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考试推荐用书 公共基础知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考试推荐用书 公共基础知识](https://www.shukui.net/cover/37/30887627.jpg)
- 程连昌,李文燕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87813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505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519页
- 主题词:数学课-小学-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考试推荐用书 公共基础知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
第一节 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1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4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7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9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9
第二节 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12
第三节 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4
第三章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19
第一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19
第二节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28
第三节 对立统一规律33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38
第一节 认识的发生和本质38
第二节 认识的发展过程41
第三节 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46
第四节 真理及价值48
第五节 认识论与思想路线52
第六节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52
第五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57
第一节 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57
第二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61
第三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65
第四节 社会的观念结构66
第六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73
第一节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73
第二节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74
第三节 社会发展的动力76
第四节 历史的创造者79
第七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83
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83
第二节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85
第三节 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87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90
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90
第二部分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90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92
第二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94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94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97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98
第三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103
第一节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103
第二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105
第三节 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106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109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09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11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114
第一节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1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1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19
第六章 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121
第一节 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121
第二节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125
第三节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128
第四节 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13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41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4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4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146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150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150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153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55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58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158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161
第三节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64
第一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发展166
第十章 “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166
第二节 “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实践167
第十一章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70
第一节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70
第二节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72
第三节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173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175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175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76
第三节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178
第一节 法的概念、特征与作用184
第一章 法理学184
第三部分 法律184
第二节 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185
第三节 法的制定187
第四节 法的实施188
第二章 宪法193
第一节 宪法基本理论193
第二节 国家性质194
第三节 经济制度195
第四节 国家形式196
第五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99
第六节 国家机构200
第三章 行政法206
第一节 行政法概述206
第二节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209
第三节 行政行为概述213
第四节 抽象行政行为216
第五节 具体行政行为218
第六节 行政合同与行政指导231
第七节 行政程序232
第八节 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236
第九节 行政赔偿237
第十节 行政复议242
第十一节 行政诉讼248
第四章 刑法257
第一节 刑法概述257
第二节 犯罪的本质和概念260
第三节 犯罪构成260
第四节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262
第五节 犯罪的预备、未遂与中止263
第六节 共同犯罪265
第七节 刑事责任266
第八节 刑罚的概念和目的267
第九节 刑罚的种类267
第十节 刑罚的具体运用268
第十一节 犯罪的种类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犯罪271
第一节 民法概述273
第五章 民法273
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280
第三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284
第四节 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285
第五节 物权与所有权288
第六节 债权291
第七节 知识产权300
第八节 人身权301
第九节 财产继承权302
第十节 民事责任303
第一节 经济法总论305
第六章 经济法305
第二节 经济组织法307
第三节 市场管理法314
第四节 宏观调控法319
第五节 社会保障法321
第四部分 行政管理323
第一章 政府职能及其转变323
第一节 政府职能的含义和作用323
第二节 政府职能体系324
第三节 政府职能转变328
第一节 政府机构设置的原则332
第二章 中国政府机构及其改革332
第二节 政府机构改革335
第三节 现行各级人民政府的架构338
第三章 国家公务员制度343
第一节 国家公务员制度概述343
第二节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激励机制346
第三节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保障机制354
第四章 行政领导360
第一节 行政领导概述360
第二节 行政领导制度365
第三节 行政领导方式、方法和艺术370
第一节 行政决策与执行概述376
第五章 行政决策与执行376
第二节 行政决策379
第三节 行政执行385
第六章 行政监督392
第一节 行政监督概述392
第二节 我国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394
第三节 我国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398
第五部分 公文写作与处理403
第一章 公文写作概述403
第一节 公文403
第二节 公文写作的特点406
第一节 公文制作者409
第二章 公文写作要素(一)409
第二节 公文主旨410
第三节 公文材料412
第四节 公文结构414
第三章 公文写作要素(二)426
第一节 公文语言426
第二节 公文表达方式438
第四章 公文写作规则及程序443
第一节 行文规则443
第二节 公文写作程序450
第一节 规范类公文的撰写454
第五章 通用公文写作(一)454
第二节 令知类公文的撰写457
第三节 呈请类公文的撰写465
第六章 通用公文写作(二)473
第一节 见解商洽类公文的撰写473
第二节 会议类公文的撰写477
第三节 其他公文及材料的撰写480
第七章 公文处理487
第一节 公文处理概述487
第二节 发文处理程序489
第三节 收文处理程序493
第四节 办结公文的处置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