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详细规划设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城市详细规划设计
  • 王江萍,徐轩轩,李军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09016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99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313页
  • 主题词: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城市详细规划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1

1.1 中国的城乡规划体系1

1.1.1 城乡规划的概念1

1.1.2 城乡规划的分类1

1.2 详细规划的编制及其主要内容3

1.2.1 详细规划的编制3

1.2.2 详细规划的内容4

1.3 详细规划的主要类型4

第2章 城市居住区的演变与实践6

2.1 古代居住区的演变与实践6

2.1.1 中国古代居住区的演变与实践6

2.1.2 欧美古代居住区的演变与实践10

2.2 近代居住区的演变与实践12

2.2.1 中国近代居住区的演变与实践12

2.2.2 欧美近代居住区的演变与实践15

2.3 现代居住区的演变与实践17

2.3.1 中国现代居住区的演变与实践17

2.3.2 欧美现代居住区的演变与实践18

2.4 我国居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动态23

2.4.1 我国居住区规划设计思想转变23

2.4.2 居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动态24

第3章 居住区及居住社区的概念26

3.1 居住区的概念及要素26

3.1.1 居住区的概念及要素26

3.1.2 居住区的规模28

3.1.3 居住区的用地构成29

3.1.4 居住区的选址31

3.2 居住社区的概念及要素32

3.2.1 居住社区的基本概念32

3.2.2 居住社区的构成要素33

3.2.3 居住社区的分类34

3.2.4 居住社区系统及功能35

3.2.5 相关概念辨析36

3.3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36

3.3.1 物质需求的舒适性原则37

3.3.2 精神需求的满足性原则37

3.3.3 生态优化的可持续原则38

3.3.4 社区管理的参与性原则38

第4章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39

4.1 居住区规划结构布局的原则39

4.1.1 规划结构39

4.1.2 基本原则40

4.2 居住区规划结构的构成要素43

4.2.1 人口及用地43

4.2.2 公共服务设施44

4.2.3 道路及交通45

4.2.4 绿地及景观45

4.2.5 生活空间领域45

4.3 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47

4.3.1 结构基本形式47

4.3.2 空间结构等级48

4.4 居住区规划布局的基本形式57

4.4.1 片块式布局58

4.4.2 轴线式布局58

4.4.3 中心式布局58

4.4.4 围合式布局58

4.4.5 集约式布局58

4.4.6 隐喻式布局59

4.4.7 综合式布局59

第5章 居住区住宅用地规划设计64

5.1 住宅建筑设计64

5.1.1 住宅建筑类型及特点64

5.1.2 住宅建筑经济与用地经济的关系65

5.1.3 合理选择住宅类型69

5.1.4 住宅标准化和多样化70

5.2 居住区的日照、通风与噪声71

5.2.1 居住区的日照71

5.2.2 居住区的通风75

5.2.3 居住区的噪声77

5.3 空间环境与建筑组群设计80

5.3.1 建筑组群空间的特性80

5.3.2 建筑组群空间的构成及类型81

5.3.3 建筑组群空间的划分与层次83

5.3.4 建筑组群空间的领域性和安全性84

5.4 居住建筑群的规划布置86

5.4.1 居住建筑群的规划布置原则86

5.4.2 居住区建筑组群设计86

5.4.3 居住建筑组群的空间组合手法91

第6章 居住区公建用地规划设计95

6.1 公共服务设施的构成及分级95

6.1.1 公共服务设施的作用95

6.1.2 公共服务设施的构成95

6.1.3 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级97

6.2 影响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主要因素98

6.2.1 配置项目98

6.2.2 配建面积98

6.2.3 服务半径100

6.2.4 使用频率100

6.2.5 建设及管理模式101

6.3 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置形式102

6.3.1 布置原则102

6.3.2 平面布置基本形式104

6.3.3 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置108

6.3.4 住区会所及布局116

第7章 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119

7.1 居住区道路的功能及设计原则119

7.1.1 居住区道路的功能119

7.1.2 居住区道路的设计原则119

7.2 居住区道路分级及其设计120

7.2.1 居住区道路类型120

7.2.2 居住区道路分级120

7.2.3 居住区道路设计120

7.3 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设计125

7.3.1 人车分行的道路系统125

7.3.2 人车混行的道路系统126

7.4 居住区静态交通的组织127

7.4.1 自行车的停车组织127

7.4.2 机动车的停车方式128

7.4.3 停车场的无障碍设计130

7.5 居住区步行系统规划设计131

7.5.1 步行系统的规划设计原则131

7.5.2 居住区步行系统的基本模式132

7.5.3 居住区步行系统规划设计133

7.5.4 居住区步行系统的无障碍设计134

第8章 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137

8.1 居住区绿地137

8.1.1 绿地的作用与功能137

8.1.2 居住区绿地的组成138

8.1.3 居住区绿地的指标139

8.1.4 居住区绿地分类分级140

8.2 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141

8.2.1 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原则141

8.2.2 居住区公共绿地的规划设计141

8.2.3 宅旁绿地的规划设计150

8.2.4 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151

8.2.5 道路绿化设计153

8.3 居住区绿地景观的构成157

8.3.1 绿地景观构成的要素157

8.3.2 居住区绿地景观的类型158

8.3.3 居住区景观设计过程159

8.4 居住区各类景观要素的设计要点162

8.4.1 绿化种植景观162

8.4.2 道路和场所景观164

8.4.3 水景观165

8.4.4 庇护性景观168

第9章 居住区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和设计成果171

9.1 居住区规划指标171

9.1.1 用地平衡表172

9.1.2 经济技术指标175

9.2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内容与成果179

9.2.1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内容179

9.2.2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成果180

第10章 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182

10.1 竖向规划设计的原则与内容182

10.1.1 竖向规划设计的原则182

10.1.2 竖向规划设计的内容183

10.2 竖向规划的技术规定186

10.2.1 道路标高及坡度186

10.2.2 各类场地适宜坡度186

10.2.3 建筑标高187

10.2.4 防护工程188

10.3 竖向规划的设计方法189

10.3.1 竖向设计步骤189

10.3.2 竖向设计图的内容190

10.3.3 竖向设计图纸表现190

10.4 土方工程量计算193

10.4.1 方格网计算法193

10.4.2 横断面计算法194

10.4.3 余方工程量估算194

第11章 居住区市政工程规划196

11.1 给水工程规划196

11.1.1 给水量预测196

11.1.2 水源选择与水质水压要求197

11.1.3 给水设施和给水管网的设置197

11.2 排水工程规划198

11.2.1 排水量的预测198

11.2.2 排水体制的确定200

11.2.3 排水设施与管网的布置200

11.3 电力工程规划201

11.3.1 电力负荷的预测202

13.3.2 供电电源的确定202

13.3.3 供配电系统的布局203

11.4 电信工程规划203

11.4.1 电信业务量的预测203

11.4.2 电信设施布置204

11.4.3 电信管道规划204

11.5 燃气工程规划204

11.5.1 燃气用气量预测204

11.5.2 燃气设施布局205

11.5.3 燃气管网规划207

11.6 供热工程规划207

11.6.1 供热负荷预测207

11.6.2 供热设施布局208

11.6.3 供热管网规划209

11.7 环卫工程规划209

11.8 防灾规划210

11.8.1 消防规划210

11.8.2 抗震规划212

11.8.3 人防规划213

11.9 居住区工程规划中的管线综合213

11.9.1 管线敷设与输送方式213

11.9.2 管线综合布置原则214

11.9.3 管线综合术语与技术规定215

11.9.4 管线综合规划的步骤218

11.9.5 管线综合规划的成果219

第12章 控制性详细规划223

12.1 控制性详细规划概述223

12.1.1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涵义223

12.1.2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特征224

12.1.3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位与作用225

12.2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体系和控制指标226

12.2.1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体系的构成226

12.2.2 土地使用229

12.2.3 城市形态231

12.2.4 设施配套233

12.2.5 行为活动235

12.3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成果要求与表达方式240

12.3.1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内容和程序240

12.3.2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方法241

12.3.3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成果要求与表达方式241

第13章 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247

13.1 城市中心分类及其概念247

13.1.1 城市中心分类及其概念247

13.1.2 城市中心层级关系250

13.2 城市中心的构成250

13.3 城市中心空间组织及设计251

13.3.1 中心空间组织及设计251

13.3.2 城市中心实例分析254

第14章 工业园区规划258

14.1 工业园区的概念、类型与组成258

14.1.1 工业园区的概念258

14.1.2 工业园区的类型258

14.1.3 工业园区的组成259

14.2 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261

14.2.1 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原则261

14.2.2 工业园区的总平面布置261

14.2.3 工业园区的道路交通规划264

14.2.4 工业园区的绿地景观266

14.3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实例268

14.3.1 台州经济开发区科技创业中心268

14.3.2 北川山东工业园269

14.3.3 典型工业园区设计图例271

第15章 旧城改造规划277

15.1 旧城改造的概念、理论与原则277

15.1.1 旧城改造的概念与起因277

15.1.2 旧城改造的理论与实践278

15.1.3 城市旧区改造的原则与特点278

15.2 旧城改造的方式279

15.2.1 城市更新的调查方法279

15.2.2 旧区改造的方式280

15.3 旧城改造的规划设计手法282

15.3.1 地段总体功能定位调整282

15.3.2 空间肌理与空间界面的保护283

15.3.3 建筑环境的提升284

15.3.4 地段交通的重组284

15.3.5 绿地景观的改善285

15.3.6 设施的改善285

15.4 旧城改造案例286

15.4.1 旧居住区改造286

15.4.2 旧商业区改造289

15.4.3 旧工业区改造293

主要参考文献2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