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的发展教育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的发展教育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71/30734585.jpg)
- 桂建生,胡国强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岳麓书社
- ISBN:7806651969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83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39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人的发展教育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什么是人的发展教育论2
二、人的发展教育论要解决的问题4
三、人的发展教育论呈现的意义6
第一篇 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基础理论第一章 人的发展所需能力及素质构成11
一、能力11
(一)心理学意义上的能力12
(二)职业意义上的能力13
(三)智力与知识13
二、素质17
(一)心理学意义上的分类17
(二)教育学意义上的分类19
(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20
三、人生不同时期素质与能力的形成及发展22
(一)胎儿期22
(二)婴幼儿期24
(三)学校教育期26
(四)叛逆期29
(五)事业期29
第二章 人的发展与教育的关系32
一、人的发展的影响因素32
(一)人的本质33
(二)人的发展的影响因素34
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原理37
(一)教育的含义与分类38
(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原理43
三、各类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分析47
(一)家庭教育47
(二)学校教育53
(三)社会教育与社会文化55
第三章 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哲学理论59
一、教育的价值60
(一)价值涵义的选用60
(二)教育价值的涵义及分类61
(三)教育的价值取向63
二、教育的本质65
(一)教育本质的论争65
(二)教育本质的真正涵义69
(三)揭示教育本质的意义71
三、教育目的73
(一)教育目的的特性73
(二)中外古近代教育目的的主张75
(三)教育目的与人的发展的关系79
第四章 教育主体的价值取向81
一、教育发展战略的价值取向81
(一)教育发展战略价值取向的原则82
(二)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战略的价值取向84
(三)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价值取向90
二、教育观念的价值取向91
(一)素质教育观念92
(二)创新观念93
(三)发展观念96
(四)宏观观念98
三、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107
(一)对个体价值构成产生影响的教育目标107
(二)教育价值的时效显现109
(三)教育目标与个性发展的关系111
第二篇 家庭教育促进个体充分化发展的实现第五章 家庭教育的基础理论115
一、父母职责的意义116
(一)父母职责的意义116
(二)父亲特殊职责的意义124
(三)意义实现的素质要求127
二、家庭教育的功能独特性130
(一)早期教育的功能独特性131
(二)父母价值引导的独特性137
(三)家庭教育方式的独特性138
三、家庭教育的本质特性140
(一)文化塑造性140
(二)价值引导性142
(三)个性教育的优势144
第六章 家庭教育的策略149
一、家庭教育的原则150
(一)有形教育与无形教育的统一150
(二)全面教育与重点教育的统一152
(三)显性效果与隐性效果的统一154
(四)独立性与配合性的统一156
二、家庭教育的方法158
(一)游戏法159
(二)陶冶平凡法161
(三)正面鼓励法163
三、当今家庭教育的难点问题167
(一)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167
(二)消除代沟引起的距离170
(三)期望值的合理确定172
第七章 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175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176
(一)家庭教育好的方面176
(二)家庭教育差的方面178
二、导致家庭教育现状的因素分析185
(一)传统家庭教育185
(二)社会大环境193
(三)社会小环境195
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错位的现象197
(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错位的表现197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错位的原因198
(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错位的利弊分析199
第八章 早期教育203
一、胎儿期的教育203
(一)妨碍优生的因素204
(二)胎教的简介208
(三)先天基础的创造210
二、0-1岁多依赖性阶段的教育214
(一)保证大脑发育所需的营养215
(二)新生儿的感知觉刺激216
(三)乳儿的感知觉刺激218
(四)乳儿的动作训练221
(五)乳儿智力的深入开发222
(六)乳儿的习惯和情感培养225
三、1-3岁半依赖性阶段的教育227
(一)智力各要素的训练228
(二)语言能力的培养232
(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235
(四)常见的两个认识问题242
四、4-6岁少依赖性阶段的教育245
(一)指导思想245
(二)智力各要素的训练248
(三)语言能力的培养251
(四)绘画的训练253
(五)音乐能力的早期培养254
(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256
(七)心灵沟通258
第九章 引导期的教育262
一、小学阶段262
(一)人生价值建构的积极过渡263
(二)学习上的引导267
(三)个性发展的引导278
二、初中阶段282
(一)叛逆期的顺利渡过282
(二)影响孩子发展因素的调控288
(三)学习上的引导与服务293
三、高中阶段295
(一)对高中阶段教育选择的引导296
(二)进一步发展的引导301
(三)社会性人的引导303
第三篇 学校教育促进个体充分化发展的实现第十章 基础教育309
一、基础教育的功能变化309
(一)中小学教育的基础功能的变化309
(二)课程教学的功能变化311
(三)中小学教师的功能变化314
二、学习指导318
(一)学习指导的意义318
(二)学习方式320
(三)学习动力325
三、基础教育的创新330
(一)课程的创新331
(二)教学的创新332
(三)创造有利于学生全面而充分发展的条件与环境335
第十一章 职业教育338
一、入世后的职业教育339
(一)入世对职业教育的影响339
(二)面对入世挑战的改革思路341
二、职业教育的创新344
(一)创新体系的建构344
(二)新型运行机制的建构350
(三)教学手段的更新356
三、创业教育362
(一)创业教育与中等职业学校的深化改革363
(二)创业教育的内容367
(三)创业教育的方法与途径369
(四)创业实务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