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Pro/ENGINEER Wildfire高级设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二代龙震工作室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9901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567页
- 文件大小:101MB
- 文件页数:586页
- 主题词: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软件,Pro/ENGINEER Wildfire
PDF下载
下载说明
Pro/ENGINEER Wildfire高级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1章基准曲线1
1.1绘制曲线的方法2
1.2直接绘制曲线3
1.3通过输入参数绘制4
1.3.1通过点(Thru.Pnt)4
1.3.2自文件(From File)15
1.3.3使用X截面(Use Xsec)18
1.3.4从方程(Frorr Equation)20
1.4通过编辑其他曲线或曲面生成24
1.4.1 曲面相交(Intr.Surfs)24
1.4.2复合(Composite)/复制(Copy)24
1.4.3投影(Project)28
1.4.4包络或成形(Forned)30
1.4.5修剪或分割(Trim)32
1.4.6偏移(Offset)34
1.4.7 2次投影(2 Projections)39
※习题45
第2章Pro/E的高级实体特征51
2.1概述52
2.2扫描特征类52
2.2.1可变截面扫描(Variable Section Sweep)52
2.2.2扫描混合特征(Sweep Blend)65
2.2.3边界混合(Boundry Blend)76
2.3规则形状特征类:拔模特征(Draft)91
2.4不规则形状特征类103
2.4.1管道特征(Pipe)104
2.4.2轴特征(Shaft)107
2.4.3 唇特征(Lip)109
2.4.4法兰特征(Flange)114
2.4.5环形槽特征(Neck)117
2.4.6耳特征(Ear)119
2.4.7槽特征(Slot)120
※习题122
第3章曲线和曲面的基本编辑功能131
3.1复制(Copy)132
3.2移动(Move)135
3.3镜像(Mirror)139
3.4填充(Fill)142
3.5偏移(Offset)144
3.6合并(Merge)153
3.7修剪(Trim)157
3.8延伸(Extend)161
3.9改变曲面法向(Flip Normal)169
3.10加厚(Thinken)171
3.11实体化(Solidify)174
3.12 “编辑”菜单里的其他功能179
※习题179
第4章高级曲面特征187
4.1概述188
4.2将剖面混合到曲面189
4.3在曲面间混合191
4.4从文件混合192
4.5将切面混合到曲面194
4.6圆锥曲面和N侧曲面片203
4.7侧面影像修剪209
※习题210
第5章Pro/E的分析功能215
5.1模型分析216
5.1.1模型质量属性分析217
5.1.2 X-截面质量属性分析219
5.1.3单侧体积分析219
5.1.4对间隙分析220
5.1.5短边分析220
5.1.6边的类型分析220
5.1.7厚度分析222
5.2曲面分析222
5.2.1高斯曲率224
5.2.2截面曲率228
5.2.3斜率229
5.2.4双向曲率230
5.2.5法向231
5.2.7反射曲线232
5.2.6偏差232
5.2.8加亮曲线234
5.2.9某点信息235
5.2.10半径235
5.2.11拔模检测235
5.2.12偏距网格237
5.2.13阴影237
5.2.14横截面237
5.2.15最大曲率237
5.3 曲线分析239
5.3.1 曲率分析240
5.3.2半径分析240
5.3.3切线分析240
5.3.6某点信息分析243
5.3.4偏差分析243
5.3.5二面角分析243
5.4行为建模245
5.4.1行为建模的步骤246
5.4.2行为建模中的分析模型参数介绍247
5.4.3行为建模中的敏感度分析(Sensitivity Analysis)250
5.4.4行为建模中的可行性/优化(Feasibility/Optimization)254
5.4.5行为建模中的多目标设计研究(Multi-Objective Design Study)257
※习题261
第6章Pro/E的自由曲线/曲面功能和曲线立体几何基础265
6.1 自由曲线和自由曲面概述266
6.2 自由曲线267
6.2.1 Pro/E的自由曲线界面267
6.2.2 由曲线上的点或控制点生成的自由曲线269
6.23平面曲线270
6.2.4 面上的自由曲线271
6.2.5将曲线投影到曲面创建COS272
6.2.6 自由曲线的编辑272
6.2.7 自由曲线的曲率278
6.3 自由曲面的生成279
6.3.1 Pro/E的自由曲面界面279
6.3.2以边界曲线来创建曲面280
6.3.3 自由曲面的连接281
6.3.4 自由曲面的剪裁283
6.3.5造型环境下的系统设置285
6.4 曲线立体几何基础286
6.4.1三绞线286
6.4.2篮球289
※习题302
第7章高级倒圆角305
7.1 高级倒圆角306
7.1.1 倒圆角的定义306
7.1.2滚球模型306
7.1.3垂直于骨架的倒圆角307
7.1.4可变半径倒圆角的半径308
7.1.5 “边-曲面”倒圆角309
7.1.6完整倒圆角309
7.1.7通过曲线的倒圆角310
7.1.8 曲面片(Patch)310
7.1.9侧边311
7.2高级倒圆角311
7.2.2单特征和多重特征312
7.2.1高级倒圆角312
7.2.3倒圆角组的定义313
7.2.4边链和“曲面-曲面”316
7.2.5 “边-曲面”倒圆角316
7.2.6倒圆角范围:自动混合和终止曲面317
7.2.7模糊选项318
7.2.8可变半径倒圆角319
7.2.9过渡(Transition)320
7.2.10连接334
7.2.11完整倒圆角335
7.2.12通过曲线的倒圆角336
7.2.13圆锥倒圆角337
7.3高级倒圆角技术的范例338
7.3.1倒圆角如何终止338
7.3.2倒圆角不寻常的拐角339
7.3.3垂直于骨架倒圆角340
7.3.4吞没小曲面的倒圆角342
7.3.5拟合多重倒圆角343
7.3.6倒圆角次序344
7.3.7具有混合凸面的四边顶点345
7.3.8使用多重倒圆角组346
7.4 曲面倒圆角347
※习题349
第8章曲面变形特征353
8.1展平面组(Flatten Quilt)354
8.2折弯实体(Bend Solid)357
8.3环形折弯(Toroidal Bend)360
8.4骨架折弯(Spinal Bend)364
8.5.1 曲面自由形状370
8.5 自由形状(FreeForm)370
8.5.2实体自由形状372
8.6局部推拉(Local Push)375
8.7半径圆顶(Radius Dome)375
8.8剖面圆顶(SectionDome)379
8.8.1无轮廓混合剖面圆顶380
8.8.2有轮廓混合剖面圆顶381
8.8.3扫描剖面圆顶383
※习题386
第9章高级装配391
9.1装配阵列元件392
9.1.1装配元件到参照阵列394
9.1.2填充阵列399
9.1.3尺寸阵列402
9.2.1组件中特征的复制404
9.2对装配组件的操作404
9.2.2组件的重新构建406
9.3对装配元件的操作410
9.3.1元件的复制410
9.3.2元件的CSG建模414
※习题422
第10章工业设计基础(下篇)425
10.1概要426
10.2人机工程学426
10.2.1 因为战争的需要427
10.2.2研究人机工学的重点因素428
10.2.3实例说明431
10.2.4工业设计与人机工学的关系434
10.2.5人机工学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435
10.3.1价值工程的由来与发展现状438
10.3产品价值工程学438
10.3.2价值工程和工业产品设计的关系441
10.3.3组成价值工程的概念442
10.3.4价值工程的分析原则443
10.3.5执行价值工程的方法443
10.4产品设计美学444
10.4.1是美术还是美工444
10.4.2设计美学与装饰的艺术美445
10.4.3产品造型设计的功能美448
10.4.4产品造型设计的造型美449
10.4.5产品外观造型的三大美学因素453
10.5造型设计风格学466
10.5.1 设计结合生产技术带来的风格466
10.5.2结合艺术形成的风格468
10.5.3高科技时代的产品设计风格469
10.6概念设计学471
10.6.1产品设计的阶段471
10.6.2概念设计中的创新方法472
10.7产品语义学概述474
10.7.1产品语义学在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中的应用476
10.7.2产品语义和语境的开发方法478
10.8结束语478
※习题479
附录A Pro/E的系统组态设置变量481
A.1 各种配置文件的设置482
A.1.1 config.pro和config.win文件482
A.1.2 config.win文件484
A.1.3 menu_def.pro文件484
A.1.4在menu_def.pro设置快速键486
A.2设置问题集487
A.3 Pro/E Wildfire的组态设置变量488
附录B如何使用本书范例光盘和服务559
B.1本书范例光盘的使用方式560
B.2本书习题解答的下载方式说明560
B.3本书技术咨询的操作方式说明561
附录C室内尺度与人机工学563
C.1 室内尺寸的要素564
C.1.1人体尺寸564
C.1.2动作尺寸565
C.1.3心理尺寸566
C.1.4物品尺寸566
C.2尺寸设置566
C.2.1平面设计时的尺寸考虑566
C.2.2天花板高度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