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文化:传统与现代的会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政治文化:传统与现代的会通
  • 吕元礼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4408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78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97页
  • 主题词:政治-文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政治文化:传统与现代的会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引言1

总序 王京生1

第一章 政治文化:概念的阐释10

一、文化:作为非正式规则的解读10

(一)非正式规则的涵义12

(二)非正式规则的特征15

(三)非正式规则的作用18

二、政治:以联系、全面和发展的观点为视角20

(一)用联系的观点理解政治20

(二)用全面的观点理解政治25

(三)用发展的观点理解政治29

(一)政治文化概念的各家阐释32

三、政治文化:概念、特征及作用32

(二)政治文化概念的本书定义36

(三)政治文化的特征40

(四)政治文化的作用42

四、行政文化:提出、内涵、外延和意义45

(一)行政文化概念的提出45

(二)行政文化概念的内涵48

(三)行政文化概念的外延52

(四)行政文化概念的意义54

第二章 政治文化:传统的阐释及其与现代的互动56

一、民本的阐释及其与民主的会通56

(一)民本主义的内涵、特征及其与专制主义的区别57

(二)会通是实现民有、民享的必由之路70

(三)会通是建设民主政治的现实途径74

二、礼治的阐释及其对法治的补充80

(一)礼能立人的补充作用81

(二)礼能化人的补充作用85

(三)礼重亲情的补充作用88

(四)礼慰情感的补充作用90

(五)礼“使无讼”的补充作用92

(六)礼连私德的补充作用94

三、“人治”的阐释及其与法治的结合98

(一)“人治”的阐释:以儒家人治为视角100

(二)“人治”与法治的内在联系104

(三)“人治”与法治的结合:以新加坡为例109

四、家庭本位的阐释及其与个人本位的融合121

(一)家庭本位的阐释:以家庭功能为视角122

(二)个人本位的特性及其与家庭本位的融合129

(三)家庭本位的缺陷及其与个人本位的融合132

第三章 政治文化:传统的阐释及其在当代的运用140

一、实用理性:当代应用与紧张化解140

(一)实用理性的当代应用141

(二)化解政治中不同理性之间的紧张161

二、政治思维:从“一分为二”到“一分为三”193

(一)不A不B194

(二)亦A亦B196

(三)A而B201

(四)A而不A’204

(五)A中有B208

三、儒家伦理:同情性理解的涵义与启示210

(一)同情性理解的涵义211

(二)同情性理解的启示218

第四章 政治文化:转型与创新231

一、从革命到改革的政治文化的转型与创新232

(一)政治原则:从强调革命到注重改良233

(二)政治热情:从高涨政治热情到适度政治热情236

(三)政治意识:从“暴民”意识到公民意识238

二、从革命到建设的政治文化的转型与创新239

(一)政治观念:从阶级斗争政治观到经济建设政治观240

(二)政治思维:从破字当头到立字当头241

(三)政治意识:从强调“人民”意识到强化公民意识242

(四)政治共识:从强调意识形态的共识到注重常识的共识244

三、从革命到执政的政治文化的转型与创新248

(一)中国的教训248

(二)新加坡的经验253

四、从封闭到开放的政治文化的转型与创新267

(一)指导思想的创新267

(二)思维方式的转型278

第五章 政治文化:以公民文化为视角的阐析284

一、公民概念的多维阐释284

(一)资格的角度284

(二)特征的角度288

(三)比较的角度290

(四)权利和义务的角度295

(一)自治精神297

二、公民精神的多棱视角297

(二)怀疑态度301

(三)忠诚观念304

(四)权责意识306

(五)参与意识311

(六)政治信任314

第六章 政治文化:以现代民主为视角的分析318

一、走出民主内涵的理论误区319

(一)民主不是只讲权利319

(二)民主不是否定个人321

(三)民主不是多数任意压制少数323

(四)民主不是追求最优的求全机制326

(一)现代民主社会的政治共识的内容329

二、现代民主社会的政治共识329

(二)现代民主社会的政治共识的作用333

(三)现代民主社会的政治共识的达成338

三、民主政治中的妥协原则338

(一)民主政治中妥协原则的根源349

(二)民主政治中妥协原则的基础353

(三)民主政治中妥协原则的作用357

四、政治文明:实质性民主与程序性民主的统一364

(一)从理性错位走向理性回归的要求364

(二)从革命走向建设的要求369

(三)从民本走向民治的要求372

后记3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