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烧伤康复治疗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烧伤康复治疗学
  • 吴军,唐丹,李曾慧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21522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79页
  • 文件大小:153MB
  • 文件页数:509页
  • 主题词:烧伤-康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烧伤康复治疗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烧伤康复概论1

第一节 烧伤康复概述1

一、康复的概念与发展1

二、烧伤康复发展历史3

三、中国烧伤康复历史、现状与未来4

四、烧伤康复学及其重要性8

第二节 烧伤的流行病学9

一、发病率9

二、经济损失10

三、烧伤主要的发生原因10

四、烧伤的流行特征10

五、特殊类型烧伤的流行病学11

六、结果与转归11

第三节 烧伤的病理生理12

一、休克期病理生理特点12

二、急性感染期的病理生理特点13

三、创面修复期病理生理13

第四节 烧伤治疗常用方法15

一、烧伤急救15

二、创面早期处理16

三、烧伤休克防治16

四、烧伤感染防治19

第五节 烧伤创面处理与功能结局22

一、防止烧伤创面再损伤与创面加深22

二、烧伤创面的伤情判断23

三、烧伤创面非手术治疗24

四、烧伤创面手术治疗26

五、烧伤创面的功能结局27

六、烧伤创面处理中的康复治疗28

第六节 烧伤的预防28

一、儿童烧伤原因28

二、成人烧伤原因28

三、预防措施29

第七节 烧伤康复的团队组成与协作30

一、团队人员组成和建设30

二、烧伤康复团队分工与协作31

第八节 ICF在烧伤康复中的应用31

一、残疾定义31

二、残障定义31

三、国际功能分类31

四、ICF在烧伤康复中的应用问题32

第二章 烧伤康复评定36

第一节 烧伤后瘢痕的评定36

一、瘢痕颜色36

二、瘢痕形态38

三、瘢痕硬度38

四、瘢痕伸展性38

五、瘢痕的厚度39

六、温哥华瘢痕量表40

第二节 心肺功能评定41

一、基本概念和意义41

二、烧伤后相关问题及原因41

三、评定方法41

四、注意事项43

第三节 关节活动范围评定44

一、基本概念和意义44

二、评定方法44

三、注意事项45

第四节 肌力与耐力评定49

一、基本概念和意义49

二、评定方法50

三、注意事项54

第五节 平衡与步行能力评定55

一、基本概念和意义55

二、评定方法55

三、注意事项56

四、步行能力评定56

第六节 手功能评定57

一、基本概念和意义57

二、评定方法58

三、手功能评定注意事项60

第七节 感觉评定61

一、概述61

二、感觉评定的意义61

三、感觉障碍类型61

四、烧伤后主要感觉障碍61

五、检查方法61

六、感觉检查注意事项63

第八节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64

一、基本概念和意义64

二、评定方法64

三、常用ADL评定量表64

四、注意事项67

第九节 心理评定67

一、基本概念和意义67

二、烧伤后相关心理问题及原因67

三、评定方法68

四、注意事项70

第十节 职业评定71

一、基本概念和意义71

二、评定方法71

三、注意事项73

四、附表74

第十一节 生存质量评定75

一、基本概念和意义75

二、影响烧伤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75

三、评定方法75

四、附表77

第三章 烧伤的物理治疗82

第一节 运动治疗82

一、烧伤后运动治疗概述82

二、烧伤后运动疗法的主要内容83

三、烧伤后常见的功能问题83

四、常用治疗方法84

五、注意事项93

六、案例分析95

七、小结96

第二节 物理因子疗法96

一、电疗97

二、超声疗法99

三、光疗100

四、磁疗101

五、温热疗法和冷疗102

六、序贯肢体加压疗法105

七、水疗法106

八、临床策略制定以及案例讨论106

九、案例学习106

十、总结107

第三节 水疗在烧伤康复中的应用107

一、概念107

二、工作内容107

三、烧伤后的功能问题108

四、常用治疗方法109

五、注意事项112

第四章 烧伤的作业治疗121

一、人121

二、环境122

三、作业122

四、作业表现122

五、人-环境-作业的契合122

第一节 功能性作业活动训练124

一、面部烧伤124

二、颈部烧伤125

三、手上肢烧伤125

四、下肢烧伤127

五、躯干烧伤128

六、功能性作业活动训练的注意事项129

七、出院计划129

第二节 手功能训练130

一、水肿的处理130

二、支具的应用131

三、手部关节活动度与灵活性的训练132

四、瘢痕按摩与皮肤护理133

五、挛缩与增生性瘢痕的处理133

六、出院前准备134

第三节 压力治疗135

一、压力治疗的概念135

二、压力治疗的种类135

三、压力治疗的作用及机制138

四、烧伤压力治疗原则139

五、适应证与禁忌证140

六、压力治疗的实施140

七、不同部位烧伤压力治疗145

八、压力治疗注意事项156

第四节 低温材料矫形器的应用157

一、矫形器的概念157

二、低温材料矫形器的种类157

三、矫形器的作用158

四、烧伤后低温热塑矫形器应用原则159

五、烧伤后低温热塑矫形器的适应证159

六、烧伤后矫形器应用实施159

七、烧伤后不同阶段矫形器的应用161

八、不同部位烧伤后常用的矫形器161

九、烧伤后矫形器应用注意事项168

第五节 ADL训练168

一、体位摆放168

二、自我照顾活动训练169

三、家务活动训练169

四、社区适应训练170

五、康复宣教170

六、注意事项170

七、烧伤不同阶段ADL训练170

第五章 心理治疗与音乐治疗174

第一节 烧伤后心理特点174

一、概述174

二、烧伤后患者主要心理反应174

三、烧伤患者心理反应影响因素176

第二节 烧伤后心理治疗177

一、烧伤患者常见心理问题的评估和诊断177

二、烧伤患者的心理干预策略181

第三节 烧伤后音乐治疗185

一、音乐治疗应用的领域185

二、音乐治疗的应用阶段186

三、音乐治疗的形式187

四、主要的方法187

五、音乐治疗在烧伤领域的前景展望189

第六章 康复工程191

第一节 截肢与假肢装配191

一、截肢和残肢护理191

二、假肢的种类193

三、假肢装配程序193

四、配戴假肢的康复训练194

五、临床适配性检查195

六、烧伤患者穿戴假肢注意事项195

七、义乳195

第二节 矫形器196

一、概念与术语196

二、矫形器的分类197

三、烧伤康复中矫形器的作用和生物力学原理197

四、矫形器的应用流程197

五、矫形器在烧伤康复中的应用199

六、矫形器的使用时机202

七、矫形器的使用注意事项202

第三节 辅助器具203

一、概念203

二、自助器具203

第七章 职业与社会康复211

第一节 职业康复211

一、工作能力强化211

二、工作模拟训练216

三、职业技能培训219

四、就业安置224

第二节 社会康复226

一、概述226

二、干预技术227

三、烧伤康复的社会支持网络231

四、个案管理234

第三节 烧伤者的修饰化妆技术236

一、概述236

二、烧伤皮肤保养237

三、防晒选择237

四、卸妆注意事项237

五、化妆方式237

六、整体造型238

七、咨询方式240

八、结论240

第八章 烧伤中医康复治疗242

第一节 烧伤的中医治疗历史沿革242

第二节 烧伤康复期的中医治则治法243

一、治疗原则243

二、治疗方法243

第九章 烧伤康复护理251

第一节 概述251

一、烧伤康复护理的现状和工作意义251

二、烧伤康复护理实施的必要条件252

三、烧伤康复护理主要任务252

第二节 烧伤护理评估253

一、烧伤早期护理评估内容253

二、烧伤康复期护理评估内容254

第三节 烧伤护理目标254

一、烧伤急性期护理目标254

二、烧伤康复期护理目标254

第四节 烧伤早期临床护理255

一、一般护理常规255

二、烧伤早期专科护理常规255

三、特殊部位烧伤早期临床护理257

四、烧伤早期疾病健康教育257

五、营养支持258

六、烧伤早期翻身床治疗的护理常规260

七、烧伤早期悬浮床的护理261

第五节 烧伤康复期护理宣教261

一、烧伤康复期护理宣教目的261

二、不同阶段的宣教261

第六节 烧伤康复期临床护理262

一、病室管理262

二、患者衣裤用具的要求263

三、饮食护理264

四、睡眠护理265

五、五官烧伤护理265

六、残余创面的护理266

七、瘢痕皮肤护理268

八、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270

第七节 烧伤康复期专科护理271

一、体位护理271

二、呼吸训练指导275

三、日常生活护理指导276

四、辅助器具使用指导277

五、压力用品的使用指导279

六、病房康复延伸训练指导280

七、心理康复护理指导289

第八节 烧伤康复护理专业人员的培养和教育290

一、概述290

二、培养基本要素290

三、培养的途径290

四、培训的形式291

第十章 烧伤不同阶段的康复治疗293

第一节 急性期康复治疗293

一、烧伤急性期的康复问题及原因293

二、烧伤急性期评定294

三、急性期康复治疗的主要措施295

第二节 创面修复期康复治疗298

一、心理康复298

二、疼痛治疗299

三、体位疗法299

四、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创面的美容修复299

五、运动疗法302

六、物理疗法302

七、康复治疗的落实需调动三方面的积极性303

第三节 恢复期康复治疗304

一、烧伤恢复期病理生理特点及功能状况304

二、临床治疗305

三、烧伤恢复期功能问题及原因305

四、烧伤恢复期评定306

五、烧伤恢复期的康复治疗307

第四节 门诊康复治疗与随访308

一、门诊康复治疗308

二、随访308

第十一章 烧伤常见症状的康复311

第一节 疼痛311

一、烧伤疼痛的定义、分类及可能机制311

二、烧伤疼痛的现状与危害312

三、烧伤疼痛管理312

四、烧伤疼痛管理过程中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318

第二节 烧伤后水肿319

一、烧伤后组织水肿形成的原因319

二、烧伤水肿的测量320

三、治疗320

第三节 残余创面322

一、定义322

二、形成原因322

三、临床特征322

四、治疗原则和康复措施323

第四节 瘢痕324

一、概述324

二、病理性瘢痕的发生机制328

三、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的区别329

四、病理性瘢痕的临床评估330

五、瘢痕疙瘩的康复治疗331

六、增生性瘢痕的康复治疗335

第五节 畸形与挛缩342

一、烧伤后挛缩与畸形的发生情况343

二、烧伤后挛缩与畸形发生的原因343

三、烧伤后常见的挛缩与畸形343

四、烧伤后瘢痕挛缩的伴发问题343

五、烧伤后瘢痕挛缩的评估344

六、烧伤后挛缩与畸形的预防与非手术康复治疗344

七、烧伤后瘢痕挛缩松解手术的注意事项345

第六节 瘙痒346

一、概述346

二、发病机制347

三、康复评定347

四、康复治疗348

第七节 色素异常350

一、皮肤黑色素代谢350

二、黑色素形成调控350

三、烧伤后皮肤色素改变351

四、色素改变的评估351

五、烧伤后皮肤色素改变的治疗351

第八节 烧伤截肢353

一、烧伤和电击伤截肢特点353

二、一般而言有以下几点应予以重视354

三、儿童及青少年截肢注意事项354

第九节 异位骨化354

一、概述354

二、临床表现及分型355

三、康复评价355

四、康复治疗356

第十节 烧伤后神经损伤357

一、脑水肿357

二、脑脓肿360

三、抽搐和惊厥361

四、周围神经损伤363

第十一节 烧伤后脏器功能后遗症366

一、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366

二、心血管系统后遗症369

三、呼吸系统后遗症371

四、消化系统功能后遗症374

五、肾脏功能障碍后遗症375

六、内分泌系统后遗症376

第十二节 烧伤后营养代谢改变377

一、烧伤患者的营养评定377

二、烧伤患者的代谢变化及热能需要378

三、烧伤患者的营养支持381

第十二章 特殊部位烧伤康复治疗388

第一节 头、面、颈部388

一、急性期(住院治疗期)388

二、康复期(伤口痊愈期)388

三、头颈各部位的治疗与康复389

鼻部389

嘴部390

颈部391

脸部烧伤的康复治疗393

第二节 手、足部403

手部403

一、手部的解剖学基础404

二、烧伤手部畸形发生的组织学基础407

三、手部畸形的分类408

四、康复和治疗413

足部416

一、烧伤后足畸形机制类型和原因417

二、预防417

第三节 肘部417

一、肘部的解剖生理特点418

二、肘部浅度烧伤的康复治疗418

三、肘部深度烧伤的康复治疗418

四、肘部瘢痕挛缩的康复治疗419

第四节 腋部(肩部)421

一、腋部烧伤的特点421

二、腋部烧伤的康复评定421

三、腋部烧伤的治疗422

第五节 膝部424

一、膝部的血管损伤及修复424

二、膝部的神经损伤及修复425

三、膝部的骨骼肌肉损伤及修复426

四、膝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426

五、心理康复428

第六节 会阴部、髋部烧伤康复治疗428

一、会阴部烧伤428

二、髋部烧伤429

第七节 异体脸移植431

一、带血管异体复合组织移植概况431

二、同种异体面部复合组织移植术432

三、有关异体复合组织移植的主要并发症434

四、颜面部异体复合组织移植术的伦理问题435

五、康复治疗436

第十三章 特殊人群烧伤康复治疗441

第一节 儿童烧伤康复441

一、儿童烧伤康复概述441

二、儿童烧伤康复评定441

三、儿童烧伤康复物理治疗442

四、儿童烧伤康复作业治疗446

五、烧伤儿童康复心理治疗448

六、矫形器在烧伤儿童康复中的应用450

七、家庭康复451

八、儿童烧伤的预防与健康教育452

第二节 老年人烧伤康复452

一、老年人的生理特点452

二、老年人烧伤的特点453

三、老年人烧伤的治疗453

四、老年人烧伤的康复治疗454

五、康复手段455

第十四章 特殊原因烧伤康复457

第一节 电烧伤457

一、概述457

二、电烧伤后各组织的改变457

三、电烧伤修复治疗与功能重建458

第二节 化学烧伤471

一、概述471

二、化学烧伤的康复治疗471

第三节 冻伤473

一、流行病学474

二、损伤机制474

三、冻伤的分类474

四、冻伤的分度及临床表现474

五、冻伤的康复治疗475

索引4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