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脉图诊断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临床脉图诊断学
  • 何素荣,刘世斌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1577787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88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507页
  • 主题词:心血管流体动力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临床脉图诊断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脉搏血流动力学基础知识1

第一节 脉搏血流动力学的基本概念1

第二节 临床无创性心功能检查的回顾3

一、多普勒血流超声3

二、放射性核素心血管造影3

三、心电机械图4

四、阻抗心动图及阻抗微分图4

五、其他无创性心功能检查5

第三节 脉搏图像标志点6

第四节 脉搏图像标志点的判别8

二、标志点的判定9

一、操作程序9

三、关于计算机自动定点问题10

第五节 脉搏图像标志点的证明14

一、人体检测对照14

二、动物实验证明15

第二章 脉图参数的临床意义16

第一节 脉图参数的基本概念16

一、心房参数16

二、心肌力能参数17

三、心脏功率参数18

四、收缩时间间期18

五、心脏输出量参数19

六、血容量参数19

七、动脉压力参数20

八、输运系数21

九、反映左心室-动脉间平衡关系的参数22

十、反映心脏前负荷的参数22

十一、动脉舒缩功能及机械效率参数23

十二、阻力参数23

十三、微循环参数24

十四、弹性模量参数26

十五、反馈系数27

十六、冠脉循环参数27

第二节 脉图参数的验证29

二、动脉平均压力的检验30

三、心搏量的对照30

一、桡动脉内外脉搏图像参数的相关检验30

四、左室舒张期末容积、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射血分数的有创对照分析31

五、左房充盈压的对照33

六、有效循环容量的实验33

七、冠脉循环参数的验证34

八、心肌力能的检验34

九、外周总阻力的检验35

十、微循环参数与血浆黏度35

第三章 脉图检测监护仪器36

一、发展简史36

二、结构特点及主要技术指标38

三、用途及适用单位41

一、决定心肌需氧量的因素44

第四章 缺血性心脏病44

第一节 概述44

二、决定心肌供氧的因素46

三、血流动力学的意义47

四、缺血性心脏病的病因48

第二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48

一、研究方法48

二、研究结果50

第三节 急性心肌梗死88

一、急性心肌梗死组89

二、高血压AMI组90

三、高血压AMI组与AMI组的不同点91

四、急性心肌梗死亚急性期组92

五、急性心肌梗死血流动力学变化原理93

第四节 陈旧性心肌梗死101

一、病例情况101

二、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血流动力学变化102

第五节 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106

一、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血流动力学变化106

二、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的血流动力学变化108

第六节 特殊病因冠心病115

一、病例情况115

二、冠状动脉痉挛123

三、微血管性心绞痛124

五、功能性心肌缺血125

四、冠脉造影的漏诊问题125

第七节 冠心病血流动力学诊断标准的建立126

一、脉搏血流动力学参数在诊断冠心病中的意义126

二、建立冠心病血流动力学诊断标准的依据126

三、冠心病的血流动力学诊断标准128

四、冠心病血流动力学诊断的辅助方法130

第八节 冠心病血流动力学诊断的意义137

第九节 冠心病治疗的血流动力学依据139

一、Ⅰ型冠心病的治疗139

二、Ⅱ型冠心病的治疗143

三、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144

四、针刺治疗冠心病149

五、冠心病康复运动量的探讨153

第十节 非冠脉粥样硬化的心肌血氧供需失衡158

一、高动力高负荷状态致冠脉循环障碍160

二、β受体高敏症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致之心肌血氧供需失衡162

三、高度神经激动与惊吓所致的冠脉循环异常变化163

四、心率加快引起冠脉循环失衡168

五、继发性高血压对冠脉循环的影响168

六、冠状动静脉瘘所致心肌血氧供需失衡170

第五章 冠脉血流重建术的血流动力学观察181

第一节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81

第二节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198

第三节 冠状动脉内血栓溶解术214

一、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时间222

第四节 冠脉内支架植入后的血流动力学观察222

二、脉图检查结果223

第五节 冠心病的组外考核226

第六节 冠脉必需阻力的应用227

第六章 高血压与低血压228

第一节 原发性高血压228

一、原发性高血压血流动力学变化228

二、原发性高血压血流动力学病因探讨246

三、原发性高血压血流动力学分型250

四、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血流动力学依据252

五、病例报道257

六、原发性高血压的组外考核262

一、晚期肾功能衰竭高血压266

第二节 继发性高血压266

二、肾动脉狭窄高血压268

三、嗜铬细胞瘤高血压270

四、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72

五、大动脉炎274

六、小结275

第三节 低血压277

一、一般情况277

二、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278

三、低血压的治疗问题279

四、病例报道279

二、脉图血流动力学检查281

一、病例一般情况281

第七章 心肌病281

第一节 心肌病血流动力学临床病例分析281

第二节 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诊断283

第八章 心律失常296

一、窦性心动过速297

二、窦性心动过缓299

三、Ⅱ度Ⅱ型窦房阻滞302

四、心房纤维颤动304

五、房性早搏309

六、室性早搏311

第一节 心力衰竭的概念335

一、传统的心力衰竭概念335

第九章 心力衰竭335

二、心力衰竭的血流动力学概念336

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血流动力学分型336

一、低动力(低排血量)型心力衰竭336

二、高动力低顺应性心力衰竭343

三、无症状心力衰竭349

第三节 心力衰竭的治疗352

一、低动力(低输出量)型心力衰竭的治疗353

二、讨论359

三、ACEI治疗时间359

四、高动力低顺应型心力衰竭的治疗359

一、血流动力学分型361

第四节 心力衰竭的组外考核361

五、无症状型心力衰竭的治疗361

二、结果362

第十章 休克的血流动力学诊断与治疗365

第一节 概述365

一、病例情况366

二、病种366

第二节 心源性休克368

一、血流动力学特点369

二、病例369

第三节 感染性休克370

一、高阻低排型感染性休克370

二、高排低阻型感染性休克372

第四节 出血性休克376

第五节 过敏性休克377

第十一章 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血流动力学效应379

第一节 阿替洛尔治疗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380

第二节 普萘洛尔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期的应用386

第三节 小结391

一、阿替洛尔与普萘洛尔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的探讨391

二、阿替洛尔及普萘洛尔改善冠脉循环血流动力学的探讨392

三、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时机与用量393

第十二章 人工心脏起搏的血流动力学395

第一节 固定频率起搏时的血流动力学效应395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395

二、各种起搏形式不同频率的脉搏图形397

三、3种起搏形式的血流动力学变化401

第二节 植入起搏器的临床观察与追踪411

第三节 心率过慢的血流动力学变化415

第十三章 临床血流动力学监护421

第一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监护422

一、急性心梗、心衰的监护422

二、急性心肌梗死血容量的监护426

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监护428

一、低动力型心力衰竭的监护428

二、高动力型心力衰竭的监护429

三、急性肺水肿的监护431

一、高阻低排型休克的监护433

第三节 休克的监护433

二、高排低阻型休克的监护437

第四节 植入起搏器发生心衰的监护442

第五节 急性心梗血流动力学、心电同步监护443

第十四章 临床特殊病例450

一、大动脉炎的诊断450

二、脉搏波传播速度诊断动脉硬化455

三、高血钙的脉搏图像459

四、心脏外伤病例461

五、电击伤462

六、心脏瓣膜病464

附录A 脉搏血流动力学参数中英文对照468

附录B 各年龄组血流动力学参数正常值4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