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旅游规划新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旅游规划新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72/30728399.jpg)
- 吴殿廷,宋金平,王丽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 ISBN:978750324163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44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53页
- 主题词:旅游规划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旅游规划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旅游规划的理论探索1
第一节 旅游开发与管理的时空耦合规律1
一、旅游者时间-空间预算规律1
二、旅游开发-管理时间过程规律1
三、旅游开发-管理的空间层次规律3
第二节 反向旅游论4
一、“反向旅游”的含义5
二、“反向旅游”现象真的存在吗5
三、为什么会存在“反向旅游”9
四、“反向旅游”研究的意义10
五、结论和讨论12
第三节 旅游规划中的悖论13
一、悖论1:人人都是游客14
二、悖论2:一切都是旅游资源16
三、悖论3:旅游规划没有目标17
四、悖论4:旅游规划没有导向17
五、悖论5:旅游规划无从做起18
六、悖论6:旅游规划只有专家没有权威19
七、结论和讨论20
第四节 水利风景区的旅游开发和规划21
一、水利风景区的特殊性22
二、水利风景区旅游开发的原则要求23
三、水利风景区旅游开发规划编制的要求24
四、水利风景区旅游开发规划的内容和深度25
五、水利风景区旅游规划成果的审查和实施28
六、结论和讨论29
第五节 关于生态旅游的讨论29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内涵29
二、生态旅游内涵质疑31
三、结论36
第六节 中国生态旅游的类型37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内涵37
二、中国生态旅游的类型分析38
三、结论和建议43
第二章 旅游资源与产品开发研究44
第一节 旅游资源整合新论44
一、旅游资源整合的必然性44
二、旅游资源整合的必要性46
三、旅游资源整合的依据和方法47
四、旅游资源整合的实施模式49
第二节 农业文化遗产地生态旅游开发研究51
一、背景介绍51
二、农业文化遗产地生态旅游开发案例借鉴54
三、农业文化遗产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57
第三节 山岳景观旅游开发规划62
一、山地旅游产品开发62
二、登山运动的组织与线路设计65
三、攀岩运动66
第四节 水体景观旅游开发规划68
一、水的景观吸引功能68
二、水文化公园建设之探讨76
三、白潭湖水文化公园建设概念性规划79
第五节 西北旅游落后现状的突破及列车旅游的新思路82
一、背景分析82
二、分析83
三、讨论84
四、“西部之星”旅游列车的产品设计86
五、开行“西部之星”旅游列车的意义90
六、结论和建议90
第六节 小城镇旅游开发问题研究91
一、小城镇发展旅游的意义91
二、搞好小城镇旅游的可能性92
三、怎样搞好小城镇旅游开发93
第七节 社区参与型旅游产品开发的“IDPC”模式研究——以非民族旅游地为例95
一、社区参与型旅游产品的理论界定95
二、社区参与型旅游产品开发的“IDPC”模式98
第三章 旅游市场与营销研究103
第一节 旅游市场圈层结构的变异103
一、旅游市场圈层结构及其理论依据103
二、旅游市场圈层结构变异的因素104
三、旅游市场圈层结构变异的模式107
四、旅游市场空间结构的确定过程108
第二节 旅游形象认知的时间顺序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的影响研究111
一、背景概述111
二、分析与假设112
三、方法116
四、结果统计117
五、讨论121
六、结论及启示122
第三节 乡村旅游中游客生活压力知觉、休闲调适策略与健康之关系123
一、文献回顾124
二、研究设计126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128
四、结论与建议134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散客旅游市场整合分析135
一、长江三角洲散客旅游市场特征分析及前景预测135
二、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与散客市场合作分析137
三、长三角区域散客旅游市场的整合140
第五节 基于反向旅游理论的营销策略研究142
一、引言143
二、反向旅游类型144
三、反向旅游营销策略145
四、结论与讨论152
第四章 旅游发展战略研究154
第一节 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必要性、可能性及战略对策154
一、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必要性154
二、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可能性156
三、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瓶颈制约159
四、把旅游业建设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主要对策160
五、结论和建议163
第二节 我国各地区旅游业产业地位及发展对策研究164
一、支柱产业、战略性产业和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概念辨析及相互联系165
二、我国各地区旅游业当前地位的考察166
三、结论和讨论171
第三节 西部旅游开发战略模式的探讨172
一、西部旅游发展阶段与方向的判断173
二、管理运营的“政府主导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模式173
三、产品开发的“三优转化”模式178
四、空间开发的“据点式与点轴式相结合”模式180
五、结论与讨论182
第四节 东北振兴旅游发展战略183
一、旅游业是东北振兴中的战略性产业183
二、指导思想、战略目标与主要策略185
三、集中发展优势型旅游产品190
第五章 旅游规划编制方法研究203
第一节 旅游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几个问题203
一、旅游规划内容体系:“基+X”203
二、旅游开发的基本依据:到底是开发资源还是开发市场205
三、旅游规划编制的切入点:是“问题导向”还是“目标导向”206
四、旅游规划过程:“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207
五、旅游开发理念: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生态为本”209
六、结论和讨论211
第二节 旅游开发损益和风险评价的初步探讨212
一、旅游开发损益和风险评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12
二、旅游开发损益和风险评价的基本思路214
三、白潭湖旅游开发项目简介217
四、白潭湖旅游开发的损益分析218
五、结语和讨论224
第三节 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和而不同”225
一、“和而不同”的内涵及其对景观规划的启示226
二、南水北调中线景观规划中“和而不同”原则的落实228
三、结论和讨论230
第四节 旅游规划中实用新方法的应用232
一、SWOT分析方法及其应用232
二、情景分析方法及其应用236
三、市场预测方法及其应用236
后记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