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乡空巢老年人的生存状态与社会保障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郭爱妹,张戌凡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603651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83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293页
- 主题词:老年人-社会保障-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城乡空巢老年人的生存状态与社会保障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第一章 家庭空巢化:社会现象抑或社会问题3
第一节 家庭空巢化:一种全球性现象4
一、 家庭空巢化:全球的状况4
二、 家庭空巢化:我国的状况13
第二节 家庭空巢化:宏观因素分析18
一、 现代化、工业化与城市化18
二、 人口老龄化与计划生育政策21
三、 家庭结构与功能变迁27
第三节 “家庭空巢化”:何以被“社会问题化”建构30
一、话语与大众传媒30
二、“大家庭崇拜”的文化传统32
三、科学研究系统33
四、公共政策36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梳理38
第一节 家庭空巢化:理论回顾与相关研究39
一、 理论回顾39
二、 研究综述50
第二节 生活质量:理论回顾与相关研究60
一、 生活质量理论的形成与发展60
二、 国外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62
三、 国内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68
第三节 积极老龄化:本研究的理论框架70
一、 概念阐释71
二、理论渊源72
三、主要观点73
四、现实意义78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82
第一节 研究思路83
一、提出问题83
二、发现问题83
三、分析问题84
四、解决问题84
第二节 研究设计85
一、基本概念与操作化测量85
二、研究方法88
三、研究框架91
第三节 分析方法和统计模型92
一、描述性分析92
二、综合分析92
三、相关与回归分析94
第四章 城乡老年人的居住安排研究95
第一节 关于老年人居住安排的理论96
一、聚合论与文化显著论96
二、背景因素观与突发事件观98
第二节 城乡老年人居住方式及影响因素104
一、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104
二、城乡老年人居住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105
三、影响老年人居住方式的Logistic回归分析110
第三节 非空巢与空巢: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并存与博弈113
一、非空巢行为与空巢行为:此消彼长113
二、非空巢化与空巢化:对“意愿”与“意义”的分析117
第五章 城乡空巢老年人的健康研究125
第一节 城乡空巢老年人的健康状况126
一、健康概念的界定与测量126
二、城乡空巢老年人健康的现状分析132
三、城乡空巢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多元回归分析145
第二节 城乡空巢老年人健康结构分析149
一、疾病与衰老:制度化的角色149
二、限定性的医疗保障制度153
三、福利分配与社会分层:医疗保障的公平性问题155
四、以家庭照顾为主体的长期照顾体系158
第三节 城乡空巢老年人健康支持体系161
一、健康老龄化何以成为可能161
二、城乡空巢老年人健康支持体系的构建164
第六章 城乡空巢老年人的保障研究169
第一节 城乡空巢老年人的保障状况170
一、保障概念的界定与测量170
二、城乡空巢老年人保障的现状分析173
三、影响城乡空巢老年人保障状况的因素180
第二节 城乡空巢老年人保障障碍结构分析182
一、“未富先老论”与“财力不足论”182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二元性187
三、政府角色的“越位”与“缺位”192
第三节 城乡空巢老年人的保障体系195
一、养老保障制度:全覆盖、适度普惠性与城乡一体化195
二、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化、社区化与机构化199
三、老年生活空间:宜居性与老年友好性206
第七章 城乡空巢老年人的参与研究214
第一节 城乡空巢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状况215
一、社会参与的界定与测量215
二、城乡空巢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现状分析218
三、城乡空巢老年人社会参与的Logistic回归分析223
第二节 城乡空巢老年人参与障碍结构分析226
一、“歧视地尊重”的二律背反现象226
二、政策的限定性与滞后性227
三、全球化浪潮与劳动力市场的排斥228
第三节 城乡空巢老年人的社会参与体系231
一、空巢老年人的终身教育与自我再造231
二、空巢老年人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240
三、空巢老年人的新型社区参与体系250
第八章 回顾与展望:积极老龄化的可能与未来257
第一节 回到“元概念”的努力258
一、何为独居何为空巢258
二、“家庭空巢化”的“去标签化”259
第二节 积极老龄化的可能:创造一个健康的、有保障的、参与的老年社会261
一、“人口机会窗口”尚未关闭261
二、中年型人力资源模型的出现263
第三节 积极老龄化的未来:重建一个有福社的、有尊严的、成长的“好社会”265
一、尊严266
二、福祉267
三、成长269
主要参考文献271
后记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