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史读本 新民主主义篇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史读本 新民主主义篇
  • 杨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3225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47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史-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史读本 新民主主义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红楼精神11

第一节 红楼与红楼精神12

一、戊戌变法与京师大学堂12

(一)红楼之基: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12

(二)红楼诞生:20世纪初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14

二、红楼的历史见证15

(一)新文化运动的中心15

(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20

(三)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基地22

(四)建党活动的重要场所25

第二节 红楼精神的基本内容与特点28

一、爱国主义精神28

二、民主与科学精神30

三、追求客观真理的精神31

第三节 红楼精神的历史地位与时代意义32

一、坚持爱国主义,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3

二、坚持民主和科学,加快中国现代化36

三、坚持社会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38

第二章 先驱精神41

第一节 上海工人运动与先驱精神42

一、上海近代工业中心地位的形成42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42

(二)近代中国工商业的发祥地43

(三)工业与工人数量最多、最集中43

二、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与先驱精神的形成45

(一)早期工人运动:先驱精神的奠定45

(二)六五运动:先驱精神的展现47

(三)成功建党:先驱精神的形成48

(四)五卅运动:先驱精神的发展49

(五)三次武装起义:先驱精神的丰富和升华50

第二节 先驱精神的基本内容与特点51

一、吸纳与传播先进文化的精神51

(一)吸纳先进文化52

(二)传播马克思主义53

二、“带头羊”的精神55

(一)执工运之牛耳55

(二)筑建党之基56

(三)引领反帝反封建58

(四)开建政先河59

三、改写历史的首创精神60

(一)创党创团60

(二)推进建党伟业63

四、忠于信仰的坚守精神66

第三节 先驱精神的历史地位与时代意义70

一、解放思想、敢于创新70

二、勇于担当、甘于奉献72

三、坚定理想、坚持信念74

第三章 红船精神77

第一节 南湖航船与红船精神78

一、从上海到南湖78

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宣言书82

(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82

(二)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案》82

(三)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机构83

第二节 红船精神的基本内容与特点83

一、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84

二、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85

三、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86

第三节 红船精神的历史地位与时代意义87

一、弘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持解放思想,推进理论创新88

二、弘扬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攻坚克难,实干兴邦89

三、弘扬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90

第四章 井冈山精神93

第一节 井冈山革命与井冈山精神94

一、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94

(一)大革命失败后的逆流与抗争94

(二)秋收起义与引兵井冈95

二、井冈山的革命斗争97

(一)井冈山区域的地域特点和群众基础97

(二)井冈山斗争的伟大实践99

第二节 井冈山精神的基本内容与特点103

一、坚定信念、艰苦奋斗104

(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04

(二)历经艰难奋战而不溃散107

二、实事求是、敢闯新路109

(一)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109

(二)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111

(三)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113

三、依靠群众、勇于胜利116

(一)唤起工农千百万117

(二)为主义而牺牲118

第三节 井冈山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意义119

一、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加油站”120

(一)理想信念的旗帜120

(二)宗旨意识的榜样121

(三)制度建设的先行122

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思想基础122

(一)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精神动力123

(二)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重要基石123

(三)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源泉124

(四)树立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范本125

第五章 苏区精神127

第一节 苏区与苏区精神128

一、燎原之势的工农武装割据128

(一)中央革命根据地128

(二)湘赣革命根据地129

(三)鄂豫皖根据地129

(四)陕甘革命根据地130

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131

第二节 苏区精神的基本内容与特点133

一、坚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134

(一)坚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134

(二)坚信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134

(三)坚信中国革命必然胜利135

二、求真务实的探索精神136

三、“一心为民”的执政理念137

四、载入史册的“苏区干部好作风”139

(一)清正廉洁139

(二)艰苦奋斗141

(三)争创一流142

五、把革命当作自己生命的无私奉献精神143

第三节 苏区精神的历史地位与时代意义146

一、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146

二、治国理政的重要执政资源147

第六章 长征精神149

第一节 长征与长征精神150

一、举世闻名的战略大转移150

(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50

(二)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152

二、中国革命的艰难转折154

第二节 长征精神的基本内容与特点156

一、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勇往直前156

二、独立自主、百折不挠、力挽狂澜159

三、依靠人民、践行宗旨、严守纪律162

第三节 长征精神的历史地位与时代意义164

一、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165

二、长征精神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动力166

三、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是影响世界的重要文化“软实力”167

第七章 延安精神169

第一节 延安与延安精神170

一、中国革命新的大本营170

(一)抗日战争的战略大后方171

(二)全国热血青年心向往之的革命圣地174

(三)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历史大舞台175

(四)解放战争的前期指挥部178

二、走向成熟的中国共产党178

(一)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实践中百炼成钢179

(二)在领导全民抗战中成为中流砥柱180

(三)通过局部执政积累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181

(四)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182

第二节 延安精神的基本内容与特点184

一、延安精神的不同呈现形态184

(一)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抗大精神184

(二)实事求是的延安整风精神185

(三)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186

(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精神186

(五)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187

(六)坚忍不拔的愚公移山精神188

二、延安精神的基本内容与特点188

(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189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3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197

(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201

第三节 延安精神的历史地位与时代意义205

一、延安精神具有不竭的生命力206

二、延安精神具有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独特价值207

三、延安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宝贵品格209

第八章 西柏坡精神211

第一节 西柏坡与西柏坡精神212

一、中共中央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212

二、新中国从这里走来214

(一)历史转折的实践基础214

(二)革命精神的历史积淀218

第二节 西柏坡精神的基本内容与特点221

一、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彻底革命精神221

(一)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222

(二)我们能够打败蒋介石222

(三)坚决将革命进行到底225

二、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以民为本精神227

(一)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27

(二)依靠民心民气民力,是打败蒋介石的秘密武器229

(三)军民团结、铁的纪律,是克敌制胜的金色盾牌230

三、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立国兴邦精神232

(一)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232

(二)尊重历史,辩证地否定旧中国234

(三)精心绘制新中国的建设蓝图235

(四)政治协商、民主建国237

四、务必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务必艰苦奋斗的不懈“赶考”精神238

(一)对中国历史上治乱规律的深刻体认和借鉴239

(二)对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历程的深刻解析和总结240

(三)对执政党永葆纯洁性、对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自省和忧思241

(四)对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根本宗旨的深刻梳理和阐释242

第三节 西柏坡精神的历史地位与时代意义243

一、中国共产党人继续“赶考”的精神富矿244

二、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245

后记2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