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剑桥欧洲经济史 第7卷 工业经济:资本、劳动力和企业 上 英国、法国、德国和斯堪的纳维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剑桥欧洲经济史 第7卷 工业经济:资本、劳动力和企业 上 英国、法国、德国和斯堪的纳维亚](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0863356.jpg)
- 彼得·马赛厄斯(Peter Mathias),M.M.波斯坦(M.M.Postan)主编;徐强,李军,马宏生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750582891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977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1011页
- 主题词:经济史-欧洲;工业经济-经济史-欧洲-19世纪~20世纪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剑桥欧洲经济史 第7卷 工业经济:资本、劳动力和企业 上 英国、法国、德国和斯堪的纳维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表目1
图目1
第一章 导言:对增长的投入 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罗伯特·M·索洛(Robert M.Solow)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彼得·特明(Peter Temin)1
1.11
1.26
1.310
1.417
1.522
不列颠28
第二章 大不列颠的资本形成 剑桥大学克莱尔学院政治经济学讲师兼研究员C.H.范斯坦(Feinstein)28
2.1 合理性问题28
2.2 现有估数30
表1 波拉德提出的1770~1835年间大不列颠资本形成总额的大致数量32
不列颠32
表目32
表3 1830~1835年间国内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迪恩估数与波拉德估数比较(年平均数)33
表2 波拉德提出的1770~1835年间大不列颠国内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大致数量33
表4 1688~1863年间当时人士对国民财富的估算35
2.3 概念与价格36
表5 1760~1860年间价格指数(1851~1860年间平均值=100)40
2.4 资料来源与估算方法41
表6 以不变价格估算大不列颠1761~1860年间国内固定资本形成总额(1851~1860年价格,年平均数,每10年为一计算期)42
表7 以现价估算1761~1860年间大不列颠国内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年平均数,10年为一平均期)43
表8 1760~1860年间大不列颠国内可再生总固定资本存量(以1851~1860年重置成本不变价格计算)43
2.4.1 住宅44
表9 1791~1850年间房屋建设与砖块产量之间的关系47
表10 1860年基于年度价值分类的房屋平均成本(1851~1860年价格)48
2.4.2 公共建筑物与公用工程51
2.4.3 农业52
表11 1761~1860年间大不列颠农场建筑、改进设备等农业固定资本形成(年平均数)54
2.4.4 工商业建筑56
2.4.5 制造业和建筑业中的机器、设备等59
表12 1860年大不列颠纺织行业固定资本状况60
表13 1860年大不列颠制造业中的机器和设备存量62
2.4.6 采矿和采石业64
2.4.7 煤气和水65
2.4.8 铁路66
2.4.9 公路和桥梁66
2.4.10 四轮马车和四轮大马车70
2.4.11 运河和水路71
2.4.13 轮船73
2.4.12 码头和港口73
2.5 流动资本、海外资产与土地76
2.5.1 非农货物存量78
表14 1760~1860年间的非农场货物存量80
表15 1760~1860年间大不列颠流动资本、海外资产、硬币和金银条以及土地存量的估数(1760~1860年价格)80
表16 1761~1860年间资本货物存量、年增量及海外净投资(每10年平均数,现价和不变价格)81
2.5.2 农产品、牲畜和马81
2.5.3 海外净资产拥有量85
2.5.4 金、银币和金银条86
2.5.5 农场用地(包括林地与农场)87
2.5.6 其他土地88
2.6 与其他估数的比较89
表17 1770~1835年间大不列颠总固定资本形成:范斯坦估数、波拉德估数比较(年平均数,现价)90
表18 1830~1835年间的固定资本形成:范斯坦估数、波拉德估数、迪恩估数比较(年平均数,现价)91
表19 1831~1860年间固定资本形成:范斯坦估数与迪恩估数比较(年平均数,每10年期平均,现价)92
表21 1856~1860年间固定资本形成:按资产类型分类,范斯坦前后所作估数比较(年平均数,现价)93
表20 1851~1860年固定资本形成的部门分类:范斯坦估数、迪恩估数比较(年平均数,每10年为1平均期,现价)93
表22 1860年总资本存量:范斯坦前后所作估数比较(以重置成本计算)96
表23 1860年大不列颠国民资本:范斯坦估数、吉芬估数比较97
2.7 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99
表24 1760~1860年间大不列颠总资本存量的绝对水平与增长率100
表25 1760~1860年间大不列颠资本、人口和产出的绝对水平与增长率101
表26 1760~1860年间大不列颠的要素投入、产出和全要素生产率103
表27 1760~1860年间按资产类型和部门划分的国民财富构成105
表28 1760~1860年间的投资与国内产出(年平均数)108
表29 1761~1850年间投资结构分析110
附录:1860年建筑物的数目与总年金价值111
表30 1860年大不列颠房屋数量112
表31 1860年大不列颠建筑物总年值113
第三章 大不列颠的劳动力状况 谢菲尔德大学经济史学教授悉尼·波拉德(Sidney Pollard)114
3.1 工业革命:劳动力市场的经济模型114
3.2 人口增长与人口迁移126
3.3 运动与反向运动139
3.4 四个典型行业的案例研究156
表32 1841年8户样本家庭的规模和收入159
表33 1810~1850年间棉纺工人与建筑工人的工资(1900=100)164
表34 1751~1851年间农业部门人口的向外转移171
3.5 劳动力市场所受的经济与非经济影响180
3.6 生活水平的变迁194
3.7 1850年之后的一个世纪198
表35 1870~1950年间工资和挣工资者所占份额203
表36 1860~1968年间国民总收入与GNP的分配204
表37 1910~1963年间GDP分配205
表38 1871~1959年间工资—收入比率(年度平均)205
表39 1850~1966年间实际工资指数206
第四章 大不列颠的工业企业家与企业管理 阿伯丁大学经济史学教授彼得·L·佩恩(PeterL.Payne)216
4.1 引言216
4.2 工业革命:1790~1830年219
4.2.1 企业家起源及其行为动机219
4.2.2 企业家功能及其所需素质223
4.2.3 企业的组织结构236
4.3 下一个五十年238
4.3.1 规模、结构与控制权240
4.3.2 企业家所需素质244
4.4 1870~1914年:问题严重的时期?251
4.4.1 企业管理结构251
4.4.2 关于这个时期企业家绩效的评价262
表40 1880~1918年间发生的企业大并购:按类型分析262
4.5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269
4.5.1 制度变迁与企业家定位269
4.5.2 企业家实绩:初步评价276
4.6.1 并购与集中283
4.6 最新发展:1945~1970年283
表41 1954~1968年间制造业、销售业和服务业的上市公司进行的兼并285
4.6.2 所有权与控制权286
表43 1935~1970年间100家最大制造企业所占的净产出比例286
表42 1935~1974年间制造业集中度的平均水平286
4.6.3 内部组织与管理293
4.6.4 管理者控制的可能含义295
4.6.5 1945年后的几点观察297
法国302
第五章 1820~1930年间法国的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 巴黎大学(南泰尔)经济史学教授莫里斯·莱维—勒布瓦耶(Maurice Lévy-Leboyer)302
5.1 概要302
表44 关于法国资本形成占国民产值的百分比估数305
法国305
5.2 基础设施投资310
图1 1820~1935年间以总投资占国民产值百分比来衡量的法国资本形成水平311
图目311
表45 1810~1938年间资本投资与国民产值(10年期年平均数)312
表46 1820~1938年间各投资周期的振荡幅度与持续时间314
图2 1820~1935年间法国人口与总资本形成315
5.2.1 建筑业316
5.2.2 公共工程部门321
图3 1815~1913年间法国基础设施与建筑业年度支出(百万美元,当年价)323
表47 1815~1913年间每年基础设施与建筑业的年度总支出(百万法郎,当年价)323
表48 1872~1932年间用于国债利息和公共工程建设的公共支出325
5.2.3 过剩的生产能力328
表49 1850~1929年间基础工业的投资利润和投资数量330
图4 1850~1913年间法国铁路部门生产率指数(1913年=100为基期)332
表50 1855~1913年间铁路部门的投入、产出与全要素生产率(以1908~1913年=100为基年)336
图5 1820~1938年间法国生产与国内投资指数(1908~1912年=100为基期)338
5.3 工业投资339
表51 1898年工业资本的部门分布345
表52 1892~1911年间股票交易所上市情况347
附录348
表53 1815~1913年间原材料与设备价格指数(基期1908~1912年=100)351
附录1 数据系列的组成352
表54 1815~1914年间固定资本投资(当年价,年平均数)355
表55 1825~1913年间成套与非成套设备投资:数量指数(年平均数,以1908~1912年=100为基期)359
附录2 总指数系列360
表56 1815~1934年间资本形成主要组成部分概要(年平均数,当年价)364
表57 1790~1910年间法国国民产值的估数365
表58 1825~1934年间产出指数(年平均数,以1908~1912年=100为基期)367
表59 1855~1913年间铁路部门的投入与产出(年平均数,以1913年=100为基期)368
表60 1820~1913年间产出与固定资本投资:总量指数(以1908~1912年=100为基期)368
6.1 引言372
第六章 大革命以来法国经济中的劳动力状况 里昂大学当代史讲师伊夫·勒坎(Yves Lequin)372
6.2.1 自然增长的弱化373
6.2 停滞的19世纪?373
表61 1817~1913年间人口出生时的生命预期值376
6.2.2 对移民的呼唤376
表62 1911年法国居民与移民适宜工作人口年龄分布379
6.2.3 不断扩张的劳工队伍380
表63 1776~1911年间高低年龄组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380
6.2.4 一个由小农组成的国度吗?381
表64 1776~1911年间的总人口与潜在的适宜工作人口381
表65 1856年与1876年的人口部门分布383
表66 1881~1911年间适宜工作人口的部门分布384
6.2.5 劳动力的文化与资质要求388
表67 1832~1881年间5~14岁儿童的入学情况390
6.3.1 法国人口危机399
6.3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不稳定状态399
6.3.2 大规模和有组织的移民401
6.3.3 适宜工作人口的变化404
表69 1921~1936年间两性就业率406
表68 1911~1936年间适宜工作人口406
表70 1921~1936年间男女适宜工作人口的部门分布407
表71 1921~1936年间主要工业部门用工状况407
6.3.4 职业培训问题409
表72 1931年10岁以上的文盲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410
6.4.1 劳动力的重组414
6.4 新法国:工业化时代的姗姗来迟414
表73 1962年和1968年永久居留的外国工人总数中不同国籍者所占比重418
表74 1946~1965年间总人口的年龄分布422
6.4.2 工业化完成后法国的人口状况422
表75 1954~1968年间适宜工作人口的平均工作周期423
表76 1946~1968年间就业状况(以基期1946年指数值为100作基准)424
表77 1946~1968年间适宜工作人口的部门分布424
6.4.3 “学校爆炸”及其后果426
6.5 结论429
第七章 19世纪法国的企业家和企业管理 巴黎大学(索邦)历史学教授克洛德·弗朗(Claude Fohlen)432
7.1 背景432
7.2 法国企业结构438
7.3 企业规模446
7.4 工业企业融资452
7.5 企业管理466
7.6 结论473
德国476
第八章 19世纪德国的资本形成 明斯特大学社会经济史学教授R.H.蒂利(Tilly)476
8.1 引言476
德国484
表78 1850~1913年间德国经济增长率484
8.2 农业资本形成485
8.2.1 1815~1850年间的普鲁士农业486
投入情况(1913年不变价)488
表79 1816~1864年间普鲁士主要农业作物的产值与种子488
表80 1816~1849年间普鲁士农作物的产量与种子再投资情况(1913年不变价)489
表81 1816~1858年间普鲁士的家畜价值、动物产量以及饲养成本490
表82 1816~1849年间普鲁士农业的资本存量(当年价)491
表83 1816~1849年间普鲁士农业总产值(1913年不变价)492
表84 1816~1849年间普鲁士农业增加值(1913年不变价)494
8.2.2 1850~1913年间的德国农业495
表85 1816~1849年间普鲁士农业部门的年均净投资(1913年不变价)495
表86 1850~1913年间德国农业的年均净投资(1913年不变价)495
表87 1850~1913年间德国农业的年均总产值与饲料一种子投资496
图6 1850~1913年间德国的农业投资及其构成(1913年价)497
8.3 建筑业投资498
8.3.1 1816年至19世纪50年代的普鲁士499
表88 1850~1913年间德国建筑业年均投资(1913年不变价)499
表89 1800~1867年间普鲁士建筑物火灾保险值(当年价)500
表90 1816~1858年间普鲁士建筑投资的估值502
表91 1816~1858年间普鲁士资本化租金价值与建筑资本估数504
表92 1800~1858年间普鲁士建筑资本与净投资估数505
8.3.2 建筑的部门分布506
表93 1816~1858年间普鲁士建筑资本的价值和结构508
8.3.3 1850年以前德国的建筑资本509
表94 1830~1850年间德国建筑资本的估数509
8.3.4 关于建筑投资的解释510
图7 1852~1912年间德国非农住宅投资(1913年价)及建筑成本512
8.4 社会超前资本投资512
8.4.1 普通与专用公路514
表95 普鲁士公路网长度(公里数)515
8.4.2 水路516
表96 1817~1853年间普鲁士普通道路与公路年均投资516
表97 1816~1850年间普鲁士的航道投资(当年价)517
8.4.3 铁路518
表98 1840~1860年间普鲁士铁路投资521
8.4.4 1850~1913年间德国的交通设施投资522
表99 1835~1850年间德国铁路资本形成522
8.5 工业资本形成523
表100 1850~1913年间德国交通设施投资(1913年不变价)523
表101 1804~1847年间普鲁士12种商品年度工业价值估数525
表102 1804~1847年间普鲁士若干工业品的产值(1913年不变价)527
表103 1850~1913年间德国若干工业部门的生产指数(以1850年为基年,其相应指数值为100)528
表104 1820~1852年间德国纺织工业资本存量(当年价)528
表105 1830~1852年间普鲁士纺织业资本存量与年产值529
表106 1830~1852年间普鲁士工业资本存量估数531
表107 1830~1852年间普鲁士样本行业年均投资数532
表108 1816~1849年间普鲁士年均净投资(1913年不变价)532
8.6 小结532
附录535
表109 1816~1861年间普鲁士耕地面积:按主要作物划分536
表110 1816~1849年间每公顷耕地的种子投入537
表111 1816~1858年间普鲁士饲料作物产量538
表112 1816~1861年间普鲁士的草料产量538
表113 1816~1858年间普鲁士动物产品生产539
表114 1816~1858年间普鲁士动物产品总值540
表115 1816~1849年间普鲁士农业总产值与净产值(1913年不变价)541
表116 1816~1867年间普鲁士建筑物数量542
表117 1817~1853年间普鲁士普通道路与公路年均投资543
表118 根据加多尔数据测算的1816~1853年间普鲁士普通道路与公路年均投资543
表119 1820~1852年间德国纺织业资本存量543
表120 1830~1852年间普鲁士纺织业资本存量544
表121 关于1830~1855年间普鲁士采煤业蒸汽动力与资本存量的年度估数545
表122 1804~1852年间普鲁士若干行业的资本存量、总产值与折旧费用546
表123 1851~1892年间鲁尔地区资本存量与蒸汽动力情况546
表124 1817~1858年间普鲁士和德国的人口状况548
9.1 劳动力的规模与结构549
第九章 德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劳动力科克大学学院现代史学教授J.J.李(Lee)549
表126 1834年、1890年萨克森地区人口年龄结构551
表125 1852~1939年间德国人口年龄结构551
表127 1882~1925年间人口的劳动参与率552
表128 1913年、1925年的人口与劳动力规模552
表129 1907年、1925年各特定年龄人口的劳动参与率553
表131 1852~1939年间劳动力部门分布情况553
表130 1882~1939年间总劳动力中女性所占比例553
表132 1846~1939年间工业劳动力的部门分布情况554
表133 1849~1939年间第三产业内部的劳动力分布554
表134 1933年男性劳动力的技能分布555
表135 1914~1933年间机械工业工人的技能结构556
表136 1882~1939年间白领与蓝领工人人数557
9.2 劳动力的招募557
9.3 劳动力的培训564
9.4 劳动力的调整与适应573
9.5 劳动者收入与劳动生产率589
9.6 工会593
9.7 工资601
9.7.1 工资差别601
9.7.2 工资支付方式604
9.8 工作时间与工作条件606
9.9 结束语614
第十章 德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企业家与管理者 比勒费尔德大学历史学教授于尔根·科卡(Jurgen Kocka)618
10.1 概念与范围618
10.2 前提条件627
10.2.1 “行会成员—外包制度—制造厂”的演变627
10.2.2 作为工业革命企业家先驱的制造厂企业家631
10.2.3 两个时期企业与企业家之间的连续性问题641
10.2.4 若干社会与文化因素646
10.3 工业革命中的企业家与管理者653
10.3.1 经济背景与职业模式653
表137 在柏林的企业家之中继承人与创建者所占比例669
10.3.2 动机与资质670
表138 莱茵兰与威斯特伐利亚两地企业家的受教育状况681
10.3.3 企业家与管理者绩效:存在问题、解决方式以及不足之处682
10.4 大企业的兴起与有组织的资本主义709
10.4.1 规模扩张与产品多样化710
10.4.2 卡特尔与企业协会719
10.4.3 银行与工业723
10.4.4 科学重要性的增加729
10.4.5 系统管理的兴起及其局限性734
10.4.6 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受薪企业家740
10.4.7 不断变动的企业家模式749
斯堪的纳维亚756
第十一章 19世纪与20世纪斯堪的纳维亚诸国的资本与劳动力 乌普萨拉大学经济史学教授K.G.希尔德布兰德(Hildebrand)756
11.1 发展过程756
11.2.1 劳动、资本与农业环境763
11.2 工业化时期:1850~1914年763
11.2.2 工业劳动力766
斯堪的纳维亚766
表139 1850~1910年间瑞典、丹麦与挪威的适宜工作人口(15~64岁)766
11.2.3 投资770
表140 1866~1915年间瑞典固定资产总投资的部门分布771
表141 一个瑞典工业企业的长期信贷类型777
11.2.4 资本—劳动之间的关系780
11.3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两次大战之间的时期782
11.3.1 劳动782
11.3.2 投资785
11.4 当代:1945~1970年788
11.5 芬兰791
编者注797
参考书目797
第二章797
第三章800
第四章808
第五章820
第六章822
第七章827
第八章829
第九章832
第十章838
第十一章846
索引850
译后记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