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渐摄与融构 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之滥觞与演进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渐摄与融构 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之滥觞与演进](https://www.shukui.net/cover/75/30756323.jpg)
- 蔡铁权,陈丽华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08278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47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456页
- 主题词:科学教育学-教育史-研究-中国-近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渐摄与融构 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之滥觞与演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篇 科学教育的导入(16世纪末—19世纪中叶)11
第一章 中西初识11
第一节 航海时代的中西方文明11
第二节 先驱者的努力14
第三节 “海刺猬”东渡15
第四节 利玛窦带来的西学25
第五节 其他传教士带来的西学39
第二章 南京教案43
第一节 南京教案的发生43
第二节 南京教案的原因45
第三节 南京教案的影响48
第三章 崇祯历书49
第一节 传教士再次入华49
第二节 七千部西书东来50
第三节 我国古代历法与钦天监53
第四节 历局成立及历书译撰57
第五节 《崇祯历书》理论基础及影响61
第四章 历狱始末68
第一节 战乱年代68
第二节 进呈历书70
第三节 顺治时期的汤若望72
第四节 杨光先的责难74
第五节 历讼水落石出76
第五章 礼仪之争79
第一节 礼仪之争的产生79
第二节 方济各会士挑起争端83
第三节 卫匡国的辩护86
第四节 “礼仪之争”的高潮88
第五节 多罗出使92
第六节 “礼仪之争”的落幕96
第七节 “礼仪之争”的原因及影响100
第六章 新教滥觞104
第一节 教育理念的新趋向104
第二节 教育内容的重新建构106
第三节 学校模式的重新构思107
第四节 教学方法的更新110
第七章 西学中源112
第一节 西学传播112
第二节 “会通以求超胜”116
第三节 “西学中源”说的形成118
第四节 “西学中源”说的发展123
第五节 “西学中源”说的影响125
第二篇 科学教育的兴起(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133
第八章 师夷长技133
第一节 鸦片战争爆发133
第二节 睁眼看世界139
第三节 初试洋务144
第四节 同文馆风波149
第五节 翻译高潮159
第六节 教会机构与中国近代科学教育169
第九章 求学出洋181
第一节 清初留学活动181
第二节 幼童留美182
第三节 “庚款留学”189
第四节 留欧风潮191
第五节 留日高潮196
第十章 变法图存201
第一节 戊戌变法201
第二节 戊戌变法与科学教育发展203
第三节 科学渗入科举212
第四节 义和团运动215
第十一章 中体西用217
第一节 “中体西用”说的源起217
第二节 张之洞与“中体西用”说220
第三节 “中体西用”下的教育纲领222
第四节 “中体西用”影响下我国洋务学堂的发展224
第五节 “中体西用”的演化226
第六节 “中体西用”的影响227
第三篇 科学教育的形成(20世纪初—20世纪中叶)235
第十二章 科学社团235
第一节 清末民初我国的科学及科学社团235
第二节 中国科学社237
第三节 中国科学社对我国科学教育的影响243
第四节 中华自然科学社249
第十三章 科教体系252
第一节 20世纪初三种学制的颁行252
第二节 1922年新学制的颁行及影响265
第三节 学科建立:以物理及生物学科为例278
第四节 “综合科学课程”282
第五节 国民政府时期教育方针的制定285
第六节 国民政府前期的科学教育291
第七节 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的科学教育303
第十四章 科学建制314
第一节 科学名词的规范化314
第二节 科研机构体系的建立320
第三节 科学评议与奖励制度的完善325
第四节 科学家社会角色的形成328
第十五章 推士来华330
第一节 推士来华经历330
第二节 推士对华调查333
第三节 推士的建议340
第十六章 科玄论战352
第一节 “科玄论战”的发生352
第二节 “科玄论战”的经过354
第三节 “科学论战”的结果和意义360
第四篇 科学教育的改革(20世纪中叶—21世纪初)367
第十七章 面向工农367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的教育方针367
第二节 面向工农的教育政策369
第三节 建国初期科学教学计划375
第四节 现代科学教育体系的确定379
第十八章 又红又专383
第一节 全面学习苏联383
第二节 “向科学大进军”中的科学教育387
第三节 “文理分科”制389
第十九章 反修防修392
第一节 “整风”和“反右”中的科学观392
第二节 “大跃进”中的教育大改革393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中的科学教育399
第四节 1975年的教育整顿405
第二十章 改革开放408
第一节 科学教育的“拨乱反正”408
第二节 改革开放下的科学教育改革411
第三节 恢复高考与“文理分科”413
第二十一章 综合课程416
第一节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416
第二节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推行418
第三节 综合科学课程的试行——以上海市为例428
第四节 我国地区性综合科学课程改革——以浙江省为例430
第二十二章 科教兴国436
第一节 早期“科教兴国”思潮的形成与发展436
第二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439
第三节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441
第四节 科学发展观443
后记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