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袖珍临床检验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袖珍临床检验手册
  • 沈永生,唐澄清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4515041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618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63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袖珍临床检验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1.临床基础检验1

1.1 血液一般检验1

1.1-1 血液标本的采集与抗凝1

1.1-2 红细胞计数2

1.1-2.1 目视计数法2

1.1-2.2 电子血细胞计数仪计数法5

1.1-3 白细胞计数6

1.1-3.1 目视计数法6

1.1-3.2 电子血细胞计数仪计数法8

1.1-4 血红蛋白测定9

1.1-5 白细胞分类计数11

1.1-6 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13

1.1-7 嗜碱性粒细胞计数15

1.1-8 单核细胞计数16

1.1-9 淋巴细胞计数17

1.1-10 网织红细胞计数18

1.1-11 点彩红细胞计数20

1.1-12 中性粒细胞硝基四氮唑蓝试验20

1.1-13 墨汁吞噬试验22

1.1-14 血小板计数24

1.1-15 红细胞比积测定25

1.1-16 血细胞常见的病理形态27

1.2-1 出血时间测定30

1.2 血液病和出血性疾病的检验30

1.2-2 凝血时间测定31

1.2-3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32

1.2-4 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3

1.2-5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34

1.2-6 血清酸化溶血试验36

1.2-7 冷溶血试验37

1.2-8 血红蛋白H包涵体检查38

1.2-9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39

1.2-10 抗碱血红蛋白(HbF)测定41

1.2-11 还原型血红蛋白溶解度测定43

1.2-13 不稳定Hb的异丙醇试验44

1.2-12 Hb-C试验44

1.2-14 高铁血红素白蛋白的测定45

1.3 血液其他检查46

1.3-1 红斑性狼疮细胞检查46

1.3-2 疟原虫检查48

1.3-3 血微丝蚴检查48

1.3-4 回归热螺旋体检查49

1.3-5 黑热病利-朵体检查49

1.3-6 弓浆虫检查50

1.3-7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50

1.4-1 ABO型鉴定53

1.4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53

1.4-2 A亚型鉴定54

1.4-3 交叉配血试验55

1.4-4 Rh血型鉴定57

1.4-5 Rh血型交叉配血法58

1.5 尿液临床检验59

1.5-1 标本收集与保存59

1.5-2 尿液一般检验59

1.5-3 尿液比密测定60

1.5-4 尿蛋白质定性检验(干化学试带法)62

1.5-5 尿蛋白定量测定63

1.5-6 本周蛋白试验64

1.5-7 肌红蛋白定性试验65

1.5-8 尿糖定性试验66

1.5-9 尿酮体检验67

1.5-10 尿胆红素检验68

1.5-11 尿胆原检验69

1.5-12 尿胆素检验70

1.5-13 尿中含铁血黄素检验71

1.5-14 尿中卟啉定性试验72

1.5-15 卟胆原定性试验73

1.5-16 乳糜尿检验75

1.5-17.1 胱氨酸尿的检验76

1.5-17 氨基酸尿的检验76

1.5-17.2 苯丙酮酸尿的检验77

1.5-17.3 酪氨酸尿的检验78

1.5-17.4 α-酮酸尿的检验78

1.5-17.5 尿黑酸的检验79

1.5-18 尿液自动化分析仪79

1.5-19 尿结石化学检验81

1.5-20 尿沉渣显微镜检查83

1.5-21 12小时尿沉渣计数86

1.5-22 胶乳凝集抑制试验测定尿中HCG87

1.6-1 粪便标本的采集88

1.6 粪便临床检验88

1.6-2 粪便常规检验89

1.6-2.1 粪便理学检验89

1.6-2.2 粪便的显微镜检查89

1.6-3 粪便隐血试验91

1.6-4 血吸虫卵沉淀孵化法92

1.7 体液及排泄物检查93

1.7-1 脑脊液的常规检验93

1.7-1.1 理学检验93

1.7-1.2 蛋白质定性试验(潘氏试验)94

1.7-1.3 葡萄糖半定量试验94

1.7-1.4 脑脊液的显微镜检查95

1.7-2 脑脊液蛋白定量96

1.7-3 脑脊液胶体乳香试验98

1.7-4 浆膜腔积液检验99

1.7-5 关节液检验102

1.7-6 囊肿穿刺液检验104

1.7-7 胃液的检验104

1.7-7.1 胃酸分泌量测定104

1.7-7.2 乳酸定性试验106

1.7-7.3 胃液pH值测定106

1.7-8 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107

1.7-8.1 理学检验107

1.7-8.2 显微镜检查108

1.7-9 羊水泡沫试验109

1.7-10 精液检验110

1.7-10.1 精子活动率110

1.7-10.2 精子活动力110

1.7-10.3 精子形态110

1.7-10.4 精子计数111

1.7-10.5 精子运动时间测定112

1.7-10.6 精子爬高试验112

1.7-11 前列腺液检验113

1.7-12 阴道分泌物检验114

1.7-13 痰液检验115

1.8 骨髓细胞检查117

1.8-1 骨髓血细胞118

1.8-2 骨髓细胞检查方法122

1.8-3 常用血细胞化学染色126

1.8-3.1 过氧化物酶染色126

1.8-3.2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127

1.8-3.3 铁粒染色128

1.8-4 常见血液病的血象和骨髓象特点129

1.9 脱落细胞检验136

1.9-1 脱落细胞检验技术136

1.9-2 恶性肿瘤细胞的一般形态特征140

1.9-3 各系统恶性肿瘤细胞的特点143

1.9-4 其他穿刺细胞检验151

2.临床化学检验158

2.1 糖类及其代谢产物测定158

2.1-1 血清、脑脊液、尿液中葡萄糖测定158

2.1-2 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161

2.1-3 血浆乳酸微量比色测定163

2.1-4 尿液酸性粘多糖测定165

2.2 蛋白质测定166

2.2-1 血清总蛋白测定166

2.2-2 血清白蛋白测定168

2.2-3 血清粘蛋白测定171

2.2-4 血清酸溶性蛋白测定174

2.2-5 糖化血清蛋白测定176

2.2-6 血清蛋白电泳177

2.2-7 尿液蛋白电泳185

2.2-8 血清前白蛋白比浊测定187

2.2-9 尿液、脑脊液蛋白测定189

2.2-10 血浆纤维蛋白原比浊测定192

2.3 氨基酸及其代谢产物测定194

2.3-1 血清尿素氮酶法测定194

2.3-2 血清肌酐、尿液肌酐测定197

2.3-3 尿液肌酸测定200

2.3-4 尿液5-羟吲哚醋酸(5-HIAA)测定205

2.3-5 血清、尿液尿酸测定205

2.4-1 血清总胆固醇酶法测定208

2.4 脂类测定208

2.4-2 血清甘油三酯酶法测定211

2.4-3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213

2.4-4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其亚组分测定215

2.4-5 血清脂蛋白-X定量测定218

2.5 无机离子测定220

2.5-1 血清、尿液钾钠测定—火焰光度法220

2.5-2 血清、脑脊液、尿液氯化物测定224

2.5-3 血清、尿液钙的测定227

2.5-4 血清、尿液磷的测定231

2.5-5 血清镁的测定233

2.5-6 血清铁及总铁结合力测定235

2.5-7 阴离子隙及其应用239

2.6 血红蛋白及其衍生物测定243

2.6-1 血清游离血红蛋白测定243

2.6-2 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微量测定244

2.7 血液气体分析及pH测定247

2.7-1 血清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247

2.7-2 血液气体分析及pH测定249

2.8 血清酶类测定262

2.8-1 谷丙转氨酶(ALT,GPT)测定262

2.8-2 谷草转氨酶(AST,GOT)测定268

2.8-3 谷草转氨酶线粒体同工酶(m-AST)化学抑制测定269

2.8-4 乳酸脱氢酶(LDH)测定271

2.8-5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测定275

2.8-6 肌酸激酶(CK)不除蛋白测定279

2.8-7 碱性磷酸酶(ALP)测定282

2.8-8 酸性磷酸酶(ACP)测定286

2.8-9 γ-谷氨酰基转肽酶(γ-GT)测定287

2.8-10 5′-核苷酸酶(5′-NT)不除蛋白测定291

2.8-11 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定293

2.8-12 腺苷脱氨酶(ADA)测定296

2.8-13 淀粉酶(AMY)测定298

2.8-14 铜氧化酶测定301

2.8-15 胆碱酯酶纸片测定303

2.9-1.1 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测定(改良J-G法)305

2.9 肝功能试验305

2.9-1.2 总胆红素测定(双波长法)311

2.9-2 麝香草酚浊度试验(TTT)313

2.9-3 吲哚氰绿(ICG)试验316

2.9-4 血氨测定318

2.9-5 自家凝血活酶、凝血酶原时间改良测定320

2.10 激素测定323

2.10-1 尿液17羟类固醇测定323

2.10-2 尿液17酮类固醇测定326

2.10-3 尿液VMA快速测定329

2.10-4 尿液雌三醇测定332

3.1 基本染色法336

3.1-1 革蓝染色法336

3.1-2 抗酸染色法337

3.1-3 鞭毛染色法338

3.1-4 芽胞染色法339

3.1-5 极体染色法339

3.2 常用分离培养基340

3.2-1 肉(心)浸液培养基340

3.1-6 墨汁荚膜染色法340

3.2-2 内膏汤培养基341

3.2-3 肝浸液培养基341

3.2-4 血液培养基342

3.2-5 革兰阴性杆菌增菌培养基343

3.2-6 硫乙醇酸钠液体培养基343

3.2-7 碱性蛋白胨水344

3.2-8 副溶血性弧菌增菌液345

3.2-9 酸性液体培养基345

3.2-10 活性炭酵母琼脂培养基(CYE琼脂)347

3.2-11 F-G(Feeley-Gorman)培养基347

3.2-12 柯索夫培养基347

3.2-13 营养琼脂348

3.2-14 药敏试验用(M-H)琼脂348

3.2-15 血平板培养基348

3.2-16 巧克力平板培养基349

3.2-17 SS平板培养基350

3.2-18 中国蓝平板培养基350

3.2-19 碱性胆盐(AB)培养基351

3.2-20 罗-琴氏固体培养基(改良法)351

3.2-21 吕氏血清培养基352

3.2-22 TTC-沙保弱培养基353

3.2-23 副溶血性弧菌选择性培养基353

3.3 生化试验354

3.3-1 触酶(过氧化氢酶)试验354

3.2-24 亚碲酸钾血液培养基354

3.3-3 血浆凝固酶试验355

3.3-2 氧化酶试验355

3.3-4 DNA酶试验356

3.3-5 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357

3.3-6 氨基酸脱羧酶试验357

3.3-7 ONPG(β-半乳糖苷酶)试验358

3.3-8 尿素酶试验359

3.3-9 糖类发酵试验360

3.3-10 氧化发酵(O-F)试验361

3.3-11 葡萄糖酸盐试验362

3.3-12 七叶苷试验362

3.3-13 胆汁七叶苷试验363

3.3-14 多糖合成试验364

3.3-15 明胶液化试验364

3.3-16 三糖铁试验365

3.3-17 吲哚快速试验366

3.临床微生物学检验366

3.3-18 甲基红试验367

3.3-19 动力、靛基质、尿素酶(MIU)联合试验368

3.3-20 硫化氢试验368

3.3-21 硝酸盐还原试验369

3.3-22 马尿酸钠水解试验370

3.3-23 枸橼酸盐生长试验371

3.3-24 卫星生长试验371

3.3-26 Optochin敏感试验372

3.3-25 胆汁(胆盐)溶菌试验372

3.3-27 厚膜孢子生长试验373

3.4 临床标本细菌培养的处理374

3.4-1 血液及骨髓标本细菌培养的处理376

3.4-2 粪便标本细菌培养的处理376

3.4-3 尿液标本细菌培养的处理378

3.4-4 脑脊液标本细菌培养的处理380

3.4-5 痰液及支气管分泌物细菌培养的处理382

3.4-6 穿刺液标本细菌培养的处理383

3.4-7 创伤脓液标本细菌培养的处理384

3.4-9 生殖器官标本细菌培养的处理387

3.4-8 眼、耳、鼻、喉标本细菌培养的处理387

3.4-10 空气中细菌培养的处理389

3.5 常见病原菌鉴定提要390

3.5-1 细菌鉴定工作的基本原则390

3.5-2 葡萄球菌属鉴定392

3.5-3 链球菌属鉴定395

3.5-4 奈瑟菌属鉴定399

3.5-5 卡他布兰汉菌属鉴定401

3.5-6 嗜血杆菌属鉴定402

3.5-7 军团菌属鉴定405

3.5-8 棒状杆菌属鉴定407

3.5-9 奴卡菌属鉴定409

3.5-10 产单核李斯特菌鉴定412

3.5-11 肠杆菌科鉴定413

3.5-12 弧菌属鉴定430

3.5-13 气单胞菌属鉴定434

3.5-14 邻单胞菌属鉴定437

3.5-15 弯曲菌属鉴定438

3.5-16 非发酵菌初步分群鉴定441

3.5-17 假单胞菌属鉴定443

3.5-18 黄杆菌属鉴定447

3.5-19 产碱杆菌属鉴定449

3.5-20 不动杆菌属鉴定451

3.5-21 摩拉菌属鉴定452

3.5-22 革兰阳性厌氧球菌鉴定454

3.5-23 韦荣球菌属鉴定456

3.5-24 革兰阴性厌氧无芽胞杆菌鉴定457

3.5-25 革兰阳性厌氧芽胞杆菌鉴定462

3.5-26 念珠菌属鉴定464

3.5-27 隐球菌属鉴定467

3.5-28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469

3.5-29 细菌编码鉴定473

4.临床免疫学检验477

4.1 沉淀试验477

4.1-1 琼脂单向扩散法477

4.1-2 对流免疫电泳法483

4.1-3 火箭免疫电泳法485

4.2-1 间接血凝试验488

4.2 凝集反应488

4.2-2 胶乳凝集反应492

4.3 酶免疫技术492

4.3-1 双抗体夹心法493

4.3-2 竞争法497

4.4 细胞免疫功能测定499

4.4-1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499

4.4-2 酸性α-醋酸酯酶测定502

4.4-3 B细胞花环试验504

4.5 免疫比浊技术506

4.5-1 速率散射浊度测定技术506

4.5-2 免疫球蛋白测定507

4.5-3 补体成分C3测定509

4.5-4 补体成分C4测定510

4.5-5 血清运铁蛋白测定512

4.5-6 血清α2-巨球蛋白测定513

4.5-7 血清载脂蛋白A-I及B的免疫比浊测定514

4.5-8 血清胎儿甲种球蛋白(AFP)测定519

4.5-9 血清C-反应蛋白(CRP)测定519

4.5-10 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检测520

4.6 传染病的免疫学检验521

4.6-1 肥达凝集反应521

4.6-2 外裴凝集反应524

4.6-3 寒冷凝集试验525

4.6-4 嗜异性凝集试验526

4.6-5 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测定528

4.6-6 梅毒血清学检查529

4.6-7 艾滋病免疫学检查531

4.6-8 轮状病毒抗原的检测(乳胶凝集试验)534

4.6-9 乙型脑炎病毒抗体的检测534

4.6-10 吸虫病的免疫学检查535

4.6-11 内毒素血症的检查(鲎试验)537

4.7 自身抗体检测539

4.7-1 类风湿因子测定539

4.7-2 抗核抗体测定540

4.7-3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检测541

4.7-4 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检测542

4.7-5 抗精子抗体测定(精子凝集试验)543

4.8 肿瘤的免疫诊断544

4.8-1 癌胚抗原(CEA)测定(酶免疫法)544

4.8-2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546

4.8-3 铁蛋白测定547

4.8-4 EB病毒抗体测定549

5.临床检验质量控制551

5.1 检验科全面质量管理551

5.1-1 实验技术管理551

5.1-3 专业培训552

5.1-2 信息管理552

5.2 临床基础检验质量控制553

5.3 临床化学检验质量控制554

5.3-1 临床化学全面质量控制554

5.3-2 实验室误差和有关的基本概念555

5.3-3 临床化学检验室内质量控制558

5.3-4 临床化学检验室间质量评价563

5.3-5 临床化学检验目标质控与VI值简化计算566

5.3-6 临床化学检验质量控制的有关问题569

5.4 临床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573

5.5-1 室内质量控制要点575

5.5 临床细菌学检验质量控制575

5.5-2 室间质量评价577

6.附录578

6.1 临床化学自动分析法概述578

6.1-1 自动分析仪579

6.1-2 自动分析法581

6.2 常用检验项目的医学决定水平583

6.2-1 电解质583

6.2-2 代谢产物587

6.2-3 蛋白质和酶591

6.2-4 血液学试验596

6.2-5 其他601

6.3 常用英汉医学检验缩略语6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