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民事诉讼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民事诉讼法
  • 叶自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4789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519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35页
  • 主题词:民事诉讼法-中国-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民事诉讼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总论1

目录1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的性质和任务3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的效力4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与相邻部门法的关系7

第一章 中国民事诉讼法简史9

第一节 旧中国的民事诉讼法9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民事诉讼法12

第三节 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民事诉讼法14

第四节 1988年以来民事诉讼的改革17

第一节 程序和程序法的概念27

第二章 民事诉讼法的特殊价值27

第二节 戴雪的程序性权利学说28

第三节 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系29

第四节 程序与正义的关系30

第五节 程序法的独特价值31

第六节 形式权利与形式主义36

第七节 “重实体轻程序”的根源和实质44

第三章 主管与管辖50

第一节 法院主管的概念与范围50

第二节 管辖的概念与分类51

第三节 级别管辖53

第四节 地域管辖56

第五节 裁定管辖68

第六节 管辖权异议71

第四章 当事人75

第一节 概说75

第二节 原告与被告80

第三节 第三人83

第五章 诉讼代理人89

第一节 概说89

第二节 法定诉讼代理人90

第三节 委托诉讼代理人93

第六章 期间和送达97

第一节 期间97

第二节 送达102

第七章 财产保全与先予执行107

第一节 财产保全107

第二节 先予执行114

第八章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119

第一节 概说119

第二节 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构成和种类121

第三节 强制措施的种类及适用125

第一节 民事证据的产生和发展131

第二编 民事证据131

第九章 民事证据的概念、种类和特征131

第二节 民事证据的概念和特征134

第三节 民事证据的种类140

第四节 民事证据与刑事证据的异同148

第十章 举证责任154

第一节 举证责任的概念和意义154

第二节 举证责任的法律性质156

第三节 举证责任与举证责任分配的区别159

第四节 举证责任制度的初步改革160

第五节 举证责任的分配标准167

第六节 当事人举证责任与法院查证责任的划分180

第十一章 司法认知186

第一节 司法认知的概念和特征186

第二节 司法认知的理论依据、对象和效力189

第三节 必须认知与可予认知201

第四节 个人的知识或经验205

第五节 司法认知的程序206

第十二章 自认210

第一节 自认的性质210

第二节 自认的类型214

第三节 诉讼上的自认218

第四节 诉讼外的自认220

第十三章 推定227

第一节 推定的意义227

第二节 推定的概念和性质231

第三节 推定的类型232

第四节 事实上的推定240

第五节 推定在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上的区别242

第三编 审判程序247

第十四章 普通程序247

第一节 概说247

第二节 起诉和受理249

第三节 审理前的准备255

第四节 开庭审理256

第五节 撤诉259

第六节 缺席判决260

第七节 诉讼中止和终结261

第十五章 简易程序264

第一节 简易程序的概念和特点264

第二节 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266

第三节 适用简易程序应注意的问题268

第十六章 第二审程序270

第一节 概说270

第二节 上诉的提起和受理271

第三节 上诉案件的审理274

第四节 上诉审对案件的裁判276

第十七章 审判监督程序280

第一节 概说280

第二节 法院行使监督权对案件的再审281

第三节 检察机关对案件抗诉的再审284

第四节 当事人申请的再审287

第五节 再审案件的审判291

第十八章 特别程序294

第一节 特别程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294

第二节 选民资格案件296

第三节 宣告公民失踪案件298

第四节 宣告公民死亡案件300

第五节 认定公民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案件303

第六节 认定财产无主案件306

第十九章 督促程序309

第一节 督促程序的概念和特点309

第二节 督促程序的适用范围和条件310

第三节 案件的管辖312

第四节 支付令的申请及其效力312

第二十章 公示催告程序314

第一节 公示催告程序的概念及适用范围314

第二节 宣告票据或其他事项无效的判决318

第二十一章 破产程序321

第一节 破产与破产制度321

第二节 破产申请与案件受理323

第三节 债权人会议327

第四节 和解与整顿331

第五节 破产宣告程序335

第二十二章 判决的既判力347

第一节 既判力原则的历史沿革348

第二节 既判力的本质351

第三节 既判力原则的理论架构362

第四节 既判力原则的理论基础374

第五节 既判力原则的发展趋势379

第二十三章 判决理由382

第一节 概说382

第二节 个别意见和反对意见389

第三节 外国诉讼法上的判决理由393

第四节 判决理由与判决主文的关系401

第五节 判决书结构的改革403

第二十四章 民事裁定和决定408

第一节 民事裁定408

第二节 民事决定410

第一节 执行程序的概念和意义415

第四编 执行程序415

第二十五章 执行程序概说415

第二节 执行根据418

第三节 执行机构与执行对象418

第四节 国外民事判决的执行421

第二十六章 执行的申请及其审查428

第一节 申请执行428

第二节 执行申请的审查与受理430

第三节 执行前的准备432

第四节 不予执行的情形434

第一节 委托执行概说436

第二十七章 委托执行和协助执行436

第二节 委托执行制度的完善438

第三节 协助执行445

第二十八章 执行措施448

第一节 执行措施的概念和种类448

第二节 执行措施的适用450

第二十九章 执行中止和执行终结461

第一节 执行中止461

第二节 执行终结463

第三十章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概说467

第一节 涉外民事诉讼的概念和程序467

第五编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467

第二节 涉外民事诉讼法的渊源469

第三节 涉外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471

第三十一章 涉外民事诉讼的管辖476

第一节 涉外民事诉讼管辖的概念和原则476

第二节 涉外民事诉讼管辖制度477

第三十二章 涉外民事诉讼的送达、期间和财产保全483

第一节 涉外民事诉讼的送达483

第二节 涉外民事诉讼的期间486

第三节 涉外民事诉讼的财产保全487

第一节 涉外仲裁概述489

第三十三章 涉外仲裁489

第二节 涉外仲裁程序492

第三节 涉外仲裁裁决的执行493

第三十四章 外国法院判决在中国的承认和执行496

第一节 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条件497

第二节 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程序507

第三节 我国承认和执行外国判决制度的特点509

第四节 存在的问题511

主要参考文献514

重要名词索引516

后记5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