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方文学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西方文学理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42/30008385.jpg)
- 《西方文学理论》编写组编;曾繁仁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41834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54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468页
- 主题词:外国文学-文学理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西方文学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一、西方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1
二、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线索4
三、学习西方文学理论的意义8
四、学习西方文学理论的方法10
五、本书的体例与特点12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文论14
概述14
第一节 柏拉图16
一、理念与模仿16
二、诗的迷狂19
三、文艺的社会作用20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22
一、模仿论23
二、悲剧理论25
三、艺术分类28
第三节 贺拉斯与朗吉弩斯29
一、古典主义原则30
二、寓教于乐32
三、崇高论33
第二章 中世纪文论38
概述38
第一节 奥古斯丁39
一、美学思想及象征理论39
二、艺术的真实性与功用性42
第二节 阿奎那44
一、释经四义45
二、艺术与自然47
三、艺术与形式52
四、艺术与象征54
第三章 文艺复兴文论60
概述60
第一节 但丁62
一、论俗语62
二、诗的寓意64
第二节 卡斯特尔维屈罗66
一、对《诗学》的阐释66
二、文艺的娱乐功能68
第三节 锡德尼69
一、诗的虚构70
二、诗的教化72
第四章 新古典主义文论75
概述75
第一节 布瓦洛76
一、理性与自然76
二、古典原则78
第二节 屈雷顿、蒲柏、约翰生80
一、古典主义戏剧原则80
二、古典诗评的原则82
三、莎士比亚戏剧评论84
第三节 高特雪特、温克尔曼86
一、法国古典主义理论的德国回声86
二、古典艺术史的奠基88
第五章 启蒙主义文论92
概述92
第一节 狄德罗93
一、自然原则与真实原则93
二、严肃剧与文艺的启蒙功能96
第二节 莱辛98
一、诗与画98
二、市民剧理论102
第三节 赫尔德105
一、民族文学论105
二、诗、自然、社会108
第六章 德国古典文论113
概述113
第一节 康德115
一、艺术论115
二、天才论119
三、审美理念121
第二节 歌德123
一、艺术与自然124
二、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127
第三节 席勒129
一、素朴诗与感伤诗129
二、悲剧论133
第四节 黑格尔134
一、艺术的历史类型135
二、诗论138
三、悲剧理论140
第七章 浪漫主义文论145
概述145
第一节 施莱格尔兄弟与海涅146
一、心灵的无限和自由146
二、海涅对浪漫主义的批判149
第二节 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151
一、情感与自然151
二、想象与天才155
第三节 夏多布里昂与雨果158
一、神秘为美159
二、美丑对照162
第八章 现实主义文论167
概述167
第一节 巴尔扎克和左拉168
一、现实主义的文学观168
二、典型的艺术形象171
三、自然主义174
第二节 狄更斯和詹姆斯177
一、批判现实主义177
二、小说叙述的视角180
第三节 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182
一、形象思维183
二、典型化185
三、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187
四、文学的人民性189
第九章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论195
概述195
第一节 圣伯夫、丹纳和朗松196
一、传记批评理论196
二、文学发展“三要素”200
三、文学史建构202
第二节 王尔德205
一、为艺术而艺术206
二、生活模仿艺术208
第三节 波德莱尔、马拉美和瓦雷里209
一、感应论210
二、纯诗论214
三、诗歌语言论218
第四节 尼采222
一、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222
二、重估一切价值226
第十章 心理分析文论233
概述233
第一节 弗洛伊德234
一、无意识理论与人格结构234
二、力比多的升华与白日梦236
三、俄狄浦斯情结239
第二节 荣格241
一、集体无意识与原始意象242
二、文学中的原型分析245
第三节 拉康248
一、无意识的语言结构248
二、镜像理论与文本解读251
第十一章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258
概述258
第一节 什克洛夫斯基259
一、诗歌语言与日常语言259
二、陌生化与突出262
第二节 雅各布森265
一、文学性与主导266
二、文学史演变269
第三节 巴赫金272
一、超语言学273
二、对话与复调275
三、狂欢化与怪诞现实主义278
第十二章 英美新批评文论284
概述284
第一节 艾略特、瑞恰慈和燕卜荪285
一、非个性与客观对应物285
二、情感语言与实用批评288
三、含混291
第二节 兰色姆、退特和布鲁克斯293
一、本体论批评293
二、张力、反讽和悖论296
三、意图谬误与感受谬误300
第三节 韦勒克302
一、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302
二、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与文学史306
第十三章 结构主义文论309
概述309
第一节 索绪尔310
一、语言与言语310
二、所指与能指311
第二节 列维-斯特劳斯313
一、神话的双重结构314
二、二项对立与文本分析318
第三节 巴尔特322
一、从“零度写作”到“作者之死”322
二、符号学与神话学326
第四节 托多罗夫330
一、叙事语法330
二、叙事话语333
第十四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339
概述339
第一节 卢卡契、布莱希特、詹姆逊341
一、现实主义与整体性341
二、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之争344
三、文学的历史分期346
第二节 本雅明、马歇雷、伊格尔顿350
一、作为生产者的作家350
二、文学生产理论353
三、文学与意识形态355
第三节 阿多诺、洛文塔尔358
一、艺术的否定性358
二、大众文学批判361
第十五章 读者接受文论365
概述365
第一节 英加登与伊瑟尔366
一、未定点366
二、召唤结构369
第二节 费什与卡勒372
一、解释团体372
二、文学能力375
第三节 姚斯380
一、文学接受史380
二、历史距离与视域融合381
三、作为接受史的文学史385
第十六章 后结构主义文论389
概述389
第一节 德里达390
一、无底的模仿390
二、签名394
第二节 德·曼399
一、隐喻399
二、修辞404
第三节 米勒407
一、重复407
二、寄生411
第十七章 后现代主义文论416
概述416
第一节 波伏娃、肖瓦尔特、克里斯蒂娃417
一、“第二性”417
二、女性主义诗学419
三、新女性主义421
第二节 萨义德、斯皮瓦克、巴巴424
一、东方学424
二、差异与混杂427
第三节 格林布拉特、怀特429
一、文化诗学430
二、历史诗学432
第四节 威廉斯、霍尔434
一、文化唯物主义434
二、编码与解码437
第五节 布伊尔439
一、生态批评439
二、绿色阅读441
阅读文献445
人名译名对照表448
后记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