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用书 心理卫生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全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用书 心理卫生学
  •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王登峰,崔红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28969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06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25页
  • 主题词:心理卫生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全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用书 心理卫生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心理卫生的定义1

1.没有明显的症状1

第一章 心理卫生学概论1

2.具备积极的心理状态2

3.心理卫生的文化或社会观点5

4.心理卫生的统计学观点6

二、心理卫生的任务7

1.心理卫生的含义7

2.心理卫生的任务8

3.与心理卫生有关的几个问题11

1.界定心理卫生的重要性12

三、关于心理卫生的主要理论观点12

2.精神分析的观点13

3.人本主义的观点14

4.行为主义的观点15

5.认知论的观点16

6.中国人的心理卫生观念17

四、心理卫生的基本特性19

1.良好的生理状态20

2.个体的内部和谐21

3.与外部的和谐24

五、心理卫生学的定义26

4.主观幸福感26

讨论题27

参考文献27

小结27

第二章 心理卫生的影响因素29

一、个人特点29

1.遗传29

2.个人早期经历30

3.自我强度31

4.个性特点32

5.外表33

7.情绪34

6.其他身体因素34

8.性别与年龄35

二、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压力与社会支持36

1.压力的影响36

2.外在压力38

3.内在压力43

4.压力的评估45

5.社会支持48

6.维护心理卫生的外部资源49

1.社会文化环境与个人特点51

三、社会文化大环境的影响51

2.文化背景与社会支持52

3.文化背景与心理问题的表现方式52

小结53

讨论题54

参考文献54

第三章 人生的发展阶段与心理卫生56

一、人生阶段的划分与人格发展56

1.人生不同阶段的经验划分56

2.弗洛伊德对人生阶段的划分57

3.埃里克森对人生阶段的划分59

4.自然和社会发展的人生阶段60

二、人生的第一个阶段:出生到上小学62

1.人生的第一次转折:独立的新生命62

2.主要任务:游戏学习63

3.成功的标志65

三、中小学阶段:正规的学习66

1.从“儿童”到“学生”的转变66

2.主要任务:正规的、有督导的学习68

3.成功的标志69

四、大学阶段:自主学习70

1.从学生到成人的转变71

2.主要任务:自主学习75

3.成功的标志78

五、第四阶段:产出和创造80

1.从学习(吸收)到工作(产出)的转变80

2.主要任务:产出与创造82

3.成功的标志83

六、第五阶段:休闲与整合85

1.从工作到休闲的转变85

2.主要任务:享受生活、自我统和86

3.成功的标志87

参考文献88

讨论题88

小结88

第四章 自我概念90

一、自我概念的定义90

1.自我概念的来源90

2.自我概念的定义92

3.自我概念的心理功能93

4.自我概念的内涵94

5.自我概念的评定95

二、自我概念的发展96

1父母对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97

3.其他因素对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98

2.社会规范对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98

三、自我概念的内部一致性99

1.自我概念的一致性100

2.自我概念的灵活性101

3.自我概念的一致性与对他人的看法101

4.自我概念与公众形象102

四、自我概念的调适102

五、自我概念的影响104

1.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104

2.自我概念与身体意象105

3.自我概念与心理卫生105

1.大学生自我概念的特点106

六、大学生自我概念的特点及其调整106

2.大学生自我概念容易出现的问题107

3.发展正确的自我概念110

七、自我概念的改变112

1.个人中心疗法113

2.认知-行为疗法113

3.现实疗法113

小结114

讨论题114

参考文献115

一、人际交往的心理学意义117

第五章 人际交往117

1.什么是人际交往118

2.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118

3.健康的人际交往模式122

二、网络人际交往的特点122

1.网络交往的基本特征123

2.网络人际交往的特点124

3.网络交往的心理危机125

4.网络中的心理健康维护127

三、人际交往的原则与技巧130

1.人际交往的原则130

2.人际交往的技巧132

四、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135

1.光环效应的影响135

2.刻板印象的影响136

3.第一印象效应的影响136

4.自我投射效应的影响137

5.自我评价不同的影响138

6.嫉妒与自卑的影响139

7.自负与害羞的影响139

五、友谊的建立和发展140

1.人际吸引140

2.友谊的建立、发展阶段144

六、人际交往障碍的调适146

1.改变认知146

2.改变行为147

3.团体心理训练147

小结148

讨论题149

参考文献149

第六章 亲密关系151

一、爱情与性151

1.爱的含义151

2.爱的类型以及男女对“爱情”的反应154

3.爱与性155

二、感情挫折及其预防158

1.与异性交往时应有的态度158

2.感情挫折的种类160

3.感情挫折的预防原则和处理方法161

三、婚姻与家庭164

1.婚姻生活的角色164

2.婚姻生活的价值164

3.家庭生活166

4.亲子关系167

1.改善婚姻168

四、婚姻与家庭生活的改善168

2.家庭生活的调适171

3.健康家庭的特点173

五、离婚问题与心理卫生174

1.离婚心理卫生175

2.帮助离婚人士175

3.离婚对孩子的影响176

小结177

讨论题178

参考文献178

1.性别与性别角色179

一、性别角色的差异与形成179

第七章 性别角色与人类性行为179

2.性别差异180

3.性别角色的形成185

4.性别角色形成的理论学说187

二、性别角色与个人适应189

1.性心理正常发育的意义190

2.青春期性心理的健康发展191

3.性健康教育192

三、人类的性行为194

1.概述194

2.性行为的方式195

3.性乐的来源199

小结202

讨论题203

参考文献203

第八章 压力与焦虑204

一、压力的意义、性质与来源204

1.关于压力的一般性问题204

2.压力的意义205

3.压力的来源209

二、压力的心身反应211

1.压力的生理反应211

2.压力的心理反应213

三、应付压力的策略和方法214

1.应付压力的策略214

2.应付压力的资源和方法216

四、焦虑的性质和来源219

1.焦虑的性质219

2.焦虑的来源220

五、焦虑的影响222

1.正向的影响222

2.负向的影响222

六、应付和降低焦虑的方法224

1.防御机制的应付方式224

2.自然的应付方式226

七、降低焦虑的途径228

小结230

讨论题230

参考文献230

第九章 挫折与攻击性232

一、挫折232

1.挫折的定义232

2.挫折的分类233

3.挫折的后果236

4.对挫折的适应241

1.攻击性的定义242

二、攻击性242

2.攻击性的性质244

三、攻击性与心理卫生248

1.攻击性与自我价值感248

2.降低由攻击性所引发的罪恶感249

四、愤怒的控制与积极行为的形成250

1.控制情绪的生理途径250

2.通过社会学习控制攻击性行为250

3.非攻击性行为的塑造251

4.处理夫妻关系中的愤怒252

参考文献253

小结253

讨论题253

第十章 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255

一、危机干预255

1.危机的定义和特征255

2.危机干预的概念257

3.危机干预理论和模式258

4.危机干预的原则261

5.危机干预的步骤262

6.危机干预的策略265

1.自杀及其动力学分析267

二、自杀267

2.自杀人群的特征270

3.自杀危险性的评估与预测272

三、自杀的干预275

1.自杀的干预途径275

2.自杀干预的策略276

3.影响自杀干预的因素278

四、自杀的预防281

1.心理咨询与社区互助281

5.建立社区危机干预中心282

4.建立危机卡片282

2.普及精神医学知识282

3.防止过量服药282

小结283

讨论题284

参考文献284

第十一章 环境变化与心理卫生285

一、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285

1.遗传和环境285

二、环境的类别及其影响286

1.环境的类别286

2.环境对行为的影响286

2.环境的影响287

3.学校环境与学校心理卫生291

三、个人空间294

1.个人空间的功能294

2.人际距离295

3.个人空间的侵犯296

四、拥挤297

1.人类的拥挤现象298

2.拥挤的消极作用及其原因299

3.对待拥挤的性别差异300

4.拥挤的积极作用301

1.社会性刺激过多带来的负面影响302

五、城市化302

2.责任分散303

3.去个人化304

4.对意外灾祸的恐惧305

5.城市中老龄人口增多的问题305

六、环境污染问题306

1.空气污染307

2.噪音污染308

3.化学物质污染辐射和环境事故310

七、人性化建筑指导312

参考文献313

小结313

讨论题313

第十二章 工作与休闲315

一、工作与工作应激315

1.职业的选择316

2.工作满意度的来源320

3.工作不满意和工作应激325

4.失业与心理适应328

二、工作压力与工作品质330

1.电脑与工作环境330

2.工作压力与过度疲劳331

3.改善工作品质333

三、休闲与心理适应335

1.什么是休闲335

2.休闲的意义338

3.休闲的类别339

4.休闲的功能341

四、健身运动与心理健康345

小结346

讨论题347

参考文献347

1.心理障碍及相关概念349

一、心理障碍的概念349

第十三章 心理障碍的类型与特点349

2.心理障碍的判定标准350

3.心理障碍的病因351

二、常见心理障碍的分类与特点353

1.常见心理障碍分类系统简介353

2.ICD-10及CCMD-3的分类354

三、神经症356

1.常见症状356

2.防御机制357

3.恐惧症359

6.疑病症360

5.强迫症360

4.焦虑症360

7.神经衰弱361

8.癔症361

四、精神分裂症362

1.特征性症状362

2.其他常见症状363

3.精神分裂症的类型364

五、情感性障碍365

1.躁狂症365

2.抑郁症366

六、人格障碍368

4.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368

3.双相情感性障碍368

七、性心理障碍370

1.性指向障碍370

2.性偏好障碍371

3.性身份障碍372

八、其他常见心理障碍或问题372

1.器质性精神障碍372

2.药物滥用373

3.与社会心理因素相关的精神障碍376

小结377

参考文献378

讨论题378

一、心理治疗的一般概念379

1.心理治疗的定义379

第十四章 心理障碍的治疗和预防379

2.心理治疗的发展历史380

3.心理治疗应注意的问题380

4.心理治疗的分类381

二、心理治疗的过程383

1.初次接触383

2.对问题的评估384

3.制定治疗目标384

三、心理治疗的技术和方法385

1.精神分析治疗385

4.实施治疗385

5.治疗的结束和评估385

2.行为治疗389

3.认知治疗395

4.其他常用的心理治疗技术400

四、心理障碍的预防404

小结405

讨论题406

参考文献4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