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清河区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清河区志](https://www.shukui.net/cover/72/30742117.jpg)
- 《清河区志》编纂委员会编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 ISBN:780643860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820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858页
- 主题词:区(城市)-地方志-淮安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清河区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7
第一章 建置 自然53
第一节 建置53
一、区境位置53
二、建置沿革53
三、城北乡54
四、钵池乡56
五、清江果园57
六、淮安经济开发区58
第二节 行政区划59
一、历代公署59
二、人民政权机关60
三、区级机关60
四、市级以上驻区机关72
第三节 自然环境79
一、地质 地貌79
二、气候 物候79
第二章 街道 名村84
第一节 长东街道84
第二节 长西街道85
第三节 淮海街道87
第四节 北京路街道88
第五节 水渡口街道89
第六节 西安路街道90
第七节 社区居民委员会91
一、引河社区居委会91
二、清淮路社区居委会91
三、三门社区居委会91
四、上海路社区居委会92
五、朝阳社区居委会92
六、车站社区居委会92
七、京南社区居委会93
第八节 名村93
一、繁荣村93
二、富强村95
三、西郊村96
四、新建村96
五、洪福村97
第九节 名街 名巷98
一、十里长街98
二、石码头街98
三、阜城街98
四、同庆街99
五、越河街99
六、基隆巷99
七、御路100
八、洋桥口100
九、水渡口100
十、马路头100
十一、中洲100
十二、八面佛101
十三、孙大庄101
第二章 国土103
第一节 管理机构103
一、国土管理分局103
二、拆迁办公室103
三、乡、街道土地管理所103
四、地产公司104
第二节 土地资源104
一、地质地貌水系104
二、植被105
三、人口与土地105
四、土地资源分类107
五、土地功能分区108
六、城市用地评价109
第三节 土地开发与利用109
一、农用土地的开发110
二、道路用地111
三、工业企业用地114
四、住宅建设用地115
五、其他建设用地119
第四节 地籍管理127
一、土地调查127
二、土地登记与发证129
三、土地定级与估价130
第五节 建设用地管理132
一、用地的控制132
二、供地方式134
三、安置补偿135
四、撤组转户135
第六节 土地法规与监察136
一、地方性土地法规136
二、执法与监察136
三、土地信访138
第四章 人口140
第一节 人口普查140
一、第一次人口普查140
二、第二次人口普查141
三、第三次人口普查141
四、第四次人口普查141
五、第五次人口普查143
第二节 人口变动与分布144
第三节 人口构成146
一、民族146
二、性别147
三、年龄150
四、文化151
五、职业153
六、婚姻157
七、家庭158
第四节 人口控制161
一、机构队伍161
二、生育政策167
三、管理服务168
第五章 环境保护170
第一节 环境质量170
一、水质170
二、大气175
三、噪声177
第二节 环境治理178
一、废水治理178
二、废气治理178
三、烟尘治理179
四、噪声治理179
五、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179
第三节 环境管理180
一、管理机构180
二、水质管理180
三、烟尘管理180
四、噪声管理181
五、卫生管理182
六、排污收费管理183
第六章 城市建设与管理184
第一节 城市规划184
第二节 市政建设185
一、道路185
二、街巷186
三、桥梁188
四、排水189
五、路灯190
第三节 公用设施建设190
一、供水190
二、供电191
三、供气191
四、交通设施191
五、邮政电信194
第四节 绿化建设196
一、园林绿化196
二、广场游园绿化197
三、道路绿化198
四、单位绿化198
五、生产绿地199
第五节 房地产管理与开发199
一、征地拆迁199
二、房屋建设200
三、房产管理201
第六节 城市管理202
一、管理机构202
二、管理网络202
三、专项管理202
四、创建卫生城市203
第七章 工业205
第一节 工业管理205
一、管理机构205
二、主要工业企业简介206
第二节 工业门类213
一、建筑材料业213
二、纺织服装业214
三、五金电器业215
四、皮革制品业215
五、制刷、家具制造业216
六、塑料制品业216
七、生物化工业217
八、糖果食品业217
九、冶炼冷轧业217
第三节 工业体制218
一、运行概况218
二、企业改制219
三、名优产品 知名品牌225
第四节 驻区省、市属工业企业选介227
一、江苏清江拖拉机集团公司227
二、江苏清江电机股份有限公司227
三、江苏淮阴液压机械有限公司228
四、江苏省金象减速机有限公司228
五、江苏清江轴承集团有限公司229
六、江苏奔航齿轮有限公司230
七、清江变压器厂230
八、清江金属容器厂231
九、淮阴泛亚园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231
十、一汽淮阴专用汽车制造厂231
十一、华能淮阴发电有限公司232
十二、一剪梅集团232
十三、淮阴大众塑料厂232
十四、宏丽集团233
十五、江苏新潮印务有限公司233
十六、江苏省淮阴新丰面粉厂234
十七、江苏清江药业有限公司234
十八、淮阴快鹿牛奶有限公司234
十九、江苏韩泰轮胎有限公司235
第八章 农林水利236
第一节 种植业236
一、品种与栽培236
二、土壤 肥料239
三、植物保护241
第二节 农业机具与管理242
一、农机具242
二、农机管理243
第三节 水产 养殖244
一、水产244
二、养殖245
第四节 绿化造林247
一、郊区绿化247
二、城区绿化247
第五节 水利248
一、管理机构248
二、河道堤防248
三、排涝设施249
四、农田灌溉249
五、水政管理250
第九章 蔬菜251
第一节 布局与结构251
一、布局251
二、结构252
第二节 面积与产量252
第三节 品种与栽培254
一、品种254
二、栽培技术256
第四节 病、虫、草害防治257
一、主要病虫草害257
二、防治258
第五节 蔬菜基础建设258
一、生产基地258
二、电灌设施258
三、科技场站259
第十章 建筑业260
第一节 建筑设计260
一、设计机构260
二、设计成果261
第二节 施工企业261
一、区属施工企业261
二、乡街办施工企业262
三、私营个体施工企业262
四、驻区市属施工企业选介263
第三节 施工技术264
一、基础工程264
二、主体结构工程264
三、屋面工程265
四、装饰工程265
五、混凝土工程265
六、机械设备266
第四节 建筑工程266
一、古代建筑266
二、近代建筑267
三、现代建筑267
第五节 建筑管理269
一、管理机构269
二、质量管理270
三、安全管理270
四、技术管理271
五、劳动管理271
六、经营管理271
第十一章 供销商贸274
第一节 商业管理274
一、管理机构274
二、管理体制274
第二节 国营商业275
一、区第一饮服公司275
二、区第一百货公司275
三、区食品公司275
第三节 集体商业276
一、区第二饮服公司276
二、区糖酒公司276
第四节 饮食服务业276
一、发展概况276
二、企业选介278
三、名菜名点282
第五节 供销社商业283
一、供销合作总社(供销总公司)283
二、基层供销社284
第六节 商贸改革285
一、商业流通体制改革285
二、企业改革286
第七节 驻区市属企业选介287
一、清江商场287
二、新亚集团287
三、南方商城288
四、淮海国际大酒店288
五、新华大酒店288
第十二章 粮油289
第一节 粮油机构289
一、管理机构289
二、经营单位290
第二节 粮油购销292
一、粮油收购292
二、粮油销售294
第三节 粮油储运298
一、粮油调运298
二、粮油储藏299
第四节 粮油与饲料加工301
一、粮油加工301
二、饲料加工302
第五节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303
一、粮价改革303
二、体制改革304
第十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307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建设307
一、机构307
二、队伍建设307
第二节 市场管理309
一、建区前市场管理309
二、建区后市场管理310
第三节 企业登记管理313
一、企业登记313
二、监督管理314
第四节 个体私营工商管理317
一、个体工商户登记发证管理317
二、私营企业管理319
三、个体私营经济的监督管理320
第五节 经济合同管理322
一、合同的鉴证与管理322
二、合同纠纷调解与仲裁325
三、开展“重合同、守信用”活动326
第六节 商标广告管理329
一、商标管理329
二、广告管理336
第七节 经济监督检查338
一、建区前的监督检查338
二、建区后的监督检查338
第十四章 市场342
第一节 市场管理342
一、管理机构342
二、依法管理342
第二节 市场建设343
第三节 区管集贸市场344
一、淮海路集贸市场344
二、和平路集贸市场345
三、大治西路集贸市场345
四、淮海西路集贸市场345
五、淮阴食品城346
六、太平东街服装市场346
七、上海路集贸市场346
八、淮海东路集贸市场347
九、工农路综合市场347
十、太平东街自行车交易所347
十一、八二路集贸市场348
十二、健康东路农副产品市场348
十三、交通北路市场348
十四、水渡口牲畜交易所348
十五、湾子口农副产品批发市场348
第四节 境内市管市场选介349
一、汇通市场349
二、昆仑纺织城350
三、五金塑料市场350
四、淮萃地下商场351
五、清中电子商城351
六、龙凤家具城351
七、五星家具城351
八、淮阴家具城352
九、东方电脑市场352
十、淮阴汽配商城352
十一、淮阴市农业科技生产资料市场353
十二、淮阴建材装饰城353
十三、淮阴装饰材料市场353
十四、淮阴新世纪摩托车配件市场353
十五、淮阴市清隆桥农副产品市场354
十六、淮阴市南方批发市场354
十七、淮海地下商城354
十八、淮阴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354
十九、淮阴市房产交易市场355
二十、淮阴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355
二十一、民营职业介绍服务市场355
第十五章 财政税务359
第一节 财政管理体制359
一、管理机构359
二、财政体制359
三、财政管理360
第二节 财政收支363
一、财政收入363
二、财政支出365
第三节 国税367
一、机构367
二、税制与稽征管理368
第四节 地税368
一、机构368
二、税制与稽征管理368
第十六章 金融 保险 证券371
第一节 清河城市信用社371
一、机构设置371
二、金融业务371
第三节 驻区金融机构372
一、中国人民银行淮阴市中心支行372
二、工商银行淮阴市分行374
三、中国农业银行淮阴市分行375
四、中国银行淮阴市分行375
五、建设银行淮阴市分行376
六、淮阴市商业银行377
七、农业发展银行淮阴市分行377
第三节 驻区保险机构378
一、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淮阴分公司378
二、人寿保险淮阴分公司378
三、太平洋保险淮阴支公司380
四、平安保险淮阴支公司380
第四节 驻区证券机构380
一、南方证券淮阴营业部380
二、海通证券淮阴营业部380
三、华泰证券淮阴营业部381
第十七章 经济综合管理383
第一节 计划383
一、计划机构383
二、计划编制与执行384
第二节 统计386
一、统计机构386
二、统计范围386
三、统计调查方法386
四、重点普查387
五、统计监督387
第三节 物价388
一、物价机构388
二、物价演变388
三、价格审定与调整392
四、价格监督395
五、价格事务397
六、物价计量信得过竞赛397
第四节 审计402
一、审计机构402
二、国家审计402
三、社会审计405
四、内部审计406
第五节 质量技术监督408
一、机构408
二、度量衡演变408
三、计量管理与监督409
四、标准化管理与监督409
五、产品质量监督410
第十八章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411
第一节 中共淮阴市清河区委员会411
一、工作机构412
二、历届区委领导人一览表412
第二节 党代表大会414
一、中共清河区第一次代表大会414
二、中共清河区第二次代表大会414
三、中共清河区第三次代表大会415
四、中共清河区第四次代表大会415
五、中共清河区第五次代表大会415
第三节 重要决策415
一、工业经济416
二、商业流通417
三、私营经济418
四、农村经济418
第四节 党务工作419
一、组织建设419
二、宣传工作423
三、统战工作424
四、政法工作426
五、党史编纂433
六、党校工作433
第五节 中共淮阴市清河区纪律检查委员会434
一、工作机构434
二、党风廉政建设435
三、纠风治乱437
四、案件查处438
第十九章 其他党派与工商联440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地方组织440
一、组织沿革440
二、主要活动441
第二节 民主党派地方组织442
一、民革清河支部442
二、民建清河总支部444
三、民进六中支部446
四、九三学社清河支社447
第二节 工商联合会448
一、组织448
二、活动449
第二十章 社会团体451
第一节 工会451
一、基层组织451
二、主要活动452
第二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453
一、团代表大会454
二、主要活动454
三、少年先锋队工作456
四、青年联合会工作456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456
一、妇女代表大会457
二、主要活动457
第四节 文学艺术联合会与武术协会458
一、文学艺术联合会458
二、武术协会458
第二十一章 人大 政府 政协461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461
一、人民代表选举461
二、历届区人民代表大会会议462
三、人大常委会工作465
四、人大代表活动470
第二节 人民政府472
一、机构沿革473
二、政府工作475
三、政府法制482
四、群众信访489
第三节 人民政协490
一、常委会及组织机构493
二、主要工作493
第二十二章 治安司法502
第一节 公安502
一、机构502
二、户政503
三、治安504
四、刑侦507
五、消防509
第二节 检察510
一、机构510
二、刑事检察510
三、经济检察514
四、法纪检察515
五、控告申诉检察515
六、其他检察516
第三节 审判516
一、机构516
二、刑事审判517
三、民事审判518
四、经济审判520
五、行政审判520
六、案件执行521
七、申诉复查521
第五节 司法行政521
一、机构521
二、法制宣传522
三、律师事务522
四、公证业务523
五、调解523
第二十三章 民政525
第一节 优抚安置525
一、拥军优属525
二、接收安置528
第三节 社会救济529
一、赈灾救济529
二、城区救济530
三、郊区救济530
第三节 社会福利531
一、敬老抚孤531
二、残疾人福利531
三、福利生产532
四、社区服务532
第四节 婚姻管理533
一、机构533
二、登记533
第五节 殡葬管理534
第六节 社团登记535
第二十四章 劳动人事537
第一节 劳动管理537
一、机构537
二、劳动就业538
三、劳动培训539
四、劳动调配540
五、劳动保护540
六、劳动争议仲裁540
七、执法监察541
第二节 干部管理541
一、机构541
二、干部来源541
三、机构编制542
四、干部调配543
五、干部培训544
六、公务员制度544
七、职称管理545
第三节 工资福利545
一、工资545
二、津贴547
三、生活福利548
四、劳动与养老保险549
第四节 离休 退休 退职550
一、离休待遇550
二、退休待遇551
三、退职待遇551
第二十五章 军事552
第一节 驻军552
一、清、民国军事机构552
二、中共军事机构553
三、驻军队伍553
第二节 重大战事554
一、清代及以前战事554
二、民国时期战事555
第三节 民兵556
一、组织机构556
二、政治教育557
三、军事训练557
四、治安保卫558
第四节 兵役558
一、志愿兵役制558
二、义务兵役制558
三、备役制559
第五节 人民防空561
一、机构561
二、人防工事561
三、防空设施561
四、教育演习562
第六节 拥政爱民562
一、参加公益事业建设562
二、为社会服务563
第二十六章 教育564
第一节 教育行政564
一、机构564
二、教育经费565
三、勤工俭学565
第二节 学前教育567
一、发展概况567
二、课程和教学568
三、卫生保健569
四、幼儿入园情况570
五、幼儿园选介571
第三节 初等教育573
一、发展概况573
二、学制与课程574
三、管理改革575
四、思想品德教育576
五、小学选介577
第四节 中等教育580
一、发展概况580
二、学制与课程581
三、教育改革582
四、中学选介583
第五节 成人教育586
一、农民教育586
二、职工教育587
三、成人高等教育587
四、职业教育588
五、特殊教育588
第六节 驻区省、市属学校589
一、高等院校简介589
二、中专学校简介590
三、技工学校简介593
四、特殊教育学校简介594
第七节 教育研究与教师队伍594
一、教育研究594
二、教师队伍597
三、教师待遇598
第二十七章 科技600
第一节 科技管理600
一、机构与队伍600
二、科研计划601
三、科技专利管理602
四、驻区市属科研机构602
第二节 科技普及603
一、科技宣传603
二、科技推广603
三、咨询服务604
第三节 科技成果604
一、自然科学类成果604
二、社会科学类成果606
第二十八章 文化607
第一节 机构607
一、管理机构607
二、区属文化单位608
三、街道(乡)文化站610
四、驻区市属文化单位611
第二节 文学艺术614
一、文学创作614
二、文学研究和评论617
三、艺术创作617
第三节 群众文化620
一、队伍620
二、活动621
第四节 文化市场管理622
一、管理机构622
二、管理活动623
第五节 文物古迹623
第六节 档案624
一、管理机构624
二、基层档案室624
三、收藏利用624
第二十九章 卫生627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627
一、卫生行政机构627
二、医疗卫生机构627
三、卫生队伍632
第二节 医疗与护理633
一、中医633
二、西医637
三、中西医结合639
四、护理640
第三节 疫病防治641
一、急性传染病防治642
二、寄生虫病防治644
三、其他疾病防治646
四、预防接种与计划免疫648
第四节 公共卫生651
一、环境卫生652
二、食品卫生652
三、劳动卫生653
四、放射卫生654
五、学校卫生654
六、卫生宣传与健康教育655
第五节 妇幼保健656
一、妇女保健656
二、儿童保健660
第六节 爱国卫生运动与初级卫生保健663
一、爱国卫生运动663
二、初级卫生保健665
第七节 卫生行政管理666
一、医疗制度666
二、医政管理668
三、药政管理671
四、财务管理672
第三十章 体育675
第一节 学校体育675
一、幼儿体育675
二、小学体育676
三、中学体育676
四、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677
第二节 群众体育677
一、职工体育677
二、农民体育678
三、老年体育678
四、残疾人体育679
第三节 队伍培训679
一、专业队伍679
二、专业教育679
三、业余培训680
第四节 体育设施681
一、区属体育设施681
二、学校体育设施681
三、乡、街道体育设施681
四、驻区单位体育设施682
第五节 项目与竞赛682
一、传统体育项目682
二、运动项目684
三、体育竞赛685
四、竞赛成绩685
第三十一章 社会生活694
第一节 人民生活694
一、郊区农民生活694
二、城区居民生活697
第二节 宗教701
一、佛教701
二、道教702
三、伊斯兰教702
四、天主教702
五、基督教703
第三节 风俗民情704
一、岁时习俗704
二、礼仪习俗706
三、生活习俗709
四、商业习俗710
五、迷信陋习711
第四节 帮会道会门712
一、安清帮712
二、小刀会712
三、一贯道713
四、先天道713
五、中华理教会713
第三十二章 方言715
第一节 语音715
第二节 词汇744
第三节 语法766
第四节 俗语768
第三十三章 人物775
第一节 人物传略775
一、古代、近代人物775
二、现代人物779
第二节 人物简介790
第三节 人物表录793
一、驻区文化名人表录793
二、全区专业技术人员表录794
三、劳动模范名录796
四、全区革命烈士英名录798
第三十四章 丛录800
第一节 历代志书考述800
第二节 碑记803
第三节 民间传说(故事)807
第四节 掌故轶事809
第五节 民间歌谣812
第六节 楹联(诗词)814
《清河区志》编纂机构、编纂人员及审定单位816
《清河区志》编纂始末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