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文教学新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文教学新论
  • 王更生著 著
  • 出版社: 明文书局
  • ISBN:
  • 出版时间:1983
  • 标注页数:364页
  • 文件大小:109MB
  • 文件页数:38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文教学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对当前国文教学应有之认识)1

第一节 前言1

第二节 认识国文教学之内涵2

第三节 认识国文教材之选配4

第四节 认识教学、教材与教法之关系8

第五节 认识国文教学之任务10

第六节 认识国文教学之连环性11

第七节 认识国文教学之理想目标13

第八节 认识国文教学与教学法之关系14

第九节 认识国文教师应备之素养15

第二章 范文教学「课前预习」之研究23

第一节 前言23

第二节 指导学生预习24

第三节 指导学生预习前教师应注意之事项31

第四节 教师于课前预习时如何研究教材32

第五节 教师研究教材时之注意事项38

第三章 范文教学「题文」与「作者生平介绍」之研究41

第一节 前言41

第二节 题文与作者生平之重要性42

第三节 如何介绍题文43

第四节 如何介绍作者生平50

第五节 结论53

第四章 范文教学「读讲过程」之研究55

第一节 前言55

第二节 范文教学过程中之四种活动57

第三节 范文读讲前之工作59

第四节 范文读讲进行之过程60

第五节 范文读讲时之注意事项70

第六节 结论74

第五章 范文教学「深究鉴赏」之研究75

第一节 前言75

第二节 形式深究77

第三节 内容深究81

第四节 鉴赏之研究84

第五节 诵读之研究87

第六节 应用练习之研究89

第七节 深究鉴赏时之注意事项91

第六章 单元教学活动设计(即教案编制)之研究93

第一节 前言93

第二节 教学法与教学活动设计94

第三节 编制国文科单元教学活动设计的准备事项99

第四节 编制国文科单元教学活动设计时注意要点110

第五节 结论119

附表一 范文教学过程的适用原则及教法简表120

附表二 范文教学的实施要领及注意事项简表122

附表三 国文科单元教学活动设计范式124

附表四 全文分析表142

附表五 虚字分析表143

第七章 教具制作与使用之研究145

第一节 前言145

第二节 教具的意义与功用146

第三节 教具的种类147

第四节 教具制作的步骤162

第五节 教具制作的原则164

第六节 教具运用的原则165

第七节 揭示教具的方法166

第八节 充实教具内容的方法167

第九节 结论168

第八章 作文教学「习作指引」之研究169

第一节 前言169

第二节 教师对作文教学应有的认识170

第三节 命题171

第四节 习作指引180

第五节 作文基本修养的提示194

附:(作文)行为目标教学活动设计实例198

第九章 作文教学「习作批改」之研究203

第一节 前言203

第二节 习作批改常犯的错误204

第三节 习作批改的原则209

第四节 习作批改的重点210

第五节 习作批改的方法215

附:习作批改实例218

第十章 课外阅读教学之研究227

第一节 课外阅读的意义227

第二节 课外阅读的态度229

第三节 读物选取的原则233

第四节 适合阅读的作品235

第五节 阅读方法的指导239

第六节 工具书使用的指导243

第七节 阅绩札记的指导250

第八节 结论256

附:学生课外阅读问卷259

第十一章 书法教学之研究263

第一节 前言263

第二节 书法教学的价值264

第三节 我国字体的演变268

第四节 历代书家与书风279

第五节 碑帖之辨与名碑法帖之介绍281

第六节 书写技术及其理论285

第七节 书写工具与保存289

第八节 结论290

附录:291

一、中华民国教育宗旨291

二、中华民国宪法有关教育文化之条文291

三、国民教育法293

四、高级中学法297

五、职业学校法301

六、国民中学国文课程标准304

七、高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草案318

八、教育人员服务信条330

九、国文教师最低限度之参考书及工具书目录333

十、本书写作重要参考书目348

出版后记3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