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番薯藤系两岸情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番薯藤系两岸情
  • 何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台海出版社
  • ISBN:7801412729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96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13页
  • 主题词:散文(地点: 中国 年代: 现代) 散文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番薯藤系两岸情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前言1

亲 情3

悲、欢、离、聚话我家——一个台湾人家庭的故事3

从对垒到重聚——忆二舅罗文浩37

话别小毛45

别离、重聚到永诀——痛悼二弟张光直50

表姐弟的音函往还64

人美、心美、文章更美67

——在“林海音追思会”上的发言67

乡 情73

两代人的望月思乡73

春节有感76

大陆台湾老兵思乡曲79

隔海望乡思亲曲(歌词)——为大陆台湾老兵而作83

“血浓于水”的亲情代代传84

幸会诗人陈千武87

“您回来了!”90

“他时归去后,极目故园秋”93

园了半个世纪返乡梦的台湾之行98

家乡的莲雾107

沉尸之冤何日申?111

为何离去匆匆?——悼老友庄德润114

苏老伯,请您慢慢走!117

——怀念董克兄120

“卒岁犹恐难归根,万语千言尽东流”120

深切悼念戴国辉先生124

宝岛碧霞127

两岸情143

两岸统一会给台胞带来什么?143

略论彭明敏教授的“命运共同体”146

时事短评选辑152

台湾学者“梦想”周年感言152

王永庆先生的烦恼154

既惧“民逼”,何不主动?156

作茧自缚的“警戒线”158

台湾当局改弦易辄此其时矣160

从选举看台湾的“民主”162

“两国论”包藏祸心164

打“民意”牌,掩盖不了李登辉的阴谋166

小议“棋子”168

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170

“悲情”,“悲情”,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172

抱憾而去的“英子”174

李登辉与“枯骨复生”176

“以武谋独”将给台湾带来无穷灾祸178

也谈“台湾正名运动”180

“图穷匕见”的台独“两国论”182

黔驴之技184

如此“拼经济”必输无疑186

拒绝“三通”,欲意何为?188

“两岸乡亲一夕谈”选辑190

郝柏村下台前后190

综论台湾政局193

回旧周年话香港195

闲话“戒急用忍”198

陈水扁“路在何方”?200

台胞痛斥“放独风波”202

对《救救台湾》一文中几个问题的看法204

与《康熙粉碎“台独”》一文作者商榷209

文缘情217

从白话新诗的崛起看台湾新文学运动217

对厘清台湾新文学运动一些问题的思考236

父亲遗作寻访记略244

赖和先生与先父张我军249

喜迎《乱都之恋》归来253

六十年前北京——台湾一座“桥”:255

读《少年台湾》创刊号255

张我军与“新野社”258

喜读《两地》,遥念海音262

快起飞吧,那连结两地的喷射机265

林海音还乡记268

林海音访中国现代文学馆272

情系两岸的作家276

林海音的两岸观279

暴风雨到来之前——读吕赫若的小说《冬夜》283

——纪念许寿裳殉难50周年291

斩不断的两岸民族文化血缘291

黄春明小说的时代特色296

重读《莎哟娜啦·再见》304

萧乾——卓越的两岸文化交流先行者307

初读《台湾新文学思潮史纲》311

乡史钩沉317

简大狮血泪剖心迹317

历史的见证:《南国哀歌》319

台胞在孙中山先生逝世前后324

“嫡系同胞,相濡以沫”327

——纪念《勿忘台湾》出版70周年327

辛亥革命与台湾330

——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336

“五四,与我们同在!”336

“五四”运动的先驱者——台胞许地山338

“西望神州点点星”——读台胞李伟光先生遗诗340

吕赫若与陈文彬343

一幅令人难忘的血缘亲情图348

臧克家写诗声援台湾“二·二八”起义350

台湾人在北京353

清代京、台两地缘——纪念北京台湾会馆建成百年364

负笈京师的台湾郎370

老北京的“番薯人”380

——记林海音青少年时代的人和事380

从《乡音》回溯《新台湾》39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