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儒家“熟仁”新探 中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儒家“熟仁”新探 中](https://www.shukui.net/cover/20/30663322.jpg)
- 杨建祥著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1006056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608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338页
- 主题词:仁-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儒家“熟仁”新探 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卷275
第八章 朱熹“熟仁”集成275
一、“熟”字语录一百三十条275
二、“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之“工夫”说诠释284
1.一段在《朱子语类·孟子·告子上·五谷种之美者章》,朱熹提炼出的是“出冶工夫却在人”284
2.另一段在《朱子语类·训门人一》,朱熹以凡人做人、做官、做事、做学问,不怕问倒、就怕不熟,去寻觅个“只是要熟仁”的功夫,来印证孟子命题285
3.另一段在《朱子语类·性理三·仁义礼智等名义》,朱熹把这个“工夫”细究化,为其找到“方有下手立脚处”286
4.再一段在《朱子语类·训门人六》,朱熹作了总括性命题:“贵乎熟者”291
三、“工夫”说:“熟仁”理性再洞察293
1.“熟底是仁”294
2.“熟仁”理性之于人生考量298
四、“工夫”说创意306
1.出彩佐证306
2.“工夫”之条目315
3.“工夫”说创意之点324
五、“熟仁”与“仕途”331
1.先辨个“工夫”:天理人欲的“大分界”332
2.《论官》与《论治道》334
3.“仕的”与“本领”:一个“推”的逻辑336
第九章 双“别”之实:王船山“仁之熟”辨345
一、船山的新意:对孔、孟“熟仁”观念的发微345
1.船山训释《论语·里仁》那段346
2.船山训释《论语·子张》那段347
3.船山训释《论语·为政》那段348
二、“仁之熟”辨:“仁”性的生长349
1.上达下学,莫妙于熟350
2.德滋而熟,熟仁知“几”350
3.熟则不勉,大而化之351
三、两个“熟仁”的底据之考辨352
1.“义精仁熟”之底据353
2.“体用不二”之底据355
四、哲学底据的再挖掘:“熟仁”之于“研几”,本体论回答357
1.从《周易》来的“研几”之学358
2.船山“研几”的人生量度359
3.“研几”的为已与为人365
五、三路并进369
1.张载一路369
2.《周易》一路370
3.孔、孟一路375
六、“性与天道”上的境向382
第十章 陆象山“熟仁”里的新动388
一、至熟,在“尽仁”390
1.“破”字当头390
2.撩开“破蔽”之真相394
二、尽仁,在熟心395
1.“习熟”396
2.“纯熟”397
3.“精熟”398
4.“成熟”399
5.“熟考”400
6.“熟读”401
7.“熟味”402
8.“熟思”402
三、“熟仁”之瑜403
1.“瑜”之一,“造次”、“颠沛”说404
2.“瑜”之二,“规矩”说405
3.“瑜”之三,“精熟”说407
四、“血脉”说410
1.象山之“血脉”说,令我们想起韩愈“道统”说410
2.象山之“血脉”说,其立意在“血脉自流通”上410
3.象山之“血脉”说,究其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就归在“道”上的“至熟”观412
五、本分事熟412
1.何谓“本分事熟”412
2.“活路”可见414
六、“仁熟功熙”在《年谱》中的照观416
第十一章 “熟仁”在心学里的转折性考究:从陈献章起步425
一、“起步”之由来425
1.学术源流425
2.心学切脉429
3.“毁誉参半”之廓清:“主静”问题430
4.“起步”之由431
二、“心学”造诣432
1.湛若水之评价432
2.“孟子工夫”:白沙“心学”造诣之运转435
三、归于“仁”之“熟”上的造诣437
1.“涵养纯熟”437
2.“仁”之“涵养”439
3.“熟仁”与“仁熟”443
四、与“我”相涉448
1.“道—我—心—造化”之“宇宙”观449
2.与“我”相涉450
3.“我”之价值451
五、“三步曲”453
1.“三步曲”之细化453
2.“主静”工夫之特色459
3.不离“日用之间”463
六、应对了“人道”466
1.人、禽两域466
2.应对了“人道”467
3.人性“自然”化470
第十二章 王阳明意志考量中的“熟仁”走势481
一、阳明“熟”论之通解481
1.“熟”之五辨482
2.“熟”论之五命题482
3.“只在良知上用工”485
4.“贵精熟”488
二、脉络与棱角492
1.脉络:血统、渊源、身影、其他492
2.棱角:开拔、从“志到熟处”到“致良知”工夫的纯熟495
3.“三向”:考量维度496
三、按孔、孟的教诲:承继的是孔、孟,开拔的是自家497
1.寻迹“熟仁”踪迹498
2.《勤学》箴言499
四、志与熟:“工夫纯熟”的创意500
1.寻根和种树的工夫501
2.精熟法501
3.“志到熟处”504
4.从“无间断”到“规矩”说和“久”论505
五、学与熟:“只是一件事”509
1.“学有三贵”511
2.“学贵反求”511
3.“学贵体用一致”511
六、志在“致良知”之“熟”513
1.“良知”是体是用514
2.要在良知上真切体认515
3.要在良知上“造诣至熟”516
七、做人与做官:都在“熟仁—道义”上做文章518
1.源头上找到,立志说518
2.做官的立志,与常人有不同,但立“大人”之志519
3.修身立德,立政治民520
第十三章 颜子话题:一个“熟仁”与否之考量529
一、出自孔子“三月不违仁”530
1.一派以为,“三月不违仁”,颜子有欠“熟仁”之嫌530
2.另一派认为,颜子接近于圣人之熟,或者说是完全可以至圣熟532
二、颜子作为“复圣”的理由534
1.“复圣”而“述者之圣”534
2.《论语》中的评价536
三、颜子之熟的“缠绕”:再续诸家之考辨542
1.王安石:颜子之熟的一个精准度把握543
2.二程:颜子之熟的考量之余的优势分析545
3.张载:颜子之熟的所谓“术正”缠绕553
4.王船山:颜子之熟的哲学推断559
5.陆象山:颜子之熟的感怀562
6.陈献章:自当“颜域”566
7.王阳明:“见圣道之全者惟颜子”569
8.朱熹:颜子之熟的“殿后”意味572
第十四章 颜元的解读:看高一线的“熟仁”583
一、看高一线的“熟仁”583
1.“熟仁”新解584
2.“义精而仁熟”585
3.“仁亦在夫熟而已”586
二、工夫自熟中出587
1.“直须要熟,工夫自熟中出”587
2.“习熟”588
3.“精”字至要589
三、“行”与“熟仁”590
1.“只须在‘行’字着力”590
2.“力行近乎仁”592
3.“行”与“熟仁”的开导:使儒学更朝向“实践实用主义”倾向发展595
四、颜子话题再提起:行动中的颜子600
1.破题“乃颜子三十二岁已去圣人止一间”600
2.破题“颜子所好之学”601
3.破题“想皆颜、曾乎”601
4.破题“其心三月不违仁”602
5.破题“孔、颜之乐”603
6.破题“颜子总是根子人”604