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观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观](https://www.shukui.net/cover/5/30723824.jpg)
- 刘吉发,陈怀平,殷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9646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17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逻辑结构2
二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理论特质6
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历史意义12
第一篇 政治主体篇17
第一章 政党观17
一 党的性质:政党执政的政治根基17
(一)党的性质的科学内涵17
(二)党的性质的基本特征21
(三)党的性质的时代价值25
二 党的路线:政党实践的行动指南27
(一)党的路线的基本内容27
(二)党的路线的主要特征31
(三)党的路线的社会地位33
三 党的建设:政党完善的根本途径36
(一)党的建设的基本内容36
(二)党的建设的当代阐释42
(三)党的建设的现实意义46
第二章 国家观49
一 国家主权:国家生存的核心利益49
(一)国家主权的基本特征50
(二)国家主权的时代价值53
(三)国家主权的维护路径56
二 共赢共存:国家交往的基本准则59
(一)共赢共存的时代背景59
(二)共赢共存的理论表现61
(三)共赢共存的实现路径65
三 和平崛起:国家发展的有效路径67
(一)和平崛起的科学内涵68
(二)和平崛起的时代特征70
(三)和平崛起的政治价值74
第三章 人民观78
一 实践主体:社会价值来源于人民78
(一)社会价值是社会发展的基础78
(二)人民是社会价值的创造主体81
(三)人民是社会价值的享有主体85
二 占有主体:公共权力归属于人民88
(一)公共权力是社会运行的基础88
(二)人民是公共权力的形成之本91
(三)人民是公共权力的运行之基94
三 受益主体:国家权力服务于人民98
(一)国家权力服务人民的现实前提98
(二)国家权力服务人民的理论基点101
(三)国家权力服务人民的实践表现103
第二篇 政治实践篇109
第四章 政治改革观109
一 理论界说:政治改革的本质定位109
(一)政治改革的基本内涵109
(二)政治改革的历史背景112
(三)政治改革的时代意义115
二 体制改革:政治改革的核心内容118
(一)体制改革的性质定位118
(二)体制改革的具体要求120
(三)体制改革的关涉领域122
三 理性渐进:政治改革的基本思路126
(一)理性渐进的选择依据127
(二)理性渐进的基本原则128
(三)理性渐进的实践模式134
第五章 政治建设观140
一 民主政治:政治建设的基本目标140
(一)民主政治的理论内涵140
(二)民主政治的时代意义143
(三)民主政治的实践途径145
二 党的领导:政治建设的关键环节149
(一)党的领导的科学内涵149
(二)党的领导的现实意义152
(三)党的领导的强化路径154
三 权力配置:政治建设的现实路径159
(一)科学分权159
(二)适度放权161
(三)有效控权163
第六章 政治发展观171
一 科学发展:政治发展的时代坐标171
(一)政治发展的科学内涵171
(二)政治发展的科学本质178
(三)政治发展的科学路径182
二 国家能力:政治发展的引导力量184
(一)国家能力的内涵解读184
(二)国家能力的基本构成189
(三)国家能力的建设策略191
三 公民社会:政治发展的社会动力193
(一)公民社会的内涵分析193
(二)公民社会的政治意蕴198
(三)公民社会的现实建构201
第三篇 政治文明篇209
第七章 理念文明观209
一 人本政治:政治理念文明的逻辑归属209
(一)人本政治的学理定位209
(二)人本政治的思想流变212
(三)人本政治的时代意蕴217
二 和谐政治:政治理念文明的时代特征220
(一)和谐政治的内涵界定221
(二)和谐政治的历史探索226
(三)和谐政治的路径选择230
三 生态政治:政治理念文明的创新维度234
(一)生态政治的逻辑进路234
(二)生态政治的内涵解读237
(三)生态政治的实现路径240
第八章 制度文明观243
一 人民主权:政治制度文明的历史主轴243
(一)人民主权的历史演进244
(二)人民主权的时代发展249
(三)人民主权的实现形式252
二 现代法治:政治制度文明的时代架构256
(一)现代法治的内涵解读256
(二)现代法治的制度构成261
(三)法治建设的制度选择265
三 政府监督:政治制度文明的运行核心267
(一)政府监督的制度价值268
(二)政府监督的制度内涵270
(三)政府监督的制度发展274
第九章 秩序文明观277
一 政治稳定:政治秩序文明的逻辑前提277
(一)政治稳定的理论分析277
(二)政治稳定的现实考量283
(三)政治稳定的路径选择289
二 现代公民:政治秩序文明的主体要求292
(一)现代公民的基本特征292
(二)现代公民的核心品质293
(三)公共精神的构成要素298
三 社会资本:政治秩序文明的现实保障300
(一)社会资本的多维解析301
(二)社会资本的政治效能304
(三)社会资本的现实培育306
参考文献310
后记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