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当代社会史 第5卷 1992-2008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当代社会史 第5卷 1992-2008](https://www.shukui.net/cover/58/30090852.jpg)
- 张静如主编;赵朝峰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55611253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595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609页
- 主题词:社会发展史-中国-1992~2008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当代社会史 第5卷 1992-2008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经济1
第一节 经济体制和经济总况1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1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3
三 经济总况6
第二节 工业21
一 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21
二 工业化成就22
第三节 农业36
一 农业政策36
二 农业生产概况44
第四节 国内外商贸54
一 国内商贸54
二 对外贸易60
第五节 金融业73
一 金融体制改革73
二 金融业状况78
第二章 政治89
第一节 政党89
一 中国共产党89
二 中国的参政党101
第二节 国家机构118
一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18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30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31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139
五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143
六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145
第三节 外交154
一 1992年以来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154
二 1992年以来中国外交的成就155
第三章 交通和电信160
第一节 交通160
一 关于交通的政策160
二 交通状况163
第二节 邮电通信业179
一 邮政179
二 电信188
第四章 教育与科技198
第一节 教育事业198
一 教育法制建设198
二 教育改革201
三 各级各类教育215
四 师资队伍236
第二节 科技事业244
一 科技体制改革244
二 科技发展成果246
第五章 文化、体育和卫生261
第一节 文化事业261
一 1992年以来的文化体制改革261
二 文化事业的繁荣264
第二节 体育事业299
一 群众体育299
二 竞技体育304
三 体育产业308
第三节 卫生事业310
一 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卫生资源总量增加、结构优化310
二 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医疗服务利用增加316
三 居民健康状况进一步改善321
第六章 社会事业325
第一节 社会组织325
一 1992年以来中国社会组织变化的背景325
二 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和社会作用332
第二节 社会保障342
一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342
二 中国社会保障的状况353
第三节 社会问题388
一 人口问题388
二 社会治安和犯罪问题394
三 环境生态问题397
四 收入分配差距问题404
第七章 社会生活和习俗414
第一节 劳动生活414
一 1992年以来中国就业政策的发展414
二 职业种类多样化418
三 就业方式多元化421
第二节 日常生活423
一 衣:由穿暖到绮丽多彩、个性化423
二 食:由吃得饱到吃得好、吃得方便425
三 住:由拥挤到舒适宽敞427
四 交通和通信:方便快捷436
五 用:由物资紧缺到琳琅满目443
六 文化休闲、娱乐和旅游446
第三节 社会习俗454
一 节日习俗454
二 婚俗459
三 丧俗461
第八章 阶级与阶层466
第一节 社会阶层的变化466
一 中国原有的阶级、阶层变化情况466
二 中国新社会阶层的状况479
三 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分化的原因489
第二节 阶层变化对政治的影响498
一 阶层分化对中国政治发展的积极影响498
二 阶层分化对中国政治发展的严峻挑战501
第九章 家庭506
第一节 家庭结构类型506
一 家庭户规模不断缩小506
二 家庭类型多样化510
第二节 家庭功能515
一 家庭生产功能的外化与部分回归515
二 消费功能多元化517
三 生育功能逐步削弱,性爱功能开始加强518
四 养老功能弱化、外化,形成分而不离的养老方式519
五 抚幼、教育功能地位升高520
六 家庭的情感功能加强527
第三节 家庭观念528
一 择偶观的转变528
二 生育观的更新530
三 性观念的多元534
四 离婚观的转变537
五 家庭关系趋向平等化540
第十章 社会意识546
第一节 社会心理546
一 社会心理变化背景546
二 社会心理变化情况547
第二节 意识形态574
一 邓小平理论574
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578
三 科学发展观584
主要参考文献591
后记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