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汪青松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4813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09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26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 言 李忠杰1
导语 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1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1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4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跃迁8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13
第一节 中国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的客观需要13
一、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本质与实践品格13
二、中国社会变迁的客观要求17
三、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20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中国化22
一、辛亥革命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零星式传播22
二、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式传播25
三、建党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结合式传播28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运用与创新的中国化32
一、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与创新33
二、现代化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与创新36
三、改革开放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与创新39
第二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轨迹44
第一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44
一、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44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47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52
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新时期的发展54
一、世纪伟人邓小平的传奇式政治生涯55
二、邓小平是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57
三、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59
一、江泽民理论创新的时代背景68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68
二、江泽民对党所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72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发展75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革命主题83
第一节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83
一、陈独秀听从共产国际指挥犯下右倾错误83
二、王明照搬马列“本本”导致革命受挫86
三、毛泽东从实际出发确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89
第二节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道路94
一、大革命失败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95
二、井冈山道路与“农村中心”论98
三、农村包围城市与新中国的诞生106
第三节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109
一、从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必然性110
二、“一化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115
三、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121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改革主题126
第一节 当代中国的两次改革126
一、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必然性126
二、社会主义建设前期改革的主要特点131
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改革的走向133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思路138
一、经济改革: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39
二、政治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144
三、文化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49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经验152
一、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152
二、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56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60
一、不迅速发展就要被开除球籍163
第一节 毛泽东的发展观163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主题163
二、从以苏联为榜样到以苏联为鉴戒166
三、“大跃进”运动与“四个现代化”战略168
第二节 邓小平的发展观170
一、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170
二、“三步走”发展战略171
三、“两手抓”与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174
第三节 江泽民发展思想与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176
一、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76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178
三、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182
四、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185
五、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188
一、革命时期毛泽东确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5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路线195
第六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195
二、改革时期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00
三、江泽民、胡锦涛在新世纪强调与时俱进、求真务实202
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的内涵203
一、实事求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203
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认识过程的主体状态208
三、求真务实: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212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216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逻辑前提217
二、贯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全过程的哲学基础221
三、体现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各个方面226
第七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232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情基础232
一、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232
二、跨越“峡谷”后中国社会的历史定位235
三、中国共产党人对基本国情的认识237
第二节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新民主主义理论241
一、特殊国情决定近代中国特殊的发展道路241
二、特殊国情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论242
三、特殊国情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245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50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50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55
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259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261
第八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核心263
第一节 中国革命、改革与建设的领导核心263
一、党的性质:“两个先锋队”263
二、党的领导:历史的选择和现代化成功的保证267
三、党建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核心271
第二节 首先和着重从思想上建党275
一、毛泽东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第一位275
二、加强新社会阶层党员的思想教育278
三、新时期党的思想理论建设280
第三节 以改革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制度建设282
一、邓小平强调党的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282
二、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的制度化284
三、党的制度建设的系统工程288
第四节 巩固执政地位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290
一、江泽民、胡锦涛重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291
二、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略和执政方式的转变293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296
主要参考书目299
后记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