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小麦主要性状的遗传解析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小麦主要性状的遗传解析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https://www.shukui.net/cover/63/30073781.jpg)
- 田纪春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4501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567页
- 文件大小:93MB
- 文件页数:585页
- 主题词:小麦-遗传育种-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小麦主要性状的遗传解析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数量性状的概念及研究进展1
第一节 分子数量遗传学的研究简史1
第二节 数量性状的概念和遗传特点2
第三节 数量性状基因研究的工具2
一、分子标记的种类2
二、分子标记应用领域3
第四节 数量性状基因(QTL)定位研究进展和展望4
一、QTL分析方法4
二、QTL定位研究进展5
三、QTL定位的应用展望6
参考文献8
第二章 小麦数量性状遗传分析方法9
第一节 遗传群体类型及群体质量9
一、遗传群体类型9
二、遗传群体构建方法及注意事项13
三、遗传群体质量17
第二节 遗传标记类型及其应用18
一、形态标记18
二、细胞学标记18
三、生化标记18
四、DNA分子标记18
第三节 数量性状统计和定位方法21
一、数量性状定位原理22
二、数量性状定位方法22
第四节 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分析新进展24
一、条件QTL定位及其研究内容25
二、表达谱QTL(eQTL)定位方法27
三、种质资源新基因发掘的QTL定位方法27
参考文献28
第三章 小麦分子遗传图的构建31
第一节 遗传图及其构建方法32
一、遗传图的概念32
二、遗传图构建方法32
第二节 遗传图的构建及图谱的特点33
一、‘花培3号’ב豫麦57’DH群体的遗传图33
二、‘糯麦1号’ב藁城8901’RIL群体的遗传图43
三、‘山农01-35’ב藁城9411’RIL群体的遗传图48
四、整合SNP标记的RIL群体高密度遗传图52
五、小麦自然群体的SNP标记高密度遗传图55
六、骨干亲本“矮孟牛”衍生系群体的遗传图64
第三节 遗传图构建的研究进展72
一、本课题组构建的遗传图与前人遗传图的比较分析72
二、已发表的主要小麦分子遗传图汇总73
参考文献75
第四章 小麦主要产量性状的遗传解析78
第一节 主要产量性状遗传解析的材料与方法78
一、产量性状遗传解析的群体和种植78
二、产量性状调查和数据处理79
第二节 基于‘花培3号’ב豫麦57’DH群体的产量性状QTL定位和效应分析80
一、籽粒产量和穗部性状的表型变异及相关性分析80
二、籽粒产量和穗部性状的QTL定位及效应分析82
第三节 基于‘糯麦1号’ב藁城8901’RIL群体产量性状的QTL定位和效应分析86
一、穗部性状的表型变异及相关性分析86
二、穗部性状的QTL定位及效应分析87
第四节 基于‘山农01-35’ב藁城9411’RIL群体产量性状的QTL定位和效应分析90
一、穗部性状的表型变异和QTL定位分析90
二、籽粒性状的表型变异和QTL定位分析94
第五节 三个群体产量性状QTL定位结果汇总与比较96
第六节 基于DH群体和IF2群体穗部性状QTL及杂种优势位点(HL)分析98
一、穗部性状QTL及杂种优势位点(HL)分析材料与方法98
二、穗粒数QTL定位及杂种优势分析99
三、穗粒重QTL定位及杂种优势分析103
第七节 基于SNP高密度遗传图的千粒重的QTL分析107
一、基于SNP高密度遗传图的千粒重的QTL分析材料与方法107
二、SNP分子标记和遗传图107
三、千粒重的QTL定位108
四、关于小麦粒重QTL分析的讨论110
第八节 基于小麦骨干亲本“矮孟牛”群体的穗部性状的关联分析110
一、骨干亲本“矮孟牛”群体穗部性状的关联分析材料与方法111
二、穗部性状——标记间的关联分析111
第九节 产量性状QTL定位与前人结果的对比分析117
一、小麦产量性状QTL研究进展概述117
二、本课题组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的比较分析124
参考文献125
第五章 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解析127
第一节 籽粒品质QTL的定位及效应分析127
一、籽粒品质性状的QTL分析127
二、籽粒特性QTL研究进展与本研究的比较分析133
第二节 营养品质性状的QTL定位及效应分析134
一、籽粒和面粉蛋白质含量的QTL分析135
二、有益矿质元素的QTL分析146
三、籽粒氨基酸含量及组分的QTL分析154
四、类胡萝卜素和其他色素的QTL定位161
第三节 面粉品质性状的QTL定位及效应分析165
一、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的QTL分析166
二、面粉白度、色泽、PPO活性的QTL分析170
三、沉淀值的QTL分析179
四、淀粉糊化特性(RVA)的QTL分析185
五、降落值的QTL分析199
六、淀粉含量及组分的QTL分析202
第四节 面团品质性状的QTL定位及效应分析206
一、粉质仪参数的QTL分析206
二、揉混仪参数的QTL分析212
三、面团吹泡仪参数的QTL分析220
第五节 加工品质性状的QTL定位及效应分析225
一、面条加工品质性状的QTL分析225
二、面条质构分析(TPA)参数的QTL分析229
三、馒头品质的QTL分析235
参考文献249
第六章 小麦主要生理和形态性状的遗传解析255
第一节 小麦光合特性相关性状的QTL定位255
一、田间小麦光合特性QTL定位256
二、人工气候室苗期光合特性QTL定位263
三、小麦光合特性QTL研究进展与本研究的比较分析267
第二节 小麦茎秆显微解剖特性的QTL分析271
一、茎秆基部第二节间显微解剖性状的QTL定位271
二、穗下节间显微解剖性状的QTL定位276
三、小麦茎秆显微解剖性状QTL研究进展与本研究的比较分析284
第三节 小麦抽穗期的QTL定位及效应分析286
一、小麦抽穗期QTL定位286
二、小麦生育期QTL研究进展与本研究的比较分析291
第四节 低温下小麦叶片细胞膜透性的QTL定位及效应分析293
一、低温下小麦叶片细胞膜透性的QTL定位293
二、小麦抗寒性QTL研究进展与本研究的比较分析295
第五节 小麦根系性状QTL定位及效应分析297
一、小麦根系性状QTL定位297
二、小麦根系性状QTL研究进展与本研究的比较分析303
第六节 小麦叶部形态性状QTL定位及效应分析306
一、基于DH群体叶部形态的QTL定位307
二、基于“矮孟牛”衍生系自然群体叶部形态的关联分析313
三、小麦叶部形态QTL研究进展与本研究的比较分析319
参考文献320
第七章 小麦主要抗逆性状的遗传解析323
第一节 抗旱性的QTL定位及效应分析323
一、抗旱性QTL定位324
二、抗旱性QTL研究进展与本研究的比较分析329
第二节 抗重金属胁迫QTL定位及效应分析330
一、耐镉(Cd)胁迫QTL定位330
二、耐铬(Cr)胁迫QTL定位338
三、小麦抗重金属QTL研究进展与本研究的比较分析344
第三节 小麦抗穗发芽QTL定位及效应分析346
一、抗穗发芽QTL定位347
二、小麦抗穗发芽QTL研究进展与本研究的比较分析350
第四节 小麦抗病性QTL定位及效应分析352
一、小麦白粉病成株抗性的QTL分析352
二、小麦赤霉病抗性的QTL分析354
三、小麦抗病QTL研究进展及与本研究的比较分析355
第五节 小麦耐盐性的QTL定位及效应分析360
一、小麦耐盐性的QTL定位361
二、小麦耐盐性的QTL研究进展与本研究的比较分析370
第六节 小麦苗期抗钾胁迫QTL定位及效应分析371
一、苗期抗钾胁迫QTL定位的材料和试验方法372
二、苗期抗钾胁迫的QTL定位及效应分析373
三、小麦抗钾胁迫的QTL定位进展与本研究的比较分析380
参考文献381
第八章 条件QTL分析及其在作物育种和栽培中的应用385
第一节 小麦籽粒蛋白质积累动态的条件QTL分析385
一、籽粒蛋白质积累动态的条件QTL定位结果386
二、研究结果与前人同类研究的比较分析391
第二节 小麦籽粒淀粉积累动态的条件QTL分析392
一、小麦籽粒淀粉积累动态的条件QTL定位结果393
二、研究结果与前人同类研究的比较分析397
第三节 蛋白质和淀粉互为条件的QTL分析398
一、蛋白质和淀粉互为条件的QTL定位结果398
二、研究结果与前人同类研究的比较分析407
第四节 小麦株高发育动态QTL定位407
一、株高发育动态QTL的定位结果407
二、研究结果与前人同类研究的比较分析413
第五节 小麦穗干重和千粒重发育动态的QTL分析414
一、穗干重和千粒重发育动态QTL分析结果414
二、研究结果与前人同类研究的比较分析424
第六节 基于粒长和粒宽的千粒重的条件QTL分析425
一、千粒重的条件QTL分析结果425
二、本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的比较分析434
第七节 基于7个品质性状的沉淀值的条件QTL分析435
一、沉淀值的条件QTL分析结果435
二、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同类的比较分析441
第八节 两种供氮水平下小麦冠层性状的条件和非条件QTL分析441
一、不同氮素水平下小麦冠层性状的条件QTL定位结果442
二、研究结果与前人同类研究的比较分析448
第九节 小麦穗数、穗粒数和粒重相互关系的条件QTL分析448
一、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条件QTL分析结果449
二、研究结果与前人同类研究的比较分析460
第十节 小麦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条件QTL分析460
一、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条件QTL分析结果461
二、研究结果与前人同类研究的比较分析464
第十一节 条件QTL分析在分子育种和分子栽培中的作用465
一、条件QTL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465
二、条件QTL在分子栽培中的应用465
参考文献467
第九章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474
第一节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概念及其研究进展475
一、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概念和特点475
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重要性475
三、小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476
第二节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技术路线479
一、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目标性状479
二、含有QTL优异等位基因的分子育种元件的创制及其应用480
三、常规育种全程、多位点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路线484
四、借助MAS实施基因/QTL转移的技术路线487
五、借助MAS实施的基因/QTL聚合育种的技术路线488
六、借助MAS实施品种设计的技术路线489
第三节 主要产量性状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491
一、主要产量性状的分子标记492
二、主要产量性状分子标记的应用499
第四节 主要品质性状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506
一主要品质性状的分子标记506
二、主要品质性状分子标记的应用514
第五节 主要生理性状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519
一、主要生理性状的分子标记519
二、主要生理性状分子标记的应用524
第六节 主要抗逆性状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529
一、主要抗逆性状的分子标记529
二、主要抗逆性状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536
参考文献549
索引555
后记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