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友好的物质流分析与管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董家华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19238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81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208页
- 主题词:自然资源-资源管理-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友好的物质流分析与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物质流分析、管理概况1
1.1物质流分析及其应用进展1
1.1.1国外物质流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
1.1.2中国的物质流分析2
1.1.3物质流分析方法及核算体系2
1.2物质流管理及其应用4
1.2.1物质流管理原理4
1.2.2物质流管理的现状及应用6
1.3物质流分析与管理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7
1.3.1循环经济与物质代谢和调控7
1.3.2物质流分析与管理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9
参考文献10
2物质代谢过程中的主要环境因素分析12
2.1物质流分析应考虑的主要环境因素12
2.1.1区域物质流分析应考虑的主要环境因素12
2.1.2行业和企业的物质流分析要考虑的主要环境因素14
2.2物质代谢过程中的主要环境因素分析——以广州市南沙区为例14
2.2.1研究区域社会经济概况15
2.2.2环境质量现状16
2.2.3污染物排放现状20
2.2.4环境污染物排放和资源环境目标预测24
参考文献27
3基于环境优化的物质流分析28
3.1物质流分析的主要影响因素辨析及其机理分析28
3.1.1产业结构和关联度28
3.1.2科技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28
3.1.3环境质量、容量和压力28
3.1.4与周边区域的竞争和互补29
3.2主要物质流分析方法原理及其优缺点29
3.2.1主要的物质流分析方法原理29
3.2.2 MFA与SFA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32
3.3基于环境优化经济的区域层面物质流分析(MFA)33
3.3.1区域环境经济系统的物质流核算分析34
3.3.2区域环境经济系统的物质流核算——以广州市南沙新区为例47
3.3.3区域环境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评价——以广州市南沙区为例50
3.4区域环境经济系统的元素流分析(SFA)58
3.4.1区域元素流分析系统边界59
3.4.2元素代谢的系统框架和结构59
3.4.3计算方法和参数的选择63
3.4.4经济环境系统元素流分析评价65
3.4.5南沙区环境经济系统的元素流分析——以碳元素为例67
3.5基于资源高效、污染减排的行业物质流分析71
3.5.1行业及企业的物质流分析概述71
3.5.2行业元素物质流分析的核算方法及假设条件75
3.5.3典型行业的元素物质流分析77
参考文献88
4基于物质流分析的生态产业链构建——以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90
4.1生态产业链构建的目标90
4.2典型行业生态产业链的构建91
4.2.1汽车整车及零配件制造业92
4.2.2电子信息产业95
4.2.3科技创新服务业生态产业链101
4.3园区层面生态产业链的补链项目105
4.3.1环境服务项目105
4.3.2信息平台建设项目106
4.3.3绿色物流建设项目106
参考文献107
5基于环境友好的物质流管理108
5.1物质流管理方法分析108
5.1.1线性规划方法108
5.1.2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物质流管理110
5.1.3基于逆向物流的物质流管理111
5.1.4投入产出模型112
5.2基于环境友好的物质流管理方法115
5.2.1物质流管理的时空模型115
5.2.2基于投入产出和线性规划的多目标物质流管理模型120
5.2.3物质流管理时空模型和多目标物质流管理模型的应用124
5.3研究示范区物质流管理的途径和对策133
5.3.1区域层面的物质流管理对策133
5.3.2工业园区的物质流管理135
5.3.3企业的物质流管理137
参考文献141
6基于物质流分析与管理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142
6.1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概述142
6.1.1国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概述142
6.1.2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概况143
6.2基于物质流分析与管理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设计145
6.2.1区域循环经济总体发展模式框架145
6.2.2工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152
6.2.3企业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156
6.3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方案——以广州市南沙新区为例163
6.3.1区域层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163
6.3.2工业园区层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169
6.3.3主导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175
参考文献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