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消防安全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消防安全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22/30856658.jpg)
- 郑端文,刘海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5447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626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641页
- 主题词:消防-安全技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消防安全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1
一、影响物品火灾危险性的因素1
目录1
二、物品火灾危险性的分类方法5
第二节 生产工艺的火灾危险性分类7
一、影响生产工艺火灾危险性分类的因素7
二、生产工艺火灾危险性的分类方法9
三、确定生产工艺火灾危险性类别时应注意的问题12
第二章 火灾燃烧原理20
第一节 燃烧概述20
一、燃烧的本质20
二、燃烧的要素和条件26
一、燃烧产物的概念及重要的燃烧产物29
第二节 燃烧产物29
二、燃烧产物的主要特性33
第三节 火焰及热的传播36
一、火焰的概念及结构36
二、燃烧温度41
三、热的传播44
四、火灾情况下的火焰蔓延48
第四节 物质的自燃48
一、植物的自燃48
二、煤的自燃50
三、涂油物的自燃52
四、铁的硫化物的自燃55
五、化学物质与混合物的自燃56
二、可燃气体的燃烧形式59
第五节 可燃气体的燃烧59
一、可燃气体的燃烧历程59
三、爆炸极限60
第六节 可燃液体的燃烧63
一、液体的燃烧过程63
二、液体的闪点64
三、可燃液体的燃烧形式69
第七节 可燃固体的燃烧72
一、固体燃烧过程概述72
二、固体可燃物的燃烧分类73
三、固体物质的阴燃74
四、评价固体物质火灾危险性的主要参数76
五、高分子化合物的燃烧77
六、金属燃烧80
第八节 可燃粉尘的爆炸84
一、粉尘的概念84
二、粉尘爆炸的条件和原因85
三、粉尘爆炸的特点86
四、影响粉尘爆炸的外部因素88
五、预防粉尘爆炸的措施89
第三章 危险品物料的危险特性及着火应急措施91
第一节 爆炸品物料91
一、危险特性91
二、着火应急措施106
第二节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物料107
一、危险特性107
二、溢漏、着火的应急措施113
一、危险特性及其影响因素115
第三节 易燃液体物料115
二、着火应急措施124
第四节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物料125
一、易燃固体物料125
二、自燃品物料131
三、遇湿易燃品物料134
第五节 氧化性物料138
一、氧化剂138
二、有机过氧化物145
三、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溢漏、着火的应急措施147
第六节 毒害品物料147
一、危险特性148
一、危险特性151
第七节 放射性物料151
二、着火应急措施151
二、着火应急措施154
第八节 腐蚀品物料154
一、危险特性154
二、着火应急措施156
第四章 生产工艺防火158
第一节 生产工艺过程的火灾危险性158
一、生产中可燃物料用量多、储量大158
二、工艺条件苛刻、状态危险159
三、工艺过程复杂、控制难度大160
四、生产过程中的着火源多160
第二节 生产工艺的基本防火措施161
一、控制和消除可燃物,防止形成遇火即燃的危险状态161
二、控制和消除着火源172
三、早发现、早排除、早控制、防止蔓延扩大179
第一节 电气火灾的特点186
一、电气火灾起数多186
二、电气火灾伤亡大、损失大186
第五章 电气防火技术186
第二节 电气线路的火灾原因及其预防187
一、电气线路引起火灾的原因187
二、电气线路的防火措施191
第三节 常用电气设备防火193
一、照明设备193
二、动力设备(电动机)196
三、电热设备198
四、电焊199
五、电气控制设备200
六、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设备202
一、变、配电所的作用及基本组成207
第四节 变、配电所防火207
二、变压器209
三、油断路器及其火灾预防216
四、变、配电所的防火安全措施220
第五节 防静电、防雷224
一、防静电224
二、防雷234
第六章 建筑防火243
第一节 建筑物的分类和建筑火灾的危害243
一、建筑物的分类243
二、建筑火灾的危害247
第二节 建筑工程的总平面布局252
一、建筑物的平面布置252
二、消防车道的布置257
三、建筑的防火间距260
四、建筑消防扑救面的设置272
第三节 建筑材料及构件的防火性能273
一、建筑材料及构件的燃烧性能273
二、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282
三、建筑物的耐火等级285
第四节 建筑物的层数、长度和建筑面积288
一、厂房的层数和建筑面积的限制289
二、库房的层数和建筑面积的限制291
三、民用建筑的层数、长度和建筑面积的限制293
第五节 建筑物的防火分隔296
一、防火分区296
二、防烟分区306
三、防火分隔物309
一、安全疏散的重要性315
第六节 安全疏散315
二、影响安全疏散的因素316
三、安全疏散的允许时间317
四、安全疏散距离318
五、安全疏散的宽度指标321
六、安全疏散设施326
第七节 建筑采暖、通风空调、防爆泄压及防排烟防火338
一、建筑采暖系统防火338
二、通风、空调系统防火341
三、建筑物的防爆泄压346
四、建筑物的防烟、排烟349
第八节 建筑内部装修防火353
一、建筑内部装修的火灾危险性353
二、装修材料的分类和分级355
三、建筑内部装修防火的基本原则357
四、建筑内部特殊部位、设施装修的防火要求359
五、各类建筑内部装修的防火要求364
第七章 灭火设备372
第一节 灭火剂372
一、水372
二、泡沫灭火剂376
三、干粉灭火剂382
四、卤代烷灭火剂384
五、二氧化碳灭火剂385
六、气溶胶灭火剂387
七、烟烙尽灭火剂388
八、七氟丙烷灭火剂389
一、几种常见灭火器的构造原理及其使用方法390
第二节 灭火器390
二、灭火器的配置396
第三节 射水器具407
一、水带407
二、水枪408
第四节 泡沫器具412
一、空气泡沫混合器412
二、空气泡沫产生器416
三、空气泡沫枪417
四、空气泡沫炮419
五、空气泡沫钩管421
六、泡沫喷头422
七、高背压泡沫产生器422
第五节 消火栓与水泵接合器423
一、消火栓423
二、消防水泵接合器428
第六节 消防泵430
一、离心泵430
二、手抬机动消防泵435
第八章 灭火系统441
第一节 水灭火系统441
一、消防给水系统441
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462
三、水蒸气灭火系统471
第二节 泡沫灭火系统478
一、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479
二、高、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490
三、泡沫灭火系统的检查与维护管理522
一、系统的组成523
第三节 干粉灭火系统523
二、干粉灭火系统的动作程序524
三、干粉灭火系统的应用特点和适用范围525
四、检查与保养526
第四节 气体灭火系统527
一、二氧化碳灭火系统527
二、七氟丙烷灭火系统529
三、烟烙尽灭火系统547
四、气体灭火系统的检查与维护管理552
第九章 自动消防设施系统557
第一节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557
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557
二、系统重要部分的技术性能558
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571
一、灭火系统的自动联动控制586
第二节 消防自动联动系统586
二、防火救援系统的自动联动控制589
三、消防控制室设备的布置及要求594
第三节 消防电源595
一、消防电源供电负荷分级及负荷配置的要求596
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电源的要求598
三、火灾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电源的要求600
第四节 系统的检查与维护管理602
一、系统的检查602
二、系统的维护管理606
第十章 初起火灾的扑救和紧急情况的处置610
第一节 起火与报警610
一、火灾发展的阶段610
二、报警611
一、灭火的基本方法613
第二节 扑救初起火灾的方法、原则与指挥要点613
二、基本战术原则614
三、扑救初起火灾的指挥要点616
第三节 安全疏散617
一、人员的安全疏散与自救617
二、物资的疏散619
三、特殊情况下的疏散620
第四节 特殊情况的紧急处置621
一、可燃物料泄漏事故的安全处置621
二、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的安全处置622
三、电气线路和带电设备火灾的安全处置623
四、在毒气或异常气味时的安全处置623
五、缺水和大风情况下的处置624
主要参考文献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