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18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18讲](https://www.shukui.net/cover/73/30700914.jpg)
- 赵甲明,韦正翔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9484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79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51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18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赵甲明1
一 劳动实践与人类社会的产生1
二 人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和改造自然5
三 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和实践活动规律8
四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意义13
第二讲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刘新刚22
一 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论转向与社会发展观的革命23
二 资本批判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经济哲学视域31
三 当代意义40
第三讲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臧峰宇52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真理”52
二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基本理论61
三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实践意义68
第四讲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吴倬73
一 马克思关于价值问题的经典表述举要73
二 我国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基本理论的现代表述75
三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的方法论意义和实践意义90
第五讲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刘新刚 盛卫国96
一 历史与逻辑的起点:实践与人的统一性96
二 实践的历史展开:劳动(生产)与交往99
三 人的发展的历史展开:全面而自由的人的生成120
第六讲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赵甲明127
一 马克思考察意识形态的方法论127
二 社会意识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137
三 社会意识的结构和功能141
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149
第七讲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王代月151
一 社会优先于国家的方法论152
二 从共同体到虚幻的共同体:马克思对国家认识的深入156
三 阶级性与公共性:国家的二重性162
四 社会发展与国家消亡166
第八讲 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刘敬东172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主理论172
二 中国共产党人的民主观点和民主理论187
三 当代中国关于民主的基本立场和基本态度196
第九讲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韦正翔202
一 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自由观的阐发202
二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自由观216
第十讲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刘敬东225
一 马克思、恩格斯人权理论226
二 列宁的人权观点和人权理论237
三 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权观点和人权理论244
四 当代中国关于人权问题的基本立场255
第十一讲 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韦正翔259
一 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公平正义观的阐发259
二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公平正义观273
第十二讲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吴倬285
一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经典表述287
二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296
三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意义303
第十三讲 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观&韦正翔312
一 马克思、恩格斯伦理道德观的形成312
二 对马克思、恩格斯伦理道德观的阐发323
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伦理道德观333
第十四讲 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赵甲明339
一 人生价值观产生和演变的现实基础339
二 剥削阶级利己主义的人生价值观341
三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人生价值观345
四 科学地回答人生价值观的基本问题349
第十五讲 马克思的商品观&王峰明367
一 商品与使用价值367
二 商品与交换价值和价值372
三 商品的两个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377
四 商品拜物教:根由与出路389
第十六讲 马克思的货币观&王峰明393
一 价值形式:货币分析的基础393
二 价值形式的历史发展与货币的产生401
三 货币商品的本质规定419
第十七讲 马克思的资本观&王峰明423
一“资本的真正本性”423
二 资本的“文明面”及其“悖论”431
三“利用资本本身来消灭资本”444
第十八讲 马克思主义人性和人的本质观&吴倬454
一 马克思关于人性和人的本质理论的经典表述455
二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和人的本质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丰富459
三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和人的本质学说的当代意义467
后记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