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植物病害研究与防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植物病害研究与防治
  • 刘仪主编 著
  • 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ISBN:7801195515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694页
  • 文件大小:169MB
  • 文件页数:70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植物病害研究与防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真菌及真菌病害3

广西水稻、玉米上丝核菌菌丝融合群鉴定&蒙姣荣等3

小麦秆锈菌不同类型互作对病菌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贾显禄等6

条锈菌侵染对小麦田间光合作用的影响&李玥仁等10

四川盆地小麦雪霉病的侵染源研究&舒正义15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对禾谷顶囊壳有性态发生的影响&袁红旭等19

玉米瘤黑粉病菌(Ustilago maydis)冬孢子生物学特性研究&刘正坪等23

用选择性抑制剂测定腐霉与镰刀菌对玉米的致病性&吴全安等28

玉米茎腐病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致病作用&陈 捷等31

高粱生孢堆黑粉菌侵染途径研究&王石榴等35

高粱穗部炭疽病分级标准研究&张长伟等38

新疆棉花立枯丝核菌群分类及其致病性研究&丁胜利等42

新疆棉苗烂根病病原种群的鉴定&李国英等46

新疆棉花枯萎病菌营养亲和群的初步研究&张 莉等51

大豆疫霉菌1号生理小种的鉴定&朱振东等55

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对多菌灵抗药性的初步研究&潘以楼等58

对豇豆锈病菌生活史中五个阶段的观察研究&司凤举65

广州月季疫病的研究&姜子德等68

茶扦插苗根腐性苗枯病I:茶扦插苗刺腐霉病菌在中国的发现及其生理特性研究&赖传雅等72

吉林省人参根腐病病原真菌种类的研究&白容霖等77

新疆苜蓿黄萎病病原学研究&王雪薇等79

关于烟草赤星病病原名称的再思考&张天宇等83

橡胶树炭疽菌不同地区分离菌系形态特征、致病性与大田病害严重度关系研究&冯淑芬86

核盘菌弱毒株Ep-1PN的特性及其与drRNA的关系&姜道宏等90

弯孢属(Curvularia )分类研究进展&孙广宇95

A New Pathogenic Fungus of the Genus Bloxamia from China&Liu Yunlong et al98

A New Species of Cladosporium&Liu Yunlong et al101

Three New Pathogenic Fungi of Cladosporium from China&Zhang Zhongyi et al103

Two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Cladosporium&Zhang Tao et al108

细菌及细菌病害115

水稻品种的抗病性与细菌性条斑病菌致病特性间的相互关系研究&黄瑞荣等115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发生及原因浅析&姜京宇等119

辣椒、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病原菌及生理小种鉴定&孙福在121

防治辣椒细菌性斑点病的药剂和生防菌筛选及品种抗性鉴定&孙福在等125

Detection of Xanthomonas albilineans,the Casual Agent of Sugarcane Leaf Scald,with PCR,DIA,ELISA and Isolation Techniques&Zhongkang Wang et al130

北方杨树上冰核细菌种类鉴定及其引致杨树冻伤的初步研究&赵廷昌等141

三七根腐病复合侵染中病原细菌的研究&罗文富等146

病毒及病毒病害151

中国大麦黄花叶病毒株系田间鉴定&陈剑平等151

玉米粗缩病毒(MRDV)的初步研究&孙晓平等158

玉米矮花叶病毒在抗、感、耐玉米自交系接种叶片内的扩展&邸垫平等161

玉米矮花叶病毒在抗、感、耐玉米自交系植株体内的系统运转&苗洪芹等164

MDMV能由玉米花粉传播吗?&马占鸿等168

大豆花叶病毒(SM V)对大豆生物学性状的影响&赵玖华等170

大豆品种生育特性对大豆花叶病毒田间传播的影响&杨崇良等173

枸头橙柑桔茎陷点病的研究&陈国庆等179

番茄花叶病毒的田间检测&薛朝阳等184

植物抗病毒防卫反应的研究进展简述&吴云峰等186

山东省大豆花叶病的研究与防治概述&尚佑芬等189

香蕉束顶病原的PCR检测鉴定&朱水芳等192

香蕉束顶病及其防治的研究——黑Ⅱ色蕉蚜体内BLO的电子显微镜观察及传毒实验&马筠等197

黄瓜花叶病毒亚组I和Ⅱ分离物的形态和理化性质研究&徐平东等201

种传赤豆花叶病毒的初步研究&花日茂等204

引起唐菖蒲杂色花的两种病毒研究&韦石泉等206

真菌传棒状病毒的分类及其特性&陈剑平等211

中国大麦黄花叶病毒分离物的分子变异&施农农等217

甜菜黑色焦枯病毒经介体油壶菌传毒的研究&张景凤等225

一种侵染芝麻的新病毒——芝麻皱缩花叶病毒的鉴定&许泽永等226

抗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植物抽提物筛选体系的建立及应用研究&侯玉霞等231

玻璃粉吸附法快速提取植物病毒RNA&沈春奇等238

植物速丰剂等对烟草普通花叶病(TMV)的防治研究&黄荣茂等240

摩洛哥脐血橙植株上一种机械传播性病毒的初步鉴定&陈国庆等243

苹果茎痘病毒(ASPV)对早酥梨树内源激素和生长量的影响&龚国淑等246

线虫及线虫病害251

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齐军山251

两河交汇地区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鉴定&刘维志等254

抗病基因对大豆胞囊线虫1号生理小种的选择作用&刘维志等256

盾线虫属(Scutellonema Andrassy 1958)研究概述&彭德良258

云南植物根结线虫及其区域分布研究&喻盛甫等265

烤烟与晒晾烟品种对常见根结线虫的抗性研究&胡先奇等268

其他病原及其病害275

植原体系统发育研究新进展&莫笑晗等275

感染植原体的泡桐组培苗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组织印迹定位&田国忠等278

泡桐丛枝病媒介昆虫体中植原体的检测和鉴定&罗 飞等280

我国几种果树上的植原体检测研究&朱水芳等284

烟草气候斑病的发生及防治研究简报&孙恢鸿等286

甜菜多粘菌(Polymyxa betae)体内及侵染后根细胞内类细菌(BLOs)的初步研究&王琦等288

综合防治295

湖南两系法杂交稻主要病害发生现状与防治对策&刘二明等295

冀北山区水稻稻曲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浅析&李树才298

抚宁县玉米矮花叶病抗病品种的筛选和防治决策&汪志和等300

主要农业措施控制玉米大斑病的优化方案&殷世才等304

玉米镰孢菌病的综合防治&胡吉成309

应用营养药钵育苗麦茬移栽防治棉花黄萎病的研究初报&张维生等313

我国蔬菜主要病害病原菌致病力分化研究概述&李明远等316

2%加收米液剂防治番茄叶霉病的效果初报&李健强等321

油菜菌核病药剂防治研究&谢长举等323

特谱唑防治小麦全蚀病的生长调节作用及增产效果研究&邱 艳等326

广枯灵对烟草猝倒病等病害的防治研究&张正林等329

今后作物病害发生趋势浅析&王守正等333

沤肥浸渍液对植物病害的防治机理初探(综述)&乔雄梧等336

武汉地区蔬菜病毒病发生及其综合防治研究简报&张 原等339

落叶果树病害数值诊断法的研究&赵国防等342

沤肥浸渍液对番茄早疫病的作用评价及机理分析&马利平等345

植物病原微生物的生态策略&林石明349

抗病性及抗病育种355

寄主品种与病原物小种群体互作动态的研究进展&赵美琦355

水稻品种抗稻瘟病性鉴定方法评价&罗庆明等358

持续低温对水稻抗稻瘟病性的研究&毛建辉等361

小麦抗条锈近等基因系转育进展&徐世昌等366

小麦与燕麦对小麦全蚀病的抗病性研究&刘常宏等370

小麦对条锈病的高温抗病性研究&商鸿生374

小麦条锈菌与寄主互作关系研究进展&吴立人378

大麦对叶锈病的部分抗性基因的定位&陈万权等381

玉米抗尾孢菌叶斑病鉴定及其利用&吴纪昌等383

我国棉花品种抗黄萎病鉴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马 存等388

温室快速鉴定棉花苗期抗黄萎病性方法的改进&孙文姬等391

乙烯、枯萎菌诱导作用对棉花细胞壁伸展蛋白的影响&冯 洁等394

大豆品种与根腐病菌相互作用的研究&李长松等398

菜豆病害和菜豆资源的抗病性概述&王晓鸣401

烟草罹赤星病后苯丙烷类代谢途径有关酶及物质的动态研究&陈惠明等404

生物技术及其应用411

广东省稻瘟病菌DNA指纹分析及谱型结构&伍尚忠等411

黑曲霉葡萄糖氧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其介导的转基因烟草抗病性&刘国胜等418

几丁质酶基因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克隆及双价基因在枯草芽孢杆菌B-908中的表达&王益民等423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基因在芽孢杆菌(Bacillus spp.中的转化和表达&钟晓东等427

大麦黄矮病毒GPV株系全长ORF2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吴茂森等430

北方棉区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的RAPD分析与致病型鉴定&石磊岩等433

棉花黄萎病菌的田间分子监测&王云月等441

棉花黄萎病菌核糖体基因IST区段特异扩增&朱有勇等446

棉花黄萎病菌RAPD指纹谱型研究&朱有勇等451

大丽轮枝菌致病类型及其分子指纹分析&朱有勇等456

棉花枯萎病菌核糖体基因ITS区段的克隆和测序&朱有勇等461

黄瓜花叶病毒(CMV)缺失型运动蛋白基因介导的抗病性&张振臣等464

烟草寄生疫霉DNA的PCR特异性扩增&罗文富等471

烤烟栽培品种G28和K326抗CMV的遗传转化研究&陈元生等475

与烟草丛枝病相关的低分子量RNA的研究&莫笑晗等480

rDNA中ITS区序列在根霉属小孢根霉组分类上的应用&黄 河等484

几丁质酶基因的亚克隆及其转化苏云金杆菌&张力群等488

蜡质芽孢杆菌SOD耐热性的初步研究&徐晓英等492

水杨酸信号传递途径的初步研究&吴献忠等495

土传病害及生物防治499

在水稻生态系统中纹枯病拮抗细菌的分布和种类&陈志谊等499

绿色木霉菌LTR-2对小麦纹枯病菌的作用机制&杨合同等504

绿色木霉菌和摩西球囊霉菌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杨合同等508

链霉菌对植物病原真菌抑制作用的研究&刘大群等512

棉花黄萎病的三防因子&李雪玲等516

小盾壳霉防治向日葵菌核病的初步研究&李荣禧等520

拮抗菌R31菌株的分类鉴定&丁爱云等523

作物根际微生物优势种群初步分析&翁启勇等526

烤烟根病生防真菌的分离与筛选&王家和529

生防剂及有机肥对烟草根结线虫病控制效果的研究&胡先奇等532

加快发展我国生物农药产业的建议&李华荣536

“益微”降低叶菜中硝酸盐含量的初步研究&杨冬等540

病害流行及预测547

关于加强病虫灾害预测工作的意见&肖悦岩547

影响连作旱稻水稻纹枯病流行、危害的因子分析&丁克坚等549

稻瘟病菌生理小种ZC群连续多年成为广东省优势种群的原因分析&潘汝谦等553

稻穗颈瘟流行程度的生态因子分析及预测预报&彭洪江等556

稻瘟测报模型研究及应用&殷世才等560

小麦白粉病发生程度中期预测模型的应用&李秀芹等566

小麦赤霉病为害的损失研究&井金学等568

玉米粗缩病严重度分级标准的研究&张会孔等573

云南玉米大斑病的预测预报&殷世才等575

植物病原菌寄生适合度的度量&周益林等580

冀中棉区棉花黄萎病发生与气象因子关系分析&齐俊生等584

植物检疫591

小麦叶疫病检疫研究简报&商鸿生等591

大豆疫霉菌的土壤诱集检测&彭金火594

小麦光腥黑穗病[Tilletia foetida (Wall. ) Liro]热力杀菌的研究&赵峥等599

切割饲料稻草饱和蒸气杀菌的研究&毛志农等604

关于调整型一次抽样方案在进口烟叶检疫中应用的探讨&朱连611

小麦矮化腥黑穗病在天津地区定殖可能性的研究&杨维长等613

SPA-ELISA检测大豆种子携带SBM V的研究及应用&谷建夫等616

免疫分离检验玉米细菌性枯萎病的应用研究&王学令等621

香石竹环斑病毒检测方法的建立——核酸探针杂交法&陶庭典623

植物检疫危险性有害生物多媒体信息系统(PQ Ver 1.0)简介&周卫川626

菜豆萎蔫病免疫荧光菌落染色法快速诊断技术研究&高泉准629

盆景土壤线虫分离检验技术研究及其在出境盆景检疫中的应用&郭 权等632

进口画眉草籽中首次截获剪股颖粒线虫(垫刃目:粒科)的鉴定&叶为民等635

马铃薯癌肿病症状的宏观与微观特征的研究&魏正641

真菌毒素647

我国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研究进展&章元寿647

灰葡萄孢菌毒素的生物测定和组分初步分析&郑晓莲等650

镰刀菌毒素的研究进展&张国珍656

免疫化学技术在植物病原毒素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刘凤权等659

茄子黄萎病菌毒素液对茄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毒害作用&刘正坪等661

13论文摘要及简报667

梨火疫细菌(Erwinia amylovora)的巢式PCR检测&赵宝庆等667

我国生物冰核研究与新进展&孙福在等667

冰核真菌成冰生物学特性研究&张 敏等668

稻白叶枯病毒性基因缺失突变体防病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刘凤权668

水稻内生细菌的生态学研究&刘凤权等669

引起二月兰花叶病的芜菁花叶病毒的研究&陈集双等669

水稻矮缩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李毅等670

小麦黄色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韩成贵等670

黄瓜花叶病毒运动蛋白基因及其缺失突变体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特异抗血清制备&张振臣等671

小麦黄色花叶病毒核苷酸序列分析及其在我国发生分布的分子鉴定&于嘉林等671

桃红叶病病原研究&刘 健等672

禾谷多粘菌侵染特性及砂培体系的建立&田兆丰等672

持久抗瘟性鉴定方法与持久抗瘟性稻种&彭绍裘等673

多抗性水稻品种的选育与应用&魏子生等674

定量测定甲胺磷残留的ELISA的建立和初步应用&刘凤权等674

小麦黄色花叶病毒RNA 2 28ku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表达产物抗血清的制备&苏宁等675

甘蔗白条病(Xanthomonas albilineans) PCR、 DIA、 ELISA检测技术比较研究&王中康等675

番茄环斑病毒广谱PCR检测方法的建立&朱水芳等676

一种检测植物体内水杨酸含量的新方法&吴献忠等676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RNA4和RNA3自然缺失突变体缺失区域的定位&韩成贵等677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内蒙分离物RNA3序列分析及编码25ku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李大伟等677

碱性磷酸酶标记甜菜坏死黄脉病毒IgG的研究&王东勇等678

甜菜多粘菌特异性片段的克隆及PCR检测&王琦等678

甜菜多粘菌生防菌的筛选&王琦等678

烟草霜霉病检疫生物学的特性研究&章正等679

大豆疫病的种子病理学研究&周肇蕙等680

茄科蔬菜种苗传带主要病害检疫技术研究简述&种焱等680

侵染美国甜瓜和番茄的黄瓜花叶病毒鉴定&王少梅等680

对朝鲜松材线虫检疫、监测方法的探讨&陈子民等681

繁殖植物病毒和保存毒源新技术&李弋等681

芦笋枯萎病处理研究&魏哲轩等681

新引种毛豆试论大豆疫病在福建省南部发生的可能&王宏毅等682

深圳口岸进出口苗木螺旋线虫的鉴定&叶为民等682

棉花黄萎病菌毒素多抗血清的制备和初步应用&刘凤权等683

生姜萎蔫青枯病和条斑叶枯病病原细菌的研究&喻璋等683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四川“榨菜”病毒种类&李新予等684

豌豆早褐病毒RNA1侵染过程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王道文等684

豌豆根腐病综合防治研究&何苏琴等685

农药对立枯丝核菌及其所致病害的影响的研究概况&沈会芳等685

西瓜炭疽病的发生与鉴定及药剂防效的比较研究&刘志娴等685

橡胶树丛枝病病原的抗血清制备与应用研究&陈慕容等686

植物病毒复制与转移过程中与宿主微管蛋白的互作&王道文等686

大豆花叶病毒基因组中蛋白质编码序列的克隆与表达&张景凤等686

郁金香种球腐烂的真菌病原鉴定&陈德芬等687

广东省水稻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研究&潘汝谦等687

保护地栽培厚皮甜瓜采后病害调查&唐文华等688

广西枳砧椪柑黄化病研究初报&邱柱石等688

芒果炭疽病抗病品种筛选研究&肖倩莼688

我国高粱上的一种新黑粉病&王石榴等689

大豆花叶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王升吉等689

三氯异氰尿酸防治柑桔溃疡病初探&朱木元等689

稻曲病研究进展及防治雏议&李家荣690

乌海市青椒疫病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张晨旭等690

适宜马铃薯晚疫病菌生长的豆类培养基的筛选&姚裕琪等690

应用武夷菌素(BO-10)防治作物主要病害的研究&陈增建等691

呼伦贝尔盟大白菜黑斑病发生与药剂防治研究初报&陈申宽等691

热带植物白粉菌种类研究&余卓桐等691

云南林木真菌病害研究(二)&张 宏等692

云南草坪地被植物真菌病害研究&张 陶等692

玉米粗缩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吴志明等692

天然植物性抗病毒制剂VA对辣椒、番茄和草莓病毒病的控制作用&李兴红等693

大豆重迎茬种植与胞囊线虫病发生关系的调查&陈申宽等693

小麦白粉病抗源贵农21在育种中的利用研究&龙增栋等693

陕西省玉米品种抗病性研究回顾与展望&马秉元等694

茄黄萎病菌粗毒素氨基酸成份分析&刘正坪等6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