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磁兼容设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电磁兼容设计](https://www.shukui.net/cover/3/30776233.jpg)
- 白同云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52646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57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电磁兼容性-设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磁兼容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电磁兼容设计的目的1
1.1.1 电磁骚扰及其危害1
1.1.2 电磁兼容5
1.1.3 电磁兼容设计的目的5
1.2 电磁兼容设计的基本内容与方法7
1.3 电磁兼容性管理8
1.3.1 论证阶段8
1.3.2 方案阶段8
1.3.3 工程研制阶段9
1.3.4 定型阶段10
1.3.5 生产和使用阶段10
1.4 电磁兼容仿真11
1.4.1 电磁兼容仿真的挑战12
1.4.2 潜在应用领域12
1.4.3 接头类型对EMC的影响13
1.4.4 散热器辐射的评估13
1.4.5 解决电缆耦合问题13
习题15
第2章 电磁骚扰源与耦合途径16
2.1 电磁环境16
2.2 电磁骚扰的特性与分类17
2.2.1 电磁骚扰的特性17
2.2.2 电磁骚扰分类18
2.3 自然骚扰源与人为骚扰源18
2.3.1 自然骚扰源18
2.3.2 人为骚扰源19
2.4 综合电磁环境21
2.5 电磁骚扰的耦合途径22
2.5.1 传导耦合22
2.5.2 共阻抗耦合23
2.5.3 感应耦合25
2.5.4 辐射耦合27
习题29
第3章 有源器件的选择和印制电路板设计30
3.1 有源器件敏感度特性和发射特性30
3.1.1 电磁敏感度特性30
3.1.2 电磁骚扰发射特性32
3.1.3 △I噪声电流和瞬态负载电流是传导骚扰和辐射骚扰的初始源32
3.1.4 电源完整性35
3.1.5 掌握IC设计和封装特性抑制EMI45
3.1.6 IC偏置和驱动电源电压Vcc的选择46
3.1.7 共模电流和差模电流47
3.2 表面安装技术50
3.2.1 当今SMT发展新趋势51
3.2.2 新型片式器件的发展态势52
3.3 在印制板级控制电磁发射和抗扰度52
3.3.1 印制电路板概述52
3.3.2 印制电路板设计55
3.3.3 高密度电子组装技术64
3.3.4 印制电路板布局65
3.4 高速数字电路设计66
3.4.1 高速数字电路设计的特点66
3.4.2 集总参数系统与分布参数系统67
3.4.3 传输线68
3.4.4 高速信号71
3.4.5 高速PCB设计与信号完整性71
3.4.6 如何保证信号完整性72
3.4.7 DVD视盘机电磁骚扰抑制方法74
3.4.8 数字AV产品电磁兼容设计75
习题79
第4章 接地设计81
4.1 接地设计的重要性81
4.1.1 接地设计是重在治本的重要一层81
4.1.2 接地是最有效的抑制骚扰源的方法82
4.2 接地方式82
4.2.1 悬浮地83
4.2.2 单点接地83
4.2.3 多点接地85
4.2.4 混合接地86
4.2.5 多级电路的接地88
4.2.6 大系统接地89
4.3 长地线的阻抗91
4.4 接地要求93
4.5 地环路问题94
4.5.1 隔离变压器96
4.5.2 光隔离器97
4.5.3 共模扼流圈97
4.5.4 平衡电路98
4.5.5 将一端浮地或串联电感或串联电容99
4.6 屏蔽电缆的接地99
4.6.1 屏蔽层接地产生的电场屏蔽99
4.6.2 屏蔽层接地产生的磁场屏蔽100
4.6.3 地环路对屏蔽的影响100
4.7 搭接101
4.7.1 搭接的作用与要求101
4.7.2 电搭接的一般方法102
4.7.3 微机系统对外发射的几种抑制措施102
4.7.4 PLC控制系统电磁兼容设计106
习题109
第5章 屏蔽设计110
5.1 产品电磁兼容设计应做到标本兼治110
5.2 屏蔽原理及屏蔽材料新进展112
5.2.1 屏蔽原理112
5.2.2 结论116
5.2.3 电磁屏蔽材料新进展117
5.3 实际屏蔽体的问题118
5.3.1 缝隙屏蔽119
5.3.2 截止波导式通风板130
5.3.3 发泡金属通风窗134
5.3.4 显示器:采用导电玻璃134
5.3.5 操作器件的处理136
5.3.6 指示灯、表盘的处理136
5.3.7 穿过屏蔽体的导线137
5.3.8 互连设计的重要性138
5.4 电缆辐射及其抑制138
5.4.1 电缆的天线效应138
5.4.2 电缆屏蔽层的类型139
5.4.3 滤波器连接器140
5.4.4 板上滤波器与馈通滤波器143
5.4.5 馈通滤波器的类型145
5.5 吸波材料在EMC中的技术应用146
5.6 接续设计147
习题148
第6章 滤波设计149
6.1 滤波器的构造150
6.1.1 影响滤波器的关键特性之一:阻抗关系151
6.1.2 寄生电抗151
6.1.3 元件放置152
6.2 滤波器元件153
6.2.1 三端电容器153
6.2.2 馈通电容器154
6.3 电源线滤波器154
6.3.1 共模和差模骚扰信号155
6.3.2 电源线EMI滤波器的网络结构——反射式低通滤波器156
6.3.3 影响滤波器的关键特性之二:插入损耗157
6.3.4 失配端接158
6.3.5 影响滤波器的关键特性之三:电源线EMI滤波器的安装159
6.4 EMI信号滤波器163
6.4.1 EMI信号滤波器的基本概念163
6.4.2 EMI信号线滤波器的特点164
6.5 铁氧体EMI抑制元件165
6.5.1 铁氧体的应用166
6.5.2 吸收式低通滤波器166
6.5.3 铁氧体EMI抑制元件的应用168
6.5.4 铁氧体EMI抑制元件的选择169
6.5.5 铁氧体EMI抑制元件的安装170
6.6 宽频带抗电磁骚扰材料170
6.7 几种实用的滤波器172
习题173
第7章 瞬态骚扰的抑制174
7.1 抗扰度试验性能判据174
7.2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174
7.2.1 对EFT的说明175
7.2.2 受试设备不能通过EFT试验的原因177
7.2.3 抑制EFT的方法181
7.3 雷击浪涌181
7.3.1 全球雷击的一些数字182
7.3.2 雷害形式——直击雷与感应雷182
7.3.3 雷害带来的后果183
7.3.4 雷击与瞬变脉冲电压184
7.3.5 雷害的防护187
7.3.6 其他保护技巧189
7.4 静电放电产生的电磁骚扰192
7.4.1 ESD对电子设备的影响193
7.4.2 静电防护194
7.4.3 静电安全区195
7.4.4 抗静电材料196
7.4.5 减小ESD影响的设计导则197
7.4.6 附加保护措施199
7.4.7 静电放电试验200
7.5 瞬态骚扰抑制器200
7.5.1 避雷管201
7.5.2 压敏电阻器202
7.5.3 瞬态电压抑制器202
7.5.4 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的ESD保护设计204
7.5.5 USB端口的静电放电(ESD)防护205
7.5.6 选择ESD保护器件的方法205
7.5.7 多级组合保护电路原理205
7.5.8 嵌入式机器人控制器电磁兼容设计205
习题216
第8章 电磁兼容仿真算法研究及应用217
8.1 引言217
8.1.1 电磁干扰的耦合与传输217
8.1.2 电磁兼容仿真的过程218
8.2 信号完整性与电源完整性的仿真分析与设计221
8.2.1 SI信号完整性仿真工具221
8.2.2 典型背板信号传输系统223
8.2.3 版图完整性问题、分析与设计223
8.2.4 电路完整性设计与分析225
8.2.5 系统完整性设计与分析227
8.3 高性能PCB信号完整性及电磁兼容仿真设计228
8.3.1 数模混合电路板的PI和SI问题229
8.3.2 PCBEMI问题仿真229
8.4 SpecctraQuest在高速设计中的应用229
8.4.1 传统的PCB设计方法230
8.4.2 Cadence的PCB设计方法230
8.4.3 噪声和振铃现象的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233
8.5 蒙特卡罗仿真在GSM1800与3G系统间电磁兼容研究中的应用239
8.5.1 仿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39
8.5.2 仿真结果及分析243
8.6 系统、分系统、机箱机柜电磁兼容性CST解决方案245
8.7 汽车电磁兼容仿真流程247
8.7.1 汽车电磁兼容体系247
8.7.2 汽车电磁兼容仿真流程与方法248
8.7.3 电磁兼容仿真软件250
8.8 常用EMC仿真软件252
习题253
附录 搭接中的电化学腐蚀255
参考文献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