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验室有机化合物制备与分离纯化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新泳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3759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53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272页
- 主题词:有机化合物-制备;有机化合物-分离;有机化合物-提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验室有机化合物制备与分离纯化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有机合成基本操作与经典分离纯化技术第一章 有机合成实验基础知识3
第一节 有机合成实验安全知识3
1 水、电、燃气的安全使用3
2 化学品的贮存3
3 防火4
4 防爆5
5 防中毒5
6 防灼伤6
7 防割伤6
附表 有机合成常用溶剂和试剂的名称、沸点、溶解性、毒性及可燃性6
第二节 有机合成实验常用仪器17
1 玻璃仪器17
2 金属用具20
3 电学仪器及小型机电设备20
3.1 电吹风或电热枪20
3.2 电加热套(电热帽)20
3.3 旋转蒸发仪20
3.4 调压变压器21
3.5 电动搅拌器21
3.6 磁力搅拌器21
3.7 气流干燥仪21
3.8 烘箱22
3.9 真空泵22
3.10 机械水泵22
3.11 冰箱22
4 其他仪器设备23
4.1 台秤23
4.2 电子天平23
4.3 钢瓶23
4.4 减压表24
4.5 气压计24
第三节 有机溶剂的纯化25
1 有机溶剂中的不纯物25
2 溶剂的精制级别25
3 干燥剂26
4 各类有机溶剂的纯化方法27
4.1 饱和烷烃、芳香烃27
4.2 卤代烃27
4.3 醚类27
4.4 酮类27
4.5 醇类27
4.6 酯类28
4.7 胺类28
4.8 DMSO、DMF和HMPA28
5 无水无氧有机溶剂的一般调制法28
6 无水无氧有机溶剂的低温冷冻脱气法29
7 干燥醚类(乙醚、四氢呋喃、二氧六环等)有机溶剂的调制29
8 乙腈、二氯甲烷的精制30
9 无水无氧溶剂的保存30
10 常用有机溶剂的特殊纯化处理30
第四节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32
1 收集、贮存时应注意的事项33
2 处理时应注意的事项33
3 无机类实验废液的处理方法33
3.1 含六价铬的废液33
3.2 含氰化物的废液34
3.3 含镉及铅的废液35
3.4 含汞的废液35
3.5 含重金属的废液36
3.6 含钡的废液37
3.7 含氧化剂、还原剂的废液37
3.8 含酸、碱、盐类物质的废液37
4 有机类实验废液的处理方法38
4.1 焚烧法38
4.2 溶剂萃取法38
4.3 吸附法38
4.4 氧化分解法(参照含重金属有机类废液的处理方法)38
4.5 水解法38
附:各类有机实验废液及其处理注意事项38
第五节 有机合成实验记录39
1 记录本的组织40
2 记录内容40
参考文献41
第二章 有机化合物合成技术与基本操作42
第一节 搅拌42
第二节 加热回流反应43
1 水浴和蒸汽浴44
2 油浴44
3 砂浴45
4 电加热45
5 有机加热回流反应常用仪器45
第三节 低温冷却47
1 冰-盐浴48
2 干冰-溶剂浴48
3 液氮-溶剂浴48
4 机械制冷49
第四节 惰性气体保护下的反应与操作49
1 有机合成实验中常见的易吸湿性试剂50
2 对空气敏感液体试剂的处理与计量50
3 对空气敏感固体试剂、样品的处理与计量54
4 对空气敏感反应液的过滤56
5 惰性气体保护反应57
第五节 易燃性物质的使用与处理60
1 一般注意事项60
2 操作法60
2.1 碱金属类(着火性:钾>>钠>锂)60
2.2 氢化还原反应后的催化剂类60
2.3 烷基铝类61
2.4 二烷基锌类试剂(二甲基锌,二乙基锌)62
2.5 三价磷化合物63
2.6 氧化剂与可燃性有机溶剂63
第六节 金属化合物的操作与制备方法63
1 烷基锂64
1.1 一般性质64
1.2 烷基锂的使用64
2 格氏试剂65
2.1 一般性质65
2.2 金属镁的活化66
2.3 格氏试剂的浓度测定66
2.4 氯代烯丙基镁的合成66
3 硼化合物67
3.1 一般性质67
3.2 B-H结合的定量分析67
4 有机硅、有机锡类化合物68
4.1 一般性质68
4.2 使用注意事项68
5 无水金属卤化物68
5.1 氯化镁、溴化镁68
5.2 氯化锌、氯化铝、氯化铁68
5.3 四氯化锡、四氯化钛,三氟化硼乙醚溶液68
6 金属羰基化合物69
6.1 羰基铁化合物69
6.2 羰基钴化合物69
6.3 羰基镍化合物69
7 膦配合物&.69
7.1 MX2(PR3)2型配合物69
7.2 M(PPh3)4型配合物69
第七节 气体反应69
1 小钢瓶的使用69
2 气体注射器70
3 气体量管71
4 可凝性气阱71
5 自动气体计量发生器72
第八节 特殊反应装置与技术73
1 催化氢化73
1.1 常压催化氢化74
1.2 加压催化氢化76
2 加压反应78
3 气相热分解反应79
4 臭氧化反应81
5 液氨技术83
第九节 有机光化学合成技术85
1 有机光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85
2 光化学反应用仪器及操作88
第十节 微波技术91
1 微波密闭合成技术92
2 微波常压合成技术94
3 微波连续合成技术94
4 微波干法合成技术96
第十一节 有机电化学合成技术96
1 有机电化学合成方法的分类97
2 反应装置98
3 反应条件的选择99
3.1 溶媒,电解质99
3.2 电极100
4 预备实验100
5 实验实例100
参考文献102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的经典分离与纯化技术103
第一节 结晶与重结晶103
1 结晶的形成过程103
1.1 定义103
1.2 晶体的形成过程103
2 结晶法的基本原理103
3 固体溶解度与溶剂的选择104
3.1 溶解度104
3.2 溶剂选择104
4 结晶与重结晶的方法106
4.1 固体溶解106
4.2 趁热过滤106
4.3 结晶析出及滤集106
4.4 结晶的干燥107
5 脱色107
6 混合溶剂结晶法107
7 小量及微量物质结晶108
7.1 小量物质结晶108
7.2 微量物质结晶108
8 过滤基本操作108
8.1 折叠滤纸法常压过滤109
8.2 减压过滤110
8.3 保温热过滤110
8.4 砂芯漏斗的应用110
第二节 蒸馏与减压蒸馏112
1 简单蒸馏112
1.1 蒸馏的原理112
1.2 简单蒸馏的方法113
1.3 微量法测定沸点115
2 真空蒸馏(减压蒸馏)115
2.1 减压蒸馏的原理115
2.2 压力沸点近似表的应用116
2.3 真空度的划分117
2.4 减压蒸馏的方法117
2.5 少量物质的减压蒸馏120
3 分子蒸馏121
第三节 水蒸气蒸馏121
1 水蒸气蒸馏的意义121
1.1 进行水蒸气蒸馏时,对要分离的有机化合物的要求121
1.2 意义122
2 基本原理122
2.1 相互混溶的挥发性混合物的蒸气压122
2.2 互不混溶的挥发性混合物的蒸气压122
2.3 水蒸气的蒸馏情况123
2.4 水蒸气蒸馏的计算123
3 水蒸气蒸馏操作124
3.1 活蒸气法124
3.2 直接法126
第四节 分馏127
1 蒸馏与分馏的区别127
2 分馏的原理127
3 分馏柱的分馏效率129
4 分馏柱种类129
5 分馏装置131
6 分馏操作131
第五节 萃取132
1 从溶液中萃取物质的方法132
1.1 基本原理132
1.2 萃取方法134
1.3 萃取溶剂的选择136
1.4 乳化现象与破乳137
1.5 液体的干燥138
1.6 分子筛应用的一般介绍139
2 从固体中萃取物质的方法140
2.1 浸出法140
2.2 热萃取法140
2.3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140
第六节 升华143
1 基本原理143
2 升华操作的分类144
2.1 常压升华144
2.2 减压升华144
参考文献145
下篇 有机化合物色谱制备技术149
第四章 色谱法概述149
第一节 色谱法分类149
1 按流动相与固定相的分子聚集状态分类149
2 按操作形式分类149
3 按色谱过程的分离机制分类150
第二节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150
1 吸附色谱150
2 分配色谱151
3 空间排阻色谱151
4 离子交换色谱152
第五章 薄层色谱分离制备技术153
第一节 薄层色谱概论153
1 薄层色谱的分离原理153
2 薄层色谱的技术参数153
2.1 比移值153
2.2 相对比移值153
3 薄层色谱的应用特点154
第二节 薄层制备技术154
1 固定相及载体154
1.1 硅胶156
1.2 氧化铝157
1.3 纤维素157
1.4 聚酰胺158
1.5 葡聚糖凝胶158
1.6 离子交换剂158
1.7 硅藻土158
2 黏合剂与添加剂158
2.1 煅石膏159
2.2 羧甲基纤维素钠159
2.3 淀粉159
2.4 预制板黏合剂159
2.5 添加剂159
3 薄层板的制备159
3.1 载板的制备159
3.2 薄板涂铺方法159
4 上样161
4.1 预展开161
4.2 样品的制备161
4.3 方法161
4.4 位置161
4.5 上样量162
5 展开剂的选择162
5.1 溶剂强度162
5.2 选择展开剂的方法164
6 薄层展开165
6.1 预饱和165
6.2 展开166
7 样品色斑的检测方法166
7.1 光学检测166
7.2 蒸气检出166
7.3 显色法166
7.4 加入参照物法167
8 被分离物质的收集167
9 制备型薄层色谱分离化合物的再纯化168
第三节 离心薄层色谱168
1 离心薄层色谱的技术原理168
2 旋转薄层色谱仪168
2.1 Chromatotron色谱仪169
2.2 日立Hitachi CLC-5型离心薄层色谱仪171
3 应用实例171
第四节 制备型加压薄层色谱171
1 制备型非全程加压薄层172
2 制备型全程加压薄层172
2.1 加压层析板172
2.2 加样与层析172
2.3 常用仪器172
参考文献173
第六章 常压柱色谱分离制备技术174
第一节 吸附柱色谱174
1 色谱柱的制备174
1.1 玻璃色谱柱174
1.2 装柱175
2 样品的制备与上样175
2.1 被分离混合物样品为液体175
2.2 被分离混合物样品为极性较小的固体175
2.3 被分离混合物样品为难溶性固体176
3 洗脱与分离176
3.1 洗脱剂的选择176
3.2 洗脱剂应保持一定高度176
3.3 洗脱液收集177
3.4 控制洗脱液流出速度177
3.5 洗脱液薄层色谱检测与合并177
3.6 样品纯化177
4 注意问题177
5 硅胶吸附柱色谱制备实例179
第二节 分配柱色谱179
1 色谱柱的制备180
1.1 支持剂的选择180
1.2 固定液相选择180
1.3 固定相的涂渍180
1.4 装柱180
2 上样180
2.1 样品的溶解处理180
2.2 上样181
3 洗脱181
3.1 洗脱剂的选择181
3.2 洗脱181
4 分配柱色谱应用实例182
第三节 离子交换柱色谱182
1 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182
1.1 阳离子交换树脂182
1.2 阴离子交换树脂183
1.3 离子交换树脂性能183
2 离子交换柱色谱的操作184
2.1 树脂的预处理与转型184
2.2 树脂的选择184
3 装柱185
4 加样与交换185
5 洗脱185
6 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185
7 影响离子交换的主要因素186
7.1 流动相的酸碱度186
7.2 样品浓度186
7.3 温度186
7.4 溶剂186
8 离子交换色谱的应用实例186
8.1 基本原理186
8.2 样品处理186
8.3 离子交换树脂预处理186
8.4 离子交换柱的安装188
8.5 加样188
8.6 核苷酸混合物的洗脱188
8.7 由色谱柱所得的各部分洗脱液的分析188
8.8 结果分析188
第四节 凝胶柱色谱189
1 凝胶固定相与性能190
1.1 葡聚糖凝胶190
1.2 亲脂性葡聚糖凝胶190
1.3 聚丙烯酰胺凝胶191
1.4 琼脂糖凝胶192
2 凝胶柱色谱操作技术192
2.1 凝胶的选择192
2.2 凝胶溶胀预处理193
2.3 色谱柱的选择与装柱193
2.4 柱均匀性检查194
2.5 上样194
2.6 洗脱194
2.7 再生194
第五节 干柱色谱195
1 干柱色谱法操作技术195
1.1 吸附剂195
1.2 装柱195
1.3 上样与展开195
1.4 检查与分离196
2 其他干柱色谱方法196
2.1 高分辨制备型组件196
2.2 洗脱式干柱色谱分离196
参考文献197
第七章 减压柱色谱分离制备技术198
第一节 真空液相色谱198
1 真空液相色谱法的特点198
2 实验装置与操作199
2.1 固定相199
2.2 装柱199
2.3 吸附剂用量199
3 上样200
4 流动相选择200
5 洗脱与收集200
6 应用实例201
6.1 产物与反应物混合物的分离201
6.2 多种天然化合物的分离201
7 小结202
第二节 半干柱液相色谱203
1 色谱柱的制备203
2 洗脱与分离203
参考文献204
第八章 加压柱色谱分离制备技术205
第一节 快速柱色谱205
1 色谱条件206
1.1 吸附剂硅胶206
1.2 流动相206
1.3 干法装柱206
1.4 上样、洗脱与收集206
1.5 压力泵207
2 小结207
3 应用实例208
4 快速干柱色谱208
第二节 低压液相柱色谱208
1 Flash色谱系统208
2 制备型低压液相色谱柱210
3 Flash低压色谱应用实例211
3.1 Combiflash Rf75主要部件名称及功能211
3.2 仪器使用操作212
3.3 操作实例212
第三节 中压液相色谱214
1 色谱柱(预制柱)的填装214
2 商品化仪器215
第四节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216
1 制备型HPLC与分析型HPLC的区别217
2 制备型HPLC的分类217
3 影响制备型HPLC分离纯化的因素217
3.1 柱尺寸217
3.2 高效制备填料217
3.3 装柱技术218
3.4 柱型218
3.5 上样量218
3.6 流动相与流速218
3.7 样品预处理219
4 基本装置219
4.1 输液泵219
4.2 进样系统219
4.3 色谱柱219
4.4 检测器220
4.5 流分收集器220
4.6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221
5 循环制备HPLC221
参考文献221
第九章 手性化合物的拆分技术223
第一节 概述223
1 手性分子与旋光性223
2 研究手性化合物的重要意义224
2.1 生命现象中的手性分子识别224
2.2 手性药物与药效学224
2.3 手性精细化学品与生物活性227
2.4 手性材料与性能228
3 获得单一手性化合物的方法228
3.1 从天然产物中分离228
3.2 通过拆分方法获取229
3.3 通过不对称合成方法获取229
第二节 外消旋混合物的直接结晶拆分法230
1 外消旋体的一般性质230
1.1 外消旋混合物230
1.2 外消旋化合物231
1.3 外消旋固体溶液231
2 直接结晶拆分法232
2.1 接种结晶拆分法232
2.2 化学惰性手性溶剂结晶法234
第三节 外消旋体的化学拆分法234
1 化学拆分法的基本原理234
2 理想拆分剂应具备的条件234
3 一些常用的拆分剂235
3.1 碱拆分剂236
3.2 酸拆分剂236
3.3 其他拆分剂236
4 化学拆分应用实例236
4.1 外消旋酒石酸的拆分236
4.2 外消旋乳酸的拆分237
4.3 外消旋肾上腺素的拆分237
4.4 外消旋氯霉素的母体氨基醇的拆分238
4.5 外消旋α-苯乙醇的拆分238
第四节 外消旋体的色谱拆分239
1 概述239
2 手性化合物的中高压液相色谱拆分法240
2.1 手性固定相拆分法240
2.2 手性流动相拆分法245
2.3 手性衍生化法——间接法拆分246
3 手性化合物的薄层色谱拆分法248
3.1 制备成非对映异构体——手性衍生化法248
3.2 TLC手性固定相拆分法248
3.3 TLC手性流动相拆分法251
4 手性化合物的快速柱色谱拆分法253
参考文献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