 臂丛神经损伤1523

第二节 腋神经损伤1525

第三节 肌皮神经损伤1526

第四节 桡神经损伤1529

第五节 尺神经损伤1531

第六节 正中神经损伤1534

第七节 副神经损伤1539

第二十一篇 血管损伤与断肢(指)再植1541

第七十七章 血管损伤1541

第一节 血管的解剖生理特点、损伤原因、病理分类1541

第二节 骨科各部位血管损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1543

第三节 四肢血管损伤的并发症1545

第四节 血管损伤的治疗1550

第七十八章 断肢(指)再植1563

第一节 断肢再植1563

第二节 断指再植1574

第二十二篇 显微外科在创伤学中的应用研究1577

第七十九章 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1577

第一节 概述1577

第二节 吻合血管的胸三角皮瓣移植1583

第三节 吻合血管的上臂皮瓣移植1585

第四节 吻合血管的前臂桡动脉皮瓣移植1587

第五节 吻合血管的前臂尺动脉皮瓣移植1589

第六节 吻合血管的肩胛皮瓣移植1589

第七节 吻合血管的胸外侧皮瓣移植1591

第八节 吻合血管的脐旁皮瓣移植1592

第九节 吻合血管的腹股沟皮瓣移植1593

第十节 吻合血管的股外侧皮瓣移植1595

第十一节 吻合血管的小腿外侧皮瓣移植1597

第十二节 吻合血管的小腿内侧皮瓣移植1597

第十三节 吻合血管的足背皮瓣移植1599

第八十章 吻合血管的肌肉、肌肉肌腱皮瓣移植1603

第一节 概述1603

第二节 吻合血管的胸大肌皮瓣移植1606

第三节 吻合血管的背阔肌皮瓣移植1609

第四节 吻合血管的股直肌皮瓣移植1610

第五节 吻合血管的股薄肌皮瓣移植1612

第六节 吻合血管的阔筋膜张肌皮瓣移植1613

第七节 吻合血管的腓肠肌皮瓣移植1614

第八节 吻合血管的趾短伸肌皮瓣移植1616

第九节 吻合血管的足背肌腱皮瓣移植1617

第八十一章 吻合血管的骨或骨膜移植1620

第一节 概述1620

第二节 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1626

第三节 吻合血管的髂骨移植1628

第四节 吻合血管的肋骨移植1629

第五节 吻合血管的肩胛骨移植1630

第六节 吻合血管的骨膜移植1632

第八十二章 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拇指和手指1634

第一节 概述1634

第二节 吻合血管的第Ⅱ趾移植再造拇指1642

第三节 吻合血管的足第Ⅱ趾移植再造手指1648

第四节 吻合血管的拇(足)皮一甲瓣移植再造拇指1648

第八十三章 儿童多发伤1652

第一节 病理学1652

第二十三篇 儿童创伤特点1652

第二节 发病率1653

第三节 损伤机理1653

第四节 损伤分类1655

第五节 损伤后的归宿1656

第六节 创伤评估与处理1656

第七节 多发伤患儿骨折的治疗1664

第八节 康复治疗1668

第八十四章 儿童股骨干骨折1670

第八十五章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677

第八十六章 儿童尺、桡骨干骨折1685

第二十四篇 老年创伤1690

第八十七章 老年性创伤流行病学及其特征1690

第八十八章 老年损伤的病因、病理1692

第一节 老年骨与关节损伤病因1692

第二节 老年骨与关节损伤病理1695

第三节 脂肪栓塞综合征1701

第八十九章 老年创伤诊断1704

第九十章 老年创伤治疗1706

第一节 老年创伤的急救处理1706

第二节 老年骨折治疗原则1707

第三节 老年开放性骨折的治疗1709

第四节 老年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与畸形愈合的治疗1710

第九十一章 老年骨关节损伤的预防及康复1713

第一节 老年骨关节损伤的预防1713

第二节 老年骨关节损伤的康复1715

第九十二章 老年下肢骨与关节损伤1719

第一节 老年股骨颈骨折1719

第二节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725

第三节 老年股骨干骨折1727

第四节 老年股骨下端骨折1728

第五节 老年小腿骨折1730

第六节 老年踝部骨折1732

第七节 老年足部骨折1734

第九十三章 老年脊柱骨折、脊髓损伤1735

第一节 老年脊柱骨折1735

第二节 老年脊髓损伤1741

第九十四章 老年上肢骨折1746

第一节 老年锁骨骨折1746

第二节 老年肩胛骨骨折1747

第三节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1748

第四节 老年肱骨干骨折1750

第五节 老年肘部骨折1751

第六节 老年前臂骨折1753

第七节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1757

第九十五章 病态机体并发骨科疾病1760

第一节 精神障碍患者急性损伤1760

第二十五篇 病态机体创伤后处理1760

第二节 血液病患者创伤后处理1764

第三节 病理骨折1768

第四节 糖尿病患者急性损伤1770

第九十六章 创伤后应激性心理症17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